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19章 这就是学者的江湖

第119章 这就是学者的江湖

第119章 这就是学者的江湖

张伟又被请到了伯克利的计算机系。

这一次,无论是阿德曼教授,还是戈德瓦塞尔,都比上次吃波士顿龙虾时更加热情。

“张,感觉美国的生活怎么样?能适应美国的生活节奏吧?”阿德曼教授也是这样的开场白。

互相寒暄了几句后,阿德曼教授这才进入到正题:“你的这篇论文,我看过了,写的非常不错。

特别是假设知识这个概念,对于零知识证明,乃至整个密码学,都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整体看,这篇论文是不需要太大的改动,我也是针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阿德曼教授说着,将论文还给了张伟,同时问道:“这一篇论文,你打算发表在哪个期刊呢?”

“目前还没想好,教授,你有什么建议么?”张伟开口问。

“我建议发《ACM COMPUTING SURVEYS》,马上投稿的话,能赶在这个季度发表!”阿德曼教授开口道。

《ACM COMPUTING SURVEYS》,中文翻译《ACM计算调查》,美国计算机协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是计算机理论方法领域最重要的期刊,也是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质量的期刊。

想要在这份期刊上发表文章可并不容易,毕竟美国的计算机科学相当发达,优秀的程序员更是数不胜数。

特别是在1980年到2010年之间,美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先其他国家好几个档次,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想要在《ACM计算调查》上发表论文,可能比上三大学术期刊还要困难些。

于是张伟开口说道:“教授,据我所知,《ACM计算调查》的收稿是非常严格的,很多知名大学计算机系的交手,都未必能投稿成功。

在计算机领域,我只是个新人,去《ACM计算调查》投稿的话,恐怕有些自不量力了!”

“不是还有我们么!”阿德曼立刻说道:“我跟戈德瓦塞尔教授,可以作为伱的推荐人,向《ACM计算调查》推荐你的论文。”

“真的?那真是太感谢二位了!”张伟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不过考虑到在计算机领域,的确是新人,之前也没有发表过科研成果,为了让《ACM计算调查》更加重视这篇论文,我的建议是,让我和戈德瓦塞尔教授,都在论文上署个名。期刊的编辑看到我们的署名,肯定会对论文重视起来的。”阿德曼接着道。

“署名啊!”张伟装作犹豫的样子。

阿德曼教授赶紧说道:“论文的第一作者还是你,我们署名第二作者就可以了!”

“教授,你的意思是,你跟戈德瓦塞尔教授,给我署名第二作者?”张伟面露喜色,接着道:“那我可真是受宠若惊啊!”

张伟拿着这篇论文来找戈德瓦塞尔,本来就是打算让个署名出去的。

按照张伟心中的底线,他可以让出通讯作者的署名。

如果两位教授能够对论文核心提出修改的话,那再加个第一作者,也是能够接受的。

却没想到两位教授的姿态竟然这么低,连通讯作者的署名都不要,只要个第二作者。

戈德瓦塞尔的话还好说,可阿德曼教授是图灵奖得主啊,给别人署名第二作者,这真的做出巨大牺牲了。

以图灵奖得主的牌面,署名通讯作者,肯定是没毛病的。

通讯作者在论文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这个通讯作者都是给论文作者的导师,上级领导、学术机构负责人、乃至背后出钱的金主,总之就是想舔谁就给谁。

所以经常会有人为了巴结领导,发表论文的时候会将领导列为通讯作者,如果论文获奖了,领导白嫖一项科研成果,名利双收,那还不得提拔你!

有些时候科研机构为了容易申请经费,也会将通讯作者让给拨款部门的领导。

得亏张伟不是伯克利计算机系的学生,如果是的话,估计阿德曼教授肯定会要走一个通讯作者的署名,而且还是名正言顺。

可张伟是交换生,也不归计算机系管,人家图灵奖得主还是要脸的,不至于厚着脸皮跟一个交换生,要这个通讯作者的署名。

谈妥了论文的事情,张伟准备聊聊那十一张照片的事情了。

“阿德曼教授,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请你帮忙。”张伟说着掏出了一枚U盘,交到了阿德曼手上。

阿德曼来到电脑前,插上U盘,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是十一张黑乎乎的照片。

“这是显微镜下拍摄出来的照片吧!是什么东西?”阿德曼开口问道。

“是干细胞。”张伟回答道。

“细胞?是这个样子的么?跟我在生物课上学的可不太一样啊!你不说的话,我还真猜不出来!”阿德曼教授恍然般的点了点头。

显微镜下真实的干细胞,跟课本里出现的,或者跟科普小作文里的配图,完全不一样。

不是专门研究生物学的,看干细胞的照片,就是看一团糊糊。

也是因为干细胞的照片是一团糊糊,才给了黄禹锡造假的空间。

同样的一团糊糊,换个角度,换个比例,再拍一张照片,谁能分辨出这是同一团糊糊,还是两团糊糊?

