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天子 > 第149章 庆柏秘密立储

红楼天子 第149章 庆柏秘密立储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3:06:14

第149章 庆柏秘密立储

奉先殿,位于皇宫内廷,西邻毓庆宫,东邻宁寿宫区。

奉先殿的院内建有一座“工”字形须弥座,须弥座的前部建前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须弥座的后部建后殿,面阔九间,进深两间,前殿和后殿之间以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浑然一体。

奉先殿是大明和大周两朝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其建筑格局从明初到如今的大周基本未变,殊异于皇宫里的其他宫院,奉先殿既无左右配殿也无四周廊房,是只有孤立“工”字主殿的院落布局,别具一格。

遵大周制度,不久前的元旦,袁庆柏大祭于奉先殿前殿。今日元旦,袁庆柏则于奉先殿后殿向大周列圣列后上香行礼。

上香行礼之际,袁庆柏在景安帝、承泰帝的神牌前久立凝思……

礼毕,袁庆柏摆驾乾清宫明间,召开一场御前扩大会议。

参会者包括了和端亲王袁嗣纯、忠恭亲王袁嗣绎、谦郡王袁庆松、瑞郡王袁庆树等多位王爷,也包括了以汤承远、詹尔廷为首的多位大臣。

袁庆柏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正大光明”匾额下的天子宝座,高高在上,望着满殿王公大臣,突然正色道:

“九年前的元旦,圣祖禅位于先皇,仅隔一日,正月初三,圣祖当面,先皇于乾清宫建储,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下,即立朕为皇太子之旨。先皇又于遗诏中云,其后仍封朕为郡王、亲王者,盖令朕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

“岁月荏苒,朕躬登大宝已十月有余,距先皇御极之日则已历经九载春秋。虽朕春秋鼎盛,年富力强,然国本之固,当提早建储,以备不虞。”

“朕意已决,遵圣祖、先皇所定之制,今日便在这乾清宫中,诸臣工共同见证,朕亲书建储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下。今日朕于奉先殿向我大周列圣列后上香行礼时,已虔诚默祷此事,以祈天眷。”

这番话回荡于诺大的乾清宫明间,激荡在数十位王公大臣的耳畔,宛如雷声阵阵,回响隆隆,令这群王公大臣纷纷愕然,相仿于昨晚何太后初闻袁庆柏要秘密立储时的反应。

这愕然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袁庆柏实在年轻,年仅二十五岁,且是虚岁计龄,又体魄强健,情势也殊异于承泰帝当年,当年承泰帝之所以那般急着建储,主要因为上头压着太上皇景安帝。

其二,袁庆柏竟也要采取秘密立储的方式,而不是公开册立皇太子。

不过,众王公大臣转而一想,纷纷都能理解。哪怕袁庆柏年富力强,然世事难料,也有可能遭遇不测,提早建储,可备不虞。而经历过景安、承泰两朝,现在袁庆柏秘密立储才是英明的决定,也遵循了承泰帝的建储方式,公开册立皇太子则不是明智之举了。

建储是天子的权力,别说王公大臣了,哪怕是皇太后,都无权干预。

何况,凭袁庆柏现在掌控的皇权,哪怕有王公大臣斗胆提出异议,也难撼其建储之决。

于是,袁庆柏在众王公大臣的亲眼见证下,端坐于高高在上的天子宝座,御笔亲书了建储谕旨,一式两份。

谕旨诏曰:“皇三子延谌,乃皇考命名,朕之嫡子,皇后所生,聪明贵重,天赋异禀,气宇不凡,昔圣祖、皇考皆钟爱,朕亦为钟爱。于天隆元年正月十五日立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社稷之重。”

亲书着谕旨的袁庆柏,思绪万千,数度情难自禁,笔锋微滞。

“怎么这么快就轮到自己立储了呢?”

“当年同在这座乾清宫中秘密立我为储君的皇祖父、父皇都去哪儿了呢?”

“虽说延谌现在瞧着是个好的,然而他毕竟才七岁,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这辈子究竟能活到多大岁数?是遭遇不测而英年早逝?还是能活到七十岁八十岁甚至九十岁?延谌将来会不会比我更早离世?”

“我这位天隆帝究竟会让大周成为什么样子?是不是能如我期望中的那般盛世昌隆于这个星球?”

