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之韩赵魏109 灭魏国统一华夏

东周故事会 之韩赵魏109 灭魏国统一华夏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之韩赵魏109 灭魏国统一华夏

秦王嬴政按照尉缭的建议,命令王贲为大将,领兵十万,出函谷关攻打魏国。

这时候魏景湣王早已去世,太子假已经继位三年。

自从秦国攻打燕国的时候,魏王假就开始加固大梁的城墙,护城河加宽加深,派人结好齐王,言明利害,说:“魏国与齐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魏国灭亡,灾祸必定涉及到齐国,希望能够同心协力,互相救援。”

齐国自从君王后去世后,君王后的弟弟后胜为相国,多次接受秦国的贿赂,现在仍然坚持:“秦国必定不会辜负齐国,现在如果帮助魏国,定然会触怒秦。”

齐王建听舅舅的话,拒绝了魏国使者的请求。

王贲进入魏国境内连战皆胜,很快围困了大梁,大梁被围以后,正赶上阴雨连天,冒雨攻城对秦军十分不利。

王贲乘坐油幕车,查看水势,看到黄河在大梁城的西北,汴河从荥(xíng)阳发源顺流而来,从城西边经过。

熟悉了地势以后,王贲命令军士在大梁城西北开挖一条大渠,把黄河、汴河的水引过来,预先在这条渠的下游,也就是靠近大梁城的这边修筑好堤坝,军士冒雨施工,王贲亲自手持伞盖督促。

秦军一半围城,一半挖河渠。

就算当时秦军全部去挖河渠,城内的魏军也不敢出城来战,眼巴巴看着秦军热火朝天的挖河渠,干等着被淹。

魏王一点办法没有。

几万人根据地形开工,十几天的功夫,河渠就挖好了,现在有堤坝拦着,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没有停的意思,河渠内水势浩大,越积越多。

王贲让秦军把营盘搬到地势高的地方,然后命令决堤放水。

河水打着滚,汹涌澎湃地涌入大梁城,连续阴雨再加上被大水一冲,城墙多处塌毁,秦军已经准备好了舟筏,冲入城内。

魏王假正在与群臣商议怎么写投降书的时候,被秦兵俘虏了,押上囚车,与宫眷家属一起送往咸阳。

魏王假在中途病死,王贲收复了魏国全部疆土,改名为三川郡。

卫国更不用说了,本来是魏国的附属国,现在魏国都被秦国兼并了,卫国所在的野王地全部划归秦国,卫国国君角被贬为庶人,做了普通老百姓。

晋国在晋献公的时候,毕万受到封赏,毕万生子叫芒季,芒季生子叫武子犨(魏犨),武子犨(chōu)跟随晋文公奔走流落各国,最终辅助晋文公成霸,武子犨之后的第四代传到桓子侈,灭掉范氏、中行氏、智氏,桓子侈生子叫文侯斯,与韩,赵三分晋国,第七代传到魏王假,国灭,共有二百年。

秦国灭掉魏国的第二年(公元前224年)灭掉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任命王翦的儿子王贲为大将,进攻躲在辽东的燕王喜,秦王命令:“将军平定辽东后,乘胜收服代郡。”

王贲兵渡鸭绿江,围平壤城,不久攻破,俘虏了燕王喜,送入咸阳,被废为庶人(平民)。

燕国自从召公肇被封,传了九代到燕惠侯,这个时期周厉王无道,被国人撵跑。又传八代到燕庄公,向齐桓公告急求助,讨伐山戎,齐桓公战败山戎,为燕要开辟疆土五百里,燕国开始强大起来,又传了十九代到燕文公,苏秦游说‘合纵',与各国联合抵抗秦国,其后,燕文公的儿子易开始称王,并列与战国七雄,易王传位给儿子哙,被齐国灭掉,哙的儿子燕昭王复国,励精图治,任用乐毅差点把齐国灭掉,燕昭王传了四代到燕王喜,被秦国灭。

王贲攻下了燕国之后,率领部队向西进攻代国。

代王嘉的军队无法抵抗,全军覆没,嘉想要逃往匈奴,王贲一路追赶,到了猫儿庄,生擒了代王并将他囚禁起来。

代王嘉自杀。

王贲得到了云中、雁门的所有土地。

这是发生在秦王嬴政二十五年时的事。

秦灭六国的顺序以及时间为: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魏国;

公元前224年秦国灭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

秦国历经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

有人说,晋国如果不被三分,秦国定然不会统一华夏。

一个赵国就与秦国争霸多年,何况是晋国。

魏国也曾把秦国逼得连连后退,侵占了秦国的河西地区,使秦国躲在西北角不敢动。

但是历史不容假设。

就连过去的一秒钟,也不能重来。

努力的确辛苦!

给你机会,你自己不珍惜,怪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