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第109章 太史董狐记录赵盾弑君

东周故事会 第109章 太史董狐记录赵盾弑君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第109章 太史董狐记录赵盾弑君

赵盾对赵穿弑君杀死晋灵公的事,心中一直忐忑不安,恐怕自己留下坏名声,毕竟赵穿是自己的亲侄子。

这一天,赵盾来到史馆,见到掌管记录本朝事件的太史董狐,想看看他是如何记录这件事的。

董狐把史简拿给赵盾,史简打开,上写到:“秋七月乙丑,赵盾弑君夷(yí)皋(háo)于桃园!”

赵盾大惊,差点把手中史简跌落,满脸委屈说道:“不对啊太史!我当时已经出逃,在距离绛城二百多里的首阳山,怎么会知道弑君的事?你把这件事归罪于我,不是诬陷吗?”

太史董狐说:“你作为相国,出逃没有离开晋国,回来后又不去惩处弑君之贼,说这件事说你不是主谋,谁相信?”

赵盾说:“还能改改吗?”

太史董狐说:“无论是非,记录真实事件是我的职责,我头可断,此简不可改!”

赵盾叹息道:“唉!太史的权力大于相国呀!后悔我当时没有出国境,难免成为万世骂名,追悔莫及啊!”

从这以后,赵盾辅佐晋成公更加恭敬谨慎。

赵穿自恃有功,要求升高职位,赵盾恐怕遭到舆论,没有允许,赵穿很郁闷,愤恨不平,背上起了一个大脓包,怎么治也治不好,不久去世了,他的儿子赵旃(zhān),请求继承父亲的职务,赵盾还是没有答应,说:“等你日后立了功,做更高的官职也不难。”

后来史家议论,赵盾不顾私情,秉公办事,是因为太史董狐写史实鞭策的。

郑襄公即位第三年,晋国赵盾去世,郤(què)缺接替相位,统帅三军,当时的晋国是出将入相,军事政事一个人执掌大权。

郤(què)缺得知陈国向楚国投降,请求晋成公出兵讨伐陈国,中原诸侯向蛮夷之国投降,我晋国必须为中原出头,教训你陈国没骨气。

晋成公亲率大军出征,可惜中途病薨(hōng)。

晋军班师回国,立世子孺为国君,称为景公。

楚庄王得知晋成公去世,认为晋国短时期不会出兵征战,亲统大军讨伐郑国。

晋国大帅郤缺决定出兵,最终偷袭楚国,楚兵败走,郑国人都很高兴,只有公子去疾面带忧色。

郑襄公很奇怪,询问去疾,去疾回答说:“晋国战败楚国,是偶然现象,楚国虽败,实力并没有削弱,楚国将领会把愤恨迁怒给我们郑国,晋国不会每次都能及时救援。”

晋景公即位第三年,得到楚王亲自带兵讨伐郑国的消息,晋国君臣商议救郑。

拜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先谷为副元帅;士会为上军元帅,郤克为副元帅;赵朔为下军元帅,栾书为副元帅之。韩厥为军中司马,赵括、赵婴齐、巩朔、韩穿、荀首、赵同、魏錡、赵旃、荀罃、逢伯、鲍癸等数十员大将,全都是将门后代。起兵车六百乘,夏六月自绛州出发,迎战楚军。

途中,前方探马来报,郑城被楚国围困已久,等待救援不到,出城投降了楚国,楚军得胜,已班师回撤。

荀林父命令停止前进,召集诸将商议,士会说:“没有来得及救援郑国,战楚无名,不如班师。”

元帅荀林父同意,命令众将班师。

此时,中军有一员上将,挺身出说:“不可,不可!晋国能够作为中原诸侯霸主,就是因为能够扶弱救难,现如今我们没有及时救援郑国,使其不得已投降楚国;我们如果能够打败楚国,杀一杀楚国威风,郑国必然会归顺我晋国。抛弃郑国,躲避楚国,其他小国如何看待晋国?晋国霸业就不复存在了!元帅一定要班师,小将愿率本部人马前进,必战楚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