肉眼的话肯定是无法判断的,所以才需要依靠计算机来分辨。

只听张伟接着说道:“教授,我想知道这十一张照片,是来源于十一个不同的干细胞,还是拍摄的同一个干细胞。

我知道这属于生物学范畴,跟计算机领域没有关系,但你也看到了,用肉眼根本是无法进行判断的,所以我想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比对,只比对照片的相似度。”

“就像是比对指纹那样?这倒不难!”阿德曼教授点了点头。

虽然这团糊糊比指纹要复杂,但以计算机的算力而言,匹配两张照片的共同点,并不是什么难事,这跟指纹比对差不多是一个原理的。

张伟则继续说道;“教授,有一件事情,我要提前说明一下。这十一张照片,来源于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是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

阿德曼微微一愣,他虽然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但也知道《科学》期刊的价值。

“张伟要查这十一张照片是不是同一个细胞?他要干什么?是涉及到有人论文造假么?”

就算是去网上发个新闻,也都会贴出不同的照片,不可能给同一件事物来上十一张照片。

更何况是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怎么可能给一个细胞,拍十一张照片附在论文里?

而张伟却要查这十一张照片,是不是来源于同一个细胞,摆明是要查论文造假嘛。

阿德曼教授稍加思考就意识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阿德曼也意识到,张伟这是来找自己背书的,他需要伯克利计算机系的权威性!

再结合张伟昨天送过来的这篇《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的论文,阿德曼瞬间想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先送份论文过来,引诱我上钩,然后再让我帮忙核对这十一张照片,我好像是被张伟给套路了啊!早知道的话,我至少得要个通讯作者的署名啊!”

阿德曼教授顿时觉得,自己亏大了!

但毕竟是图灵奖大牛,说出去的话,总不能再收回去吧!这亏算是吃的。

稍加沉吟后,阿德曼教授开口道:“张,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多问了。但有一件事我要提前说明,我们只负责针对这十一张照片进行核对,其他的事情,我们一概没有过问。”

“当然!”张伟点了点头,他也知道,阿德曼教授不愿意掺和其他专业有关论文造假的事情。

阿德曼接着说道:“另外,我们能做的是用计算机比对,我们给你的也会是计算机比对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符合你的心理预期,也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我希望你都可以尊重。”

阿德曼的言外之意是,如果计算机比对后,结果就是十一个不同干细胞的照片,你就得接受。

张伟笑着点了点头:“我明白,人会经常出错,但计算机是不会出错的嘛!”

……

对于张伟而言,他当然可以直接用第46个梅森素数去换取阿德曼教授的帮助。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先拿出一篇顶级的论文,让阿德曼和戈德瓦塞尔意识到,自己是有学术价值的。

有了这个学术价值打底,再去谈那十一张照片的事情,那就不是交换,而是学者之间的人情世故。

这就是学者该用的手段。

就比如去医院看病,你正常挂号和找熟人,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如果你自己就是这家医院的医生,去找别的科医生看病,又是另一种情况。

正常挂号看病,在医生眼中,你是患者,单纯就是医患关系,你付钱我给你看病,这是简单的利益交换;

找熟人看病,在医生眼中,你除了是患者,还夹杂着一层熟人的人情,但依旧是你付钱我给你看病,这是复杂的利益交换。

而本院的医生来看病,那在接诊的医生眼中,这就不是医患关系了,全都是人情。

大家都是同事,同事给自己办理业务,恰好是你负责的业务范围,你就不能用利益交换的角度去看待,混过职场的都明白,这种情况只能用人情世故去看待。

要是这时候还扯什么照章办事,公事公办,那这职场你肯定是混不下去的。

学者之间也是如此,低端学者看重的是利益交换,高端学者玩的是人情世故!

还是那老句话,江湖真的不是打打杀杀……

第二章送到,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订阅!求波保底月票,过关拜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