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

作者:卷毛狗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3:34

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

高俅被开封府尹判了个驱逐出汴梁、永远不得入境之刑,在挨了衙役们的一顿棍棒后,驱逐出了汴梁城。高俅望着锦绣繁荣汴梁城,回想着在汴梁城肆意放荡的美好日子,却不能入城去,心里无比痛苦。无奈之下,高俅只能退而求其次,浪迹在汴梁城外的乡村里,靠给大户人家帮闲打发着丢魂落魄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高俅大抵上过了有三年时光,便碰着一场百年未见之大旱,阳光炽烈,天气持续高温,数月不见雨水,土地干旱龟裂,庄稼绝收,百姓生活遭遇严重困难。

各地的灾情不断地报往皇宫,哲宗皇帝闻报,心急如火,遂亲带百官,拜南郊求雨。哲宗皇帝的虔诚,感动了雷公电母风婆龙王,诸神大发善心,降下了一番好雨,淅淅沥沥,一连十多日,万物滋润,盛景复来。

哲宗皇帝感恩天意,广放宽恩,大赦天下,高俅因此得以复入东京城里。

高俅再次来到东京城,被人推荐在大学士苏轼府中,给那苏学士充当秘书,整日里抄抄写写,整理文字。

那苏轼乃北宋第一大文豪,祖籍四川,好吃好喝好书法好写文章,最是诗词字画,绝冠文坛,无人能比,唯一遗憾的是,不会踢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轼并未发现高俅除了会点诗书词赋,写得一手好字外,还踢着一脚好“鞠”,因此把高俅只当做平常人物看待,只是相待较高俅以前的东家稍微好点而已。

后来,苏轼闻听到高俅名声不是甚好,曾经是个无赖。苏轼心想,俺乃鸿学大儒,诗词字画独步天下,天下人没有不敬仰俺的,俺府上留着高俅这厮,天下人原以为俺欣赏高俅呢,如此一来,俺不是和高俅成了一路货色?这个绝对不行,俺不能让高球这厮辱没了俺的清名,俺得将他打发走?

将高俅打发到哪里去呢?苏轼想来想去,想到了他关系极铁的好友王侁,准备把高俅打发到王王侁那里去帮闲。

王侁又是何许人也?

话说这个王侁,乃名门之后,能文能武,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只是打仗时好意气用事,写的文章全是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最为关键的是,王侁这厮不甚上进,是个风流得不要命的货。

英宗皇帝时,招其为驸马,嫁二女儿宝安公主与其为妻。

王侁有着这么高贵的身份,却不知自重,在外广交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等诸多文人雅士,附庸风雅;在内则不拘小节,和小妾、婢女一道,当着公主的面为非作歹,甚是放肆,常常教唆着小妾触犯公主。

受苏轼“乌台诗案”影响,王侁被撤职查办,贬到外地做小官去了。

这时候,宝安公主也因为平日里受王侁之气,积怨在心,染病上身,病情渐次加重。

宣仁太后闻知女儿病重,亲来驸马府邸探病,见女儿已不省人事,悲伤欲绝,放声大哭。

重病中的公主稍能说话,断断续续地对宣仁太后说道:“母后,我必定、定是好、好不起、起来了,你自己多、多保重。”

说着话,公主也强争着半坐身子,握着宣仁太后的手哭泣,甚是可怜。见此情景,宣仁太后心里更是难受。

当朝的神宗皇帝,闻听妹妹病重,也赶来看视,亲自为公主诊脉,端着粥喂公主,公主勉强为皇帝吃了。

神宗见妹子已入弥留之际,悲痛至极,忙问妹子还有什么要求?

公主望着神宗,两眼垂着泪说道:“皇兄在、在上,皇妹别、别无所求,只有一事相、相求,万望准、准请。”

神宗流着泪,紧握着妹子的手,忙说道:“皇妹且说,只要是皇妹所请,皇兄没有不准的。”

公主强挣着病体说道:“皇、皇兄,我与王侁,好歹夫、夫妻一、一场,惟愿能、能复王侁官、官职为念。”

这个时候了,宝安公主心里挂念的还是不务正业,胡作非为,薄情负义的王侁,何其悲也!那神宗皇帝听了,伤心不止,心里十分怨恨王侁,然为了安慰妹子,还是急命王侁官复原职。

王侁复官第二日,公主薨逝。

就王侁这么个货,能是什么好人!

且说他交往的苏轼吧,官非谏官,职非御史,常常处于“靠边站”的位置,因此满肚子牢骚,看这也不对,瞧那也不是,在朝廷上也不受重用,因此便钟情于诗词书画,和王侁关系好到恨不能穿一条裤子,经常在一起交流玩物丧志的心得体会。若不然,苏轼倒霉,王侁跟着受罚?!

