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第138章 郑僖公被杀

东周故事会 第138章 郑僖公被杀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第138章 郑僖公被杀

楚军吃了败仗,婴齐羞愤成疾,没有回到郢都,便病死途中。

婴齐战败的同时,楚共王收到郑国投降晋国的消息。

吴国是小国,翻不起什么大浪,郑国是楚国在中原的脸面,必须争回来。

楚共王任命弟弟公子贞为令尹,大阅师徒,出车五百乘伐郑,因虎牢关有重兵把守,不走汜水这一路,绕道许国经过颍(yǐng)水而来。

晋国刚走,楚国又来,郑僖公髠(kūn)顽又害怕了,召集六位上卿商议退敌之策。

这六位上卿是:公子騑(fēi)、公子发、公子嘉,他们三人都是穆公的儿子,是僖公的叔祖辈,公子辄、公孙虿、公孙舍之、三人是穆公的孙子,承袭父亲的爵位位列上卿,是僖公的叔叔辈。

这六卿在朝中执政,颇受人们尊敬,可是郑僖公却是心高气傲,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尤其他自作主张,没有听从父亲嘱托,轻易投靠晋国这件事,让这些老前辈很窝火,不舒服。因此君臣不和,尤其是上卿公子騑更是不满。

今日集合商议,郑僖公的意见是闭门坚守,等待晋国来救援。

公子騑当即表示不同意,说:“有谚语说‘远水不解近火',不如投降楚国。”

郑僖公反问:“投降楚国,那晋兵又来,那可怎么办?”

公子騑回答说:“晋国和楚国都争夺我国,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强国作为依靠。今后把礼物准备好,楚国来和楚国结盟,晋国来和晋国结盟。这样一来,两国势必会正面交锋,让他们去打仗,那样的话强弱自然分出来了,我们选择一个强国不就可以了吗?”

郑僖公不同意,说:“如果以你所说,整日里左右摇摆被动结盟,年年不得安宁。”然后不再讨论,派使者向晋国求援。

诸大臣担心得罪公子騑,没人敢答应去。气的郑僖公没办法,最后决定自己去。途中在驿舍过夜时,公子騑指使门客杀死僖公,扬言急病身亡,立公子嘉为国君,称为郑简公。

郑国新君即位,派使者到楚**中来见公子贞,解释说:“与晋国结盟都是髠顽安排的,现在髠顽已死,郑国愿意与楚国结盟,依附楚国!”

公子贞把郑国归顺的消息报告楚共王,得到楚王同意后,与郑国签订盟约后,罢兵回国。

晋悼公听说郑国又与楚国结盟,和众大臣商议。

荀罃说:“郑国是中国的枢纽,成就霸业必先制服郑国。”

韩厥很久以前就看出荀罃能力超群,趁这个机会说:“子羽(荀罃的字)见识高明果断,只有他才能制服郑国,我年岁已高,头脑不灵,愿把中军元帅的职位让给他。”

晋悼公开始不肯,韩厥坚决坚持,不断陈述理由,坚决让出元帅的位置,悼公这才答应。

韩厥告老回家,荀罃为中军元帅,统领大军伐郑,大军刚到虎牢,郑国人就来投降,请求签订盟约,荀罃得到晋悼公许同意以后,签了盟约,班师而回。

晋**队回去以后,楚国这边,楚共王亲自伐郑,郑国又投靠了楚国。

晋悼公这次差点气乐了,和众位大臣商议:“郑国反复无常,兵到时他降,兵撤后就叛,怎么才能让他投靠我们以后,不再变卦呢?”

荀罃献上一条妙计:“我们之所以不能降服郑国,是因为楚国争夺太厉害,想要收服郑国,必须先制住楚国;想要制住楚国,需要用‘以逸待劳'之策。”

晋悼公问:“什么是‘以逸待劳'之策?”

荀罃回答说:“军队不可以经常出动,否则士兵们就会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各诸侯国的兵马不能经常调用,否则就会怨恨,我**队疲劳,使与我们联合的诸侯国怨恨,这样得不偿失。我想把我国的军队分成三队,各国部队按国家分成三批,分别搭配我国的三队军马。每次征伐郑国只用一队,轮番出征,楚国兵来,我便撤军,楚国兵退,我就用第二队再去征伐,用我们的一队牵制楚国的全军,使楚国求战不得,罢战不能,这样几次下去,楚军必然疲惫不堪,无力与我们争夺郑国了,郑国也就死心塌地投靠我们了。”

晋悼公听后,兴奋地说:“此计甚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