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教书的我,被曹操赐婚 > 第24章 先生,你会奇门遁甲?

第24章 先生,你会奇门遁甲?

经过曹昂一提醒,其余众人也都察觉出来有些不对劲。

一般人计算数量,都需要借助工具。

或者是算筹,或者是算盘,否则,动辄成千上万的数字,仅凭人的脑力很难计算得过来。

哪怕再不济,也须动动手指,靠心算与指算的结合,勉强应付一些简单的数字。

然而,林风只在桌子上写写画画,既随意又轻松,所有的问题全在瞬息之间迎刃而解。

难道,他天生有着极强的算力?

可算力,是建立在记忆力的基础上的。

清河距离林风最近,看的也最清楚,她盯着桌子上奇奇怪怪的符号,一脸惊奇的问道:“先生,莫非你过目不忘?”

林风摇了摇头。

荀彧沉思片刻,忽然问道:“莫非,你精通《奇门遁甲》、《九章算术》?”

《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的术数著作,主要作用是阐述化解、运筹之道。

《九章算术》则是一部数学巨著,它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应用数学,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两部著作,无论哪一种,想要钻研透彻,都需穷极一生。

荀彧的侄子荀攸,为了探索术数之道,都快把《九章算术》给翻烂了,仍然只是刚刚触及到皮毛。无论他走到哪,手里总离不了算筹。

林风眯眼微笑,故作高深的道:“不过是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不值得如此大惊小怪。书院里的孩童,基本上都会。”

“当真?”

曹操一声惊呼,身体也不由得跟着前倾。

林风点了点头,“不信的话,就把他们叫来,考校一番?”

曹操闻言,二话不说,直接冲着教室喊道:“曹植,曹植公子,你过来。还有你们几个,全都过来。”

孩子们吃着闹着,正玩的高兴,听到声音,急忙嘻嘻哈哈的跑到院内。

“吉老板,怎么啦?”

“我问你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二个时辰,加起来,总共有多少个时辰?”

孩子们先是一愣,等明白题意后,便各自捡了根小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曹植最聪明,速度最快,抢先答道:“四千三百八。”

“对,是四千三百八。”第二个孩子紧随其后。

“我也算出来了。”

“我也是。”

接着,第三个孩子,第四个孩子……

除了曹彰以外,所有孩子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曹操还没反应过来,顿了顿,扭头对荀彧说道:“老狗,你算算,看他们的答案对不对。”

“好,好。”

荀彧擦了擦额头细汗,左找右找,没有算筹,只得掰着手指,一五一十的背起了乘法口诀表。

“一三得三,一六得六……”

算着算着,他自己都糊涂了,老脸一红,不得已向林风求助道:“小先生,你这有算盘没有?拿来让我用用。”

林风笑道:“不用算了,他们的答案是对的。”

荀彧硬着头皮,强行辩解道:“万一是错的呢?几个小孩子,随便划拉几下,就能知道答案了?”

其实,他也心知肚明,小先生既然说是对的,那基本上确认无误了。

可让荀彧难以接受的是,自己身为尚书令,是朝堂中的二品大员,如今三四十的年纪了,居然还不如几个小孩子?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先生,你究竟教了他们什么?”

“你们在桌上地上画的那些符号,莫非是仙家文字?难不成,他们在跟着你学习术法?”

荀彧面露惊疑,连连追问起来。

清河、丁夫人、唐氏,一会儿看着曹植,一会儿看着林风,满脸的不可思议。

仙家文字?神仙术法?

天底下,真有人能洞察天机、驱鬼通神?

林风只是笑笑,起身回到屋内,拿出一本薄薄的书册,放在众人面前。

“这是我的数学讲义,里面阐述了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包括加减乘除、日常应用,你们做生意的,应该会有帮助。”

曹操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早就掀起了惊涛骇浪。

术学原理?果然是术法之道。

好个先生,竟一点也不藏私,连这种本领都舍得拿出来。

曹植他们,就是学了此书里的内容,才变得如此聪慧机敏,连荀彧都比下去了。

如果,我曹家上下,人人都能将其吃透,那何愁宗族不兴?何愁大业不成?

曹操喜不自胜,乐得龇牙咧嘴,一把将书册抄了起来,直接揣进怀里,正色道:“多谢先生,吉某感激不尽。”

然后,他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低下头继续喝酒。

吃完饭,曹操刚丢下碗筷,就急不可耐的回到了许都。

荀彧见状,也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二人一到曹府,便钻进书房,取出书册仔细的研究起来。

林风的书册,本来是给孩子们讲课用的,自然浅显直白、通俗易懂。

二人只大略一扫,就全都明白了。

“主公,这是一部算经!”荀彧直截了当的道。

曹操点了点头,又补充道:“不单单是算经,其中,似乎蕴含着许多高深的道理。荀彧,你看,此处关于数理运算,以及术式转换的阐释,别具一格,发人深思。曹某在其他著作中,从未见过!”

“还有那个阿拉伯数字,怎么会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精妙?小先生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竟然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字。”

荀彧默然无语,盯着书册,静静的出神。

许久许久,方才从口中崩出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啊……”

曹操并未在意,将书册翻到图表讲解那几页,问道:“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把阿拉伯数字和图表结合起来,化为己用?”

不等曹操说完,荀彧直接打断他道:“完全可以!主公,我明白你的担忧。司空府的统筹运算能力,是过于繁琐笨重了。”

曹操的司空府,下分许多院落。

行政院、军务院、主簿院、长史院、管器械的、管仓库的……,等等等等。

每个院落的职责不同,各自负责的任务也不相同。

总体来说,官兵升降、军饷俸禄,水木工程、国计民生,什么都要管。

但无论如何,都少不了文书、账目,都少不了要统筹规划、运算盘查。

就司空府目前的能力来说,先不提统筹之类的复杂工作,哪怕只是简单的账目盘查,想要彻底的清算一次,少则一两个月,多了,指不定得要半年。

如果把各郡各县的户籍人口,以及当朝在编的文官武将也计算在内,那就没完没了了,根本就弄不清楚。

荀彧摇摇头,叹道:“以前,荀某还觉得,府中的干事,个个都是人才。就比如杨修,打起算盘来,那叫一个舞指飞扬。现在一看,也不过如此,曹植公子才七岁,连算盘都不需要。倘若假以时日,不得甩他几条街?惭愧,惭愧。”

曹操哈哈大笑,脸上尽是自豪。

杨修身为当朝名士,一度被认为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不知被多少人夸上了天。

尤其是祢衡、孔融等一众拥泵,几乎要把他捧成了自己亲爹。

甚至,就连曹操的老婆卞夫人,都对杨修大为称赞,说他“贤郎盛德熙妙,有盖世文才。”

因为这事,曹操还酸溜溜的吃了很久的醋。

可如今,你杨修再怎么牛,不还是被我曹操的儿子比了下去?

曹某的儿子,才七岁!

曹操心情大爽,比当众扇杨修几个巴掌都爽。

“荀卿啊,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曹植那孩子确实聪明。再加上跟着小先生,学了不少本事,比起杨修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你把荀攸、杨修都叫来,让他们按照书册中的内容,编纂出一套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司空府的运筹能力,提高一个层次。”

“至于,小先生那边……”

曹操微微眯眼,笑道:“明天,我就让清河以送种子的名义,亲自去一趟。凭我女儿的样貌身材,不信拿不下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