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上 > 第四十三章 重礼入境遇盗匪 智斗蔡氏第二遭

第四十三章 重礼入境遇盗匪 智斗蔡氏第二遭

话说荆襄蔡瑁因为曾向刘表进言抢夺天子的事情被刘表斥责一番后,近些时日有些失宠,而为了能够重新找回昔日荣光,蔡瑁将自己的族弟蔡中、蔡和两人先后派往长沙抵挡东吴攻势,只是这两人立功心切、急躁冒进之下,不仅与黄祖之间产生了矛盾,更是主动进攻建昌时损失了大量兵马,让蔡氏一族在荆襄之地的影响力大受影响,如此关键时刻,蔡瑁怎么能让局面脱离自己的控制呢,于是开始计划主动出兵东吴。

蔡瑁虽然已经开始计划出兵东吴,意图恢复自己的声誉同时为自己的族弟报仇,但苦于没有出兵的恰当理由。荆襄虽然和东吴之间并算不上和睦,但是双方也都算是克制的,互有攻守之下自然胜负各半。蔡瑁深知,这一场是他不能失败的战斗,只有他在军中有足够的威信才能加大刘琮接任荆襄牧的可能性。因此,蔡瑁不仅仅要在军事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更需要一个能够说服刘表、说服荆襄贵族的借口,如果仅仅因为自己的两个弟弟打了败仗,自己就出兵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蔡瑁要扣上“假公济私”的帽子,即便是对抗东吴的战斗胜利,对于蔡瑁来说也并不是想要的。

正当蔡瑁为了寻找出兵的理由而苦恼不已的时候,东吴却自己主动送来了机会。而这个机会的出现,则要从近几年各势力的发展情况说起了。

汉献帝入主汝南境内,有了刘备、刘表等人的鼎力支持,逐渐扩大着自身的影响力,而刘备虽然力主休养生息,但是还是派出张飞、赵云等人清扫汝南周边的势力,而关羽则屯兵汝南北部,防备曹氏集团的偷袭,加上诸葛亮加入之后的谋划,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寿春、徐州、颍上、灵璧等地皆是望风而降,刘备所能控制的范围与之前相比又有了长足的进步,领土已经和东吴渐渐有了接壤,对此东吴内部也是议论纷纷,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任何的异议。

正赶上辞旧迎新的时段,而身为大汉朝的官员,东吴孙权必然要向汉献帝进献财物已显示其忠心之意,这也是历年都需要做的事情,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孙权为了未来考虑,准备了金银、财帛、奇珍异宝无数,因为这批物资过于贵重,孙权不得不小心谨慎,特安排大将黄盖、韩当领兵千余人,负责押运这批贵重物,从东吴境内出发送与汝南汉献帝。原本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就是这样的一趟送给汉献帝的礼物,却在路上出了问题。

若说孙权若是选择以陆路为主,跨江而过经石亭、固始等地送往汝南,或许还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偏偏孙权选择用船装载物资,顺江而上,然后从江夏到夏口,经平春、光州一带,再抵达汝南。孙权之所以如此选择,也是因为物资实在太多,若是用车马装载,耗费巨大,因此才选择了沿江而上的折中办法。也正是因为孙权采用这种办法,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话说这押运的队伍,自夏口卸船装车之后,一路朝着既定的路线行进,原本也没有什么问题,刘表知道这是孙权送礼的队伍,自然也不敢阻拦,可是这千余人马实在让蔡瑁不放心,于是便安排荆襄兵马随行,美其名曰护送。眼看着押运的车队顺利进入平春地界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伙悍匪。要说是一般的土匪,黄盖、韩当加上千余东吴兵士就足以应付了,可是这伙匪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精于算计,利用寒冷的天气,给押运队伍制造了非常大的麻烦。

遇袭当天,刮起了极大的北风,让本就寒冷的天气有增添了几分寒意,虽然不能说滴水成冰,但也足以隔夜冻实。而盗匪就是利用这极冷的天气,半夜里在辎重车轮上洒满了水,路上更是积水不绝,让押运车队难以行进,而黄盖、韩当为了不耽误时间,只能强行指挥队伍前进,如此一来,兵士们的体力消耗远超往日,汗水浸透了衣襟,被这刺骨北风一吹,别提有多么难受了。

