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517章 罪无可恕

凛冬长夜 第517章 罪无可恕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江北五镇这般跋扈自雄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南方。

世镇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在崇祯年间就已经是尾大不掉,自行其是的军阀藩镇,当弘光监国和继位的诏书颁到武昌时,左良玉一度拒绝开读,最终在湖广巡抚何腾蛟、部下监纪副总兵卢鼎等人劝说下,这才勉强开读成礼。

至此,南明弘光帝的脸面在南方军阀藩镇的面前,几乎一扫而光。

军事上,藩镇割据自行其是,但弘光帝若是有真本事,也不是没有打开局面的办法,可坏就坏在,弘光朝依然延续着崇祯年间的党争。

马士英为了弥补军事上的损失,开始着重培养朝堂上的己方势力,也就是大量启用东林党人。

例如:起用钱谦益,陈子龙,夏允彝等东林党人入朝为官,这些东林党人入朝后,大肆抨击北方投降大顺朝廷的官员为‘从贼伪官’,然后又以不准启用‘逆案’等旧例为理由,阻挡另一批在野官绅入朝为官。

而弘光帝心里清楚知道,东林党人都是反对他称帝的,于是乎,弘光帝不得不乞求五镇武将的支持,由此形成了武将无功封爵,朝堂混乱的局面。

而这五镇驻扎在南京周围,遥控指挥朝政,也使得东林党人妄图垄断朝政的图谋遭遇重大挫折。

其实这种苦果,本就是东林党人自己造成的局面,因私废公。

可这些东林党人自认为乃是正人君子,从来不肯承认自己的私心,因此,这些东林党人便把无处发泄的怒火发泄到马士英以及阮大铖身上。

这些东林党人认为,就是因为马士英和阮大铖的乱政,祸乱朝纲,正人君子连袂而去,众小翩翩入朝,这才导致武将把控朝廷,而他们这些正人君子的权力则只能被这些武将架空。

……………………………………………………

弘光朝堂上,被这些东林党人搞得乌烟瘴气,就连杨三生的父亲,杨琮得知这些所谓的东林君子搞的这些事情,也都无奈的摇头叹息。

……………………………………………………

1644年,10月,距离李自成率军攻打山海关,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此时,大顺军与清军双方正在山海关一带,打得难解难分。

目前,李自成占据兵力上的优势,而没有机会逸以待劳的清军,只是借助火炮和城墙抵御大顺军的进攻。

好在多尔衮上次从冯保手中坑来了五十门火炮,依靠数量众多的火炮以及山海关的城墙,清军完全挡住了大顺军的进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自成的大顺军也是骑虎难下。

由于清军拥有大量的骑兵,李自成则是麾下步兵众多,若是此番进攻山海关,无功而返,大军士气必然低落,退军的途中,会有很大的概率遭到清军骑兵的追击。

这样一来,大顺军若是在撤退时出现些许混乱,只要清军骑兵抓住机会,大顺军肯定挡不住清军骑兵的冲击。

一旦大顺军在撤军的路上被清军骑兵击败,整个大明北方将再次易主。

而多尔衮也深知这一点,时刻关注着大顺军的动向。

……………………………………………………

东番岛,都督府。

“皇帝依附武将,武将视皇帝为傀儡,朝廷徒拥虚名,文武交讧,将领纷争,内耗严重,无暇他顾,谈何光复京城!”

书房内,杨琮看完关于近期南明朝廷的报告后,嗤笑道:“这史可法当真是罪人也。”

正在此时,杨三生也恰好进入书房,刚好听到父亲杨琮的话,开口道:“父亲觉得,这史可法罪在哪里?”

见到是儿子杨三生后,杨琮开口道:“那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在万历末年曾在宫中服侍老福王朱常洵,自然会心向老福王之子朱由崧,若非史可法心中犹豫不决,那福王朱由崧怎会向武将乞援,使得那些武将获得‘定策’之功,造成军阀操纵朝廷的局面。”

“这对咱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杨三生没有反驳,微笑道。

“哎~~~,为父当然明白这点,只是,江北的百姓何其无辜。”

杨琮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明白,只有这样的弘光朝廷,才是最符合他们需求的,只是,杨琮有些不忍那些被残害的百姓而已。

……………………………………………………

五镇之中,除了吴三桂没有‘定策’之功,且麾下军纪严明,实力强横,占据了扬州之外。

其余四镇,自持有‘定策’之功,骄悍跋扈,一味扎堆在南直隶江北地区争夺富饶的地盘,以肥自身,从而更好的挟制朝廷。

明明如今山东和北方地区,并没有多少大顺军的军队防守,可这些藩镇,全都把心思放在争夺江北富饶的地盘之上,全然不顾其他,哪怕史可法出任淮阳督师,可这江北五镇,听调不听宣,史可法这个督师,只是一个摆设,根本没人听他的指挥。

并且这五镇中,相较于其余四镇来说,只有吴三桂最为老实,但也偶尔会与高杰部发生摩擦,而其他四镇更是经常会因为地盘的原因,发生一些摩擦和矛盾,为了维持五镇之间的和平,史可法只好奔走调停于五镇之间,如奉骄子,一筹莫展。

……………………………………………………

“父亲的心情,孩儿自然能够理解,只是,我军目前需要先把广东和福建两地消化,否则,一旦后方不稳,受苦的依然是百姓。”

这些年,军权被自己掌控,父亲杨琮只能关注民生,再加上杨琮也是底层百姓出身,自然更能感受底层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为父自然明白这些道理,只是,这些为祸苍生的武将罪无可恕!”

杨琮语气冰冷的说道。

“孩儿明白,这些为非作歹的武将,只要被我军擒获,自然难逃一死。”

对于处死这些武将,杨三生肯定是非常乐意的,毕竟,除掉这些人,不仅可以减少很多麻烦,还能收获大量的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