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一百七十〇章 酝酿出兵 (5)

第一百七十〇章 酝酿出兵 (5)

徽宗皇帝听了李沐宸的话后,沉思良久后说道:“来使莫要再起立了,有事只管说事便是。”

李沐宸闻言,冲徽宗皇帝点头致谢。

徽宗皇帝续说道:“朕实告来使,俺朝的确和女真签有共行伐辽的海上之盟。关于这个情况,朕给来使详细说说,来使可转达给你国国王,好使你国国王理解其中缘由。”

李沐宸答道:“愿闻其详。”

徽宗道:“后晋时,晋太祖石敬瑭为和唐末帝李从珂争夺天下,将本属中原的幽燕十六州土地连同子民,割让与契丹,以此换取契丹出兵,夺了唐末帝李从珂的江山社稷。”

徽宗皇帝说话的过程中,李沐宸不时点头,表示在倾听徽宗皇帝说话。

徽宗皇帝续说道:“朝代的更替,从来都是得民心者的天下。石敬瑭既是要争抢人家李家江山,只管凭本事抢便是了,不该引来外人。那外人岂是能白给你帮忙的?结果,俺幽燕十六州被契丹占去了。”

李沐宸答道:“晋太祖石敬瑭此举的确是不应该。”

徽宗皇帝点头说道:“何止是不应该,是太不应该了。俺中原王朝失去了幽燕,便等于失去了安全屏障。契丹占有了幽燕,便占据地理优势。因有了地理优势,契丹常出幽燕,骚扰俺大宋疆域。来使也应该知道,俺朝自太祖起,便谋划收取幽燕,并与契丹多次开战,终因不占地理优势,未能收复回幽燕十六州之疆域。”

王黼插言道:“中原王朝失去幽燕,已经一百六十余年时间了,这是俺朝最大的心痛。”

李沐宸点头说道:“理解。俺国对此深为理解。”

徽宗皇帝接上说道:“来使能理解便好。来使且听。目今,俺朝历经一百余年发展,经济繁荣,国强民富,兵力强势,正是收复幽燕故土的大好时机。来是该懂得,就目前形势,莫要说女真与契丹开战,既是女真不与契丹开战,俺朝也是要和契丹开战,以收复幽燕故土的。何况,女真已与契丹开战,且攻占了契丹上京、中京,这种情况下,俺朝与女真结盟,共行伐辽,收复俺中原故土,有何不可?!所以,俺朝和女真签订了海上之盟,共行伐辽。”

徽宗皇帝说完这番话后,李沐宸第三次起身,向徽宗皇帝弯腰致礼。

徽宗皇帝道:“你看,来使又多礼了不是。你乃来使,非是本朝官员,只管坐下说话就是。”

李沐宸第三次入座后,冲徽宗皇帝欠欠身,说道:“刚才大皇帝说的情况,俺国国王均知道。大皇帝在上,俺这来出使贵国,乃是受俺国国王委托,专门来会商宋金两国结盟之事的。”

“哦!”徽宗皇帝闻言,心里暗自吃惊。

徽宗皇帝以为高丽国来使,乃是来结交大宋的,没想到高丽国来使竟然专门是为了宋金结盟之事,看来宋金联盟之事,牵扯甚广,已经引起高立国的关注和重视。

徽宗皇帝吃惊之余,对李沐宸说道:“来使且讲。”

李沐宸道:“大皇帝在上。俺国和女真接壤,对女真人多有了解。女真人性情野蛮,贪心不足,且好斗,不是善国也。女真未建国前,与俺国相斗十多年,互有胜败。俺这次出使贵国,除了劝说贵国莫与女真相交外,还专门带来了俺国国王给大皇帝的亲笔书信。”

徽宗皇帝闻听高丽国国王有书信带来,遂让递将上来。

李沐宸遂将高丽国王写给徽宗皇帝的亲笔书信递了上去。

徽宗皇帝打开高丽国王的亲笔书信,乃汉字写成,内容很简单:

高丽国王致函南朝大皇帝:

据闻,南朝与女真结成联盟,共行伐辽,不知此事可属实?南朝与辽,乃兄弟之国。自澶渊之盟起,两国友好往来,互通信使,已达百年之久,实属不易。宋辽相好,进可以互补,存可以安边,失则俱损。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

特告,特告!

