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从建立一个村庄开始 > 第135章 再次来访的姜为民

两天后的下午,姜为民再次来到希望新村。

“恭喜您高升,希望您的仕途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升!”

听说姜为民高升了,刘国正急忙表示祝贺,只不过没有祝贺礼,即使有估计姜为民也不会收。

“国正,咱们不来虚的,我这次来是找你帮忙的。”

“您说?”

“过了元旦,我就正式去东城区任职了,前些天我也去东城区做了调查,居民生活条件,不是太理想,可以说和我想象中有很大的区别。”

“这个..不是太理想怎么说?”

“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城市居民粮食标准进一步下降,鲜肉就不用想了,有票能买到肉罐头就很不错了。 ”

说到这里姜为民那是满脸愁容。

“领导,困难年间,能吃到半饱就很不错了。”

刘国正可是知道,历史上这三年到底有多严重。

在60年一月份,就有地方开始研究粮食增量法,同时试着全国推广。

那时候有人说:“无土不砌墙,加水不能顶粮,出的最多,也不过是多加点水而已。”

还有的甚至讽刺说:“增量增量,米泡膨胀,饿坏肚子,撑坏膀胱。”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增量法是个什么玩意。

同时全国上下,大搞瓜菜,大搞副食,代食品。

当时普通人吃的代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有一定营养,群众欢迎的:甘薯拐子、甘薯叶、甘薯蔓、玉米皮、玉米轴、蒲草根、茅草根、小窄草、地梨及各种青代食品(如酸溜溜、曲曲菜、马生菜、灰菜、刺儿菜、黄须菜、榆树叶、杨树叶、橡树叶等)

第二类,吃了有害且与群众烧柴或工业原料发生矛盾的:棉皮、棉秆、稻草、稻壳、小麦秸、麦秸、大麦秸、玉米秸和高粱秸,最后决定这些不应再让群众吃(这说明此前群众已食)

第三类是虽然可食,但吃了与牲畜饲料和工业原料有矛盾,如各种豆秸、花生秧、花生皮、多穗高粱秸等。由此可见,在这段困难的日子里,所谓代食品,就是一切可以作为肚子填充物的物品。

当然还有所谓的高级代食品,人造肉精、人造蘑菇、小球藻等。

这也充分说明当年的艰辛。

这些领域还真的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专家”。

不过,刘国正穿越的这个夏国,普通百姓还是能吃个八成饱的,因为有刘国正的暗中相助。

刘国正似乎也明白了,姜为民今天的来意,无非就是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肉食,毕竟刘国正的希望新村以善打猎闻名。

“国正,你说的轻松,工人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力气有精神的建设国家?”

“领导,那我也没办法。”

“国正,能不能想想办法?”

“领导,不是想不想办法的事,您难道想让东城区所有人都能吃上肉吃饱饭,目前这个环境下,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我知道,我是说你能不能在东城区建一个售卖点?”

“领导,我可不干违法的事。”

“国正,你看你,领袖都说过要胆大心细。”

听的刘国正那是一脸黑线,心中不禁怀疑,姜为民是不是看自己不顺眼,要给自己下套。

这个时候,胆大心细,这玩意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老老实实的待在希望新村不好吗?

我又何必操那份闲心。

“领导,一个东城区有一两百万人吧?”

“差不多。”

“这么多人,有售卖点和没有售卖点,有什么区别?”

听了刘国正的话,姜为民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能解决一点是一点吧。”

“行,就像您说的那样,解决一点是一点,可是您怎么解决我售卖点的合法性?地盘门脸总要有吧?”

姜为民沉默了。

闲置的地方是有,大部分都需要大修,有些甚至需要重建。

由于资金紧张,基本上荒废在那了,不然早就安排人居住了。

“国正,我差点让你绕进去,直接以你们村的名义,在东城区设立一个办事处。至于说那个门面房吧,我把地批给你们,你们自己建。”

“国正,你认为怎么样?”

姜为民有些紧张,怕刘国正不同意。

“行,领导你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同意了,不过,我有个要求。”

“国正,你说。”

“我们村必须通电话,还有办事处也要通电话,这样既方便我们自己,也方便咱们之间的联系,到时候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省得您亲自跑了。”

“好,我答应了,这事好办。”

对于姜为民来说,这事不难办,随口就答应了下来。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后,姜为民走了,带着笑容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