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第一百〇一章 运筹帷幄

第一百〇一章 运筹帷幄

第二日清晨,王黼仍在忧愁江南民变的事情,童贯、蔡攸二人已约了高俅高太尉,三人一道来到宰相府,要和王黼商议此次征剿梁山贼寇之事。

王黼相让着三人坐定。

童贯对王黼说道:“枢密院将向全国下达调集兵马之令,征集令下达之后,将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五十万。现在的当务之急,乃是拟定征剿梁山贼寇的具体方案,以确保征剿大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凯旋而还。”

高俅闻言道:“童枢密过于慎重了,无需那般繁琐。以我之见,只管挑选精兵强将,一股脑地往里打便是,把个区区梁山,算个甚!能挡得住朝廷优势兵马征剿?”

蔡攸也道:“高太尉所言极是。以往征剿梁山,皆是地方厢军担当主责,以至于劳而无功,助长了梁山贼寇的嚣张气焰,倒使他自以为强盛;而今,组织朝廷禁军、御林军、禁卫军、西北贯战之精兵,只管猛冲猛打就是。那梁山贼寇,乌合之众也,必难抵挡朝廷大军,待攻破了梁山山寨,杀他个片甲不留,将他的大寨一把火烧个精光。”

这些人中间,童贯毕竟懂点军事。童贯听了高俅、蔡攸的话后,沉思了片刻,摇着头道:“梁山地形复杂,周边水泊纵横,征剿梁山,绝非易事,当慎重对待。以我之见,不如高太尉、蔡监军统兵,分水陆两军同时进剿梁山,马步军步步为营,渐次推进,水军千舟迸发,直冲金沙滩,攻击梁山大寨;我统率后援大军,从四面围定梁山,防止他突围外逃。王宰相负责战略物质统筹,务必统筹到一千艘船只,五千余名船手,如此才能确保战事有效进行。”

许久未说话的王黼闻言说道:“童枢密所言极是。然而,目今的情况是,朝廷准备向契丹用兵,战略物质需求巨大,当通盘考虑。我意是就近取材,筹集物质,江南方面一兵不调,一物不征;之所以如此,乃是为了应付后面与契丹的战争所需。至于一千艘船只,五千余名船手,着令济州太守张叔夜负责调集便是。”

王黼之所以如此说,真实的意图乃是害怕童贯等人调集江南的兵员和物质,暴露了方腊民变的情况。

童贯不明就里,隧道:“我和高太尉、蔡学士只管打仗,粮草的事全由宰相负责,至于如何筹集粮草,我们一概不管,只要打仗的粮草供应上就行。至于江南兵马,可以暂不调集,此番征剿梁山兵马,主要从京师周边及西北边关调集。”

王黼道:“如此最好!本相绝不敢耽误童枢密、高太尉用兵所需。”

童贯道:“好!就这样定下来,待西北精兵抵达之后,即对梁山用兵,剿灭梁山贼寇。”

几个人商量好后,与王黼告辞,出了王黼的宰相府,各自回府准备去了。

再说梁山上的宋江,自从放走了赵良嗣后,一直关注着朝廷方面的情况,想知道赵良嗣使金回来没回来?若是赵良嗣使金回来了,有没有将梁山愿意接受朝廷招安的意愿禀告给徽宗皇帝。

为了掌握这个情况,宋江隔三差五地派神行太保戴宗前往汴京,打探情况。

戴宗往汴京跑了几趟,打听到的情况是赵良嗣使金尚未返朝。戴宗将情况报告给了宋江。宋江虽然心里着急,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耐心等待。

一个月后,宋江又急不可耐起来,再次指派戴宗前往汴京,打听朝廷的情况。

这时,童贯征集起来的各路兵马已经集结于汴京郊外,正准备出征,剿灭梁山。

戴宗来到汴京,打听到赵良嗣已经使金回来,朝廷已调集天下兵马五十余万,准备对契丹用兵;令戴宗吃惊的是,朝廷打算从调集起来的五十万兵马中,抽调出十万人马,由高俅高太尉挂帅,蔡攸蔡学士监军,征剿梁山,作为对契丹用兵前的实战演练。

打听到这个情况,戴宗未敢耽误,双腿上绑上马甲,行起风行法来,半日时间便赶回了梁山山寨。

戴宗扑入大堂,望着高坐于第一把交椅的宋江及两侧坐着的卢俊义、吴用,高声叫道:“三位主事的哥哥!大事不好了!”

宋江见状,惊了一跳,直起身来,急问道:“戴宗兄弟,何事不好了,快快报来。”

大堂下面坐在两旁的一些头领见状,也大为惊愕,痴呆呆看着戴宗。

戴宗高声报道:“公明哥哥,卢员外哥哥、军师哥哥,前阵子咱放走的那个赵良嗣已使金回朝了,朝廷已调集五十万兵马,准备征讨契丹。目今,调集起来的五十万军马,已集结在东京郊外,整装待发。”

宋江闻言道:“此乃好事嘛!朝廷有大事,方才想得起招安俺等。你可打探清楚,那赵良嗣有无向圣上反映梁山招安之愿。”

“好什么好啊!公明哥哥!”戴宗叫道:“赵良嗣有无向圣上反映梁山招安之愿尚不清楚,但我已打探清楚,朝廷从调集起来的五十万兵马中,又挑选出十万精兵强将,在高俅高太尉统领下,不日内将征剿梁山。”

宋江闻言,惊得从交椅上站起身来,浑身颤抖。

旁侧吴用见状,安慰宋江道:“哥哥莫要惊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想办法抵御他便是了。”

宋江颤抖地说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呀!那可是十万精兵啊,咱梁山弹丸之地,怎经得住朝廷十万大军的征剿?!”

