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

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

辽国使臣耶律胜被执殿军士像赶牲口一样给赶将了出去,坐在一侧的种师道觉得不妥,遂起身离座,来到大帐中间,望童贯一拜,说道:“枢密使在上,辽国疆域广大,军力强盛,虽遭女真侵犯,以末将之见,其自保能力还是有的。日前,我军与辽军大战,未能实现战略目的,足以说明辽军实力仍在。现在,既是辽国派使前来,请求交好,这也是个机会,不妨就此罢兵,与辽复好,待时机成熟时,再行伐辽不迟。”

种师道始终将希望寄托在辽金之间互相消耗,待辽军没有任何抵抗力时,再行进攻,以收复燕云十六州疆域;现在和辽国硬拼,的确是帮了女真人的忙,让女真人攒足了精力,到那时候有个变化,麻烦就来了。

然而,联金灭辽是朝廷确定的大政方针,是童贯极力促成的,现在劝童贯放弃与金联合,共行伐辽,无疑是与虎谋皮,不可行的。果然,种师道说完那上述话后,童贯恼羞成怒,大骂种师道说:“我奉朝廷指令,与金联手,剿灭辽国,你焉何屡次劝我与辽复和?!你究竟是宋人还是辽人?你与辽人之间有甚的勾当?你究竟安得是什么祸心?!”

“枢密使在上。本次作战,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辽国常胜军统领郭药师大战数十回合,若非手下裨将王进相救,恐怕性命都丢了,俺与辽国能有甚的勾当?俺令兵士连夜赶制巨梃,于战场上拼死抵住辽军,能包藏了什么祸心?难不成俺期盼着辽军获胜,期盼着辽军取了末将的性命不成?!”

童贯被种师道说得哑口无言。

一旁坐着的监军蔡攸,见童贯被种师道顶碰,无言以对,遂指责种师道道:“老种!你向童枢密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要违抗圣旨不是?战前你畏契丹如虎,主张言和;战中又主动挑衅,滥杀无辜,致使朝廷伐辽事业,功败垂成,这个责任你要承担。”

“监军,非是如此。”种师道辩解道:“战前主张言和,乃是不清楚契丹兵力情况,当慎重待之;战中遭遇埋伏,自然要勇猛杀敌,非是主动挑衅,滥杀无辜。此番朝廷作战不力,乃是指导方针错误,错在战前盲目乐观,战中轻敌厌战,战后又惊慌失措……”

“你不要狡辩了!”不待种师道说完,蔡攸就厉声吼道:“难道童枢密和本监军都不如你?!究竟你是元帅还是童枢密是元帅?你三番五次干扰伐辽军事行动,拒不执行命令,妖言惑众,动摇军心,罪不可赦。关于本次作战失利的情况,本监军将据实禀报圣上,追究你种师道的相关责任。”

对蔡攸的指责,种师道自然是不服气,遂抗争道:“正如蔡监军所言,童枢密乃北伐大军元帅,你是北伐大军监军,北伐失利,该承担责任的不是元帅、监军,反倒是俺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将?”

种师道还想说自开战以来,他是如何劝阻和建议童枢密的;但蔡攸容不得种师道说话,大声吼道:“老种!你乃一路之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强词夺理,实在是无理至极!你莫要再说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种师道无奈,只得闭嘴不说了。

其实,此次北伐契丹,蔡攸被徽宗皇帝任命为监军,主要职责是监察童贯、全权负责所有民事,不允许他干预军事。然而,蔡攸和童贯关系极好,这个时候,不是对童贯战略方针上的错误进行监察,反倒将失利原因,一股脑地归到种师道头上。

童贯也是能征惯战之人,此次作战,为什么失利了,他心里非常清楚,原因就在于他太轻视契丹,不准将士们主动进攻,也不准将士们大开杀戒,妄想和平收复燕京,结果,造成宋军在作战中,既不敢主动出击,对进攻之敌又不敢奋勇还击,故此才有了首战失利。

宋军首战辽国失利,让童贯非常恼怒。本次出征,在东校场进行了阅兵誓师,徽宗皇帝都亲临了,自己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誓要击败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故土;现在,首战失利,童贯自然不甘心,遂命令种师道道:“蔡监军所言极是。大战当前,本帅先不追究你的责任,待散会后,你迅速返回前军,节制杨可世再行进军,务必要拿下燕京!”

种师道道:“枢密使大人,首战失利,军心动摇,士气低落,且辽军已有了充分准备,郭药师也从涿州来援,此时再行出击,恐难有成效。”

“种师道!”童贯大怒,怒吼道:“执行帅令!否则军法处置!”

