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风汉魂 > 第21章 永嘉之乱(六)

晋风汉魂 第21章 永嘉之乱(六)

作者:月儿山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2:26

第21章 永嘉之乱(六)

略显疲惫的刘曜整理着衣襟,从后门缓缓步入正殿…

“王爷安好”……呼延晏

“几日不见,王爷愈发的神采奕奕了”……王弥

“王爷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呀”……石勒

看到刘曜进殿,三十五岁的呼延晏,三十六岁的王弥,三十七岁的石勒,俱连忙起身满脸堆笑着给这个三十岁的男子轻施一礼。

“坐坐坐…”刘曜淡淡的说着话,右手示意三人,自己竞自坐下,

“三位将军前来可有公干?”

“回王爷话,是这样的”,石勒连忙接话,“我们三人一来是为恭贺王爷攻破晋国都城,二来是为请示王爷下一步该做何打算,三来是为王爷送礼的,攻下这都城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不敢忘却王爷的恩德…”

“哦?”刘曜向椅子上一靠,双眼一抬扫视着三人,“都有何礼物呀?”

三人俱拿出一封信,游子远连忙下得台阶来,接过左一位王弥的信,再来接右一位石勒信时,却被石勒用手一挡,游子远又去向了左二位…

石勒朗声说到,

“首先恭喜始安王此次率兵攻破晋国都城,立下不世战功!想我辈前前后后兵锋直指洛阳城已有三四次,次次功败垂成。我想、这个中滋味,王弥将军怕是感受最为深刻。”

说话中,石勒与王弥对视一笑,

“而此次,我辈之所以能够成功,鄙人以为,首要因素,在于王爷军威浩荡,指挥有方,这是根本,王爷乃首功。其次,便是呼延晏将军与王弥将军做战勇猛,执行有力,二位将军亦是功不可没。而我部军士虽也用心用力,耐何实力不济,此战我军并未尽得上力气,对此,勒深感羞愧。因而,此次送王爷的礼物、勒与二位将军便有不同,勒只能送得起一封信,更希望能亲手呈于王爷。”

语罢,石勒起身上前几步,将信恭恭敬敬的双手呈上…

王弥与呼延晏的礼单,刘曜只看了一眼便放在了桌上,石勒的一番言语,却引起了刘曜的兴趣,

“世龙兄坐…”刘曜双手接过信来,只看了几眼,便疑惑的看向了石勒,

“勒这些人马不图什么,只为跟着王爷有口饭吃,这礼物王爷千万赏脸收下…”石勒坐在椅上,遥遥向着刘曜拱手抱拳。

王弥与呼延晏俱纳闷的看着二人,脸上尽是不解的神色。

“好,这礼物我收了”,刘曜面露笑容,

“不过,世龙兄刚才之言语有些重了,我辈俱为陛下做事,当图诚惶诚恐、尽心尽力就好,何以言功?即便真论功劳,前锋大都督呼延晏将军一路十二战十二胜,又几次攻破洛阳城,又首先攻入皇宫,当推首功。而次功,那就非征东大将军莫属了。征东大将军帐下的将士们都是英雄豪杰,他们与呼延晏将军一起率先攻破洛阳城、攻破皇宫,又差点把本王都给攻破了。这等功劳也着实是不小啊!世龙兄…”说到这里,刘曜轻笑着看向了石勒,

“我们两军的功劳怕也是同一档次的吧,哈哈哈哈…”

“王爷…”

呼延晏、王弥、石勒,一闻此言,几乎同时报拳,而那王弥更是一愣,一副无辜的样子,急匆匆起身上前,

“王爷,何来此言呀?我手下有军士冲撞了王爷吗?王弥是着实不知呀!”王弥一脸认真的看着刘曜,

“如若王爷不信王弥,现在就可治王弥死罪,如若王爷信王弥,今日回去,王弥定当查个水落石出,给王爷一个交待!”

看到王弥这般认真的样子,又想起汉主刘聪所言,刘曜欲要刁难王弥的心思瞬间便去了一半,

“王弥将军坐,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言九鼎的人中豪杰。王弥将军既然敢只身前往我的军营,自然是心中光明磊落,本王何以不信?这等小事,过去也就罢了,征东大将军不用太过认真。”

“谢王爷宽宏大量,王弥回去定当严查,给王爷一个交待…”

呼延晏见王弥退下,连忙说到,

“王爷,属下乃一介武夫,不善辞令,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属下知道,此次出征受命于天子,受王爷节制,故而,在天子面前,在王爷面前,属下万万不敢言功!”

“王爷…”石勒不等呼延晏话语落音,也欲说话,不想刘曜却站起身来,双手一伸,连连阻止…

“好好好…诸位,本王也不是贪功之人,各位的功劳,本王将会如实上报天子,诸位等着嘉奖便是。现在,我将此战的战果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军共毙敌两万余人,抓获晋帝司马炽…”

“啊~抓获了晋帝…”几人俱面有惊色,纷然交首…

“诸位诸位…”刘曜轻笑到,

“晋帝已被囚于重兵囤守之端城,现在他是插翅也难逃了。除了他,我们还俘虏了晋太子、文武百官以及士族民众近一万余人。可以说,晋帝国已全然覆灭…”

“好!”三人齐声叫到,“王爷此功定当名垂青史,永载史册!”

刘曜开心的一笑,

“刚才各位将军询问下一步有何打算,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刘曜逐一看向了三人…

“这个…”……呼延晏

“嗯…这个…”……石勒

王弥稍做思称,向刘曜一报拳,柔声说到,

“王爷,愚以为王爷应当奉劝陛下自平阳迁都于洛阳。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之说,故而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这便是夏、商、周、东汉、曹魏、晋均选洛阳做为都城的道理。如今,洛阳城四周,四面都有要塞、城池,城中宫室完备、也完全不用耗费人力物力再去修葺营建。更重要的,是那些留下未走,而被我们抓获的官员、士族。他们全是能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有用之才。故而,洛阳实乃建都之第一选择呀。”

“报…”王弥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传报声,

“报始安王,陛下秘旨到…”

刘曜连忙起身,“那诸位请回,本王就不送了,有事我们明日在议。”语罢,刘曜头也不回便往后门走去…

“你觉得王弥迁都之策怎样?”刘曜问向了身旁的游子远,

“王爷准备采纳王弥之言吗?”游子远躬身低头,抬眼偷瞄刘曜,

刘曜轻蔑的一笑,“他那净是一派胡言,听他的,我们汉国便危矣!”

“哦?王爷请明示?”看透了刘曜的游子远顺意说到,

“洛阳是居天下之中,也正如王弥所说,它是十省通衢。但正因此,它在战时,便要面对四面八方之敌。他说洛阳四面有险,但其险最多也只能言缓阻,绝非天堑而不可逾越。他说的洛阳八关,我们来看: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此八关亦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关口,要想守住,均需耗费重兵囤守。再看这八关之内,俱是一马平川,一但敌军攻破一处关隘,便可迅速抵达洛阳城下,给其余关口施加压力。并且,你不敢将重兵集中于洛阳城一处,因为这样极有可能会被敌军围成瓮中捉鳖之势。故而,洛阳实乃需要分兵固守的四战之地,从军事上讲,根本不适宜做为都城…”

“那以前的朝代为何选址洛阳做为都城呢?”游子远问,

“夏、商、周,是靠礼仪、等级观念与分封诸侯国来屏障国都洛阳的安全,至于东汉、曹魏、晋,有那个朝代是长命又不纷乱的呢?又有那个君主在战乱刚刚开启时没有受到敌军惊挠呢?…”

“王爷真是博学多才呀,属下真是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