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簪中录(青簪行原著) > 第55章 重寻无处

簪中录(青簪行原著) 第55章 重寻无处

作者:侧侧轻寒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6:17:26

第55章 重寻无处

第55章 重寻无处

公孙鸢与殷露衣一起在他们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殷露衣面露紧张与哀戚之色,公孙鸢轻轻拍拍她的手掌,说道:“别担心,周捕头和杨公公定能明辨是非的。”

她转头去看周子秦,脸上浮起一个勉强的笑容,问:“不知周捕头和杨公公觉得我们有何嫌疑?”

周子秦赶紧说道:“这个,我和杨公公刚刚也商讨过了,其实二位是最没有作案可能的。因为二位始终都在水榭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又怎么可能分身去杀人呢?”

黄梓瑕点头,说道:“只是依例询问一下两位而已,你们与齐腾齐判官,是否曾有过什么交往?”

公孙鸢与殷露衣一起摇头。公孙鸢说道:“我们之前虽曾来过蜀郡几次,但也都是应邀过来表演而已。而且我最晚一次来蜀郡也是在五年之前了,露衣更是只在七年前来过一趟,也只到了龙州,并未涉足成都府。我们与齐判官素未蒙面,何曾有过什么交往呢?”

黄梓瑕说道:“这个我们会遣人去调查的,请两位不必担心,官府绝不会牵扯到清白无关人等。”

“多谢周捕头、杨公公。”公孙鸢说着,又殷切地望着他们,问,“不知我小妹阿阮的案件,如今可有什么进展了?”

周子秦颇为狼狈,说:“在查……已经有点进展了,请大娘再等等。”

公孙鸢也不再说话,只带着殷露衣向着他躬身行礼。

周子秦的妹妹周紫燕,长得一张俏丽的瓜子脸,和周子秦有点相像,身材脸庞都要小巧很多,气势却要威压过周子秦一百倍。

“哥,你说说看,我准未婚夫就这么死了,我以后在蜀郡,是不是就成个笑话了?”周紫燕拍着桌子,一脸愤恨。

周子秦捂着头痛苦地说:“妹妹,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不是在京城也被笑过么……”

“所以第二次了,我这辈子估计就嫁不出去了。得了,我还是回京去找我心上人吧!”

周子秦哀求地看着妹妹,希望她给自己一点面子:“现在是官府问话,公事公办,你给我坐端正点。”

她压根儿没理他,只翘起一只脚,歪坐在椅子上,一脸不屑:“就你那半桶水,我还不知道吗?哥,你要是真想把这案子办好,我给你出个主意,保证所有难题迎刃而解!”

周子秦居然还真的探头过去,轻声问:“什么主意?”

黄梓瑕无语地低头,假装自己在专注看前面的各人供词。

“你去外面发张榜文,就说黄梓瑕是清白的,请她赶紧回来,衙门一群以周少捕头为首的废物,等着她救命呢!”

周子秦嘴角一抽:“这样行不行啊?”

见周子秦还当真了,黄梓瑕只能咳嗽一声。

他这才回过神,赶紧一巴掌拍在周紫燕的后脑勺上:“给我坐好!官府问话呢!”

黄梓瑕见周子秦是靠不住了,只能自己执笔边写边问:“凶案发生之时,周姑娘在哪里?”

周紫燕一脸晦气:“一直待在碧纱橱之中嘛,哪儿都没去……真是的,今天晚上我一定会做噩梦的,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死的,不知道我和一具尸体一起坐了多久呀!”

黄梓瑕又问:“齐判官当时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没有啊,他就跟我聊了聊公孙大娘的剑舞,给我念了杜甫的诗,就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那首。谁还没念过那首诗啊,所以我说我也读过的,别吵到我看剑舞。他有点尴尬,就不再说话了,我还以为他是不敢在我面前表现了呢,谁想原来是死了!”

黄梓瑕对这个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女孩子也是无语,只能又问:“那么,在观舞期间,你是否曾有感觉到周围的动静?”

“动静么……”她撅起嘴,仔细地想了想,然后说,“我想起来了,在中途,就是前面飘花瓣,然后不知怎么好像闹起来的时候,我看见谁拖了个人,拉到灌木丛边。然后就是一股臭气被风吹来。我赶紧捂住脸偏开头,那时候仿佛觉得坐在碧纱橱旁边的齐判官似乎喉口里‘咕’的一声……”

“你确定是在那时候?”周子秦激动地问。

“好像是啊,因为我在想,我还有层碧纱橱遮着,外面这齐腾肯定要被熏死了吧?”

