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80章 事发(求首订,求月票)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80章 事发(求首订,求月票)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80章 事发(求首订,求月票)

第80章 事发(求首订,求月票)

马上就要散衙了,皇帝还如此急切地召见,很明显是有要紧事。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一见到洪武皇帝的脸色,他就知道肯定不是好事!

就他自己了解,当下能让皇帝震怒的事情,似乎也只有这一件。

想到这,毛骧当机立断,在见礼之后,不等皇帝说话,他就先奏道:“陛下,末将查到大明宝钞在短短两日内一下又跌去了三成,其中必有蹊跷,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和朝廷作对!”

朱元璋传召锦衣卫指挥使,就是要用锦衣卫这把刀来严查郭桓案,此时一听毛骧的话,反而是有点意外。

大明宝钞又贬值了?

他在眼界方面虽然不能和后世之人去比,但是不能否认他非常聪明,只是把他掌握的消息和毛骧禀告的消息结合起来,他就大概猜到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了。

这一见之下,他更是可以确认,肯定是有大案发生,所以皇帝才会这么急匆匆地召集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员。如今就差刑部那边来人,那就三法司到齐了。

他在昨晚就领到旨意,回去之后就调动锦衣卫,在宵禁之时就控制了这几天内有异常举动的粮店。几乎一夜未睡,审讯出结果之后就等在宫门外,第一时间向皇帝回奏。

“老爷真是聪明,这都能想到,妾身立刻安排!”

朱元璋很清楚,既然是他发明了繁体数字,那就说明涂改账册数字的事情很常见!

都察院和大理寺联合办案,后面还隐着一个锦衣卫,这个阵容比起原本历史上只有大理寺办案要大多了。

如此一来,正好是个机会,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提前引爆郭桓案,揪出这些国之蛀虫!

粮食,是属于税收一环,是朝堂诸多政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本朝的官,真的是当得太难了!

举办美食比试,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兆头。为此,就算没有利益,他们都很乐意捧场。更不用说,这中间其实也是有很大利益的!

这一天晚上,京师中的权贵,有不少人都和郭桓这边一样,一边在忙大明宝钞,一边又关注美食比试的事情。

那些人眼红大明宝钞中的利润,稍微一折腾,那便是暴利,因此便用硬通货粮食这种物资来收购,甚至是把他们藏着的粮食都拿出来了,以求能收到最多的大明宝钞。

听到这话,他夫人有点不解地看向他回答道:“我们有参加不就得了,难不成还一定要被选上?宝钞百贯的奖励,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两人在内侍的唱名声中给皇帝见礼,眼角却是能瞅见先前皇帝召见那人,只是一看那身衣裳,他们就心中震惊。

赵松和吴庸立刻想起之前的胡惟庸案和空印案,顿时头皮都有点发麻。就是不知道这次的案子,又会是什么样的案子?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两个人,感觉文华殿内的气氛都多了一些肃杀之气,让人感觉非常压抑。

他夫人听了,连忙保证一定好好准备,随后,她又有点想不明白,便问道:“皇帝这是转性子了么?怎么搞起这美食比试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当今皇帝可不会在意口腹之欲的人,竟然会下旨举办美食比试,不只是京师地区,还要扩大到全国范围,真的让人想不到!

吴庸大概也是猜出来,怕是有大事发生,因此,他和赵松对了一眼之后,彼此都没打招呼,只是静静地在殿外等候觐见。

郭桓一听,露出笑容道:“食色性也,这食便是排在第一位的。如今朝廷收复云南大理,一统天下,比前宋疆域更广,直追汉唐,皇帝犒劳下自己,想吃点好吃的,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此人他也是认得,乃大理寺审刑司之右审刑吴庸。

他夫人一听,顿时后悔万分,懊恼地说道:“那怎么办?明天就要美食比试,想补救也已来不及,岂不是损失了好多钱?”

整顿军队,该怎么整顿,或许问问海军那边,看看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朱元璋略微开了下小差,精神又很快集中在眼前,听着毛骧把事情禀告完。随后,他便严肃地说道:“军民分开,涉及卫所的,暂且不动;其他的整理出来,一会给都察院。”

不等他夫人回答,他又马上接着说道:“就算是为了钱,不在意那一百贯大明宝钞,光是会御赐题字美食这个,回头让人开个馆子,把御笔题字往里一供,名声出去,就是源源不断地钱财。伱……你可真没点眼力,稍微没交代就办差了事!“

与此同时,户部衙门散衙,各级官吏便一哄而散,纷纷赶回自个府上去了解大明宝钞的收购情况。

之前的空印案,其实也是属于税收中的一部分,因此,朱元璋借机严加整顿,兴了一次大案。

这一点,是朱海军在昨天说郭桓案的时候没有提及的,这让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但是,就在他们认为轻松的一天开始之时,都察院都御史赵松刚到衙门却接到皇帝旨意,第一时间匆匆赶往文华殿觐见。

锦衣卫这把刀,是他不方便用文官体系的时候用;如果可以用现有文官体系达到目的的,他就不会用锦衣卫这把刀。

他正想着呢,就听皇帝又对他说道:“赵卿查账时,可仔细核对账册,从涂改数字入手!”

