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 > 第11章 梅 姐

重回1982 第11章 梅 姐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1:35

第11章 梅 姐

十来个人,两两抬一包麻袋,不算吃力。杨昌庭自然作为主力,司机也知道杨昌庭的意图,指挥大家将抬下车的麻袋有序堆起来。

嫩玉米棒子的麻袋可叠堆,辣椒、长豆荚和茄子等则不能叠堆。好在小丘一侧空地宽敞,完全能够放得下。

木材、木炭,灶台、铝锅等也卸下车放一边,十几分钟,所有货物都卸下来。杨昌庭对年轻人说,“多谢各位,我这里有嫩玉米,大哥们都带几个回家尝尝鲜吧。”

开一麻袋,将里面的玉米棒子倒出来,要给帮忙的人。这些人都笑着推辞,表示帮一把手没什么,何况之前杨昌庭还给了一包烟。

看到那个举起那包开过的烟,杨昌庭笑得很自然,这年月的人,情感是朴质的。对这些人挥挥手,道别,他们继续到篮球场那边打球。

准备干活,杨昌庭也注意到旁边过来旁观的美女店主。杨昌庭对她的印象非常好,除了艳美、魅力十足之外,她对人比较热心,心善。

或许是经营小店的缘故,对到她小店买东西、吃饭的年轻人都关怀。前一世,杨昌庭在小店里得到过她的鼓励、劝导,也是如此,在大专里学习的态度,才得以根本的转变。

这个叫梅姐的女人,后来杨昌庭做房地产重新到省城时,已经找不到她,不知是什么缘故。而这一片地也开发了,变成商业大厦。

梅姐是在这边开始卸货时,关注他们,等杨昌庭同年轻人告别,她也没有要回自家小店去。站在小店门外,看着杨昌庭和六妹,可能是好奇他们要做什么。

杨昌庭不打算主动同梅姐招呼,先将油桶灶支起来,生火,拿着大铝锅到操场那边水龙头接水。

吃力地端回来,放到火上。然后,要六妹剥嫩玉米。将嫩玉米棒子外地壳叶去掉,将玉米须也去掉,丢进大铝锅里煮。

嫩玉米最好吃的模式就是煮熟透,翻花,味道才足;另一种就是烧烤,烤到微焦,那滋味比煮吃更好。

另一个是杨昌庭在柳河临时做的,借鉴与后世的烧烤工具。用铁皮简单地锤成槽,钉一些空洞通风,放上木炭。

到灶里取一些火炭,这边木炭很快就燃起来。用铁丝穿了,放在沟槽上烤,准备的工作基本完成。

梅姐一直在看,不知这两个大半小孩要做什么,她在等他们的大人出现,却一直没看到。见杨昌庭做了这些事情,也意识到他们要做什么,走到六妹身边说,“小妹妹,你这是做什么呀。”

六妹怕生,不敢说话。杨昌庭对六妹说,“叫阿姨,对人要有礼貌。”

“阿姨,我哥要卖嫩玉米……”六妹说。

“卖嫩玉米?这个东西好。”梅姐之前见杨昌庭开一个麻袋,知道里面装的是玉米棒子,“你家大人呢,还没来?”

“只有我三哥……”在六妹心中,三哥已经是大人了。

梅姐看着杨昌庭,见他这时候支起一大块纸箱片,上面贴着一张白纸,写着:味鲜嫩玉米,

两角一个棒。

尝鲜身体好,

健康又强壮!

这打油诗虽没什么文化,但这二十个字却写得工工整整,笔力浑厚的正宗楷书。

“你写的?”梅姐走到杨昌庭身边,虽然她穿着的确良仿军装,但衣服内包裹着丰美之物,让杨昌庭心跳有些加速。

“不像吗?”杨昌庭看一眼梅姐,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好字。你有多少嫩玉米要卖?”梅姐说。

“不多,就这些。眼看要开学了,我和六妹的学费还没踪影,想着到省城来卖点自家产出的东西,换点钱。”杨昌庭故意说这番话,有梅姐在旁,等会有这个热心的女人在,很多麻烦都会轻松解决。

“这些呢。”梅姐见一些散放的麻袋,指着问。

“自家产出的蔬菜,有辣椒、长豆荚、茄子。”杨昌庭看着梅姐,眼中神采自若,让梅姐不由地好奇起来。

她在这里开店好几年,到店里来买东西、吃东西的大学生、成年人很多,这些人在她面前,最多是看一眼,然后就转开了视线。

特别是大学生们,更是不堪,有些人过来,分明是想多看自己一眼,但真在自己面前,却不敢正视甚至有些人头都不敢抬起。

而面前这个小家伙,最多十七八岁,居然平静地看着自己,没有半点躲闪。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她看到前面这些东西,心里又坦然起来。

敢一个人带着妹妹到陌生的省城来,还带来一大堆东西要卖,自然是不简单的小家伙。

“这些菜怎么卖?”梅姐问。

“阿姨,蔬菜不卖钱,准备用这些菜换一些旧衣服。我想,省城这边不少人家肯定有旧衣服不穿了的,就用这些旧衣服换蔬菜。”

“你要旧衣服?”

“我们柳河那边,村里好多人家都买不起衣服的。”杨昌庭也不多解释,要给人留推想的空间。

杨昌庭打开另一张纸,写着:蔬菜换旧衣服,大小不论。

纸片用竹棍夹住,立在蔬菜麻袋旁。

“我买十个玉米棒子。”梅姐递给杨昌庭两张一元票子,杨昌庭接了钱,拿一张递回给梅姐,说,“阿姨,你是开张第一位客人,半价。”

“好,有意思。”梅姐笑着将钱收了,“我给你做宣传。”

“谢谢。”杨昌庭也明白,这一世第一次同梅姐见面,接下来肯定会有不少往来,甚至会进行合作。

省城之行,这个开端让杨昌庭也满意。

生了火,立起招牌,自然就引人关注。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看热闹,大人小孩都如此。逐渐地,这边吸引不少人围过来。

有了梅姐第一个买嫩玉米后,就有另外的人开始问价。杨昌庭不多解释,指着那打油诗让人们看。

打油诗并不好,但那手正楷大字却稀罕。这几行字,也证明了杨昌庭确实是有学问的年轻人。杨昌庭在心中暗笑,自己从2020年过来的人,还拿不准你们这些土鳖的脉?

六妹的主要任务就是烤玉米,炭火很旺,要不断地翻转玉米棒子。炭火的热力,让六妹连烤得通红,也显得更可爱。

“煮玉米和烤玉米怎么卖?也是两角一个吗。”有人问,玉米的香气弥散,非常吸引人食欲。

杨昌庭轻笑,说,“煮玉米、烤玉米五角一个,不贵。”

“还不贵?”自然有人会细算,质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