“那么,你当时偏开头去看了吗?”

“没有呀,那么臭,避之唯恐不及,谁还会转头去看啊!而且外面的灯都熄灭了,只剩下前面照着水榭的几盏灯笼,我周身本来就暗,再加上又坐在碧纱橱内,隔了一层纱,就算想看外面也看不清呀!”周紫燕将团扇抵在自己下巴,皱眉想了想,说,“不过那之后,好像齐判官就真的没有动过了,我想他肯定是在那个时候死了。”

“没有任何其他动静吗?”

她十分肯定,毫不迟疑:“没有,反正我没感觉到。”

周子秦只好说:“好吧,你先去休息吧……总之,齐判官应该是在那时候死无疑了。”

周紫燕站起身,走了两步,又回头看着他,说:“哥,给你出个主意吧。”

“嗯?”周子秦抬头看她。

“你还是去找黄梓瑕吧。我看,你这废物要查明案件,基本是不可能的。”

周子秦愣了愣,然后转头看着黄梓瑕,满眼含泪:“崇古!求你一件事!”

“知道了。”黄梓瑕面无表情地翻过一页记录,“我会帮你破掉这个案子,让你在妹妹之前重树雄风的。”

王蕴依然是那种意态潇洒的模样,脸色虽略有苍白憔悴,但在此时的灯光照耀之下,蒙了一层朦胧温暖的光线,更显得整个人温润如玉。

他端坐在他们面前,神情中淡淡一抹笑意:“天色已晚,你们还要管这个案子,真是辛苦了。”

周子秦愁眉苦脸道:“就是啊,何况还是节度府中的判官死去,兹事体大,不尽快破案可不行啊。”

“我当时一直都在原地安坐观舞,身边的禹宣与元龙离开之后,身边虽然无人,但毕竟还有几位副将和参事,我想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为我作证,证明我并未离开过当场的。”王蕴神态轻松,对于齐腾的死也并不放在心上。

周子秦点头,又说:“我当然是绝对相信王都尉的,只是当时场上所有人都看着水榭之中,下面座位席上昏暗,王都尉又坐在最左边,后面无人,右边的禹宣和范元龙也离开了,不知隔了三个座位之外,有没有人注意到王都尉是否站起离开过呢……”

王蕴苦笑道:“这可不好说,毕竟大家都是往前看的,谁会在观舞的中途往左边看我是否坐在那里呢?”

周子秦又安慰他道:“没事啦,毕竟你与齐判官也并无纠葛。按照常理来说,王都尉没有作案动机。”

他本来也不在乎,口气轻松,就跟聊天似的:“不知两位对这个案子有何看法呢?”

周子秦烦恼地说道:“此案目前来看,并未找到有作案时间的人,所以主要的着手点,应该只能是作案动机了。”

“对呀,究竟谁有杀齐腾的理由,全部抓起来问一问,不就行了?”王蕴说着,眼角带笑地望着黄梓瑕,“不过我应该第一个被剔除出嫌疑人行列吧?毕竟,我刚从京中来,与齐判官没有任何瓜葛。”

黄梓瑕淡淡问:“不知王都尉到成都府所为何事?”

“御林军要提拔几位都统,有三四个是蜀郡人,得调查一下家世背景。本来这并不是我的事,但你们都到蜀郡来了,我一人在京中也十分无聊,于是便过来了。”他言笑晏晏,说话滴水不漏。

周子秦十分感动,立即拍板说:“王兄,你一定要在这边多呆几天!过两天这案子一结,我们几人到周围玩半个月,好好领略蜀中山水名胜!”

黄梓瑕默然无语地低头喝茶,一边说:“王都尉有心了。时候不早了,我们赶紧先问一问几位副将吧。”

西川军几位副将互相作证,一口咬定当时彼此都在一起,绝对没有任何人单独离开过。

“何况我们是武职,齐判官是文职,我们平时虽然有交往,但都是场面上点头之交,实则没有任何利益牵涉。就算他没了,我们之间也没人有机会升迁,怎么可能杀人呢?”

成都府的几位参军也是彼此作证,他们与齐腾更是关系浅淡,怎么可能会杀人呢?

