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

作者:卷毛狗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3:34

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

话说蔡京被罢免宰相,回到家中,自然是沮丧,情绪非常低落,后悔对徽宗皇帝不恭,以至于徽宗皇帝罢了自己的宰相之职。

闲居在家,手中没了相权的蔡京,感到极不适应。回想过去,朝殿之上,除了圣上,便是俺蔡太师、蔡宰相为头。众大臣们,在俺面前,一口一个太师,一口一个恩相,那是何等的快意人生!而今,往事如云烟,一飘而过,太师何在?宰相何在?蔡京痛定思痛,落泪不止。

蔡京为相时,其余党因攀附蔡京势力,得以春风得意,左右逢源,捞尽好处;现在,靠山蔡京一倒,他们的前程也就玩完了,见不到希望了。蔡京余党清楚,若要延续自己的大好前程,就必须先延续蔡京的大好前程,只能延续了蔡京的大好前程,才能有自己的大好前程。故此,蔡京余党们,隔三差五,来到蔡京府上,密谋着蔡京再起之策。

一日,蔡京同党御史余深、石公弼前来蔡京府上,探视蔡京。

两人与蔡京见过礼后,分宾主入座。

三个人寒暄了一阵后,余深起身,望蔡京弯腰施礼毕,说道:“恩相在上,您闲居在家,对朝廷情况不甚了解。目今,圣上重用赵挺之、刘逵二人,万般事务,皆有赵挺之、刘逵做主,我等虽看他不惯,一时恐也搬他不倒。另外,近期童贯得势,圣上对其甚是宠信,童贯也有藐视恩相之意。恩相在上,就目今情形,我等不知该当如何?恭请恩相给予指点一二。”

蔡京闻言,淡淡一笑,说道:“且坐,吾有话要说。”

余深闻言,再次入座。

蔡京坐于太师椅上,上身微微微倾,对余深、石公弼二人说道:“童贯使用的乃是雕虫小技,无非引诱着圣上开心而已,我等且不去管他。现在当务之急,乃是在朝政方面多下点功夫。赵挺之、刘逵皆非善类,只能曲线取之。目今,你等若欲老夫东山再起,除诸位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之外,还需由郑入手,由公等收场。”

余、石二人闻言,心里会意,频频点头,口中称善。

蔡京所言的“由郑入手”中的“郑”,指的乃是徽宗皇帝的爱妃郑贵妃。

郑贵妃原是向太后身边的使女,是专门服侍向太后起居的。这郑女长得婀娜多姿,眉宇秀气,面如桃花,秀外慧中,也是个贞静贤惠的女人。

那时,徽宗皇帝还是端王,时常到向太后处问安,由此得识郑女。

那赵佶在向太后处见到郑女,见其长得身材苗条,婀娜多姿,面皮白皙,眉清目秀,瓜子型脸胖,柳叶般的眉毛,重重的双眼皮,两只眼睛清澈透明,直楞楞的鼻子,小巧的嘴巴,一脸的秀气,真乃勾人心魄。赵佶心中对郑女甚是喜欢,每次去向太后处,在见到郑女时,免不了向郑女目逗眉挑,暗自传情。

郑女也知赵佶身份,见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谈吐儒雅,才华横溢,又喜他风流倜傥,风情过人,善解人意,对己多情,故此也在内心里属意赵佶,对赵佶态度甚恭。

得遇郑女后,赵佶进宫给向太后请安请得更勤了,除了得到向太后的欢喜外,和郑女也有了实质性的接触。

后来,赵佶继位,成了徽宗皇帝,向太后也窃破前踪,遂将郑女赐与徽宗为妃。

徽宗皇帝得偿初愿,大喜,当即封为郑女为贵妃。

这郑贵妃生于大户人家,父亲郑绅,曾为外官,家境殷实。郑妃自小颇识得些文字,喜阅文史,章奏也能自制。相对于后宫中只有美貌而无多少文化的其他嫔妃才人,自然要高雅许多,属于才女型亲眷。

故此,徽宗皇帝爱她有才,格外宠信与她,凡事也常与郑妃商量,但凡郑妃所言,徽宗皇帝都一概应允。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蔡京瞅准了郑妃,打算走郑妃的路子,由郑妃来替自己说话,使得徽宗皇帝重新启用自己。

果然,在郑妃的枕边风下,徽宗罢赵挺之宰相之职,贬为观文殿大学士;将刘逵驱逐出京,任为亳州知府;再次起起用蔡京为相。

这时距蔡京前次罢相不过两年有余。

蔡京二次任相后,吸取了上次教训,在徽宗面前再不敢大声大气了,每见徽宗,均毕恭毕敬,专事取悦徽宗皇帝为能事。

为取悦徽宗皇帝,蔡京下了不小的功夫,刻意营造政事修明,顺天得道,天降祥瑞,昭然于丗的祥和氛围。地方官吏及边关大臣们也暗中得到蔡京指使,或谎报某蛮内附,或奏报某夷乞降。

