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主宰:虫族崛起 > 第156章 成果与“贴身侍卫”

主宰:虫族崛起 第156章 成果与“贴身侍卫”

作者:朔风飘叶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6:13:11

第156章 成果与“贴身侍卫”

第156章 成果与“贴身侍卫”

冰冷黑暗的宇宙空间中,一艘蕴含着文明最高科技的飞船在深空的背景之下,静静漂浮。

与一般意义的具有高科技外表的飞船不同,它看上去相当朴实无华。

从外观上看,它没有鳞次栉比的复杂结构,也没有引人注目的独特造型,它就像是一条流线型的巨大“潜艇”一般,静静地横躺在宇宙空间之中,毫不起眼。

其实它正在以光速的8‰即相对母星约2400公里每秒的速度向前极速推进,且仍然处于加速阶段,最终它会加速至光速的7%,而后以这个速度向目标恒星系匀速前进。

光速的百分之七,那是超过了两万公里每秒的人间极速,也是他们文明建造的远航飞船常规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

这是整个文明在能源运用方面所达成的奇迹,是其在航天科技之上的心血结晶。

在三十年前,它最后一次绕过中央恒星,借助其庞大的引力将自己的速度加速至1500km/s,最终在泊过恒星系边缘之时,再次利用巨行星的庞大引力完成加速,从而一举从母星系之中“一跃而出”,穿越了恒星际边缘的未知地带,与无尽微小天体“擦肩而过”。

最终彻底挣脱了克里斯特尔星系中央恒星的引力,驶入了从未抵达过的宇宙虚无地带。

它目前所在的位置,和克里斯特尔星系最近天体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一万亿公里的距离,且仍然在迅速远离。

这是目前距离它最近的宏观天体,而在前方,一片虚无。那里的物质极其分散稀薄且不均匀,平均算下来的话,甚至每立方厘米连一个原子都没有。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将一粒沙子丢进了三万立方公里的空间之中。

一万亿公里,如此遥远的距离,说起来也不过只是0.1光年而已,整个航程只不过刚刚开始。

不断加速之下,仅仅10年之后,它的速度就已经达到了预计目标,而后开始在宇宙中依靠惯性泊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姿态调整之外,基本不会再消耗太多能源。

所有文明个体开始了轮流值守,以此度过这漫长的时光。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50光年的距离,将会花费他们超过七百年的时间,哪怕他们的寿命相对于蜥蜴人来说普遍长得多,以零的计时单位来算,他们基本都能活上两百个恒星年甚至更多!

尽管如此,这也是足以繁衍十几代的时间,如果不是攻克了休眠技术,他们都会在这期间死去。

而此时此刻,位于萨兰大陆之上蜥蜴人帝国,刚刚又一次完成了权力的转移,新皇登基,正在发奋图强,持续向四周的强国和蛮族发动统一战争。

此时,距离零从虚无中苏醒,虫族登上世界舞台,还有近五百年。

………………

当时间向后推移到五百多年之后,虫族目前在做什么呢?

十年过去了,数量越发庞大的虫群已经在四海之中纵横,除了极地之外,到处都有着它们的身影。

如今在星球表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区域都已经被虫族探明,它们甚至已经将深海纳入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在陆地深层的地下,不断被改良的挖掘者在这里建造起了一个又一个虫族基地,大量完成探索的虫群在这里休眠。

海洋之中的一处大型岛屿的地下,一个宽阔庞大的虫族基地在这里建立。

经过这十年来的观测和统计,这里的地质活动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低,因此,这里成为了萨斯科研基地的最终选址。

藻虫在海洋之中疯狂扩张,渐渐已经有了遮天蔽日之像。海洋的生态环境受到虫族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许多依赖阳光而生存的植物成片死去。

有一段时间,一些海洋生物将自己的进食目标锁定在了藻虫身上,不过萨斯为虫族研究出的能源单位又如何能够便宜它们?