盗匪就是在押运队伍人困马乏之际,三支响箭齐名,不知道有多少蒙面盗匪冲了出来,将押运队伍团团围住,着黄盖、韩当死战数番才终于突围出来,不禁丢盔弃甲,自己身上受伤流出的血都冻住了,至于那众多财物早就被悍匪抢夺一空。当黄盖、韩当提着半条命回到东吴时,孙权十分震怒,一面上书汉献帝陈述此事,一面点兵准备亲自到平春地界捉拿盗匪。

可平春这里毕竟属于刘表的地盘,孙权如此行为自然让荆襄震怒,刘表自然不肯让孙权重兵入境,于是双方口水不断,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意思。东吴一方认为在这荆襄之地出现此事,刘表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甚至有人声称此事就是刘表亲命所为。而荆襄之人自然不肯就此罢休,言说此事系东吴欲犯荆襄,而实施的苦肉计。原本因为过年而平静的长江江面上,此事战船连连,擂鼓震天,只怕是一声令下便会开战。

身在汝南的汉献帝也是十分纠结,不知道此事该如何是好,不得不听取刘备的意见,而刘备早已从诸葛亮的耳中得到了应对之法,于是便说与汉献帝,而汉献帝也知道这件事情很难判断,因此只能一面督促刘表查找盗匪,一面安抚东吴孙氏。只是这一边一个巴掌的处事方法,并未赢得任何一方的认可,虽然表面上听从汉献帝的旨意,但实际上还是在整军备战。

对于蔡瑁来说,这可是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他怎么可能就此放过呢,他不仅派张允亲自前往夏口,即便是自己都来到了前军大营,随时准备跨江与东吴一战。东吴早就屯兵江夏,又有此事发生,更是集合重兵于此,只能孙权一声号令。只是这僵持的局面,一时间也打不破,最终蔡瑁还是没有耐住寂寞,让自己手下兵将,假装逃往江夏,而蔡瑁以抓间谍为由,派兵追过长江,一时间双方的战斗随时就此打响,随着江夏、夏口战事的爆发,长沙军也主动出击,再次进军建昌,这也正是蔡瑁之前的计划,即便是在这寒冬腊月的天气,依然无法冻熄双方心中的怒火。

“终于打起来了!”吴晨此时在自己的家中,得到了荆襄与东吴战事爆发的消息之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段日子要说最着急的,可能并不是蔡瑁也不是孙权,而是吴晨。而这件事情对于吴晨来说正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自从知道蔡瑁想要领兵进攻东吴的消息之后,吴晨便开始谋划如此促成这场战争了,因为荆襄与东吴的火并,对于此时身在汝南的刘备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好消息。吴晨为了能够点燃双方心中的怒火,没少在中间使劲,可是因为临近年底,双方似乎都不想大动干戈,偏偏此时东吴押运年礼的队伍要从荆襄之地而过,吴晨便准确的把握了这个时机。而那伙抢夺了东吴年礼的盗匪队伍,正是出自吴晨之手,当然这其中也掺杂了诸葛亮的从中协助,不然想要短时间内组建一支战斗力足够,且人数众多的队伍,吴晨还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吴晨将自己的计划告知诸葛亮之后,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开始谋划这场荆襄与东吴之间战斗的契机,而诸葛亮在东吴年礼遭截的事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刘备,并将之后的应对方法告诉了刘备,于是就有了汉献帝那一边一个巴掌的做法。之后吴晨发动自己手中的力量,不断加剧东吴与荆襄之间的矛盾,同时鼓动庞季向刘表进言进攻东吴的想法,而蔡瑁得到庞季的支持,再加上蒯氏一族的帮助,刘表自然不敢拒绝。

这一来二去之后,就有了今日的局面。也就有了吴晨听到蔡瑁出兵消息之后的长舒一口气。因为自己筹划了这么久,若是蔡瑁还不能上钩,那实在是愧对自己的“帮助”了。眼看着蔡瑁领兵离开了荆州核心之地,吴晨也就开始了瓦解蔡氏的势力的内部行动,而之所以称之为内部行动,正是因为吴晨的目标都是蔡氏一族的荆州核心范围的眼线以及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官员,要知道想要拔除蔡氏这根荆襄巨柱,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吴晨对此事也是非常有耐心,一步一步的实行着自己的计划。

而就在吴晨正看着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进行,蔡氏一族的势力一点点的瓦解时,他却接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消息。这蔡瑁的确因为将重心都放在了前线上面,后方的事情一时间也就没办法顾及了,吴晨得到了不错的计划,但是这件事情的发生还是打乱了吴晨的计划,因为吴晨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如此果断,而且也正是利用了自己创造的这个机会,可以说吴晨此时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欲知是什么事情让吴晨如此措手不及,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