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 > 第144章 潜藏之危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 第144章 潜藏之危

作者:胆小如鼠的吴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22:45:16

张宇终于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清晨,他站在书房窗前,透过朦胧的晨光凝视远方的宫墙。表面上,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自上次剿匪成功后,边境各方探子带回的消息表明,日军并未放弃从沿海潜入之意,甚至已开始暗中部署新一轮的行动。

沈清言脚步轻快地走进来,手中持有几卷最新呈上的密报。她抬眼看了看张宇,恭敬地行礼后道:“陛下,探子密报确凿,确认有日军暗中联系沿海几股匪患,甚至伺机在江南地区活动,以试图从南方隐蔽入侵。”

张宇目光微眯,脸上显现出一丝阴沉,缓缓说道:“南方地区乃我朝要地,若敌人从此处入侵,恐怕局势将不堪设想。如此野心昭然的布局,难道他们真的认为我军守备不足吗?”他思索片刻,又问道:“江南一带的驻军情况如何?”

沈清言答道:“江南虽守军较少,但地方士兵忠心且驻扎相对稳固。不过,依陛下的命令,兵部已将防线逐渐延展并加密,以防日军的进犯。”

张宇点了点头,沉声道:“防守固然重要,但在战争中,若单以防守应对敌军进攻,始终会被牵制。日军这次谋划或许试图多点突袭,迫使我们在多线防御中暴露弱点。”

沈清言略显担忧,提议道:“陛下,或许可考虑在江南设伏,调派一支精锐之师暗中设防,利用他们潜入时的松懈,出其不意歼灭。”

张宇思索片刻,点头道:“正是我所想的策略。此事就交给你处理,尽快安排兵部制定方案。”

沈清言应声退下后,张宇陷入沉思。他一方面调集兵力强化沿海布防,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持朝中稳定,尤其在应对日军的威胁时绝不能仓促下令。就在此时,户部尚书徐贤匆匆赶来。

徐贤抱拳行礼,神色沉重地禀报:“陛下,如今边防持续加固,国库开支已至极限。若此形势继续,恐怕将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

张宇眉头微蹙,深知徐贤所言不虚。“上次商贾捐助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军费消耗极大,若再加重赋税,百姓定然吃不消。”他陷入沉思,片刻后开口,“若动用盐税筹措资金,百姓可否承受?”

徐贤道:“陛下,盐税之事确可救急,但若操之过急,恐怕民间会生怨气。臣以为,可酌情减少一些奢侈开支,减轻财政负担。”

张宇点头表示认可,但随即想到当前形势的紧迫,不得不衡量利弊,“此事宜快不宜慢,若能找到合适的捐资渠道,或许能暂时补足军费。”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程毅也前来汇报。见到张宇,程毅面带凝重,拱手说道:“陛下,探子刚送来密信,发现敌军行动已趋向江南沿岸,恐怕已有计划从江南薄弱地带展开进攻。”

张宇立即问道:“可有明确方位?”

程毅应道:“目前尚未明确,但据探子观察,日军可能借助一批沿海土匪协助进犯,作为打掩护的幌子。江南诸地虽然布防加强,但相对薄弱。”

张宇闻言,心中已迅速盘算对策,沉声吩咐道:“传令江南守军加强巡逻,遇到任何可疑之人,一律严加查办。同时调派一支暗探队伍前往江南,在沿岸布下耳目,务必掌控敌军动向。若有敌情,先行稳住局面。”

程毅立刻领命,并着手安排部署。张宇这才松了口气,但眼神依然深邃如暗夜。事态的紧迫性远超想象,为了护住朝廷和百姓,他必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当天夜里,张宇在书房中反复斟酌对策。如何平衡军费支出与边境防御?如何既保证战备,又不令民众生怨?他知道,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沈清言再次返回御书房,带来了日军近期动向的进一步情报,“陛下,兵部安排的暗探已到江南,但日军行动诡秘,小规模的匪帮似乎伺机而动,恐有更大的动作。”

张宇冷静道:“如此看来,敌人意图渐明,我们布下的防线也许正中其下怀。”他轻轻叹息,深知这场战役绝非单纯的边防之争,而是一场长期的心智较量,“我们若要胜敌,不仅需要兵力,更要掌控先机。”

沈清言点头表示理解,张宇则叮嘱道:“江南各地守军都需注意,尤其在各港口、码头,必须严加防范。”

当夜,张宇久久未眠,他清楚,这次的应战布局不仅关系江山社稷,更关乎每一个百姓的生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