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上 > 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众怒 不明就里赴宴来

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众怒 不明就里赴宴来

话说刘备听了吴晨的安排,一面出兵前往长沙驻守,一面安排赵云留在新野扩充实力,到了长沙交接完工作之后,第一时间来到了太史慈的面前。而刘备如此着急的来见一个被擒的敌将,也是因为吴晨在刘备离开之前有一番安排,将太史慈的情况介绍给刘备,希望刘备去感化太史慈,若能收为己用,则如虎添翼。而吴晨之所以敢于想刘备推荐太史慈,也是离开长沙之前就有了一番准备。而吴晨自然要将刘备的事情告诉太史慈。

太史慈对于刘备并不了解,而吴晨提到刘备的时候,太史慈的评价自然不高,吴晨便借此机会将刘备为何屡投他人屡次背弃的原因说了出来。先说刘备的执着,那就是对于自己志向的执着,刘备自从军出征黄巾军开始,就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而时至今日其志向并未更改,刘备的确曾投靠公孙瓒、曹操、袁绍等人,但最终都未与这些人为伍,正是因为这些人要么是意图割地自据,要么意图篡汉自立,与刘备的志向背道而驰,刘备又怎么能与这些人待在一起呢?刘备一直以来都在寻求机会,只是时运不济,至今未有寸土可依,然关、张、赵等人皆是当时豪杰,却未曾离去,关公义重如山,更是过五关斩六将跨河寻兄,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太史将军细细品味吗?今刘备虽投身于刘表帐下,心中亦不忘兴国之事,肯以自身并不算强大的军事实力占据在荆襄最北面的门户,对抗曹操而不忘营救天子,难道这不是英雄才该做的事情吗?

太史慈听完吴晨的一番描述,心中对于刘备更是十分敬仰,奈何生不逢时,不能当面一见甚是惋惜。吴晨见太史慈已经动了恻隐之心,便将之后刘备等人将来到长沙之事一一告知,而太史慈更是高兴不已,也希望吴晨能够帮忙引荐一下,即使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正是:

提前谋划分君忧,遍寻贤才任君遣,不求闻达与功名,只因君是事中人。

就是这样,吴晨做好了提前的准备工作,为刘备与太史慈的相见做好了铺垫,才让刘备达到长沙之后直接去太史慈相见,希望利用刘备的宽仁去感化太史慈。至于太史慈被擒之事,吴晨自然也要帮忙化解,而之所以如此帮助太史慈,吴晨也是有着自己私心,一则刘备能够顺利的说服太史慈,那么自然是皆大欢喜。二则刘备未能感化太史慈,则放太史慈归去,而太史慈必然感谢此间不杀之恩,长沙与建昌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很多,刘备在长沙也不至于疲于应付战事,从而得到积蓄力量的机会。当然这些都属于吴晨一厢情愿的计划,至于事情如何发展,还是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即使刘备仁慈将太史慈放回东吴,而太史慈未感念旧日恩情,再次领兵来犯,以关羽、张飞的能力,加上黄忠对于当地的熟悉,想来应付一个太史慈也不算什么困难事情,而一旦时机成熟,吴晨有信心让太史慈再吃一次亏。

话说刘备与太史慈相见之事倒也和谐,但太史慈并未表现出过于明显的倾向,因此刘备也没有着急做决定,而是来到长沙之后便开始执行吴晨为他定的计划,一边派人联系西凉马腾、汉中张鲁,一边上书刘表请求增兵长沙,以对抗东吴的军事进攻。吴晨也终于回到了自己家中,有时间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发展。东吴方面看到刘备等人达到长沙,刘表又派来了不少援兵,而被擒住太史慈一直都没有消息,虽囤积了不少士兵在建昌,但是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动作。刘备趁此机会与黄忠、太史慈等人多多来往,却也建立了不错的情谊,同时长沙有了刘表的支持,刘备在这里更是励精图治,修葺城池、扩充军备之事自然不必多说。而有了刘备的牵头,西凉马腾和汉中张鲁似乎都有意攻打曹操的后方,只是一时间没有商定确定的日子。