这不,户部侍郎郭桓一回到自己府上,他夫人就立刻向他禀告收购宝钞的情况。

想着这个,朱元璋也有点头疼。不要看如今大明朝才刚开国,战场之上也是节节胜利,但是军中的隐患却是不少。每年的清军都能查获大量军卒潜逃。

这种事情根本不难猜,就算没有听说朱海军说起郭桓案,他也一样能猜出来。

然而,让赵松都没想到的是,等他赶到文华殿时,里面却已经有人被皇帝召见,他不得不在殿外等着。

朱元璋不相信,三年之后的郭桓案,会查不出有武将参与,但是海军那边却没提及,估计是他自己按下去了。

赵松和吴庸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大声领旨,表明立场:“臣等必秉公执法,绝无包庇隐瞒!”

原本的历史上,是大理寺办案,那些人不敢说惩治贪腐不对,就把反击矛头集中到办案官员,也就是吴庸身上,最终导致吴庸被杀。

他们两人也没等多久,就见殿门打开,一名内侍出门,对他们两人说道:“两位大人,陛下召见!”

传言朝廷很可能会提高破旧大明宝钞换新钞的费用,甚至有些破损的大明宝钞都不会再收,这让那些拿着破旧大明宝钞的人全都急着脱手,以至于郭桓的家人都能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这些破旧大明宝钞。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微微转头看向另外一边的吴庸喝道:“吴卿领大理寺审刑司跟进,都察院核出问题,便由卿等核查审问,要严查到底,敢有包庇隐瞒者,亦同罪论处!”

这不,他夫人就在边上兴奋地说道:“要是这些宝钞都能按照老爷所说那么值钱的话,就眼前这些,我们至少就能赚五十万贯以上了。回头再加上京师以外的,这次该是能赚一百万贯以上!”

结果没想到,就只是短短两天又跌了三成,这绝对是有人故意为之,这种事情,他如何能容忍?

想着这个,朱元璋的目光一下阴冷。

毛骧却没想到这个事情一到皇帝手中,就被皇帝立刻看出问题,并且还给出如何查案,让他不由得非常敬佩,当即不敢怠慢,立刻大声领旨。

皇帝如此之早地召见锦衣卫指挥使,然后又召见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员,毫无疑问,绝对是有大案发生了。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既然如此,又有谁会不抢着时间去收购大明宝钞呢!

因为他们通过那身官服一眼就认出,那是天子近卫中最为特殊的一支亲卫,握有侦缉、刑讯、诏狱之权的锦衣卫指挥使。

这让他有些好奇,因为按照时间推算,他是宫门一开,内侍就赶去都察院传旨,然后他第一时间赶来觐见,这已经算是非常早了。可就算这样,竟然还有人比他还早就在觐见,这也太早了,除非是早已等在宫门外,宫门一开就觐见?

想到这,赵松隐约感觉到,怕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他想得也是没错,比他先到一步的,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朱元璋听了,依旧是严峻了脸,对毛骧又道:“锦衣卫把查到的线索移交都察院,方便赵卿有的放矢!”

郭桓听到这回答,看到他夫人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心思都在大明宝钞这边,不由得略微皱眉,声音高了一分交代道:“到底是几道菜?可有按告示要求给出的?”

郭桓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会之后,才缓慢回答道:“半年后还有全国美食比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入了皇帝的眼!”

………………

听到这话,此时的朱元璋却是有了主意,当即冷声喝道:“还能是谁?大明宝钞不日便会涨价,印了多少钱便是多少钱,谁在收大明宝钞,谁便是兴风作浪之人!”

锦衣卫的办事原则,是疑罪从有,加上是皇帝的旨意,封了那些店铺之后,在他们的手段之下,对于粮食的来龙去脉,要想搞清楚并不是难事。

郭桓还不满足,又指着那些大明宝钞道:“你让下人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好的大明宝钞弄成破损的大明宝钞,三张能多出一张也成,只要达到朝廷倒钞要求就可以,这样还能再多赚一些!”

郭桓看着面前的大明宝钞得意了一会,然后才又问道:“太子殿下的美食比试,府里准备了什么?”

