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议和

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议和

白时中、李邦彦派出的使臣乃是宰相府负责整理文书的低级官员邵建录。邵建录乃他生怕死之辈,他原本不想出使金营,怕被金营扣住,或是把小命给丢了。

当时,白时中对邵建录说道:“你前往金营,只要把朝廷欲割地请和的意思传达给金军即可。你虽是朝廷使臣,但你非亲王,也非我等宰相之类的大员,金军还要和朝廷讨价还价,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另外,假若这次和谈成功,金国撤军后,将论功受赏,到时候,你首赴金营,促成和谈的功劳,绝对是跑不掉的,本相将请奏圣上,授你为参知政事。这个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你要把握住机会。”

两位宰相大人指派了,且答应邵建录,等事成后将有重赏,奏请圣上,授他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乃副宰相级别,对宰相府负责整理文书的三品官员邵建录来讲,诱惑力是足够大的。为了那个参知政事,邵建录答应出使金营。

第二天,邵建录领了白时中、李邦彦的相令,出了南门,绕道前往汴京北郊,去金营商议割地求和之事。路途上,恰碰上金军使臣吴孝民,因北门外有宋军值守,也绕行南门,欲进入汴京,拜见宋国郡城,传达完颜宗望的指示。

邵建录原本就害怕去金营,恰巧碰上金军使臣吴孝民,大喜,遂以此为借口,带领着金军使臣吴孝民返回南门,进入汴京,回到相府。

相府中,值守官告诉邵建录,白、李两位宰相上朝未归,有事可直接入宫,给两位宰相报告去。

金军使臣吴孝民见说,请求邵建录引荐他入宫。邵建录也急于给白时中、李邦彦两位宰相交差,遂带着吴孝民入宫。

邵建录带着吴孝民来到皇宫前,对带班值守的御林军将领说道:“金军派使前来,有要是要禀告圣上,快快传将进去,莫误了大事。”

当时,情形危急,御林军将领也不敢耽误事情,遂将金使求见圣上的情况,通报了进去。钦宗正有讲和之意,闻听到金军主动派使前来,遂让传呼进来。

邵建录遂带着吴孝民入宫上殿。

白时中、李邦彦见邵建录也入到宫中,大吃了一惊,心想邵建录若当殿说出出使金营的事情,众大臣必然惊愕,进而引起喧嚣,嚷嚷。于是,抢在邵建录说话之前,白时中向前一步,对邵建录说道:“既是金使到了,就没你什么事了。你赶紧回府去,待本相散朝后有要事安排。”

邵建录见说,遂退出了大殿。

邵建录推出大殿后,金军使臣吴孝民望钦宗皇帝一拜,说道:“大皇帝在上,俺受我国东路军统帅完颜二王子之令,前来出使你国。”钦宗道:“来使有甚说的,只管说就是了。”

吴孝民又望钦宗一拜,说道:“我国二王子率军抵达汴京北郊,听说贵国上皇已经禅位于大皇帝,故安排本使给大皇帝传话。”

钦宗道:“你家二王子要传甚话与朕?”

吴孝民答道:“我国二王子说,既是贵国上皇已禅位于少帝,过去的事情不再计较了。二王子让本使拜见大皇帝,请大皇帝同大金重新结盟修好,派亲王、宰相前往我军请和。”

钦宗见说,吃了一惊。白时中、李邦彦见说,也吃了一大惊。钦宗吃惊,是因为金军提出的要求甚高,要让他派一名亲王前往金营请和。很明显,派往金营的亲王势必成为金军的人质,金军要以此来讹诈朕。白时中、李邦彦吃惊是因为吴孝民直接说要让宰相前往金营请和。那金人残暴成性,一言不合,把我们给杀了咋办?故此,白时中、李邦彦心里害怕,也大吃了一惊。

吃惊之余,钦宗没说要派哪位秦王前往金营请和,只是转视着满朝大臣,问道:“你们谁愿意前往金营,担任请和使臣?”

白时中、李邦彦乃是割地求和的主谋,钦宗之意,他们二人中,应该有一位主动出班,请求担任请和使臣。然而,钦宗问后,白时中、李邦彦并无任何表示,钦宗心里遂明白了,他们二人并不愿意直接前往金营。钦宗考虑到就目前情况下,也暂时离不开他二人,遂未点其二人之名。

大殿中的李纲闻听钦宗那样一问后,原想将白时中、李邦彦一军,要进奏钦宗,既是白时中、李邦彦强力主张割地求和,就让他们二人出使金营。然而,李纲心里更怕白时中、李邦彦卖国求荣,毫无原则地答应金人之条件,遂望钦宗一拜道:“启奏圣上,臣愿意担任请和使臣,前往金营,商议请和之事。”

秦总见状,忙道:“卿肩负守城重任,国家安危,系卿一身,岂可离开?卿不能去。”

李纲奏道:“圣上不肯派臣前往金营,欲派谁去?”