乐师们当时在水榭一侧,随时按照殷露衣的指挥。就算是当中有一段只有笛声,但其他乐师也都是要等候着的,个个坐在那里,绝没有人起身离开过。

奴仆们在水榭另外一边,包括周紫燕的几个贴身侍女。十来个人站在那里虽然有点混乱,但站得都比较紧凑,谁要是走动的话,必定会被其他人发觉。

人证看来是靠不住,而另一个重要的物证,也是毫无头绪。无论他们在剩下的垃圾中如何一遍遍地搜寻,都没有任何像凶器的东西。

黄梓瑕又回去仔细观察了齐腾的尸体一遍,沉吟不语。

范元龙居然还没走,这回酒倒是好像醒了一些,溜溜达达又凑到她身边:“杨公公,听我一句话,凶手就是禹宣!仗着自己长得好看,意图染指郡守千金!当初黄郡守女儿就是他勾搭过的,现在又把目标定在了周郡守的女儿身上,现在一看周郡守要把女儿嫁给齐判官,他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不做二不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禹宣啊禹宣,你简直是专挑郡守女儿下手,你忒上进了你!”

禹宣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顾自抬头看天。

他冷淡倨傲的神情让范元龙顿时暴跳起来,要不是被他身边的人死死拉住,他肯定就要动手了。

眼看深夜这一场喧闹一时不会停歇,周子秦站在黄梓瑕身后,束手无策:“这个案件可太棘手了!明知道凶手就在我们一群人之中,可任何人都没有作案的机会不说,而且所有人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却愣是不知到底是谁。而且,就连凶器都找不到!”

黄梓瑕点头,说:“是很奇怪……”

身后有人给她递了一杯茶,说:“先喝口茶吧,慢慢找。以杨公公的聪明才智,不过三五日,我相信此案定能真相大白。”

黄梓瑕接过茶回头一看,正是王蕴笑容温柔地站在她的身后,之前的凶案和周身那些喧闹仿佛压根儿没影响到他。

见她迟疑了一下,王蕴便给周子秦也倒了一杯,笑问他:“子秦你说呢?本案有杨公公出马,天下还有谁能出其右?”

“不知道如果黄梓瑕在的话……她会怎么看。”周子秦捏着茶杯,若有所思。

王蕴笑道:“我相信她和杨公公的想法和做法,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黄梓瑕尴尬看了王蕴一眼,低头喝茶掩饰自己:“王都尉还没回去吗?”

“真相尚未大白,回去也是无心睡眠啊。”他在栏杆上坐下,笑意吟吟地看着她。

黄梓瑕都无语了,只能对周子秦说:“我们先回去休息吧,今晚看来是无法有什么进展了。”

“要回去了吗?”王蕴姿态从容地站起身,掸了掸衣服上的尘土,“我也正要回节度府,你我可以同归。”

黄梓瑕默然看了他一眼,见他神情温柔,一副坦荡荡的模样,又无法拒绝,只能跟着他出了郡守府。

她的那拂沙被救回来之后,如今伤势尚未痊愈,所以她骑着马,尽量小心,溜溜达达地出了郡守府。

王蕴的马也走得十分慢,两人并辔而行,嘚嘚的马蹄在成都府静夜的街道上轻轻回荡。

天空无月,寂夜无声。王蕴回头看她,她低垂的面容在暗夜中看不分明,唯有她的目光一转,如同水波在暗夜中闪动,他才感觉到她看向了自己。

黄梓瑕端详着他被黑暗隐没的面容,忽然觉得心中一动,记忆中有些东西被猛然掀起,就像泛起暗黑的涟漪,在她的心口涌起粘稠而不安的惊惧。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忽然“哎呀”一声叫了出来。

“怎么啦?”王蕴催马来到她身边,关切地问。

黄梓瑕跳下马,仔细看着马匹身上的伤势,说:“好像那拂沙的伤势还未痊愈,我这才骑了多久,它就颤抖了,还是让它休息吧。”

“要回郡守府换匹马吗?”王蕴问。

黄梓瑕摇摇头,说:“都出来挺远了,等一下就到节度府了。”

王蕴见她在下面牵马走着,想起了之前在长安的夜色之中,她在街上走着,而自己在旁边骑马与她一起走回去的情景。他不由得笑了出来,在马上开玩笑地俯身伸手给她,问:“要不……上来和我一起?”

