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辽 (1)

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辽 (1)

贾世忠和银芝说着情话,一旁的金霞急了,金霞遂于旁边插嘴道:“二公主,你和贾庄主说知心话儿,也当避着俺和鉄霞。甜兮兮的,让人生腻。”

银芝闻言羞红了脸。

贾世忠哈哈一笑道:“金霞,你和鉄霞,都是俺和二公主的人,无需见外。将来,俺定不会辜负二公主和你们的。”

几个人缠缠绵绵,吃完了那顿饭,结了饭钱,出了酒楼,牵过马匹,纵身上马,快马加鞭,望燕京驰骋而去。

路途上,有一支千余名兵马的队伍,迎面驰来。这支队伍前面,打着书有“童”字的大旗。

在当时,军队中打“童”字旗号的兵马,除了童贯,再无二人。

那童贯不是统帅二十万兵马征剿辽国去了吗?现如今因何又到了这里?这又是什么情况?

原来,徽宗皇帝颁发讨伐辽国,收复幽燕十六州旨令后,童贯即整备好军马,与监军蔡攸一道,带着王禀、幸兴宗、杨可世等一班大将,于汴京城郊阅兵誓师毕,便统率二十余万兵马,往北进发。

一路上,朝廷大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浩浩荡荡,尘土飞扬,于四、五日后,来到了保州城西门外。

朝廷北上大军来到保州西门时,种师道已带领着晋阳偏将十余人,早早等候在保州城南门外。

两日前,驻守晋阳的种师道,忽然接到童贯童枢密飞马传递的书令,令其统帅晋阳偏将十余员,于两日内,赶至保洲,等候在保州南门,迎候朝廷北上大军,不得有误,否则,军法处置。

种师道接到童贯命令后,心里甚是疑惑,不知道童贯令他率领晋阳偏将十余员等候在保洲南门外是什么情况?作为驻外官员、将领,对朝廷征剿契丹一事,种师道并不知晓。

但大概情况,种师道估计到了,肯定是要打仗。故此,种师道不敢延误军事大事,遂挑选了晋阳偏将一十二员,星夜兼程,从晋阳赶到保州,等候着童贯统率的北上大军。

保州城南门外,种师道见童贯大军到来,遂带着十余名偏将,迎上前来,下到马下,站立于路旁,双手抱拳,冲骑在马上的童贯一拜,高声说道:“童枢密在上,侍卫亲军马军副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保静军兼晋阳节度使种师道,奉枢密使之令,率晋阳偏将一十二员,等候于保州,迎候枢密使大人及朝廷大军。”

说毕,种师道及众偏将,拉着马,肃立着。

童贯拉停马,低头看了眼路边肃立着的种师道及其手下偏将,说道:“老种,你带着晋阳众将,随俺中军入城,本帅另有指使。”

种师道高声答道:“末将遵令!”

随即,种师道带着晋阳十余名偏将,随着中军,进入到保州城中。

当夜,朝廷北上大军驻扎在保州及保州城外。

随军北上征讨契丹的杨可世,闻听种师道迎候在保州,遂趁停军之机,从驻扎在保洲城外的后军中,策马来到保洲城中种师道住所,拜见老上司种师道。

杨可世见到种师道,双手抱拳,望种师道一拜,高声说道:“末将参拜指挥使。”

此时,种师道正担任着朝廷侍卫亲军马军副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保静军兼晋阳节度使职务,驻扎在晋阳,乃杨可世的直接上司。前不久,杨可世及部分晋阳兵马被朝廷调往江南,平息江南民变。

种师道见杨可世前来拜见,大喜,忙与杨可世见礼,随后招呼着杨可世坐定。

待杨可世坐定后,种师道询问道:“杨将军,大军征剿方腊,凯旋而归,本该归建,缘何集结北上?此次军事行动,究竟是为了何事?”

杨可世见问,遂将朝廷如何与金结盟,大军如何奔赴江南征剿方腊,此番如何北上欲讨伐契丹收复幽燕十六州等情况,详细告诉了种师道。

种师道见说,沉默不语。

沉默了一会儿后,种师道复问杨可世道:“既是朝廷启动战事,大军浩荡而来,北伐契丹,童枢密使大人作为大军统帅,可有详细战略安排下来?”