高丽国王书函

高丽仁宗元年四月

徽宗皇帝阅毕,沉默不语,遂又将高丽国王的亲笔书信,递与王黼读阅。

王黼读阅高丽国王书信时,李沐宸继续禀告道:“大皇帝在上,金乃虎狼之国,实不可交。俺国国王认为,贵朝还是和契丹保持良好关系,是为稳妥,可以互相抱团,共御金寇,假如弃近而交远,亲近女真,无疑于引狼入室,恐成唇亡齿寒之势也。”

李沐宸说毕,徽宗皇帝答曰:“深谢你国国王书示,俺朝会郑重考虑的。来使返国后,待朕问你国国王好。”

徽宗皇帝说毕,执殿官过来,撤了李沐宸的茶碗。

李沐宸知道这是下逐客令了,遂起身告辞,出宫离去。

李沐宸一行出宫后,徽宗皇帝心里犹豫不决起来,将目光看向王黼。

王黼起身离座,冲徽宗皇帝弯腰致礼。

徽宗皇帝看着王黼问道:“却才,高丽国使臣之言,卿以为如何?”

王黼答道:“启奏圣上,此乃高丽国王一面之词也。据俺从赵秘书丞处闻听,女真攻破黄龙府后,高丽国王恐女真东京,侵犯他的疆域,专门派使至金,恭贺女真伐辽黄龙府大捷,并请求保他沿边之州。故此,臣以为,此乃高丽国自保之举,实是想保存契丹,让契丹牵制女真,保他安全也。”

徽宗皇帝闻言,觉得有理,遂频频点头。

王黼见状,开始忽悠徽宗皇帝了:“启奏圣上,想那高丽国,乃弹丸之地,岂是能和俺堂堂大朝想比的?正如他所说,既是他们和女真交战十余年,互有胜败;俺煌煌大朝,对女真又有甚的顾虑?若女真牵制契丹,朝廷顺势攻伐幽燕,收复后晋时失去的故土,又何尝不是千古功业?”

王黼一番话,又让那徽宗皇帝热血沸腾起来,似乎幽燕故土已经收复回来一样。

看到徽宗皇帝甚是兴奋,王黼进一步说道:“启奏圣上,朝廷已与女真签订盟约,如有变化,恐不妥当。”

徽宗皇帝闻言,面有不悦地,看着王黼说道:“谁说朝廷与女真已定盟约要有变化?”

王黼赶忙答道:“圣上息怒,是臣自度。”

“乱猜测!”徽宗皇帝难得地训斥了王黼一句,然后,脸色又转阴为晴,对王黼说道:“卿和蔡太师费心,多多储备和供应粮草,大军即日便出发,以征剿契丹,收复俺燕云故土。”

王黼弯腰答道:“臣遵旨!”

王黼与徽宗皇帝告辞,出宫找蔡京商议供应大军粮草之事去了。

王黼出宫后,徽宗皇帝独自一人端坐,又想着高丽国国王书信的事,心有不安,遂又诏来了童贯、蔡攸二人,询问大军准备情况,有无必胜之把握?

童贯那厮好不容易捞到如此一个建立千古功勋的机会,如何肯放弃,遂故伎重演,拍着胸脯保证道:“启奏圣上,大军既发,浩荡北去,势如卷席,伐辽志在必得。那辽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久盼王师,大军所到之处,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燕云故土,收复在即。”

徽宗皇帝闻奏大喜,旨令童贯、蔡攸道:“明日即出师北伐,征剿契丹。朕将亲自为二位卿壮行。”

童贯、蔡攸也大受鼓舞,高声答道:“臣遵旨!”

童贯、蔡攸正欲退出大殿,徽宗皇帝忽又想起什么,遂对童贯、蔡攸说道:“卿等且等。”

童贯、蔡攸闻言,遂又趋身向前,来至徽宗龙椅前,参拜徽宗后,躬身奏道:“臣等静候圣旨。”

徽宗道:“也没甚要紧事情,就是朕以为,老钟久镇晋阳,熟知契丹情况,况且他的副将杨可世,也在北伐军中。卿等可传令老种,令其率晋阳偏将,等候于保州,童枢密也好随时向老钟咨询方略。”

童贯、蔡攸躬身答道:“臣等谨遵圣旨。”

童贯、蔡攸告辞徽宗皇帝,返回驻军大营。

童贯修书一封,令飞马传报晋阳,着种师道率晋阳偏将十员,即刻动身,等候在保州西门,迎候北上大军。

信使连夜赶往晋阳,给种师道传令去了。

随后,童贯召集各路大将,举行誓师仪式。

宋军大将皆情绪激昂,誓为朝廷而战,北伐契丹,收复燕云故土。

第二日,童贯于东校场阅兵。

徽宗皇帝带着妃子,参加了童贯的阅兵及誓师仪式。

阅兵誓师毕,童贯与徽宗皇帝及前来送行的俄朝廷大员们辞别,统率二十万大军,望北进发。

大军出了汴京,一路上旌旗遮日,刀枪如林,战马嘶鸣,浩浩荡荡,颇具气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