反倒是曹操那边,借着官渡之战胜利余威,长驱直入到了河北之地,尽管袁氏手下兵马依旧不少,但本身多柔寡断的问题、以及袁氏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影响到了整个战局,曹军所到之处尽皆取胜,曹操的威望与日俱增。而东吴与刘表隔江对峙,双方依旧互有摩擦,只是战事并未动及筋骨,双方也都安于此时现状。反倒是吴晨,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广交荆襄名仕,还借着庞季之前给自己的书信,结交了一下此时还驻守在长江沿岸的甘宁,只不过两人之间并不算特别熟悉而已。不过为了结交甘宁,吴晨还是用心的在军中布置了一番。吴晨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暗中培植了不少自己的力量,每天往来的消息也是数不胜数,一时间吴晨的名字在荆襄之地广为传颂,加上吴晨年纪本就不大,更是被人们戏称为荆襄新晋的人才的佼佼者。随着消息网的不断完善,财富积累的速度与日俱增,加上刘备那边也进行的很顺利,吴晨被眼前的大好局面给蒙蔽住了,却不知他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蔡氏、蒯氏等人的利益。一场针对吴晨的阴谋正在迷雾中渐渐显现出来。

吴晨一家是荆州的外来户,借由庞季的扶持才有了今天的光景,而庞季本就在荆州核心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吴晨到来的时候已经不复从前,但也绝不能被人轻易忽视,而随着吴晨的崛起,胡陆、胡驳等人也都有了不错的影响力,庞氏一族借此在荆襄政局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刘备自从来到荆襄之地之后,在庞氏、吴晨等人的帮助下,实力也比之前要强大了很多,综合看来庞氏一族不论在政局还是军事上,都渐渐有了崛起之势,隐隐具备了和蔡氏、蒯氏分庭抗礼的资本,这自然不是蔡氏、蒯氏愿意看到的局面。

蔡氏所掌握的大部分都是荆襄之地的军事力量,而蒯氏一族的文臣在政局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此时见庞氏一族想要来分一杯羹,自然不愿轻易交出手中得来不易的权利,原来蔡氏和蒯氏并无太多联系,反倒是相互制约,而此时庞氏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于是双方一拍而和,妄图将庞氏一族彻底的消灭,而新晋的吴晨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刘表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的,身体也越来越差,而关于子嗣之事便成为了近日荆襄政局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刘表三个儿子分别是刘琦、刘修和刘琮,刘琦为长子,本来刘琦继承刘表之位,继续统领荆州为人之常理,但是随着蔡氏对于政局的控制,加上刘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之后,两家亲上加亲,蔡夫人便对刘琮宠爱有加,就此蔡氏一族开始支持刘琮,刘表也受到蔡夫人的影响,便有了将职位传与刘琮的想法。对此,荆襄士族多有微辞,但是碍于蔡氏一族的势力,也不敢造次。可是庞氏一族,却是刘琦的有力支持者,每当论及此事的时候,庞季都会在堂上支持刘琦,不仅得罪了蔡氏一族,更是让刘表心中有些记恨之意。蒯氏一族原本在这件事情中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是随着与蔡氏之间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渐渐也偏向了刘琮一边,至此庞氏一族在荆襄的处境渐渐艰难起来,而刘琦、刘琮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

吴晨本来对于这传位之事并不感兴趣,对于他来说,不论是现在的刘表,还是未来可能的刘琦或是刘琮,都不是自己现在应该考虑的,他只需要稳稳地巩固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力量,即便是以后真的有任何危险出现,自己只要有足够完善的信息网络,便能够未卜先知,那时候岂不是逢凶化吉。可是吴晨没有明显的支持对象,却不代表人们不会将他归类,而庞季摆明了支持刘琦,吴晨自然也被归入了这一类中,再加上近些日子吴晨的名气实在有些大,正所谓树大招风,被一些心怀叵测之人盯上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若是谋划此事的人是荆州地方一般的势力,以吴晨此时的培植的力量,足以有所洞察,可是蔡氏毕竟是荆襄之地最大的家族势力,他们在本地也有不少自己的暗中力量,而这些力量早就培育了多年,相比于吴晨来说,那可是庞大太多了,因此蔡氏一族对于吴晨的阴谋,吴晨并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得知。

一日,吴晨在家里正与胡驳、胡陆等人商议事情,外面却有人传来消息,称蔡氏一族请吴晨前去赴宴。众人都是不知所以,吴晨和蔡氏一族并不能说完全没有瓜葛,但是关系也不至于亲密到蔡瑁亲自宴请自己,这远日无怨近日无仇的两人突然因为一场宴席联系到一起,不免让在座众人心生怀疑。不过吴晨还是有些低估了自己现在的影响力,觉得蔡氏一族应该是因为最近自己风头正劲,想要借此机会相交一番,也好为日后之事疏通疏通关系,此等道理倒也是说得过去,于是吴晨便答应了对方的邀请,如约赴宴,只是在前往蔡氏府邸的路上,马车的轮子突然出现了问题,不禁让吴晨有些惊疑,于是多了一个心眼。

欲知蔡氏一族将以何种方式对待吴晨,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