也就苏轼碰上了惜才爱才的神宗皇帝,况且仁宗皇帝曾说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个好宰相,指的就是苏轼和他的弟弟苏澈,故此也算是苏轼一生的造化,虽不待见于朝廷,终还是保全得了性命,使得他能纵情以山水,写出了光耀后世的锦绣文章。

因为王侁也是个文人,也好写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和苏轼关系极好,所以,苏轼将高俅当做锅往外甩时,就想到了王侁,遂将高俅推荐给了王侁。

无奈高俅这厮命太好,谁都见不得,谁都把他当锅甩,却越甩越顺,越走越高。

因为高俅乃是好友苏轼推荐来的,故此,王侁待高俅甚厚,那高俅到了王侁府上,只干些帮闲的事情,过得舒适的很。

一天,王侁都尉因次日庆生辰,吩咐府中安排宴席,然后派人前往端王府,专请小舅端王赵佶前来赴宴。

被王侁派去请端王的人,就是新来不久的高俅。

高俅那厮奉了王侁之令,怀揣着请柬,一路急走,来到了端王府,正看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条,把绣龙袍前襟拽起扎端在条儿边,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和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踢气球。

那端王玩得高兴,挪腾跳跃,大呼小叫,忘乎所以。见端王正在兴头上,高俅不敢过去冲撞,就立在旁观的人背后,等待着端王踢完气球,好递送王侁驸马都尉给端王的请柬。

命中注定高俅当得遇贵人,该是当大奸臣的料,就在这时候,时来运转了,端王踢着的那个气球,腾地而起,端王没接着,却从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

立在人后的高俅,见气球飞向自己,也是一时的胆量,也是踢惯气球后的条件反射,反正见气球飞来,高俅当场就使了个“鸳鸯脚”,“噌”地一下,把那气球踢还给端王。

就这一脚,小混混高俅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踢出了他人生的大好前程。

那端王正在和几个小黄门踢着气球,那气球耍起性子,竟然敢不听从端王的指挥,往人群中飞去。

正在为没能接住那气球而懊丧的端王,猛然见人群中一个汉子,使出一个漂亮的鸳鸯脚,将那气球踢还与自己,动作简直是绝了,挪移腾跃中,轻巧飘逸,透着一股仙气。

端王见状,大喜,高吼一声:“好脚法!”随即将气球踢与小黄门,问高俅道:“你是甚人?端得本王不曾见过你?”

高俅见问,忙趋身向前,“噗通”一下,跪于地上,连磕三个响头,高声答道:“回端王爷的话,小的是王都尉府上亲随,受都尉使派,专送请柬给端王爷。小的在此拜上。”

说着话,高俅两手高举过头,恭恭敬敬地向端王敬递请柬。

端王伸手接了请柬,看毕,笑道:“原来明日便是姑夫的生辰,本王定然前往。”

端王将请柬递于随从收了,和蔼地对高俅说道:“你起来吧,本王且要问你情况。”

高俅闻声,爬起身来,又给端王弯腰作揖,说道:“小的这厢失礼了。”

端王不再理会请柬之事,笑着问高俅道:“原来你也会踢气球?”

高俅心里暗道:“瞧端王这话,咋才是个也会踢?是相当会踢。”嘴上却说道:“回端王爷的话,小的随便耍的,让端王爷见笑了。”

随便耍都耍得这么好,要是不随便耍该耍得多好?端王闻言不但没见怪,反而更加欢喜,问高俅道:“你唤做甚么?”

高俅答道:“小的叫做高俅,高即高俅的高,俅即高俅的俅。”

端王闻言大笑,嘴里说道:“好,高俅,高俅的高,高俅的俅。来来来,你也下场来,踢一回耍。”

高俅闻言,心里惊喜,忙冲端王作揖,低声说道:“小的是何等样人,敢与恩王下脚?不敢,不敢,万万不敢。”

端王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园,气球踢起来,没有什么端王不端王的,你只管下场来踢就是,但踢无妨。”

高俅再三拜道:“不敢,不敢,小人不敢。”

高俅三回五次告辞,端王定要他踢,高俅只得磕头谢罪,解膝下场。

端王叫小黄门发了气球,气球便冲高俅飞去。

高俅用胸停了球,再用脚踢起来,那气球一似鳔胶黏在身上。

那高球为了显本事,使出了平身积累的所有技巧,把个气球踢得神出鬼没,只看得端王眼花缭乱,欣喜若狂,高兴得见了高俅像是见了他先人一样。

当日,高俅辞别要回,端王恋恋不舍,一直亲送高俅到端王府门外,眼巴巴地看着高俅远去了,直到看不见高俅的身影了,才恋恋不舍地转身回到府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