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531章 主动求战

凛冬长夜 第531章 主动求战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很快,清军使者惨死在义州城下的事情迅速传遍了朝鲜全境。

原本那些以为战争结束的朝鲜百姓,再次因为此事,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深怕某一天,清军会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毕竟丙子胡乱时期,清军的残暴,可是让北方的朝鲜百姓深有所感。

而朝鲜境内的一些世家大族,听闻这个消息,仿佛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动起了歪心思。

虽然大清残暴,但大清再残暴,也不太会对朝鲜的世家大族动手,只要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主动表示臣服,大清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不像如今,哪怕他们已经表示愿意投降李珲,并主动把这些年侵占的土地交出去,也没能得到李珲的任何答复或承诺。

这种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的情况,才是让这些世家大族恐慌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正是蒋西山希望看到的情况,也是杨三生希望看到的情况。

因为,若是想要成功的把朝鲜转化成汉人的土地,自然需要把朝鲜所有的世家大族给除掉才行。

但仅靠把这些人送去流鬼国,或逐渐从朝鲜转移走,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利用这些世家大族的侥幸心理和战争等因素,就可以快速的达成上述的目标,完成吞并朝鲜的目的。

……………………………………………………

辽东,旅顺。

自从陈兴邦得知,蒋西山并没有派百姓,而是派了五千外籍军团进驻金州后,也开始加紧建在旅顺原城墙的基础上,加紧修建一堵新的城墙,争取在金州的外籍军团被鞑子击败前,建起一堵至少三米高的城墙。

正当陈兴邦在城墙附近监督工作进度时,一名在海边巡逻的士兵跑来汇报。

“启禀将军,我军在海岸边巡逻时,发现十几名渔民,他们想要求见将军。”

陈兴邦闻言,疑惑道:“哪里来的渔民?”

“根据这些渔民诉说,他们都是生活在附近小岛上的人,全都是从鞑子手中逃出来的奴隶。”

“带这些人来见本将!”

陈兴邦双眼一亮,正愁找不到劳动力,这些渔民不就是现成的劳动力了吗!

很快,十几名渔民就在士卒的带领下,见到了陈兴邦。

见到陈兴邦的一瞬间,其中一名渔民立刻开口问道:“敢问将军是否是大明的将军?!”

陈兴邦点了点头,回答道:“不错,本将正是明将。”

这些渔民闻言,脸上全都露出兴奋之色,那人再次开口问道:“此番将军率军来此,可还会走?!”

“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见到这些渔民脸上的期盼之色,陈兴邦说道。

听到这些话,十几名渔民瞬间跪了下来,齐声道:“还请将军收留我等!我等尚有一把气力,还望将军莫要舍弃我等!”

“诸位乡亲,快快请起,本将答应你们。”

见到这些人下跪,陈兴邦上前扶起其中一人,急忙道。

众人听到陈兴邦答应,纷纷喜笑颜开,站起身来。

“不知这周边的小岛上,生活了多少百姓?”

陈兴邦明白,这些人跑来求收留,自然不会才眼前这十几人。

“不瞒将军,旅顺周边的小岛,包括广鹿岛、老偏岛、大钦岛等十余座岛上,总共生活了三四千人。”

一名渔民开口说道。

“这么多人?”

陈兴邦闻言,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百姓零零散散的生活在这些岛上。

听到陈兴邦这话,原本脸上露出喜色的渔民,此时的眼神全都有些暗淡,其中一人缓缓开口道:“最多的时候,这些岛上的人数高达上万,可由于我等缺少衣食和物资,不少人不是病死,就是饿死或冻死,只剩下我们这些人苟延馋喘了下来。”

听到这话,陈兴邦沉默良久,他心里明白,这些百姓的日子过的是何等的艰难。

不过,若不是冯保每年都会派出一两艘扬字级战舰前来辽东湾巡逻,恐怕这些百姓早就被满清鞑子给抓回去了。

还真得感谢冯保的这番举动,导致这些人逃到海上后,鞑子就不敢追击了,才让这些人能够活下去,否则,这些人一旦被鞑子抓回去,必然难逃一死。

“诸位放心,本将保证,今后这旅顺,那些狗鞑子休想再踏入一步!”

陈兴邦对着这些百姓保证道。

“多谢将军!”

十几名渔民再次下跪,齐声道。

……………………………………………………

几天后,旅顺周边的小岛上,陆陆续续有百姓乘坐小船抵达,由于运送陈兴邦前来此地的运输船已经返航,所以陈兴邦并不能派船帮助这些百姓快速抵达旅顺。

不过,随着大量的百姓抵达旅顺,陈兴邦也得到了充足的人力。

并且当这些百姓踏上旅顺,得知陈兴邦需要人手修建被鞑子摧毁的城墙时,全都自告奋勇的前去修建,甚至一些渔民还自带食物,只希望能尽早修好城墙,他们也就不用再回到那些小岛上过苦日子了。

对于百姓的热情,陈兴邦自然乐于接受,不过,食物他自然会提供,毕竟杨三生治下可是拥有菲律宾这种非常适合耕种的大面积领地,如今这军中,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怎会让百姓自带粮食。

有了这些百姓的帮助后,陈兴邦修建城墙的进度再次加快,剩下的,就是等待每周的补给船队运送建材和物资,以及防备可能出现的鞑子骑兵。

……………………………………………………

1645年,四月底。

当多尔衮得知,他派去面见李珲的使者,连李珲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李珲麾下的将领杀死在义州城下后,顿时气的火冒三丈。

眼下,李珲是摆明了要灭掉李倧,如此一来,李倧一旦被灭,接下来,盛京可就危险了,因为盛京距离义州城也就400里左右,骑兵只需三至四天便能抵达盛京城下。

虽然盛京已经不是大清的首都,但盛京作为大清的大本营,也是绝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差错。

因此,多尔衮急忙下令从山西抽调两万大军奔赴盛京,驻防盛京的同时,也伺机寻找机会,一旦有机会夺下义州城,那就绝不容错失机会。

因为义州城是阻挡清军进攻朝鲜的关键之地,可若是义州城掌握在大清手中,那李珲就永远不可能有机会攻打盛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