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 > 第21章 粮油本子深入人心

重回1982 第21章 粮油本子深入人心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1:35

第21章 粮油本子深入人心

对二哥,杨昌庭一直都很敬重。内秀有实在的一个人,不过,二哥也闹过笑话,杨昌庭是听人说的。

据说,第一个二嫂是二哥去柳河竹棕社之前,那个二嫂到家里来,杨昌庭没有记准时间也没记准那女孩的相貌。

据说,来到老杨家的当晚,婚事办理比较简便,就是亲戚家吃一顿。然后,客人都走了,二哥和二嫂自然同住,细节不知。但后来村里传说,二哥第二天跟人说起。

原话是这样的:一开始我们各睡一头,也不晓得怎么回事,醒来后,我们睡在一头了。

杨昌庭至今也不知是真假,这位二嫂,到杨家三天,就被她家人带走了。具体原因,好像是说她姓欧阳,跟杨家是一个祖先传下来的,是本家,不能通婚。

杨昌庭后来猜,估计是她家了解到老杨家兄妹多,又穷苦,不想让自家女儿过来受苦罢了。不过,这一世,二哥的情缘会如何?

按照杨昌庭的规划,二哥和老爸,何须到柳河竹棕社去上班?即使就在老家旧宅,完全可发挥出他们的特长,竹编卖钱,本身就是一个大经济来源。

原先想招工核心问题在于解决户口和粮本问题,但杨昌庭知道,粮本算起来还有多少年?何况,有钱赚之后,买米卖肉,完全可以。

如今的市场在开发起来,水产公司虽然还存在,但其作用已经不是唯一的供应肉食窗口,自由市场上,已经开始有肉卖。

对二哥今后的路如何安排,杨昌庭还不能就说出来,老爸等人的观念一时半会也不可能转变这样快。

时间还足够,杨昌庭也不急着。同老爸说五妹的情况,老爸也心疼五妹在制砖厂的辛苦,表示赞同。即使没有要卖旧衣裤,五妹也不可能在砖厂长期做工。

“五妹卖衣服,行不行啊。”老爸担心这个。

“爸,没事的。五姐比我厉害多了,肯定能够做得好。我在省城还卖嫩玉米呢。烧烤的玉米,都是我卖的,五角钱一个,就是找钱难一点,怕错。”六妹插话说,对于五姐,她是非常敬佩的。

这个已经定下来的事情,老爸、二哥都不反对。至于大哥,已经结婚两年了,另外成家,也有一个小孩了。

对这边家里的事情,他不会过多干涉,可对五妹上班的事,他提过两三次,要五妹注意身体。

“门店怎么找?”老爸担心地说。

“爸,这个事情我来处理,我有打算的。对了,忙完这个事情,我也要安心读书了。”杨昌庭故意这样说,是想让老爸安心。

上午在家知道幺弟和六妹学习,六妹也是聪慧的人,只是家里条件差,才没有继续读书。这时候,心里有意愿,自己也知道要读好书,看起书来也快。

小学期间要掌握的知识并不多,杨昌庭在一个上午,将小学五年的课本给梳理一遍,强调了一些核心的、关键的知识之外,就不多说,要六妹自己去消化。

这年头,如果说话有些学习辅导资料,那都是初中以上才有。而且,还不是跟课本对应的资料,杨昌庭这时候就想,如果自己编出一课三练、编出真题解集,会不会卖出大钱?

不过,这时候全国的家长对子女读书的期待值,还没有后世那种变态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

杨昌庭想,国内在学生读书这个涉及到家庭根本的问题上,最关键的还是资本集团看准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对子女教育具有砸锅卖铁的大决心。

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一些社会根本的因素。每一家都希望自家兴旺起来,得到地位、人望、得到便利和特权,而这些东西,偏偏被人抓紧抓死,不让圈外人碰到。

循环起来,不仅是利益者拿到更好的特权,还普遍被世人认可,没人质疑。以为这些特权是应当的,再有资本在背后推动,从普通民众中大量摄取钱财,割韭菜似的让一家又一家的家长,甘愿拿出所有的钱财来培养子女,以接近权力圈为荣。

杨昌庭一家目前也跳不出这个怪圈,所以,他、六妹和幺弟必须去读书,考取好的大学。

中午,杨昌庭才出门。幺弟想跟着走,给杨昌庭制止了,六妹也不准他走,留在家里陪她学习。

以六妹目前的学习劲头,开学前一定会比不少小学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更多。

先同老妈见了面,才去找五妹。五妹今天制砖也不少,但杨昌庭到制砖厂时,她已经做完。估计也是值得没几天在这里制砖了,发力起来。

带着五妹去街上转,主大街目前是百货公司、商场、副食品公司粮油局、新华书店、五金社、邮电局、电影院、汽车站等,将主要的位置都占据了。

这些地方,目前是不可能撼动的,要么是国营单位,要么是集体单位,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要想租地租门店面,或买一家店子,确实不容易。

两人先转看了主街,没见有空隙,即使有些空地,也是没有建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归属于某家国营单位或集体单位,几乎是不可能动的。

即使在后世,国营单位或集体单位也是到体制改革后,分流下岗后,才开始松动。

百货公司的一侧,有一个空处,被围墙围住,里面是空着不用的。

杨昌庭非常热眼这块空地,百货公司不可能将这地建设起来,百货大楼有三层,在柳河这里也算是高楼了。

能不能跟百货公司商量,将这地租下来?主街找对方,他们肯定是不可能答应的,这倒是要慢慢来。

车站几十米远就见荒凉了,但在车站邻处,有一个建造不久的房子。这一家或许是想做生意之类的,但不知什么因素,停下来了。

建造的放在不大,三间,两层的,不知有没有相关手续。杨昌庭准备去问一问,这个位子目前确实不是旺地,但过两年呢?五年呢?

他决定去问一问,有可能的话,就买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