钦宗又环视了众大臣一圈。

众大臣皆回避着钦宗的目光。

钦宗环视了众大臣一圈后说道:“李棁去吧!”

众臣中,李棁迈前一步,高声答道:“臣谨遵圣旨。”

李棁乃枢密院次官。枢密院长官童贯不在,这差事落在他头上,也是理所应当的。李棁知道,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钦宗直接点名了,他不愿意也得去,遂爽快地答应了。

前往金营议和使臣确定后,众大臣们都散去了,唯独李纲站在原地,未出殿去。

众大臣皆离去后,李纲又望钦宗一拜,问道:“启奏圣上。臣有一事不明,臣自愿前往金营议和,圣上缘何不答应臣之请求,是臣的资格不够吗?”

钦宗道:“卿多心了。卿性格刚烈,受不了金方的傲慢,前往金营议和,卿去不合适。”

李纲遂对钦宗说道:“启奏圣上。臣请求前往金营议和,乃是有想法的。圣上啊,金国大军兵临城下,勤王之师又未到来,暂时议和是可以的;但议和条款要恰当,否则会招来大祸,宗社安危在此一举。”

钦宗道:“这个朕知道。朕不派卿前往议和,原因也正在此处。以卿之性格,议和断无可能;故此,朕派李棁前去,留有余地。”

李纲禀告道:“启奏圣上。李棁柔懦,恐怕有误国事。那金人是贪得无厌的,必然会提出非常苛刻的条款。只要朝廷举措适当,金人就会见机退去。如果朝廷迫于金人的威势,答应他们的全部要求,金人就会轻视我们,那样的话,后患无穷。”

赵桓不听,仍执意让李棁出使金营。

赵桓之意,乃是用李棁来拖延时间,等待勤王之师的到来。钦宗知道,以李棁之性情,他绝对不敢签署任何谈判文件,无非是传个话而已。

李纲见钦宗执意要让李棁前往金营议和,遂告辞出殿,安排部署汴京防务之事去了。

当即,李棁在吴孝民的带领下,去了金营。

见了完颜宗望,李棁吓得两腿发抖。

完颜宗望看着李棁问道:“来使是宋国什么官员?”李棁答道:“卑使乃朝廷枢密院次官。”完颜宗望续问道:“你国枢密使童贯,因何未来?”

童贯随太上皇南下了,那童贯如何能来?李棁也知道童贯名声大,或许金人也忌惮童贯,遂多了个心眼,未说童贯随太上皇南下,而是说道:“汴京防务至关重要,童枢密在组织汴京防务。”

完颜宗望见说,沉吟了一下,然后对李棁说道:“我国大军,长途跋涉,进击至你国汴京城下,你国汴京失陷,只是时间问题。考虑到两国之间曾有过联盟关系,我国也可以不攻陷你国国都,但你国要对我国的费用给予赔偿。”

李棁问道:“你国有什么条件?”

完颜宗望答道:“条件不高!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亲王、宰相至金营为人质,把我军护送过黄河,我军即放回你国亲王及宰相。”

这个条件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刘彦宗等人商量好了的。因为完颜粘罕的西路军一直未赶到汴京城下,仅完颜宗望的东路军欲攻下汴京,也不太可能,再加上宋国西军即将赶到,到那时候,不要说攻下汴京,能不能顺利撤军都是个事情;故此,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后,决定以索要金银绸缎及割地为诱饵,让宋国保证他们安全撤过黄河,以避免在撤军过黄河时被宋军追击。

大宋当时已经恐惧到了极点,哪里还想到这个情况,凡是金军提出的条件,都一律答应,只要能让金军撤退即可。

听完完颜宗望提出的条件后,李棁望完颜宗望一拜后说道:“大王提出的条件,卑使无权答复,只能回报我国圣上,由我国圣上定夺。”

完颜宗望道:“我也知道你无权决定如此重大之事。你速速返国,告诉你国皇帝,就这个条件,是最低条件,不可讨价还价,三天内予以答复,如三天内未予答复,我军将如期展开攻城。”

李棁遂领回了完颜宗望的条件,禀告给了钦宗皇帝赵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