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85章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第185章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第185章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出版社的会客室,陈建飞亲自给张伟端了一杯茶,然后递上了烟。

“谢谢,我不不抽烟,有害健康,还花钱。”张伟摆手拒绝道。

“当作家的不抽烟,可不多见啊!你看鲁迅,好多形象都是叼着烟的。”陈建飞笑着收回了香烟。

“所以他老人家死于肺病啊!”张伟接着说道:“我是搞科研的,要是抽烟,弄的一身烟味,恐怕连实验室都进不去呢!”

“呵呵,您不抽,那我也不抽了。”陈建飞将烟盒放在一边,然后拿出了《仨体》的书稿,接着说道:

“张伟老师,您的那本《仨体》,我已经看完了,而且连着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触!这绝对是我近十年来看过的最优秀的作品!”

“陈主编,你谬赞了,如果你觉得合适的话,那这本书,我就在你们这里出版了?”张伟开口道。

“没问题,我们十分欢迎啊。至于版税方面的话,还按照原来那样,15%,您觉得合适的话,我们马上就可以签约。”陈建飞开口道。

15%是业内顶级的版税比例了,给出这个数字,陈建飞也算是有诚意,于是张伟也没有贪心,他直接点了点头:“这一点我没有意见。”

随后陈建飞接着问道:“张伟老师,你写的这個《仨体》,只写到仨体人已经在来地球的路上了,应该还有后续故事吧?”

“翻译方面,伱不用担心,我已经翻译好了,绝对不比专业人士差。”张伟信心满满的说道。

“那是当然了!我们又不是周扒皮,签的也不是卖身契,肯定不能让作家吃亏啊!”

五百万册,张伟还是说保守了,按照后世的统计,大刘的《三体》销量可是超过了3000万册。

在当时,五十万册已经是很可观的数字了。

“陈主编,你可真够精明的,这是要我签卖身契啊!”

“五十万册,我们还是能签的。”陈建飞开口说道。

“知道你们也不敢签五百万册,你们能签多少?”张伟接着问。

“那好,我立刻安排版权部的人把合同给你拿过来。”

“稍等一下,版税的话,我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件事,我希望你们出版社能够帮忙。”

张伟想了想,开口说道:“其实我对《仨体》的后续销量很有信心,我觉得这个系列在国内至少能卖到五百万册。”

“保底之外的出版量,也还有版税分成吧?”

“这一本《仨体》,我打算在国外出英文版,国外出版书籍,我没有什么途径,所以希望你们出版社,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外国的出版社。”

“张伟老师,这个后续出版协议,不让你白签。我们可以签个保底嘛!比如《仨体》第二部,我们保底印刷一定的数量,这样你也就有个保底的收入。”

“五百万册?这我们可不敢签!”陈建飞摇了摇头。

“后面的确还有故事,我正在写。”张伟点了点头。

“需要我们做什么,张伟老师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我们跟国外的很多出版社,都有业务往来,有些还有合作关系,去国外出版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帮你联系出版社,不过得先将作品翻译成为外文才行。这种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比较严谨,得找专业人士,费用可能要高一些。”

见到张伟如此自信,陈建飞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未来《三体》小说在多个国家出版,也被翻译成了三十多个语种。对于张伟而言,几个小时的寿命就能换一套外文的三体,根本就没必要去花钱再找翻译。

“已经开始写了?那就好。我昨天可是彻夜未眠,一直在期待后续故事呢!”陈建飞话音顿了顿,接着道:“张伟老师,您看要是合适的话,咱们把后续的出版协议也签了?”

举个例子,2005年亮剑电视剧大火,也带动了《亮剑》小说,而《亮剑》的小说截止2006年,多次再版也才印了不到四十万册。

《亮剑》有多火,看网络小说的应该都有所了解,这都播出快二十年了,还能养活着起点的军事频道呢!

就火成这样,在当年也卖不到四十万册。所以陈建飞开出的这五十万册的保底,也算是颇有诚意。

当然陈建飞说五十万册,也是有讲价空间的,谈判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报出底价!他说五十万册,就是等着张伟开价,然后双方再讨价还价。

然而张伟却点了点头:“行,你说五十万册,那就五十万册吧!”

“这就答应了?不讲讲价的么?”陈建飞微微一愣。

下一秒,陈建飞突然觉得,自己开出五十万册的价码,是不是太高了?好像有点亏啊!

张伟则继续说道:“保底这个事情呢,我就不给你降价了,但是另外一件事,你们可得帮帮忙。”

“果然没有那么简单!”陈建飞心中暗道,然后开口问道:“张伟老师,你还需要我们做什么?”

“如果《仨体》销量好的话,能不能帮我运作一下银河奖?主要是我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人脉,当然走动关系的花费,我可以承担。”张伟开口道。

银河奖设立于1985年,是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项,获奖作品也代表着代表着中国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相比起后来的星云奖、引力奖等,也更有牌面的。

陈建飞皱着眉头想了想,开口说道:“银河奖的主办方是《科幻世界》杂志,很多获奖的作品,也都是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的文章。”

“不能运作?”张伟开口问。

“不是不能运作,是不容易运作。虽然《科幻世界》上发表的作品会优先推荐,但真正到了评选的时候,评委还是要从作品的学术水平、影响力和专业性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从而确保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创新性。”

“只要评委公正客观,我反倒是有信心的。”张伟开口道。

……

离开了出版社,张伟掏出了手机,上面是叶浩天发来的短信,说收到一封美国寄来的信,寄信人是普林斯顿大学。

张伟知道,这肯定是施教授寄来的邀请函,给张伟办签证用的。

此前张伟已经办过一次美国签证了,只要在美国没有犯罪记录,再次办理美国签证,应该是直接秒过。

“要不我就不回琴海了,直接飞京城,先把签证办下来。”

想到这里,张伟直接打电话订了飞京城的机票。

返回清大后,张伟第一时间去了顾校长那里,打算跟他汇报一下,申请美国签证的事情。

见到张伟走进办公室,顾校长一脸惊喜的说道:“张伟,还真是够巧的,我正打算给你打电话呢,你就来了?”