她抬眼看了一下他,居然闷声不响地抓住他的手,真的翻身跃上了他的马背,坐在了他的身后。

王蕴自己反倒怔了怔,诧异地回头看她,却只看到她低垂的眼睫微微颤动,她的神情隐藏在黑暗之中,只有声音轻轻传来:“最近变故丛生,我好像真的有点儿累了。”

“那么……我带你回去吧。”他说。

黄梓瑕没出声,他感觉到她应该是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用自己的手围住了他的腰。

在这样的暗夜之中,就像是恍然如梦。长久以来遥遥以望的女子,坐在自己的身后,柔顺地抱住自己,让自己带着她回家——这不像是真实的,倒像是一场午夜之中的幻觉一般。

可是她的手明明就在自己的腰间,夏日的衣衫轻薄,她的肌肤热气都似乎能隔着衣服透过来,传到他的身上。她的呼吸那么轻微,微微撩起一丝他散落的头发,在他的脖颈之上轻轻掠过……

就在王蕴一时恍惚之际,她的身体忽然向旁边一倾,仿佛猝不及防,她的手往旁边一移,重重按在了他的左肋。

他闷哼一声,虽然控制得极好,只有轻微的声音,但她显然已经听到了,她的声音也变得冷淡起来:“王都尉受了伤?伤在左肋?”

王蕴默然咬牙,低声说:“前几日随西川军进山查找夔王踪迹,谁知遇上了流窜的刺客,受了点伤。”

黄梓瑕点点头,说:“原来如此……”

话音未落,她的脚又忽然往前一踢,刚好就踢在了他脚上另一个受伤的地方,他顿时痛得浑身一哆嗦,忍不住低低呻吟了出来。

趁着他忍痛时身体一低,黄梓瑕放开他的腰,迅速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翻身上了自己的那拂沙,拨转马头,退离了他。

他们彼此勒马,站在街的两旁。拐角处的街灯照在他们的身上,温暖的一种橘黄色,但黄梓瑕在夏夜的风中望着面前的王蕴,觉得身上冒出了微微的寒意。

王蕴暗暗咬一咬牙,脸上浮起一抹看似自若,实则艰涩的笑意:“怎么了?”

黄梓瑕死死盯着他,在此时的静夜之中,流过他们身边的风都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意味。

她声音极低极低,却一字一顿,清晰无比:“原来……是你。”

王蕴目光与她对望,脸上的笑容又显得浅淡从容起来:“对,是我。”

黄梓瑕想起暗夜山林之中,他看着自己与李舒白的亲密举止时,那种意味深长的复杂眼神;想起自己喂他吃鱼肉时,他问自己为什么对他这么好时的神情;想起自己威胁他的时候,他说,这么好看的女子,为什么要装扮成宦官……

她心乱如麻,夏夜风声凌乱,呼啸过成都府的大街小巷,自他们身边川流而过,似乎永不止歇。

而王蕴遥遥望着她,那一直温柔的面容上,笑容渐渐淡去,他凝视着她,那目光深暗而幽杳,直刺入她的心口。

她咬一咬下唇,问:“为什么?你奉了谁的命令追杀我们?你又为什么要接下这个任务?”

王蕴催马向她走来,他的声音,似乎被夜风传染,也变得冰冷僵硬起来:“如今你这匹马受不起长途奔袭,你逃不掉的,还是乖乖地束手就擒吧。”

黄梓瑕勒马后退一步,警惕地看着他:“我还想问你一句话。”

“说。”他冷冷地伫马,站在她面前一丈远的地方。

“在山林之中,夔王已经看破了你的身份,却帮你隐瞒了,而你也帮助我们最终离开了。那么后来,你又为何要在客栈再度暗杀我们?在身份已经泄露的时刻,再组织一次暗杀,你觉得这样明智吗?”

王蕴冷冷一笑,问:“那么你认为呢?”

“因为,第二次暗杀的布置者,不是你——或许,根本就是来自于两股势力。”她目光清冷地望着他,仿佛是洞悉,又仿佛是悲悯,“而你身后的人,在明知道夔王已经知晓你身份的时候,却还组织起第二次暗杀,成功了倒好,不成功的话,你便是替罪羊,唯有身后的势力,无论成败都坐享渔人之利……”

“你不需要如此挑拨离间。”他打断她的话,冷冷地说,“只是因为我当时受伤了,所以暂时不再过问此事。至于其他人如何执行的,与我无关。”

黄梓瑕又说道:“王爷当时在林中那样处置,自然便是已经放了你一条生路。何况你也是奉命行事,只要你指认幕后真凶,自然不会追究你的过错……”

“你不必再拖延时间了!”王蕴拨马向前,直扑向她,“黄梓瑕,我不会再让你回到他的身边!哪怕毁了你,我也不愿看到你在别人身边活得称心如意!”

