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至棺重妖 > 第31章 嗯,规矩都懂吧!

至棺重妖 第31章 嗯,规矩都懂吧!

作者:页危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16 22:38:56

“咚咚咚……”

胡壶是被一阵敲门声惊过神来。

“谁啊?一大早上来敲门。”

首先听到刘爷爷在屋中喊了句,接着就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

“来啦!来啦!”

不一会便看到刘爷爷穿戴整齐的走出房门向大门口走去。

打开院门,只见刘爷爷迎进了位中年汉子。胡壶屋子的窗户正好看见院中的场景。

那人一脸憔悴,一双小的和花生粒样的三角眼,无精打采地挂在脸上。

鼻头倒是很大,但是塌的很厉害,以至于胡壶的角度都看不见他的人中。

乌紫的嘴唇下胡乱摆着长短不一的胡须,显然有几日没刮了。

此时正一脸愁容地看着刘爷爷。

中年男子努力的挤了挤眼,然后用倒还是白净的手袖抹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刘先生,家母仙逝,还得劳烦先生一二。”

说完还对刘爷爷作了下揖。

看的胡壶想笑,这中年男人分明没有眼泪,还非得挤一下眼,最后还抹了把。

他母亲去世,怎么看上去也不那么伤心嘛!

这中年男人没喊错,上门无论年纪大小,都得尊称先生。

这是规矩,碰到道士,和尚,术士等等,都可以喊先生,师傅之类的尊称。

而棺材刘只是外号,老友间插科打诨时怎么叫都无所谓,要是像今日这正式场合,你喊上一句“棺材刘”,你就看刘爷爷撵不撵你就完了。

“嗯,规矩都懂吧!”

刘爷爷一开口,那中年男人立马点头哈腰起来……

“懂得,懂得,先母年过八十有二,无病无灾,寿终正寝,母慈子孝,家庭和睦,邻里深情,寸草春晖!“

意思就是,母亲高寿82岁,没有什么病没有灾祸,是生命终结自然死亡(如果是男性则是寿终正寝)。

母亲慈祥子女孝顺,家庭和和气气,邻里之间感情深厚,寸草春晖的意思是,母亲恩情,子女已难报答了。

这相当于自报家门,介绍逝者基本情况,属于行话之类,在以前的农村十分讲究。

而棺材生意,禁忌很多,因此必须要了解清楚逝者情况而定。

无论是风水学术,还是丧葬,都讲究个阴阳。道家说法中,阴阳是自然规律,世间万物大至昼夜更替,小到尘埃归土,都逃不脱阴阳规律,因此在这棺材上也是如此。

棺材分大小,一头为阳一头为阴,阳大阴小,天地长存。

颜色上也有所讲究,有无色,一般是给年轻早夭之人所用,而红色则为寿终正寝的老人所用。

金色则不用讲了,必定是帝王之家。

而那白色,多用于未经人事的少女。

这其中黑色最为特殊,且唯一使用铁棺材钉来钉棺材的。

黑色为凶,及为凶死之人,如自尽,冤死等。这类棺材比较特殊,无论坟地风水,棺木都非常有讲究。

刘爷爷之所以问的如此清楚,也是考虑这方面,因此一个失误可能会酿成大错。

寻常棺材是用不得铁钉,铁钉在风水学上来说乃是凶物,起镇棺,镇尸之用,相传凡怨鬼必定入不了轮回,只能化为厉鬼游荡人间,天不收地不待,如果不镇入棺中,会为祸乡里,首先遭殃的便是至亲之人。

而普通棺木则是竹钉,柳木钉,钉棺材盖,而棺木之间则是榫卯连接。

当然各地有各地习俗,不可一概而论。

也有些地方一概红色棺木,未成婚早夭之人,无论男女婴幼,全都用竹凉席包裹,不立坟头不立碑,且不祭拜。

这个可能是根据一句民间俗语而来“师傅不做倒地材”,棺材又称寿材,一般农村老人上了60岁,就可以为自己准备寿材,最迟不过70岁,一般有老人80岁还没有寿材的少之又少。

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棺材匠是只给活人做寿材,死人是不给做的,因此必须是在咽气前棺材必须做好。所以这也才有了,未成婚早夭之人,无论男女婴幼,全都用竹凉席包裹,不立坟头不立碑,且不祭拜,这种习俗。

而丧葬上讲究也颇多,大家应该听说过一句民间俗语“棺材不落地”,也就是说在出殡上山的时候,棺材无论什么情况是不能落地沾土的,入土为安,必须得到坟穴中方可。

如果路途遥远,一般主事人家都会随着队伍带两条长板凳,那是为了中途休息时垫棺材用。如果棺材落地,不管在哪,就必须埋哪,万万不可在起棺。

关于这点,民间有许多诡异的故事,就胡壶而言,也听石头爷爷讲过不少。

就拿后山村老君头去世为例,其实他是不愿意去后山的,但是村里人只要有人过世大多数都往后山埋。

因为后山的路最为平缓,再加上周围四座大山,唯一风水好的就是后山。

就这样,他在床上整整躺了3年,每一天都仅能喝点米汤。

看他那骨瘦如柴的身体,眼窝窝都深陷其中,几乎到了下一秒就得走的地步。

可他家人黄纸买了又买,始终烧不得,一直一口气吊着就是不走,该见的人都见了,该去的地方也去了,他又口不能言,也不知道什么心愿未了。

最后还是个远房亲戚来看他,问起了选坟地的事,这才疑惑一句“莫不是他不要去后山哦?”

然后那亲戚就蹲在老君头床边问“你不想去后山?那就是东山咯?”

因为后山村周围几座山,除了后山以及东山,其他两座山都是石头山,埋不了人的。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老君头一听这话,立马最后一口气出,便仙去了,很是古怪。

这事还没完,老人为了去东山硬挺了3年,这终于如愿以偿,家人也乐意成全。

于是没过几天一行出殡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向东山出发。

按理说这拖了3年的老君头其实连一百斤都不到了,加上棺材,顶多三四百斤,8个庄稼汉还不是轻轻松松抬起来,遇到爬高上低,一左一右还有另外8个扶棺人,足足16人,哪里去不得?

可这个时候,怪事发生了,忽然一前一后8人突然感觉肩上一沉,赶忙唤来扶棺人,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依旧感觉越走越重。

到最后,每人感觉肩上有千斤担,死活动不了,个个咬牙切齿,肩膀都深深被压的嵌了进去。

“嘣……”

8股抬棺绳,应声而断,棺材重重的摔在地上,在场所有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那可是小孩手臂粗的绳子,一个几百斤的棺材,怎么可能断?就算断一根两根也不碍事,还有6根呢。

可怎么就异口同声的断了呢?

莫不是老君头不想走了,就喜欢这地方?毕竟棺材落哪就埋哪。

等好大一会,老君头大儿子来到跟前,忽然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地方不就是他妈当年失足滚下来的地方吗?

原来老君头选这是为了陪老伴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