藻虫的出现就是为了替代原生生命,为虫族供给能源的,在海洋之中,随着藻虫的持续扩张,零渐渐也不太在意虫群对于环境的破坏。

虽然严格来说,虫族对于星球环境的依赖仍然没有解除,除了食物之外,它们还需要成分和比例稳定的空气,需要水源,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来保持。

不过随着藻虫的出现,零已经在计划由虫族来对整个生物圈来一次替换!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且疯狂的计划,因为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在这颗星球上的所有其他生物,都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不过倒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虫族的存在不需要多么美好的生态环境,它们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只要能够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即可。

如果能够在虫族的主导下达成生态平衡,那无疑是再好不过了。

萨斯还在执着于推进虫族的基础科学,不过在这期间,有一些成果还是不得不提。

随着藻虫的大量繁殖,十几年前改造出来的储藏者就显得略有些鸡肋起来,目前仅仅只能在大陆之上还有一些作用,但也在被淘汰的边缘。

另外收集如此细小的个体单位,对于每一个虫族个体来说都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而处理这些相对微小的能量来源同样很不方便。

于是,一个新的兵种应运而生,它们专门负责从海洋之上收集藻虫,其特殊的结构能够将大片漂浮在水面之上的藻虫直接吸入腹中去。

看似其结构与储藏者相差不大,只不过是做出了适应性改变而已,实则不然。

因为萨斯所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一点,它再一次对孵化场本身做出了改变。

原本的孵化场,不论是在陆地之上还是海洋之中,基本上都是遵循着同一个原理,即通过喂食来获取能量,而且这种能量会被直接运用在孵化新生虫族的身上。

它们本身并不会对这些摄入的能量进行留存,一般来说,它们会在孵化虫族的过程中将这些能量消耗殆尽,就算略有剩余,也是作为其保持日常活动所需。

萨斯所做的工作,简单来讲,就是将孵化场与储藏者做了一个结合,让它们直接拥有了储存能量的能力。

这是储藏者如今面临尴尬处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这样做不可避免地让孵化场本身继承了储藏者的庞大体型,所以只有在如今这般环境稳定的基地之中才有用武之地,如果是在战争之中,它是没有机会去储存能量的,仍然维持着原本的基本功能,自然也不存在体型变大的困扰。

同时,这种固定存在于基地之中的孵化场也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在萨斯的主导下,它改变了原来的“进食”模式。

如果是从外界获取资源的同时直接进行虫群孵化,现在的它们已经不需要去“吃”资源了。

因为萨斯为其设计了一款专门用来“消化”能量来源的外挂式器官,其灵感来源于虫群探索中所发现的一种肉食植物,它们的消化器官直接暴露在外界,等着猎物上钩之后直接就地消化,变成自身的营养。

这一点的出现直接解决了孵化场对能源获取效率的问题,因为这种“外挂式”的消化池,只要零想的话,就可以一直增加下去,甚至让多个孵化场共用也不是问题。

这当然是建立在如今整个星球都基本在虫族控制之下的基础之上的结果,也是萨斯在虫族主基地中为自己的科研方便所做出的改良。

虫族在这十年来的成就当然远远不止如此,其中成长最为迅速的当然还是随着虫群扩大在不断成长中的虫族场域。

到如今,零甚至感觉到萨斯和自己之间几乎已经没有了思维上的阻碍,如果将萨斯比喻成零的一部分具有思维能力的大脑的话,那也是相当有依据的。

祂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萨斯所做的一切,哪怕永远都是它一只虫子在忙,它甚至无法主动从零的思维之中获取到哪怕一丝灵感,但是事到如今,它的也就是零的,除了其生而具有连它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能力之外,一切都对零没有秘密。

虫族场域的变化还不止如此。

如今,虫群几乎已经遍布全球,大陆成为了它们的独家舞台,海洋成为了虫族的自留地和后花园,它们的数量和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整整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虽然绝大部分一般情况下都在各自的基地之中休眠,但是每一个个体都在为虫族场域强化提供更多的助力。

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萨斯的研究速度越来越快,时至如今,它已然初步接触到了那些作为生物而言最为核心的秘密之一——遗传物质!

从细胞的发现到遗传物质的认知,这是一个完整的文明在正常的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去刻意干涉,甚至会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达成的成就。

而萨斯仅仅用了十年而已,当然,这其中不乏零的帮助和指点,越过了太多错误的可能,将目标明确摆在了它的眼前。

这为萨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尽管如此,从细胞层面到深入核内观察到细胞核内部的物质真面目,也足以体现出萨斯这些年来的成就!