黄梓瑕却将马匹往后一拨,转身就向着后方疾奔而去。

只有一丈的距离,那拂沙虽是万里挑一的大宛宝马,但毕竟大病初愈,反应稍微迟缓。而王蕴胯下的马虽比不上她的,却也是千里良驹,一纵身就横在了她的面前,挡住了她的去路。

黄梓瑕却再度拨转马头,向着后方奔去。

王蕴再度催马向她跃去,却只听得“哗”的一声又“砰”的一声,马鞍陡然一歪,他从马上直摔了下来。

幸好王蕴反应极快,在地上打了个滚消去势头,才没有受重伤。但他原先的伤口在这样的撞击之下,顿时绽裂开来,胸口的衣襟被些微的血迹染出斑斑红点来。

他将目光转回自己的马身上,看见被整齐割断的马鞍,才惊觉原来她刚刚坐上自己的马时,早已动了手脚。

还未等他起身,黄梓瑕早已从马上扑下,将手中那柄鱼肠剑抵在他的喉口——这柄剑,在宴会开始前她放在了那拂沙身上,从那拂沙身上下来时,她假装检查马的身体,其实悄悄地收在了袖中。

他仰卧在地上,胸口剧痛,全身无力地望着面前的她。

彷如山林之中那一场戏重新上演,在无人的寂静深街,她又再度将他制住。

“黄梓瑕……我终究不是你的对手。”他愤恨又无奈地望着她,喃喃说道。

黄梓瑕将手上的鱼肠剑偏了偏,免得误割到他的肌肤:“王都尉,在山林之中,我们迫于形势,所以将您放走了。但如今你又再度落在了我的手中,不如现在请您跟我坦白一下吧,到底,你幕后的人是谁?”

“没有幕后人。我听从的只是自己的心。”王蕴的目光冷淡地定在她的身上,冰冷如刀。这一刻他那种春日般温煦的风度已经完全不见,取而代之是冬日般的冰寒。他的声音,也带着冰冷的意味,深深地刺入她的心中。“这次离京的时候,有人送我一句话。他说,有些东西,你不顾一切想要得到的,却终究落在了别人手中,那么,还不如毁去了来得痛快。”

黄梓瑕抓紧了鱼肠剑的柄,她的手指骨节握得太紧,甚至显出一种青紫的痕迹,可她却仿佛没有任何感觉。她只一动不动地望着王蕴,就像望着一个全然陌生的人,就像望着一座开满鲜花的园林瞬间失陷于兵火,一切美好的印迹荡然无存。

“黄梓瑕,你可知道,我有多么恨你。”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语调冷得不带一丝感情,“你侮辱了我,侮辱了整个琅琊王氏,你让我和我的家族成为整个天下的笑柄,你说——我怎么甘心,看着你好好活下去?”

黄梓瑕反问:“为了报复我,你竟会扯上夔王?”

“哼……”他却没有回答,只冷冷地转开目光,抬头望着夜空。

“就算你是真的恨我,真的想杀了我,但你的第一目标,还是夔王。而我只是你顺带想要杀死的人,不是么?你背后的势力,才是这次暗杀的开端。”黄梓瑕深吸一口气,直视着他,毫不迟疑地问。

“我想杀你,岐乐郡主也想杀你,我们一拍即合,仅此而已。”他依然只这样说。

黄梓瑕还要逼问,却听到身后有人淡淡地说:“崇古。”

黄梓瑕回头,看见一条人影站在繁星之下,清致而优雅,挺拔而伟岸,正是李舒白。

她依旧以鱼肠剑抵着王蕴的脖颈,叫他:“王爷……”

“你不要胡乱揣测。”逆光的星空之下,她看不清李舒白的表情,只看见他的一双眼睛,倒映着星光,带着一种幽暗的辉光,“蕴之是我好友,更是琅琊王家的长孙,王皇后的堂弟,御林军的都尉,他不可能会是刺杀我的人。”

