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之韩赵魏77 燕国自不量力打赵国

东周故事会 之韩赵魏77 燕国自不量力打赵国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之韩赵魏77 燕国自不量力打赵国

话分两头,燕国自从昭王复国以后,在位三十三年,传位给惠王;燕惠王在位七年,传位给武成王;武成王在位十四年,传位给孝王;孝王在位三年,传位给燕王喜;

燕王喜即位,立儿子丹为太子。

燕王喜继位第四年,是秦昭王继位的第五十六年,赵国平原君赵胜去世,廉颇接替相国职位,封为信平君。

燕王喜因为燕国与赵国接壤,派他的相国栗腹前往赵国吊唁平原君,赠送五百金给赵王,目的是与赵国友好相处。

栗腹是个心胸狭窄的家伙,感觉赵国刚刚被秦国围城,差一点被灭,在你苟延残喘的时机,我燕国来给你吊唁是瞧得起你,你赵国应该对我高标准接待,走的时候再给我送一份大礼才对。

可是,到了赵国,赵王用以普通礼节接待,送的时候也没有给他搞特殊。

栗腹很不满意,回到燕国报告燕王说:“赵国自从长平战败之后,壮年男子都没有了,整个赵国不是老年人就是幼年孩童,现在相国平原君刚刚去世,廉颇已老,如果趁这个机会,我们起兵讨伐赵国,就可以灭掉他。”

刚刚还想和赵国友好相处的燕王喜被栗腹的话迷惑,心动了。

有句话说得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燕王喜问昌国君乐闲是否可以攻打赵国。

乐闲是乐毅的儿子。

乐闲回答说:“赵国东邻燕国,西面连接秦国,南面分别与韩、魏接壤,北边挨着胡貊(摸),地处多国包围之中,经常发生战争,赵国人全部习武,民众习惯了打仗,全民皆兵,虽然长平兵败,仍然不能小看,不可以轻易对赵国发起战争。”

燕王说:“我用三倍的兵力讨伐他,怎么样?”

乐闲说:“不行。”

燕王曰:“五倍呢?”

乐闲闭口没有回答。

燕王喜怒道:“你是因为你父亲的坟墓在赵国,不想攻打赵国?”

乐闲只得回答说:“大王如果不信,臣请求带兵试试。”

出兵打仗,话谈到这个份儿上,怎么可能取得胜利。

栗腹在旁边煽风点火,对燕王喜说:“天下那里有五倍兵力不能取胜的道理?”

有一人站出来劝阻说:“大家先不要争论人多人少,应该先说说事情的道理曲直,大王刚刚与赵国和好,赠送赵王五百金,使者一回来就起兵进攻赵国,这样不讲信用,不讲义气,出兵一定不会取得成功。”

大家顺着声音望去,是老大夫将渠。

燕王喜没理将渠,对他的话不以为然,随即兵分两路,派栗腹为大将,乐乘辅佐,率兵十万进攻鄗(hào)城;派庆秦为副将,乐闲辅佐,率兵十万攻代城;燕王亲自率兵十万为中军,随后接应。

出征的那一天,老大夫将渠紧紧抓住燕王喜的车,掉着眼泪苦劝:“讨伐赵国,希望大王不要亲自去,这样会使将士震惊和不安。”

他的意思是军士们只顾保护你了,不能集中精神打仗了。

燕王喜很不耐烦,我去是为了鼓舞士气,你这个老头子啰里啰嗦什么,上次说的丧气话,看你年岁大,没有跟你计较,现在又来废话,一边想一边抬脚,去踢将渠抓住车的手。

这位将渠可好,一把把燕王喜得脚抱住,哭着说:“老臣让大王留下,是忠心,大王如果不听,燕国的灾祸就要到了。”

正直的人大都不会说好话,他这么一说,燕王喜更生气了,命令士兵把老大夫拉走,押入监牢,等自己凯旋回来再杀掉他。

上来几个士兵,七手八脚把老大夫将渠抬走了。

燕王喜催促车夫快走。

三军人马陆续出发,旌旗蔽野,杀气腾空。

燕王喜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一举踏平赵国,为大燕国开疆扩土。

赵惠文王得知燕兵来伐,召集群臣问计。

相国廉颇说:“燕国认为我们战败不久,丞相又刚刚去世,军中缺少士卒。大王可以下令让全国十五岁以上的人征集入伍,我们的军威一振,燕国的斗志自然就会消失,再说栗腹这个人好大喜功,原本就没有什么带兵征战的经验,庆秦更是个无名之辈,乐闲、乐乘因昌国君的事情,常来往于燕与赵国之间,不会为燕国尽心尽力攻打我们,所以燕国的军队很快就会被打败。”

同时,廉颇推荐雁门关的李牧是不得多得的将才,请赵王委以重任。

赵王任命廉颇为大将,领兵五万,到鄗(hào)城迎战栗腹;任命李牧为副将,领兵五万,到代城迎战庆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