哪怕现在它仅仅只是观察到,根本无法真正对其做出有力的干预,这也仍然是一项堪称伟大的里程碑式成就!

在零的些许帮助之下,以一虫之力,十年时间做到这一步,除了萨斯自己足够聪慧之外,虫族场域在这其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少在零的记忆中,不论是在一代代用来观察微观世界的科研虫种的设计上,还是在之后对于基础科技发展的推演之中,这个犹如外挂服务器一般的无形无质的存在,帮了萨斯良多。

因而在虫族体系之中,它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零不知道它最终会向何种方向演变,但是可以肯定,它的真正作用只是刚刚体现而已。

这十年来,萨斯的主要精力都投入了对世界本质的探索这一方面,而且在未来也仍然会持之以恒地探索下去,虽然其具体成果因为认知不足还没能在虫族身上得到运用,但是这一日应该不会太远才是。

零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为了奖励劳模一般的萨斯,祂亲自出手提出了一种作用独特的兵种。

之所以说是奖励,是因为它们只是为了萨斯而设计。

这是一种一旦孵化就会耗费大量物质,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成长到完全体,性价比绝对低到冰点的虫种,因为它几乎是将多年来萨斯所整合在基因库中的来自各种生物的特性都糅合了一遍。

它的整体外形非常独特,存在着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构造。其两翼宽大而有力,能够轻易飞上天空,同时也能够在水面之下保持呼吸和活动。

身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让它拥有着足以媲美飞龙的飞行能力,也能够在地面之上极速奔行,在海洋之中能够如鱼得水,甚至在地下环境之中也能缓慢前进,和普通分类明确的虫种相比起来,它就像是十项全能冠军一样。

尖牙利爪自不必多说,诸如混合毒素,超远程视力,甚至是紧急情况下的微型爆裂者生产,都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内。

可以说,在这颗星球上的生物圈之内,几乎没有它去不了的地方。

唯一的缺点就是体型庞大了一些,比之一般的攻击性虫种足足庞大了四倍有余。

不过,如此恐怖的庞大生物,如果从正面一眼看上去,却有一个显得极其不协调的部位。

它的腹部有一个可开合的类似口袋一般的设计,看上去如同一只大型袋鼠一般,跟其巨大威猛的外表格格不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它被不惜代价设计出来的缘由,便是为了萨斯。

虫群如今的科研活动近乎于完全依赖于萨斯一虫,在全球各处不便移动的发现都需要它去亲自处理,如果光靠海上孵化场那龟速一般的行动能力,实在是太过于缓慢了一些。

所以,这种消耗巨大但是的确能够方便萨斯移动的虫种应运而生。

因为其所体现出的性价比落差,它并不会作为常规兵种被大量孵化,仅仅只是极少量存在而已。

可以说是保镖,也可以说是坐骑。

它生来就是为萨斯服务的,除了身上的各种“武器”之外,它的一切都是为萨斯的方便所设计。

如果萨斯需要远距离移动,它就是其坐骑,在零的精准导航以及虫族遍布全球各处的补给基地提供沿途补充的情况下,整个星球之上任意虫群能够触及的地方,它在一个月内都可以抵达!

其过程简单粗暴,揣兜即走,月内必达。对于萨斯来说,环境安全舒适,航程快速可靠,甚至不会太过影响它在这途中的思考和工作,除了略显搞笑之外,没有别的明显缺点。

当然,这一点不在零的考虑范围之内,萨斯的身体结构注定了它当不了威风的“龙骑士”,相比起被揣口袋来说,那极度肥胖的身躯趴在其它虫种的背上更显滑稽。

零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只要有用就行,毫无疑问,这个虫种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如果萨斯受到攻击,它就会是最为忠实的保镖和最后一道防线,若是实在无法力敌,便会直接带走萨斯。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小,近乎于无。

迄今为止,除了当初索默出其不意的一击之外,还没有任何生物能够直接威胁到萨斯的生命安全。

不过这种针对虫族重要单位的攻击,永远不可不防,而这个虫种,就是虫族新时代的第一代守卫者,仅作为脑虫的“贴身侍卫”而存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