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之晋国172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

东周故事会 之晋国172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之晋国172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

韩家、魏家都同意了割让土地以后,智伯又派他的哥哥智宵,向赵家索要土地,赵襄子无恤本来对智伯怀恨在心,把脸一沉,怒道:“土地乃是先辈流传给我的,岂能随意给人。韩、魏有地割让那是他们的事,我不能用祖先的土地献媚他人。”

智宵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给智伯说了,智伯大怒,把智家的兵将全部集合起来,并且派人邀韩、魏二家,一同攻击赵家,约定,灭掉赵家以后,三分赵家地盘。

韩虎、魏驹一来害怕智伯的强大,二来贪图赵家的土地,各自带领自己的军兵,跟随智伯攻打赵襄子。

智伯坐镇中军,韩军在右,魏军在左,杀奔赵府,擒拿赵无恤。

赵家谋臣张孟谈得知智伯起兵,连忙报告主公说:“寡不敌众,请主公速速逃难。”

无恤也知道自己难敌三家,问:“逃向什么地方好呢?”

张孟谈说:“晋阳,当年董安于在晋阳城中修筑宫殿,又经过尹铎经营打理,城内百姓受尹铎数十年恩惠关照,必能拼死效死,先君临终有嘱咐:‘异日国家有变,必往晋阳!'主公快走,不可迟疑。”

无恤即刻率家臣张孟谈、高赫等,乘车奔晋阳而走,智伯得知无恤逃走,率领三家兵马随后追赶。

无恤有一位家臣名叫原过,行迟落后,在中途遇一神人,半云半雾,惟见上截金冠锦袍,面貌亦不甚分明,把两节青竹交给原过,嘱咐说:“替我交给赵无恤。”

原过追上无恤,说明自己途中经历,把两个竹管呈上,无恤亲自打开,竹中有朱书二行:“告赵无恤,余霍山之神也,奉上帝命,三月丙戌,使汝灭智氏。”无恤告诉原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

无恤到了晋阳,晋阳百姓因为尹铎仁德,带赵家感恩戴德,携老扶幼,把无恤迎接城中。

无恤见百姓拥戴自己,又看到晋阳城高墙厚,粮仓充盈,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当即告知百姓,自己受智伯欺凌迫害,然后派人登城守卫。

安排好这些以后,无恤点阅兵器,戈戟锈迹斑斑,羽箭不足千支,这仗怎么打!

无恤满脸忧愁地对张孟谈说:“守城用的兵器,最有用的就是弓箭了,现在箭只有数百支,分都不够分,怎么办?”

孟谈想了想说:“我听说董安于在晋阳的时候,建筑宫院的外墙,里面用的都是荻蒿荆条,主公何打开看看是不是真的?”

无恤派人检查墙壁,果然都是荻蒿荆条,这可是制造箭杆的好材料。

箭杆没问题了,无恤又问孟谈:“箭杆足够了,从那里弄金属铸造兵器啊?”

孟谈说:“听说董安于在建筑宫殿的时候,殿内的柱子全部是冶炼的精铜铸造的,拆卸下来,铸造兵器足足有余了。”

无恤再派人检查柱子,果然全部都是精铜。安排工匠冶炼,把柱子拆卸下来,铸成剑戟刀枪,十分锋利。

当时建筑宫殿的时候考虑到后期要拆除这些铜柱,所以,拆下来这些铜柱并不影响宫殿的稳固。

无恤感叹道:“治国需要贤臣!得到董安于兵刃器械不缺,得到尹铎民心悦服。这是上天保佑,让赵家兴旺发达啊!”

再说智、韩、魏三家兵到,分为三座大营驻扎,营寨相连,把晋阳城围得铁桶相似。

晋阳城内百姓,纷纷请战迎敌,一齐聚集到无恤的住处,向无恤请令。

无恤没想到百姓情绪如此高涨,召来张孟谈商议。

孟谈说:“敌众我寡,出战未必能胜,不如深沟高垒,坚闭不出,等到机会。韩、魏两家与我们无仇,是被智伯胁迫而来。两家割地,也非情愿,虽然一同起兵,并不同心,不出多长时间,必定互相猜疑,那时再出战,必定全胜。”

无恤听从了孟谈的建议,亲自出门安抚百姓,表示要协力固守晋阳,军民一心,互相勉励,就连妇女儿童,也都斗志昂扬。

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智伯派兵攻城,刚到城下,城上强弩弓箭齐射,攻城的军兵根本到不了城边。

智、韩、魏三家围困晋阳半年多,没有一点进展。

智伯一筹莫展,这一天带着心腹爱将豫让,乘坐小车绕着城外转,心里说:“这城坚如铁瓮,怎么能攻破呢?”

边想边走,就这么着郁闷着,来到到了一座山下,看到山脚下万泉涌动,滚滚往东流去。

豫让找来一位当地人询问,当地人告诉他们:“这座山名叫龙山,山顶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中间凹陷下去两人多深,如同水瓮,所以又叫悬瓮山,晋水东流,与汾水汇合,这座山就是晋水的发源地。”

智伯问:“此山距离晋阳城多远?”

这位当地人说:“从此到晋阳约有十里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