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23章 是他,是他,又是他!

第123章 是他,是他,又是他!

第123章 是他,是他,又是他!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张伟教授,我刚打电话问过,不是他。”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张卫教授,前段时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去做了手术,上个学期结束以后就请了病假在家休息,应该不是他。”

“张薇,新闻学专业,文科类的,懂个毛的计算机,肯定不是!”

“章伟,临床医学,这应该跟计算机不搭边吧?也不是他。”

“主任,咱们要不要调查一下各系的研究生?说不定这篇论文是研究生发的呢?”

“这种水平的论文,研究生未必能写出来吧!”

系主任眉头紧锁,正在思考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主任,张伟教授找到了!”

“找到了?怎么找到的?”系主任立刻问道。

“不是我们找到的,是他主动找上门的,是一位老教授,现在就在咱们系的接待室里呢!”

“那好,我马上过去!”系主任挂上电话,立刻前往接待室。

接待室里,坐着一个精神抖擞的老者,老者看起来有七十多岁了,但岁月并没有磨灭他身上学者的风范。

他的脸上虽然布满了皱纹,但还是双眼依旧炯炯有神。灰白的头发有些稀疏,却带着一种沧桑的气质。

“您就是张伟教授?”系主任说着上下打量着老头

“不错,我就是张伟。”老者信心满满的点了点头。

“我是计算机系主任杜志强。”系主任自我介绍的同时,眼神中却浮现出一缕的疑惑。

不为别的,只因这老者年纪太大了,这个年纪的人,绝大多数连电脑都不会用,更别说是写计算机方面的论文了。

“张教授,请问您高寿啊?”系主任开口问。

“我今年七十八了!”老者开口道。

听到这个年龄,系主任眉头一皱。七十八岁,退休已经十八年了,这么算起来这位老教授退休的时候,才1986年。

中国对于计算机的研究一直都比较滞后,八十年代以前,很多学校都还在研究无线电,压根就没有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就连清大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教研组,也是到1986年才成立的。

也就是说,清大开始研究计算机理论基础的时候,这位张伟老教授刚好退休。这么算来,老教授压根就没接触过计算机理论的研究。

最近二十年,计算机领域可谓是飞速发展,隔三差五就会有新的理论提出,每年都会有新发展,特别是几年前互联网泡沫的时代,计算机领域的新兴事物,更是让人应接不暇。

杜志强这个清大计算机系的主任,要是十天半个月不去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都会有些跟不上时代,更别说是一个七十八岁的退休老教授了。

所以杜志强本能的觉得,这个岁数的人,不太可能写出《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这样一篇顶级的论文。

杜志强一副质疑望着张老教授,老教授则从包里面拿出了一个布包,从形状看,布包里面应该是一本书。

“你们要找的就是这个吧!”张老教授拍了拍这本书。

“看大小,这布包里是最新一期的《ACM计算调查》么?那篇零知识证明论文真的是这位张老教授写的么?”

杜志强脸上的疑惑,瞬间变成了吃惊,一位七十多岁退休老教授,竟然能写出计算机前沿领域的论文,这着实超出了杜志强的意料。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还真没说错啊!这位张老教授,都七十八岁了,还在学习最先进的计算机理念!真是吾辈之楷模!”

杜志强肃然起敬。

下一秒,张老教授缓缓的打开了布包,里面包裹着的书籍,也露出了真容。

并不是最新一期的《ACM计算调查》。

再仔细一看,封面上写着《明代山水画鉴赏》几个大字。

“这是什么东西!”杜志强猛的一愣。

张老教授却不慌不忙的打开了其中一页,指了指里面一片画作,开口道:“这就是你们要找的!文征明的竹石灵芝图!”

“啥东西?啥图?”杜志强顿时愣在当场。

“竹石灵芝图啊,文征明的!这幅画啊,目前收藏于台岛省的故宫,咱们大陆可看不到真迹了啊!也多亏了还有这本92年出版的《明代山水画鉴赏》,我们才能一睹这幅画的真容。

说起来啊,这本《明代山水画鉴赏》也已经绝版了,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也就是我,还留存了一本,话说你们是怎么知道,我手里面有这本《明代山水画鉴赏》,能看到竹石灵芝图的?”

“张老,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没找什么《明代山水画鉴赏》,也没找什么灵芝图,我们找的是张伟教授!”

“没错啊,我就是张伟,以前是清华美院的教授!”

“我们找的是零知识证明的那个张伟教授!”