明面上,这一天比较大的事情,便是太子殿下主持的美食比试,这算是个轻松的事情,也让文武官员显得很放松。

而毛骧这边,见皇帝一直含怒不发,心中就越是担心,在禀告完知道的信息之后,他连忙又向朱元璋保证道:“陛下,只要再给末将一些时间,末将定然能把这些兴风作浪之人揪出来!”

这不,文华殿内,就听他向朱元璋奏道:“陛下圣明,末将已查到京师多家粮店的粮食,原本该是官粮,却成了私粮,目前已经查明部分……”

“就是我们最喜欢吃的几道菜。”

他夫人听了,立刻眉开眼笑地应下。

殿门外,赵松有点不安地等待着。结果他还没等到觐见呢,就见又一个文官匆匆赶来。

一听这话,赵松便敢肯定,锦衣卫肯定是查到了真凭实据,要不然不可能如此。

他最担心的,就是大明宝钞贬值,这会影响他印钱用钱,为此,用了大量对话时间请教朱海军,搞清楚了挽救大明宝钞的方法,并且立刻召开户部官员议事来解决大明宝钞贬值的问题。

刚好又碰到了各家粮店的东家要急着收购大明宝钞,把藏着的赃粮都释放了出来,就让锦衣卫更是查得轻松。

收到的大明宝钞越多,回头两道旨意一公布,大明宝钞的价格回升,他们就能赚得越多。甚至可以说,这个赚钱的方式,远比其他任何赚钱方式都要来得轻松。

毛骧这边,感受到皇帝的怒意,更是不敢怠慢,立刻把打探到的消息禀告了一番,并呈上手中的那些资料。

郭桓看着眼前一箱箱的大明宝钞,脸上怎么都掩盖不住笑意,特别是他看到那些破旧的大明宝钞,就更是开心。

但是,谁也不知道,当今皇帝暗地里其实正在磨刀!

对于文官,他能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但是武将这边,却还是比较慎重的。

赵松和吴庸听了,不敢怠慢,下意识地立刻整理下穿着,便连忙入了殿门。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税收其他环节中,竟然还存在严重的贪腐,这让他同样非常震怒,依旧决定要严加整顿,震慑贪腐,确保税收环节不出问题。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文武官员便不得不起床参加早朝。

一听这话,郭桓就后悔了,明白他夫人就没有认真准备,便用恨铁不成钢地语气说道:“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多在太子面前表现下,岂会没用?你个妇道人家,为何眼里就只有一个钱字?”

朱元璋在他们两人见礼完毕之后,语气森严,冷声喝道:“锦衣卫侦知,地方兼朝廷各级官员皆有盗卖官粮,数目极其庞大。赵卿领都察院诸御史即刻封了户部,核对今年夏粮赋税账册,敢有包庇隐瞒者,同罪论处!”

等朱元璋看完那些收集到的资料之后,哪怕只是根据时间来估算,他也能肯定,绝对是郭桓那些人在御前会议之后做下了这些事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似乎是有点感慨地说道:“这才是正常的皇帝,要是老像之前一样,再这么伺候十几二十年的,谁吃得消啊!”

毛骧听了,却是大吃一惊,明显非常震惊。

朱元璋之前点名了的那些官员,都有涉及其中。甚至除了文官之外,还有部分武将也在锦衣卫查获的名单之内。

朱元璋听着他的禀告,并没有马上说话。

对他们来说,洪武皇帝可不是好欺的,让他们为两道旨意做准备的事情,绝对不能拖延。因此,他们只能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尽量收购大明宝钞。

户部侍郎的俸禄才几个钱,百万贯钱的收入,还不用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就能赚到,怎么可能不开心!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百万贯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是郭桓显然并不满意,他坐在太师椅上看着面前的大明宝钞,交代他夫人道:“明天是太子殿下主持的美食比试,应该还能拖一天,但是后天该是最后期限,必须要给陛下一个交代,大明宝钞的旨意肯定就会公布了。只有明天一天时间,把粮食都抛售出去,尽可能多收些大明宝钞,总之,能再多收多少就收多少!”

可如今,朱元璋却把都察院也加了进去,并且是由都察院先掀开这个贪腐案,如果还是以历史上的方式反击这个贪腐案,难度就会加倍,并且还要考虑都察院的御史反击。

要知道,御史的战斗力,至少在嘴皮子上绝对是朝廷诸多衙门中最强的。这两个衙门一起承担可能的后果,要还想出现历史上的结局,除非给予朱元璋的压力,也要比历史上加倍才行!

感谢游侠NOVA的500起点币打赏,感谢jamesleex,者乎之的打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