种师道无奈,只得退回座上。

童贯由环视着其他将领,问道:“众将还有什么说的?”

杨可世想据实禀报下战场实况,进谏童贯慎重进军,但见顶头上司种师道被童贯训斥,知道他若是再行进谏,一定会被童贯骂得狗头喷血,故此隐忍了下来,未再提不同意见。

散会后,种师道与杨可世出了中军大帐,返回前军,商议着作战方案,然后统兵出发,与辽军大战。

结果,正如种师道所言,辽军已有了充分准备,加上从涿州赶来的高药师常胜军协防,种师道、杨可世所率的东路军连续攻击白沟数次,均被辽军战败且追击,损失惨重,不得不败退雄州。

西路军的辛兴宗、王禀在进攻良乡时,也被辽军战败,踉跄遁回。

眼看着与辽军之间的战役不能取胜,童贯焦急万分,不知道该如何办?恰在这个时候,童贯接到了徽宗皇帝的圣旨,令其与蔡攸一道返京回朝,商议相关事宜。童贯接到徽宗皇帝圣旨,如释重负,急忙收拾行装,率领一千名禁卫军,南返回京。回京时,童贯想起种师道曾说王进救了他性命的话,遂命令种师道,让王进前来报道,护送他和蔡攸返京。

这是个什么情况?徽宗皇帝为甚要召回童贯、蔡攸?

原来,在这之前,根据战局发展情况,蔡攸已向徽宗皇帝写了奏书,令快马传送,八百里加急,报告到了京师朝廷。

蔡攸的奏书中,极力强调辽国因丢失了东京、上京、中京三处,现在对南京防务极为重视,集结了优势兵力,全力防守幽州,战事推进不利,我军损失颇重。目前,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在奏书中,蔡攸并没有把责任全部推给种师道等将领,只是略微提了下种师道的不是。其中原因,并非是蔡攸不想把责任全部推给种师道等人,而是因为奏书中说不清楚。

对徽宗皇帝,蔡攸极为了解,知道徽宗皇帝是个聪慧的的人,若在奏书中说得太多,徽宗皇帝会反复思索,会发现其中的破绽。蔡攸想的是,当面奏报情况时,可以根据圣上的疑虑,做出解释;奏书就做不到了。才有决定,等返回朝廷后,当面奏告圣上,到那时,摇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到种师道的身上,让种师道当此次北伐失利的替罪羊。

徽宗皇帝接到蔡攸奏书,得知前线战事不利,大军被辽军受阻,损失惨重,大为惊恐,遂急令童贯、蔡攸暂停伐辽,将大军交予王禀总管,令他二人先期返朝,以商议相关事宜。

童贯、蔡攸接到徽宗圣旨,忙召集众将,安排接下来的军务。

众大将闻令,急忙来到中军大帐。

童贯坐于帅座之上,看着站立着的众将们说道:“圣上有旨,令本帅与监军返京议事。本帅和监军返京之后,军中事务,由王禀总管,杨可世副之,其他众将,皆听从号令,不得违背。”

王禀、杨可世、种师道等将领高声答道:“谨遵帅令!”

童贯又看着种师道说道:“老种!你是老将了,经多识广,在本帅与监军离开前线这段时间,大军以防卫为主,不得主动进击,你多多辅佐王总管,勿要多事。”

一来,童贯担心他走后,有合适的战机,种师道鼓动着王禀进攻,真拿下幽州城了,功劳就成王禀、种师道的了,与他就没什么关系了;二来,童贯想着向种师道要他手下裨将王进呢!

种师道闻听童贯那样说后,高声答道:“末将遵令!”

种师道刚答完,童贯就笑嘻嘻地说道:“老种,能否将你手下裨将王进借本帅一用?”

种师道闻言一怔,随即答道:“军中将领,皆遵帅令,童枢密只管调用便是。”

童贯大笑,连声说道:“好!好!好!速令辛宗兴、王进、刘光世随本帅返京,负责本帅及监军之安全。”

王禀、种师道、杨可世等将领高声答道:“末将谨遵帅令!”

第二日,童贯、蔡攸,带着一千余名禁军,由辛宗兴、刘光世、王进等将护卫,返京去了。

宋军首次伐辽,宣告失败。

这个时候,恰逢贾世忠、银芝及金霞、鉄霞从大名府出来,往燕京方向,一路疾驰,要返回燕京郊外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