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 > 第229章 招贤纳士,暗流潜伏

朝廷打击豪族的行动告一段落,张宇的威望在朝堂和民间再度提升。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他开始大力招揽贤才,以壮大朝廷新政的力量。沈清言负责操办此事,拟定招贤方略,在各地寻访忠诚而有才之士,加入改革的队伍。

招贤榜文

京城各处张贴招贤榜文,榜文宣称朝廷广纳贤才,无论出身,只要有才且忠诚,皆可效命朝廷,参与这场振兴大业。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吸引了无数有志之士。张宇还亲自召见来自各地的俊杰,赏识他们的才干,给予重要职务。

有一日,沈清言带来一位自称赵文启的年轻才俊,他年约二十六岁,学识渊博,对江南的经济情况和民生困境有着独到的见解。张宇见其气度非凡,问道:“赵文启,你既有心为朝廷效力,可曾思索如何安抚江南百姓,进一步巩固新政?”

赵文启答道:“陛下,新政推行伊始,百姓心中尚存疑虑,若要赢得民心,不妨加快实施免赋税政策,并协助地方百姓重建生计,让新政的利益真正惠及每一位百姓。同时,针对江南水患频发,臣以为可在江南修建水利工程,以此增强农业生产,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张宇颇为欣赏,赞道:“你之所见与朕不谋而合。即日起,朕任命你为江南事务特使,协助推行水利与赋税改革,稳固百姓生活。朕寄望你不负所托。”

赵文启激动地拜谢道:“臣定不辱使命,愿为朝廷赴汤蹈火!”

反对势力的暗谋

与此同时,失势的豪族和残余的守旧派并未就此偃旗息鼓。张宇的改革使他们损失惨重,财力锐减,人脉也逐渐被削弱。为了反扑,他们暗中集结残党,四处游说一些受影响的地方官员,企图掀起新一轮的动荡。

夜深,城外某处密宅内,豪族头领陈洪宇与几位地方官密议。陈洪宇面色阴沉,道:“朝廷的打压虽凶狠,但我们绝不能轻易退让。只要我们联络各地势力,以他们的地盘为支援,就能掣肘朝廷,使张宇的改革无法彻底推进。”

一位同谋官员疑惑道:“可是如今陛下声势浩大,百姓拥戴,如何能让他们倒戈?”

陈洪宇冷笑道:“改革虽有益百姓,但推行迅速,难免有地方官施政过激。我们不妨将这些失误夸大,再将守旧派的话传入百姓耳中。只要民心动摇,朝廷的威信就会受到冲击,甚至会让地方出现骚乱。”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认同。豪族头领们的计划逐渐成形,他们准备利用地方政策推行中的疏漏,引导百姓的不满情绪,制造对朝廷不利的舆论。

赵文启的试炼

几日后,赵文启带着均田诏书与赋税减免命令抵达江南,着手推动改革。作为新任特使,他巡访各地,调研百姓的生活,倾听他们的诉求。经过数日,他发现了一些不安的迹象——有百姓抱怨,部分地方官未按诏书执行免税,甚至暗中向贫民征收费用。

赵文启感到疑惑,决定暗访当地的村庄与集市,查看实际情况。他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混入人群,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一日,他在村中偶然听到几位村民的议论,得知他们因赋税之事怨声载道。

一位年长的农夫抱怨道:“朝廷说免税,怎么我们的地还是要交赋?这不是拿我们当傻子玩吗?”

赵文启闻言,心中愤然。他深入探查后,发现竟是地方豪族买通地方官,暗中向百姓收税,意图破坏朝廷新政的公信力。愤怒之余,赵文启立刻向京城上书,将此情况汇报给张宇,并提出应当对这些不法之徒严惩不贷。

张宇接到赵文启的密报后大为震怒,当即命人彻查江南各地的地方官吏,并责令对违背新政的官员进行清查,重罚涉事豪族。

肃清地方势力

几日后,张宇派出的一队朝廷巡查使抵达江南,深入地方,揭露出多位地方官与豪族暗中勾结的事实。巡查使的到来令江南一片震动,百姓见到朝廷果断打击贪腐,无不感激涕零,民心逐渐恢复。

张宇见朝廷之威在江南逐渐恢复,特意赐赵文启尚书一封,嘉奖他的忠诚与机敏,夸奖他为朝廷鞠躬尽瘁。赵文启心怀激动,更加全力推行新政。

暗流再起

然而,守旧势力和豪族余孽却并未彻底放弃。虽然朝廷的清查行动令他们受到重创,但他们仍试图伺机反扑。密报传回,敌人在北方的动向开始活跃,似乎正集结残余势力,企图在新一轮的动乱中夺回失去的地位。

张宇深知,改革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他目视远方,内心坚定,暗暗发誓:“朕定要肃清天下**之源,不容有一丝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