杨可世见问,摇了摇头答道:“这个实不知。种指挥使,大军出发前,举行了阅兵及誓师仪式,然后便一路北来,这期间,童枢密及统帅部并无任何战略举措安排下来。”

种师道闻听这个情况后,哀叹了声,摇着头说道:“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焉有不提前会商的道理?不过,对咱们的童枢密使大人,俺还是只晓的。童枢密的为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刚愎自用,专权霸道;以俺之见,直至宋辽两军作战前,咱们的童枢密大人,都不会与众大将们商讨相关军事事宜的。”

杨可世点头道:“是的,一贯如此。在经略西北时,童枢密大人不就是如此?!”

种师道和杨可世又说了阵话,杨可世起身告辞道:“指挥使,大军在外,比不得平时,末将暂且告辞,赶回后军,以免招惹其他事端。”

种师道闻言道:“也是。你是俺的副官,你前来拜见俺,原本是正常,但被童枢密得知,会有其他想法。你赶紧回后军去,有军事行动前,我们再相商具体策略。”

“指挥使多多保重,末将告辞。”

杨可世与种师道辞别,出了保洲城,自回后军军营去了。

杨可世走后,种师道独坐了一会儿,感到困乏,便上到行军床上,准备歇息。然而,考虑到宋辽两军即将大战,童贯却没有具体的战略战术传达下来,也不知道童贯是如何部署此次战役的,所以,种师道心里极为忧虑,睡不着觉了。

种师道心想,童贯十万火急,令俺率偏将十余员,迎候在保州南门,想必是有要事相商,若不然,他令俺来作甚?!

然而,当天夜里,童贯并未召见种师道,这让种师道忧心忡忡,无法入眠。

童贯率大军出征前,徽宗皇帝特意安排童贯,令其让种师道随军参战,且令童贯随时向种师道咨询征战方略。既然徽宗皇帝如此安排了,童贯也遵旨将种师道从晋阳调到了北伐大军中;那么,童贯何以在见到种师道后不冷不热,并不征询征战方略?

其实,之所以会是这样,是有原因的。

原来,童贯经略西北时,种师道担任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数州,正是童贯的直接下司。那童贯掌握兵权后西征,一路上作威作福,其他官员见了他,皆齐刷刷跪拜,极是崇拜,唯独种师道,见了童贯,仅作长揖而已,似有慢待和看不起童贯之意。童贯由此而不待见种师道。

后来,童贯欲对西夏用兵,徽宗皇帝专门召见种师道,咨询边境情况。种师道禀告徽宗皇帝道:“启奏圣上,先挑争端不可胜,若他主动来战时,则要针锋相对;妄动生事,这不是个好主意。”

对种师道的看法,徽宗皇帝深以为是,遂令童贯停止对西夏用兵。童贯得知这一情况后,对种师道甚是生气。

再后来,童贯奏请徽宗皇帝,打算迁徒内地弓箭手充实边防,对外却号称是从边疆招募的。

徽宗皇帝闻奏,吃不准这事,又唤种师道入宫,私下里咨询种师道的看法,种师道如实禀奏道:“启奏圣上,臣恐怕弓箭手还没有在边疆立功,内地已经受到了骚扰。”

对种师道的这个意见,徽宗皇帝极为赞许,遂否决了童贯的奏请,还赐给种师道袭衣、金带。

童贯闻听到这个情况,心里面更是不悦,更不待见种师道。

因为种师道常与童贯唱反调的缘故,童贯对种师道甚是反感。然而,徽宗皇帝极为看重种师道,故此在此次征剿契丹前,想到了屡次提出好建议的种师道,遂特意安排童贯,让童贯招令种师道随军行动,并令童贯随时向种师道咨询作战方略。

童贯虽然对种师道甚是反感,但在徽宗皇帝面前,童贯自然不能有任何不悦的表现;然而,童贯心里有他的主意,那就是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圣上也是如此,你说你的,俺做俺的,俺只要把幽燕十六州给收复回来了就行,俺为甚要向他种师道咨询征战方略?!他以为他是谁呀?!

故此,童贯虽然遵照徽宗皇帝旨意,传令种师道等候在保州,随军征战,但他并未打算向种师道征询作战方略。

所以,童贯在见到种师道后,不冷不热,并没有征询种师道作战方略,反而在接下来的时候,将种师道派至后军,让其随杨可世的后军一道行动。

第二日,大军开拔,继续向北进发。

快到与辽国接近的地界时,童贯的派头做得更足了,大队兵马排着齐整的队伍,旌旗蔽日,刀枪林立,战鼓震天,喧声鼎沸。为了耍威风,提振边民信心,童贯令部下发了黄榜,打出“吊民伐罪”的旗帜,挟讨伐方腊之余威,气势汹汹,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杀奔宋辽边境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