袁庆柏思绪万千,也感慨万千,好容易写完了一式两份的建储谕旨,一份他自己收藏,另一份密封于锦匣,依然是在现场数十位王公大臣的亲眼见证下,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下。

说是秘密立储,又确实不算保密。

现场数十位王公大臣,几乎一致推测到,此次袁庆柏所立的皇太子是袁延谌。

尽管如此,此次秘密立储,要好过明立皇太子。比如,将来袁庆柏若想更易储君,不会很麻烦。

是日,袁庆柏便下诏,将秘密立储之事昭告于天下。

……

……

延禧宫是何贞敏在皇宫里的寝宫,此宫是东六宫之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初名“长寿宫”,明朝嘉靖十四年更名“延祺宫”,大周景安年间重修,重修后改称“延禧宫”,寓意为“迎福请喜”。

此时,何贞敏正待在延禧宫的暖阁,神色阴沉,心怀郁闷。

盖因她已闻知袁庆柏今日秘密立储的消息,也推测到所立储君是皇后元春所出的三皇子袁延谌,她既羡慕也嫉妒了。

迄今为止,除了皇后元春,袁庆柏仅有妃嫔五人。元春、尤氏、王熙凤、秦可卿、灵雪都已育有子女,唯独何贞敏还没怀过胎。

主要在于,何贞敏在承泰六年才许给袁庆柏,又接连遇上景安帝、承泰帝的孝期。而且,何贞敏的年纪不大,迄今也才年方十九。

何贞敏亦自知,哪怕她现在就育有麟儿,也难凌驾袁延谌之上,成为今日秘密立储中的储君。

但她委实不甘心,自打当年她姑姑(即何太后)安排她成为袁庆柏的侍妾,她就有了心念,想着未来将自己所出的皇子扶上大宝,继承为大周天子。这既是她的野心,也是她娘家对她的寄望。在她本人及她的娘家人看来,此事都是有可能成真的,毕竟何太后是她的亲姑姑。

然而现在,何贞敏不禁郁郁不欢,怅然若失了,袁庆柏已秘密立袁延谌为储君,哪怕将来她诞下皇子,想取代袁延谌也很难了。

很难……但还是有希望。

此刻,暖阁之内,仅有二人,除了何贞敏,还有一个姓马的中年妇人,称作马嬷嬷。马嬷嬷是何贞敏的奶娘,何贞敏自襁褓便由马嬷嬷服侍长大,主仆二人极为亲密的,几乎无话不可谈。

马嬷嬷窥其周围,鬼鬼祟祟走到何贞敏身旁,低头俯身对何贞敏轻声说道:“娘娘,您也甭气闷,伤到了身子可不好了。”

“圣上只是秘密立了储君,又没明着册立皇太子,尽管咱们都晓得储君人选多半是三皇子了,因没明着册立,三皇子就不会有皇太子的分位!”

“我寻思着,三皇子不像个能长寿的,前番他就大病了一场,若非突然冒出个姓叶的大夫,人就没了。纵然三皇子侥幸逃过此劫,日后或许病没了也未可知。纵然不病没了,圣上也会更换储君。想当年,圣祖爷早早册立了皇太子,结果还不是将皇太子给废了,由先帝爷当上了皇帝。”

“咱们圣上还年轻,身子骨又极好的,皇子生早了可不是好事儿。若圣上日后也跟圣祖爷那般活到了近七十的高寿,那时三皇子都已年过半百了。况且,这么多年下来,还怕三皇子不犯事惹圣上厌弃?”

“咱们大周自太祖至先帝爷,还没有哪位皇帝是皇后所出的嫡子呢,这是大周的气数定好了的!圣上若果真立了三皇子为储君,岂不就是违抗天意气数了?圣上虽贵为九五之尊,也违不了天意气数的。”

“娘娘好生调养身子,尽快生出皇子来才是正经。有了皇子,又有太后做倚仗,您生的皇子日后便有机会当上皇帝,到时您就是明堂正道的皇太后了!您啊,这辈子的福气,连皇后她都比不上呢!”

马嬷嬷虽没读过什么书,眼下这番话却说得头头是道。

马嬷嬷的这些话,何贞敏心里都想到了,饶是如此,眼下听马嬷嬷如此安慰解劝,何贞敏还是受用,认为甚有道理,郁闷之情稍解。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怀胎。出于孝期的缘故,圣上的后妃一年内不许怀胎,这一年已将尽了。姑母可是早同圣上打过了招呼,说是满了一年后让圣上多翻我牌子的!”

何贞敏暗自思量,心怀着一份斗志。

事实上,这天,尤氏、王熙凤、秦可卿甚至灵雪,都有了嫉妒的心思,都有着类似何贞敏这般的斗志,她们的嫉妒深浅,斗志强弱,各有不同……

至于皇后元春,并没有多喜悦,因为袁延谌没被明着册立为皇太子,但也算不上失望。

荣国府的这个元宵节,气氛反倒有些不好了,贾母、王夫人等人失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