其他好汉闻听到这个情况,皆面面相觑。

大堂下面坐着第四把交椅的林冲闻言,跳将起来,大声喊道:“好得很!”

宋江瞪着林冲吼道:“好什么好?!教头忒是糊涂,难不成你希望高太尉剿灭了俺们梁山?!”

林冲望宋江一拜,说道:“哥哥在上,不是高俅那厮要剿灭了俺梁山,是俺们梁山要把高俅那厮千刀万剐!哥哥在上,既是高俅那厮来了,你只管交给俺林冲便是,俺定不叫那厮活着回去!”

宋江闻言,心里略安,接着转动了下眼珠子,沉思起来。宋江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林冲说道:“林教头,高太尉此番前来,如何应对,全听军师和俺的。退一步讲,就算是咱们梁山能抵御得了朝廷大军,也不得伤害高太尉,咱们还等着朝廷诏安呢!”

远处坐着的李逵闻言,一脚蹬翻了座前面的案几,跳将起来,大声吼道:“又是招安!招安!招俺的个鸟安!俺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好,焉何要受朝廷的招安?!这不是闲得蛋疼嘛!若高俅那厮来了,俺教头哥哥只管杀他就是,铁牛俺助教头哥哥一臂之力。”

宋江见状,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斥责李逵道:“拙!你这个黑鬼!老毛病又犯了?信不信俺斩了你的个黑头?!”

李逵见宋江发怒,赶忙缩了下头,嘟囔道:“铁牛的这颗家伙,还留着吃肉喝酒呢!”

关胜、呼延钧、董平、花荣、秦明等人见状,大笑。

坐在中间的武松站起身来道:“笑什么笑?堂堂英雄好汉,仗剑走天涯,快意人生,焉何要受他朝廷的招安?!”

宋江心里怯惑武松,假意未听到武松的话。

林冲、鲁智深等人面上,皆有不悦之情。

吴用往下面看了一圈,说道:“各位兄弟,稍安勿躁。就眼下情形,招安与不招安,乃是后话,当务之急是打败高太尉的进剿。目前的情形是,打得败高太尉的进剿,则招安有望;打不败高太尉的进剿,命都悬了,何来招安?!”

众头领闻言闷闷不乐,宋江更是惶恐不安。

吴用见状,转首对宋江说道:“公明哥哥无忧,朝廷兵马,咱们多有耳闻;即使是西北精兵,也不是多么可怕。想那朝廷将领,多有建功,只是当初无他的对手,以此只显得他们豪杰。如今,放着咱如此这般好兄弟,特别是林教头、武都头,皆如狼似虎的人,老虎都打得,把个高太尉算甚?!”

武松听到吴用夸赞自己,免不了又洋洋得意起来,豪壮地说道:“军师哥哥所言极是,俺一个人对付他朝廷的十员大将!”

吴用笑笑,续劝宋江道:“仁兄只管看我的,我定将让高太尉及朝廷大将们吃我一惊。”

宋江道:“谈何容易,军师如何惊他?”

吴用道:“他长途跋涉而来,我分兵骚之,连续败他几阵,等他攻至大寨时,已是疲惫,挫败其进剿,绝对有把握。”

宋江闻言大喜,问道:“如何排兵布阵?”

吴用道:“先差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此二人于路途设伏,先战他一阵。”

宋江嘴里道好,遂差董平、张清二将,各带一千马军,出山寨,埋伏于济州前往梁山路途上,等候着朝廷大军到来,截杀一阵。

张清、董平起身离座,高声答道:“遵令!”

宋江又问吴用道:“董平、张清之后续派谁出阵?”

吴用道:“差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打第二阵。”

宋江遂又派鲁智深、武松二将各带一千兵马,于张清、董平之后五十里处埋伏。

鲁智深、武松高声答道:“遵令!”

宋江问:“第三阵派谁?”

吴用道:“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

宋江遂又派花荣、秦明各带一千兵马,于鲁智深、武松之后五十里埋伏。

花荣、秦明高声答道:“遵令!”

“第四阵呢?”宋江又问。

吴用道:“打完前三阵,高太尉兵马即可至水寨边,必使用调集来的船只,可派阮阮氏兄弟及李俊、张顺等水军头领出阵。”

宋江遂安排阮氏兄弟及李俊张顺准备船只,埋伏于水泊芦苇丛中,单等高太尉进入水泊后,摇船杀出。

阮氏兄弟及李俊、张顺等人起身,高声答道:“遵令!”

宋江看着吴用,接着问道:“第五阵呢?”

吴用道:“若是还有第五阵,自然是需要林教头、关将军了。若是叫高俅攻至大寨前,前途堪忧,只好派林教头取他性命了。”

宋江大惊,道:“不如此不行吗?兄弟们前途重要,当保全高太尉性命,好叫朝廷诏安。”

吴用道:“公明哥哥,俺刚才说了,若胜之,则招安至;若败之,招安无望也。先顾眼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