黄梓瑕正要开口,但在接触到他目光的一刹那,她陡然惊觉,明白过来。

她放下自己手中的鱼肠剑,将它还鞘放回自己怀中,低声说:“是,我多心了……还请王都尉不要介怀,不要怪我唐突冲撞。”

王蕴慢慢地坐起来,看着她不说话。许久,他的目光又转到李舒白的身上。

李舒白平静地说道:“蕴之,崇古单纯无知,不谙世事,你切勿责怪。”

王蕴抬手按住自己的胸口,许久,才低声说:“不敢。”

李舒白便不再说什么,只走过来,伸手给他。

王蕴握住他的手,慢慢站了起来,看向黄梓瑕。

黄梓瑕强自按捺住心中的郁闷,向着他一低头赔罪:“王都尉,请恕奴婢太过挂心王爷安危,以至于错怪了您。”

他一抬手制止住她,慢慢地越过她,向着节度府内走去。

黄梓瑕跟着李舒白走到居处。

节度府内西院,新清扫过的院落,正堂是李舒白,左右两个厢房是黄梓瑕和张行英。

“很晚了,你今晚又这么累,早点休息吧。”李舒白对她说道。

黄梓瑕站在原地,踟蹰片刻,才说:“请王爷降罪。”

他神情如常,回头看她:“何罪之有?”

黄梓瑕嗫嚅道:“如今局势未明,我……不应该将一切先暴露在外的。”

李舒白看着她不安的模样,唇角却浮起一丝笑意,说:“你也是担心我再遇到第三次暗杀,所以才有点急躁,不是么?”

黄梓瑕默然点头,说道:“可在之前,我真没想到,会是王蕴……”

“就是因为他才麻烦。”李舒白想了想,示意她进自己所住的房间。

两人在床前矮榻上相对跪坐,李舒白从自己身上取出一个纸袋,从里面抽出那张符纸,递到她的面前。

黄梓瑕看着上面的六个字,除了第三个“孤”字之上尚留着那个血色红圈之外,其他字上,都已经泯失了痕迹。

黄梓瑕仔细观察那个“废”字,却见纸面如常,哪还有之前淋漓的血色痕迹。

李舒白从容道:“之前,在我们身在客栈遇险之后,我曾确认过这张符纸,那上面的‘废’字,依然被红色圈定,没有变化。”

“这么说,就是在进入节度府之中的这几日,它才发生变化的?”黄梓瑕将这张符纸递还给他,皱起眉头。

李舒白说道:“岂不是很奇怪么?”

他们说着这样诡异的事情,口气却都十分轻松。他将符纸放回纸袋之中,又说:“因为途中不便,所以我没有再将它放在重重锁盒之中,而是选择了随身携带。近日西川军带回了我随身的物事,于是我又重新放回那个圆形小盒内,没想到,立即便起了变化。”

黄梓瑕低头思忖,不言不语。

李舒白见壶中茶水尚热,便亲手给她斟了一杯,闻过气味又观察过颜色,这才交给她,说,“节度府的茶叶还不错。”

黄梓瑕捧着茶杯,心口泛起一丝伤感。在他替耽于游乐的皇帝接管朝政的那一刻起,恐怕处处防范,面对无数的生死转折了。

李舒白见她面露这种神情,反倒安慰地笑了笑,给自己也斟了一杯啜了一口,说道:“其实也没什么,难道范应锡不怕我在他的府中出事?既然我在他这边,他必然得负责任的。”

黄梓瑕点头,还在想着什么,却听到他又轻声说道:“有时候我想,也许我这一生当中,唯一享受到安逸平静的时刻,就是和你一起在山林中逃亡养伤的那几日了。”

黄梓瑕睁大眼睛,愕然望着他。

“虽然,我们狼狈不堪,命悬一线,但唯有那时候,仿佛整个世间所有一切苦痛与疑惧都消失了,我人生中的过往和未来也都不重要了。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起在树荫下一直往前走,叶间透下来的阳光投在我们身上,一个个灿烂的光点,绚烂华美,微微跳动……”

他在灯下专注望着她,宫灯的光芒在夜风中微微颤动,他们的周身泛着闪烁不定的光线,隐约朦胧,营造出一种近乎于幻觉的虚浮感。而比光线还要令黄梓瑕觉得虚幻的,是李舒白的声音,在她的耳边轻轻响着——