“这不就是灵芝么!”张老指了指那副《竹石灵芝图》,接着道:“伱看这灵芝,绘画的细腻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啊!这每一根细小的枝条,都栩栩如生,特别是这灵芝伞盖的部分,线条层层叠叠,简直是鬼斧神工。

还有这色彩,淡雅清新,超凡脱俗,你看这淡墨和浅彩的运用,将灵芝的色泽表现的恰到好处,在色彩渲染上,也很注重层次感和过度效果。而且后面还有竹子和青石,三者组合起来,有没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感?”

见张老教授竟然开始介绍起了画中的灵芝,杜志强顿时一脸无语。

眼看着张老教授要开始教杜志强怎么画灵芝,杜志强赶紧打断了他:“不是灵芝,是零知识!零知识证明,不光有灵芝,还得有证明啊!”

“我说小杜啊,你这耳朵可不怎么好使啊!我不是说了么,这副竹石灵芝图,就是文征明画的!文征明,明代著名画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张老教授一脸责怪的说道。

“你还好意思说我耳朵不好使!”杜志强气的想要骂人。

我说的是零知识证明,你跟我扯灵芝和文征明!

还拿这本国画鉴赏,跑来教我怎么画灵芝!这都哪跟哪啊!

杜志强一脸无语的望着热心肠张老:“七十不打八十不骂。这老头都七十八了,真往地上一趟,我赔不起!”

……

计算机系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那个写《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的张伟教授。

事情最终还是传到了顾校长的耳朵里。

顾校长并不是学计算机出身的,经过杜志强的介绍后,才明白这篇论文对于密码学,有着革命性的非凡意义。

“也就是说,有人以清大的名字,发表了一篇顶级的论文,但我们现在却找不到这个论文作者?”

顾校长看了看作者名字,顿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怎么又叫张伟!”

得亏论文内容不一样,要不然顾校长还以为自己穿越了。

“校长,咱们学校叫张伟的教授,我全都查过,甚至连一个清华美院七十八岁的退休老教授都查了,但就是没有找到写论文的这个人。”杜志强开口道。

“你也查到了清华美院七十八岁退休老教授?”

顾校长心道,这个退休老教授还是个显眼包,每次都能查到他。

又看了看署名,顾校长眉头皱起,像是这种署名两个学校的,一般都是两个学校合作的研究项目。

可清大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好像没有啥合作项目啊!

两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清大完全没有啥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跟伯克利合作,就像是一个高中生和一个小学生,能合作啥?

“咱们计算机系,应该没有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过合作吧?”顾校长再次确认道。

“我们倒是想跟他们合作,人家才懒得搭理咱们呢!”杜志强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这就奇怪了,怎么这篇论文的署名,会是我们清大和伯克利,而且我们还在前面?”顾校长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此时,秘书小声的提醒道:“校长,你说这个张伟,会不会是那个张伟!”

顾校长知道,秘书说的是谁,他马上摇了摇头:“不可能!张伟研究的是石墨烯,要是材料学论文,或者物理学论文,倒是有可能是他发表的,可这是计算机科学的论文,跟是石墨烯八竿子打不着,隔行如隔山,怎么会是他!”

“可张伟现在就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啊!”秘书开口道。

“张伟在伯克利,什么时候去的?”

“您贵人事忙,今年咱们往美国派的交换生,就有张伟,我记得他跟叶浩天一起,去的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说咱们学校叫张伟的,还能跟伯克利扯上关系的,也就只有他了!”秘书接着说道。

顾校长一脸诧异的表情,他还是不敢相信这篇论文是张伟发表的。

但有句俗话说的好,排除一些不可能性,那么剩下的那个即便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立刻打电话联系张伟,问问这篇论文,是不是他写的。”顾校长立刻吩咐道。

“校长,咱们这边快三点了,美国那边应该是凌晨三点吧,要不我过几个小时再打电话?”秘书试探性的问道。

顾校长则吩咐道:“张伟在旧金山,对应的是美国西部时间,跟我们相差十六个小时,这时候还不到晚上十一点,年轻人应该还没睡,赶紧打电话,还来得及!”

……

片刻后,秘书一路小跑的返回了顾校长的办公室。

顾校长看了一眼,发觉秘书一脸震惊的表情,便已经猜出了结果。

“校长,是他,真的是他!这篇论文真的是张伟发表的!”

第二章送到,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订阅,今天两章七千字,看来清华美院热心肠老教授的面子上,你们要不要给张月票支持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