朝中大臣,皆投蔡京所好,或是什么黄河水清、什么天降甘露、什么祥云呈现、什么灵芝瑞谷、什么双头莲、连理木、牛生麒麟、禽产凤凰等等,接连不断,奏入朝中。

消息自然是先送入到蔡京府上。

蔡京每得到这样的消息,便整理衣冠,急趋入殿,接连表贺。

徽宗皇帝身居重门,哪晓得外面的事情,直道是政事修明,顺天得道,故此天降祥瑞,昭示于世,自然也欢喜得不一般,视蔡京为福相。

有一次,都水使者赵霆,自黄河中捕获一个异龟,长着两个头,自觉奇异,便敬呈宫廷。

蔡京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整好衣冠,急趋入殿,觐见徽宗,高声道贺说:“吾皇万岁!此乃齐小白所谓象罔,见着主霸,臣敢为圣上贺。”

齐小白乃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乃是东周王朝下属一个诸侯国的国公。若论事实,其实齐小白所见,乃是委蛇,并非象罔;况且,徽宗皇帝已抚有中国,降而为霸,有甚可贺的?!蔡京此贺,显然是失措的。

然而,那徽宗皇帝只顾高兴了,一时也没悟醒过来,闻听蔡京此说,更是喜笑颜开,嘉奖蔡京道:“天降此瑞,这也赖卿等辅导哩。”

贺毕,蔡京拜谢而退。

恰好,郑居中因事入朝,听人言此事,急忙入殿,觐见徽宗皇帝,上奏道:“圣上,世间万物,皆是一首,今有异龟,忽现二首,明显是反常为妖,令人惊愕嘛。那蔡京极善察言观色,曲意奉承,竟言瑞物,实乃欺君,居心不良,其心可诛。”

郑居中乃郑贵妃族亲,蔡京复相之事,他于其中也没少出力,谁知蔡京复相后,并未给郑居中帮多少忙,故此,郑居中心中对蔡京多有不满,便借此机会,来诋毁蔡京。

徽宗听了郑居中之言,心里大大地吃了一惊,恐慌起来,忙对郑居中说道:“依卿之言,此乃不祥之物。”

郑居中答道:“那是自然,事出反常必有妖嘛!”

徽宗皇帝闻言心慌,忙命内侍,速将两首龟丢入金明池中,不要留置在大内。

内侍领旨,携龟自去,丢入金明池中。

第二日,徽宗皇帝颁下一旨,命郑居中协助蔡卞办理枢密院事,一来褒奖郑居中之忠心;二来意在削弱蔡京胞弟蔡卞之权力。

蔡京闻悉此情形,很是怏怏,内心郁闷的很。

后来,又发生了河南妖人张怀素谋为不轨之事。

张怀素乃北宋舒州人,自号落魄野人。这厮多少懂点天文地理,会点妖术,能呼遣飞禽走兽,尤好大言。每与达官贵人相谈,这厮便装出神魂颠倒之态,迷迷糊糊间,言什么‘孔子欲诛少正卯,吾常谏之,以为尚早,无奈圣人不听’、什么‘楚汉成皋相持,吾登高观战’等等,讲得神乎其神。那达官贵人们信奉神灵,故此多被这厮欺哄。

当时,张怀素游走于达官贵人间,与蔡京蔡卞兄弟熟知,尤其与和州守备吴储及吴储之弟、朝廷承议郎吴侔相好。因张怀素前往金陵游玩,不知受何启发,归来后,对吴储、吴侔兄弟说,金陵有王气,不知应验在何人身上。

其实,张怀素心里清楚,他认为金陵王气,便应验在自己身上。然而,张怀素乃妖人一个,除了会神神道道外,并无一兵一卒,于是便把主意打在了吴储、吴侔身上。

在张怀素欺哄下,吴储、吴侔兄弟头脑发热,竟然和张怀素密谋起兵,占据金陵,与朝廷分庭抗礼。事泄,朝廷打死抓捕相关人员,处死张怀素、吴储、吴侔等数十人。

此事牵扯到了蔡卞。

当时,张怀素密谋起事之情尚未暴露,而蔡卞受胞兄蔡京诋毁,以天章阁学士身份出知河南,恰遇张怀素,遂于其游览崇山少林寺等地。

张怀素事发,蔡卞受到牵连,头倒是没掉,官职给降了。

蔡卞乃蔡京胞弟,乃是蔡京为扳倒曾布而提拔起来的,在朝廷中担任观文殿学士、检校少保、枢密院事职务。然因蔡京与宦官童贯相识,多为童贯帮忙之故,蔡卞与蔡京不和,在许多政事上,主张也不同,故此,蔡京蔡卞虽为胞兄弟,关系却不甚好。

虽然如此,蔡卞有事,自然还是连累到蔡京身上。徽宗皇帝原本要问蔡京个亲属干政,用人不察之责,乘势罢免了蔡京宰相之职,多亏蔡京同党极力美言,替京掩覆,蔡京遂免受牵连;然此事发生,已在徽宗心中产生隔阂,对蔡京不甚信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