“十三岁,我的父皇去世,皇上登基之后,我便长久地处于不安定之中。几个年长的兄弟,全都无声无息地莫名死去了,除了尚在稚龄的三个弟弟,年纪较大的,已经只剩下我。那时我每天都想着,是不是,下一个就轮到我了。”他轻轻说着,凝望着灯烛跳动的芯焰,青灰色之外包裹着一层温暖的橘红,在轻微的气流之中,缓缓摇曳着。这暖色的光笼罩在琉璃盏之上,原本遗落在马车上的那条阿伽什涅,在灯光与琉璃光之中,安安静静地沉在底部,也不知是醒着,还是睡着。

“三年多前,庞勋于徐州叛乱,我自请出去平叛。当时朝廷能让我带走的,唯有数千老弱。可我当时却一点都不害怕,我想,或许这也是我解脱的一个机会……”

黄梓瑕听着他的话,忽然想起他曾对自己说过的,和雪色、小施的初遇。那时他孤身直入虎穴之中,去斩杀庞勋手下溃乱的兵卒,她听到时曾经想过,这样冒险是否不智。然而现在想来,却忽然明白了,那个时候他的心情。

其实,前往徐州,他一开始并不是想要找一个崛起的机会,而只是想要找一种自己可以接受的死亡方法吧。

然而,他一战成名,六大节度使效忠于麾下,凯旋回朝的那一天,就是他权倾朝野的开端。

“回来后,我重新受封夔王,荣耀一时,但日子也过得并不安生。我时刻面对着两股势力,成为一方推出的牺牲,也成为另一方的目标。有无数的人,希望我消失在这个世间。”他说着,眼神幽暗晦暝,抬起手轻弹琉璃盏。里面些微的涟漪荡起,小鱼轻轻甩了甩尾巴,然后又伏在了水底,不为所动。“我的身边,出现了无数的谜团,时时刻刻都在警戒着我,无人知道我心急如焚,活在谜团之中。我曾以为,今生今世,我便一直都活在这种无尽的神灼心焦之中,直到那一天……你出现了。”

他放开琉璃盏,那双晦暗的眼睛之中,不知什么时候落了明亮的星子,倒映着灯光的影迹,在轻轻摇曳。他一瞬不瞬地望着她,她的身影也在他的眼中随着灯光,微微摇曳起来。

黄梓瑕觉得自己紧张极了,似乎是怕自己被那明亮的星子吸引进去,从此再也没有存在的凭借;又似乎是怕任性脱离了他的目光之后,自己会就此迷失,再也找不到明亮的方向。

所以,她任由自己胸口的心跳得剧烈之极,直到身体灼热,再也没办法控制那种心旌神摇,才用力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我……十分惭愧,未能为王爷分忧,至今也还未帮您揭开您身边那些秘密……”

“一个能改变朝野的秘密,怎么可能是朝夕之间破解的?”他缓缓摇头,低声说,“我花了多年时间,也没有任何成效,何况你刚刚接触不久。”

“但我……”她凝视着他的面容,忽然在心里下了大决心。或许是此时暗夜的风与灯光迷失了她的矜持,她伸出手,轻轻覆住了他的手背,认真地说,“我一定会陪在你的身边,将这个秘密,揭示出来。我不会再让你失陷在迷雾之中,我会帮你驱走所有障眼的浮云,让你清晰地看清自己的命运。”

她说得这么认真,仿佛是誓言一般。

她没有对他说,在那一夜,他垂危昏迷之际,她曾经在心里想,她豁出一切赌定跟随的这个人要是消失于世了,她从此在世上再没有依凭,再也没有为自己的家人翻案伸冤的机会……那,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她想,有些事情,何须说出口呢,他一定是明白的。

李舒白在灯下凝视着她,那张一向平静如水的面容上,唯有目光在瞬间流过无数的复杂情感,欢欣,悲哀,感伤,甚至还有一点迟疑的惶惑。

黄梓瑕感觉到他的手微微地动了一下,似乎在不自觉地收紧。她这才一低头,发现自己刚刚太忘情了,手竟然僭越地按在了他的手背之上。

她顿时窘迫又紧张,赶紧抬起自己的手,准备收回来。

就在她的手指一动之际,他翻转过手掌,将她的手紧紧地握在了掌心之中。

灯光明亮地流泻在他们的周身,万籁俱寂的静夜,沉睡的小鱼,唯一的声音,只有外面流逝的风,还有他们彼此血脉的跳动,急促而融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