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 > 第131章 宫廷密谋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 第131章 宫廷密谋

作者:胆小如鼠的吴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22:45:16

翌日清晨,光绪帝精神稍显疲惫,却不得不处理朝中政务。朝堂之上,百官列队而立,几位亲近重臣一早便递交奏折,内容多为劝谏稳定朝纲、强化国库之策。尤其是针对军费分配,几位重臣各持己见,引发热烈争论。

礼部尚书周安率先开口,沉声道:“陛下,如今内阁虽设,但户部收支逐年紧张。各地官员为军费而上书求援,朝廷的金库不敷支出,若继续以如此速度拨款,恐将致使国库亏空,影响日后安定。”

兵部尚书吴宗和对此却表示不同意见,拱手道:“军备事关国防安危,若朝廷因小失大,实非明智之举。臣以为,应多考察地方民间疾苦,酌情增税,以此来缓解军费压力。”

光绪帝眯眼审视着这两位尚书的争论。他知道国库的确紧张,但同时又不愿在百姓生计艰难时施加更多负担。思索片刻后,他缓缓道:“周尚书所言甚是,朝廷财政确实需稳健,然吴尚书所言的军费重要性亦不可忽视。既然如此,不妨合二者之议,待沈清言拟定具体方案,再行讨论。”

众臣听闻,纷纷低头称是。光绪帝此举既为平衡两位重臣之争,又示意朝中对沈清言的信任,逐渐奠定了她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就在这时,内监忽然禀报:“启禀陛下,太后召见,现正于慈宁宫候陛下。”

光绪帝闻言,心知这是对昨日内阁之事的进一步试探。于是,他略作安排,随即携沈清言一同前往慈宁宫。

慈宁宫内,太后坐在主位,神色温和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见光绪帝与沈清言走近,她微微点头道:“陛下,内阁之事有了进展,听闻诸位大臣有些不同意见,你们可是商量妥当了?”

光绪帝答道:“母后,内阁虽立,但其中确有一些细节需完善,朕正与臣子们逐步推行,切勿让朝堂动荡。”

太后凝视片刻,笑道:“陛下用心良苦,为母自然清楚。只是内阁之事牵涉众多,尤其户部一向掌管重权,未必易于调和。你心中的内阁人选,还是需谨慎。”

光绪帝轻轻一笑,仿佛胸有成竹:“母后放心,朕定会审慎选才,以保内阁之安定。”

太后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沈清言,微微颔首道:“沈大人,这些日子你辅佐陛下,不辞辛劳。只是,我有一事相问,你可愿如实回答?”

沈清言心中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地答道:“请太后赐问,臣必据实以答。”

太后笑道:“我听闻你曾在宫外颇有声望,也曾有许多贤士雅士与之相识。既然现居朝堂,为何迟迟未见任何朋友来访,莫非你身在朝堂,便疏离了旧友?”

沈清言略微一愣,随即轻声笑道:“回禀太后,臣从小深居简出,虽有几位书友,但皆未曾深交,且朝中事务繁忙,不便与外界多有往来。”

太后缓缓颔首,似乎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她轻轻叹了口气:“女子入朝,实为少见。若你心存忠诚,陛下必会对你委以重任。”言罢,她挥手示意两人退下。

出了慈宁宫,光绪帝沉默片刻,回身看向沈清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清言,太后这一番试探,是否意味着她已有所怀疑?”

沈清言略微思忖后,轻声道:“陛下,太后自持深宫多年,心机之深远超常人。此番试探不过是她的常规手段。臣以为,只需稍加谨慎,不露破绽,太后暂不会插手朝政。”

光绪帝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朕会尽量防范太后,给你安排的重任也需再加保密。你切不可掉以轻心。”

沈清言默默点头,内心更加坚定了忠心辅佐的信念。两人并肩而行,光绪帝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豪情:若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负臣子的忠诚与百姓的期待,那他便再无遗憾。

两人一路返回御书房,却不料遇见礼部尚书周安来访。周安虽面带微笑,但神色却有些凝重,待沈清言行礼退下后,才对光绪帝拱手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因户部急需补给。眼下军队各地调遣耗资巨大,臣以为应当从内库拨出部分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光绪帝点头表示理解,思忖道:“内库虽然有所积蓄,但未必能够长久支撑。周尚书,朕意欲开辟盐商、粮商的税收项目,以补朝廷开支,你以为如何?”

周安稍作迟疑,思索片刻后答道:“陛下所言甚是。若能顺利征收,定能补足部分开支,然应慎重推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光绪帝微微颔首,话锋一转:“内阁之事初步成型,诸位大臣皆已表态,尚书不妨多协助,帮助沈清言推行此事。”

周安应声称是,退出御书房后,却在心中暗暗思索沈清言在朝中的地位与未来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