“校长,您找我有事?”张伟开口问。

“给你看看这个,是咱们学校宣传部写的稿子,正打算给各大媒体登报呢!”顾校长说着,点开了电脑上的一篇稿件。

主标题是,美国斥巨资引进中国先进技术,中国科研伟大突破!

副标题则是,美国多所顶级科研院所,向清大求购基因剪刀技术。

再看内容,则是介绍清大新研发的基因剪刀技术,不仅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更是生物科学的一大重要突破,就连美国的科研院所也没有研发出来,所以纷纷来清大购买技术。

顾校长则接着介绍道:“除了这一篇之外,我还让宣传科写了好几篇稿子,到时候投到不同的媒体上,来一波媒体轰炸!”

“校长,美国人来买基因剪刀技术,是真的?”张伟开口问。

“当然是真的,你还以为我作假不成!已经有好几个TOP100的大学,要派人过来考察了,另外还有很多医学研究所,对基因剪刀技术感兴趣,就连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也要买基因剪刀技术。

我已经吩咐人去准备接待工作了,到时候我打算再请几家电视媒体过来,最好能把央视请过来,让他们拍一下老外来买技术的样子。给全国人民看看,咱们中国的科研,也不是吃素的!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上《七点联播》呢!”

顾校长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毕竟这么多年来,在技术上一直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向来都是买别的国家的技术,看别人的脸色。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那可不得来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没出息样子!

“除了老外要买技术之外,还有多家国内的科研院所,也要买技术。现在已经卖出去好几家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那边,一直打算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修复,让他们恢复正常的血红蛋白表达。

不过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太贵,所以研发进程受阻。现在有了基因剪刀,这项研究直接可以提上日程,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能攻克地中海贫血疾病。

还有岭南传染病研究所,听说这项技术以后,立刻就派人飞过来了。他们那边的蚊子比较多,常年传播登革热,特别是到了夏季,更是登革热的高发期。

他们打算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蚊子的遗传基因,引发公蚊子不育,这样蚊子无法繁育后代,也就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则两家都是已经买了技术了,还有一家也流露出了购买意向,不过需要我们派人过去接洽,我要找你就是这事情,我想让你亲自跑一趟!”

“谁这么大面子,要买我们的技术,还得我们派人过去?”张伟笑着问。

清大已经是国内最高级别的高校了,哪怕是中科院,都得给清大几分面子,更别说是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了。

买清大技术,还敢让清大派人跑一趟的,还真没几个。

顾校长则开口答道:“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老那里?老人家七十多岁了吧!那是得我们亲自跑一趟!”张伟点了点头。

“根据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他们正在想办法增强水稻的耐旱性和抗病性,需要用到基因编辑技术。”

“那行,我听从学校安排,就跑一趟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吧!”张伟点了点头。

……

京城某份销量很大的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标题:《美国斥巨资引进中国先进技术,中国科研伟大突破!》

虽然并不是在头版头条,但这种标题必然会吸引到很多读者的眼球。

那年头,中国跟美国买技术,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美国跟中国买技术,岂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也不像现在这般有民族自信心,毕竟当时中国还是在生产衣服鞋袜和玩具,也是真的拿不出像样的工业产品。

别说是汽车这种大件,哪怕是家用电器,品质也比较一般,只能说是凑活能用,性能和质量比起日本家电也有一定差距。

更何况那个年代,还有《读者》、《意林》这些杂志,整天发表一些公知文,而纸媒体也会从上面摘抄。

什么德国修的下水道;日本马桶水可以喝;美国总统打110救麻雀;老太太拿着200年前的存单,瑞士银行兑给他一百五十万,其中一百万还是奖金等等,全都是出自那里。

这种舆论环境下,当时崇洋媚外的人可不在少数,甚至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但凡你说外国不好,那得一堆人喷你。

所以当这篇美国来中国买技术的新闻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很多关注,有人称赞,也有很多人质疑,毕竟在很多人看来,美国科技这么先进,怎么会来中国买技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

天坛公园里,聚集了一群晨练的大爷大妈。

一位大爷拿着新鲜的报纸,正看的出神。

“老孙,看什么呢?”另一位大爷走了过来。

“老朱,你不是天天说,中国科技落后么?你看这篇报道,人家美国人都跟咱们买技术呢!”孙大爷开口道。

“我看看,中国创新力量受国际认可:美国购买关键技术专利?这篇报道,我前天就看过了!报纸上瞎说,你也信?

你动动脑子,咱们跟美国人买专利还差不多,美国的技术那么先进,怎么可能跟咱们中国买专利?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老朱,你还别不信,你看,上面有图片!这有好几个老外,正在签协议呢!”孙大爷指了指报纸。

果然,报纸上有一张配图,是双方正在签协议,虽然报纸是黑白的,但还能看出来,签协议的有一方是老外。

这可谓是有图有真相。

朱大爷顿时呆在了当场,然后忍不住看了看天空。

难道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