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志在千里 > 第190章 四安四平

三国之志在千里 第190章 四安四平

作者:预见历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3:37

第190章 四安四平

“不知高颎先生那边是否可以调回来?”刘辩试探的问道。

荀彧摇了摇头道:“恐怕不行,微臣前几日致信给昭玄,曲阿外有一名叫陈策的人啸聚山林,居然有万人之多,魏延将军和昭玄先生正在剿灭这伙山贼。”

听闻又是一伙山贼,这让刘辩心烦意乱起来:“又是山越?”

“应该不是,按照昭玄先生所说此人早年是庐江人,后来黄巾兵乱流落到江东,后来趁着兵荒马乱之时纠集了万人啸聚山林,连刘繇都不想和他起冲突,给了他个副将的虚名便置之不理了。”李儒在一旁开口道。

“既然昭玄先生不能来,那子义你想何人为你的军师。”刘辩索性将这个选择抛给了太史慈,让他自己选择。

“启禀陛下,子义一切但凭陛下作主,就算是没有军师,子义也必定在半月内拿下庐江。”太史慈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不愧是东莱太史慈!”刘辩赞许的说道。

“末将不敢当。”太史慈恭敬的说道。

“给朕一点时间,明日给你指派军师吧,几位将军就先下去整顿士卒吧。”刘辩摆摆手说道。

太史慈、卢俊义和夏鲁奇听到刘辩这话后,三人恭敬的对着刘辩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看着三位将军离开后,刘辩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日将你们留下来,就是想询问你们关于四平将军的人选。”

几人看着刘辩,等待着刘辩接下来的话。

“朕的本意,是想让四位四安将军全部升迁为四平将军,不知几位爱卿意下如何?”刘辩淡淡的说道。

“四位将军功劳也差不多大,升迁确实应该,只是不知道那四安将军应该给谁?”荀攸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保举一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就算是任大将军,微臣也觉得不为过。”李儒缓缓说道。

众人都被李儒这话勾起了好奇心,刘辩追问道:“李爱卿说的是谁?若当真有真材实料,可为安东将军!”

“此人陛下和诸位同僚一定认识,他就是当初放下豪言要以十挡百的荡寇将军戚继光。”李儒微笑的说道。

其实荀彧、魏征和张文谦自然也对戚继光十分耳熟,毕竟当初他说要以御林军十人对抗金陵守备百人之事太过嚣张,就连不通武艺的文臣们也都纷纷打听最后的情况,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戚继光竟然不是大放厥词,他真的做到了以十挡百。

“此人战阵可谓天下无双,统兵又有白起韩信之风,此人可当一方大将。”荀彧在一旁笑道。

张文谦和魏征也不住的点头,看到诸位心腹大臣都赞同了戚继光,刘辩也开口道:“那就封戚继光为安东将军,允许其先在金陵招兵至五千,剩余兵马待回乌伤后补齐。”

“其余的三位将军,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四人都齐齐皱了皱眉,其实刘辩麾下还有不少武将可为四安,就说各军中的副将,从武艺与宇文成都不相上下的夏鲁奇,再到文武双全、统兵不在戚继光之下的折御卿、还有秦琼的副将南霁云、魏延的副将林冲、还有那当朝太尉的长子,平北军副将卢俊义,他们各个都有四安将军之才,只可惜现在不能轻易乱动这些副将,不然各个将军可不会罢休。

“人才还是有些少呀,连四安将军都凑不够。”刘辩在心中长叹一口气说道。

不过一会,张文谦却站出来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这边有个好人选。”

“噢?是何人呢。”刘辩看向了张文谦询问道。

“庐江守将、镇远将军周仓,陛下以为如何?”张文谦小心翼翼的问道。

“周仓啊。”刘辩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就愣住了,他有多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是一个月?还是三个月?

回想了片刻后,刘辩终于想起来,上次听到周仓的名字还是陆康想回金陵任职,刘辩问他将庐江城的事务交给了谁,而周仓和邓芝的名字才难得在刘辩耳边出现。

人人都说周仓是从龙之臣,话里话外都是羡慕他的机遇,确实周仓加入刘辩麾下比魏延都早,但今时不同往日,周仓的能力值已经完全跟不上现在刘辩召唤的武将,毕竟现在刘辩100点数的召唤,最差都是武力或统率在90,周仓又怎么能跟这些人比呢?

还没等刘辩开口,刚刚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征却站起来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觉得不妥。”

刘辩皱眉道:“爱卿何出此言?”

“周仓将军跟随陛下已久,劳苦功高微臣不敢否认,但是周仓将军无论武勇或是统兵都配不上这四安之位。”魏征缓缓说道。

“周仓将军跟随陛下已久,一直在庐江城驻守,曾经多次打退袁术的进攻,这份功劳若是得不到这四安之位,恐怕庐江城那些士卒也颇有微词呀,这对陛下不利。”张文谦反驳道。

“陛下是选拔人才,不是有资历就可以混到这将军之位,若按照张侍郎这么说,那从军多年的老兵都可以做到这将军之位,那以后是不是一个火头军也可以做到骠骑将军的位置。”魏征冷嘲热讽道。

张文谦被魏征噎的说不出话来,只好面红耳赤的吼道:“魏征你实在粗鄙,我不屑与你做口舌之争。”说罢转过头去不再看魏征。

“荀彧立旨吧,然后锦衣卫将各大旨意送到各位将军手中。”刘辩摩挲着下巴说道。

荀彧点点头,准备开始记录刘辩所说的话。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秦琼、魏延、赵云、太史慈四人劳苦功高,文武双全,朕甚是欢喜,今封秦琼为平东将军,驻守于会稽,魏延为平南将军,驻守于曲阿,赵云为平西将军,驻守于吴郡,太史慈为平北将军,择日率军攻取广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