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372章 光复京师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72章 光复京师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372章 光复京师

第372章 光复京师

说真的,祖大寿对吴二狗有点不满,感觉牛逼哄哄的一样。

你要是真的精锐,那军中佩服地,就是精锐,那也没什么。

可是,你看看你的手下,不说人高马大吧,就这细胳膊细腿的,也亏了是火枪兵,要不然,人家对面的白甲兵能一个打你十个还轻松。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祖大寿还是提醒道:“别以为就你们有火枪,看到没有,对面也有火枪兵的。鞑子的火枪质量都不错,打得远,打得准,不容易炸膛,就没有什么顾忌!”

吴二狗听到这话,却是冷笑道:“我就是要让那些狗鞑子看看,他们那根本就不叫火枪,而是烧火棍,在我们太平军面前,啥也不是!”

听到他这话,祖大寿的手下,不由得都起哄了起来。不过人家毕竟是皇帝派来协助他们的,因此,也就只敢在人群中起哄一下而已。

吴二狗也不理他们,带着手下便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了。

祖大寿等人,自然在看着的。他们发现,吴二狗这支火枪队离对面还有三百来步的时候,就不敢上前,准备射击了,顿时,他们就无视对方是皇帝派来的,都嘲笑了起来。

“啊呀,刚才说话好大的口气,把我的腰给闪了。”

“可不是,不是要给鞑子知道他们手中的是烧火棍么,那躲得远远地是什么意思?”

“这有三百多步吧,能打中鞑子的话,我叫你一声爷爷!”

“明明是怕了鞑子,却还说那么大的口气,这牛皮是真大!“

”……“

吴二狗听到身后传来的这些杂音罐,回头看看,见祖大寿没有阻止的意思,便对这些人说道:“乖孙子,一会记得叫爷爷!”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看向自己的手下道:“都是要当爷爷的人,瞄准了就给我打!”

他的手下纷纷答应一声,随后便都表示已经瞄准。

对面的白甲兵看到面前的明军离那么远就准备射击,却是一个个如临大敌,每個人都严阵以待。

他们昨天没有向明军营地发起过进攻,但是事后听说了,明军的火枪射程很远。

不过当初是太乱了,到底有多远,谁也说不准,各种说词都有。

正当他们紧张地防备之时,对面开枪了。

“呯呯呯……”

这枪声一响,祖大寿等人便立刻闭嘴,抬头看向对面。

但是,火枪发射冒出的硝烟,遮挡了他们的视线,看不清对面的情况。

“呯呯呯……”

连绵不绝地枪声响了一阵之后,火枪兵便退向了城墙两侧,同时吴二狗转头对他们说道:“孙子们,可以杀过去了!”

寒风呼啸,火枪停止射击之后,硝烟便随之散去。

祖大寿等人一眼便看见,对面城头上防守的白甲兵,竟然都倒地上了!只有小部分鞑子,正在往后撤退。

这一见之下,他们的眼睛顿时瞪得滚圆。

这么远的距离,都能打死那些白甲兵?

这到底是什么火枪?这一刻,特别是那些人高马大的家丁,忽然非常同情对面的白甲兵。

那一身厮杀功夫,那一身装备,真的是白瞎了。以后在这种火枪下,什么都不是!

练武,练个鸟武!祖大寿当然也是非常震惊,他是万万没想到,皇帝手中竟然有这么厉害的火枪。只要鞑子没有,那就是碾压的了,难怪皇帝只是派了五百来人过来而已,对狭隘的城墙来说,这已足够了!这么想着,他一下回过神来,便立刻大声喊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杀!”

他的手下被他这么一喊,顿时回过神来,便一个个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嗷嗷叫着冲向对面去了。

甚至有几个人在经过吴二狗所部的时候,还兴高采烈地大声喊了“爷爷”。

相对和白甲兵厮杀,这种叫几声爷爷,然后去捡尸体的做法,不要太愿意!

于是,祖大寿的人马,攻入了内城城墙,而吴二狗的火枪兵,则在后面掩护。

在这样的配合下,明军势如破竹,占领的内城城墙越来越多。

当然,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几段城墙上,鞑子还藏有火炮,哪怕是小型火炮,比如佛朗机炮,或者虎蹲炮,也一样给明军巨大杀伤。

但是一般而言,在这种城头上的厮杀中,火炮也就只能放一炮的机会。

等到中午时分,明军这边,已经按计划,攻占了内外城相隔的城墙。从东西便门发起进攻的两路明军,在城头上会师。

崇祯皇帝在无人机的监视画面上看到这情况之后,便转移大军,拔营进了外城,火枪兵分为两批,轮流上内城城头,居高临下监视内城城区。

不用说,城外的难民,也可以回自己家里了,有监察队巡逻,任何军卒不得骚扰百姓!

午后时分,太平军第二军的骑兵营也已经赶到了京师。

看到又有援军赶到,明军这边,自然是欢声雷动,让内城和皇城的鞑子更是忧心忡忡。

下午之后,明军这边继续沿着内城城墙推进,争取拿下所有城头,彻底包围城内的鞑子。

祖大寿看到这一幕,便私底下派出了他的家丁,入内城寻找他外甥吴三桂。

大势之下,鞑子被歼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犯不着陪鞑子死。

崇祯皇帝正在忙着,忽然赵大牛就兴奋地跑来禀告道:“陛下,根据无人机监视的情况看,奴酋很可能是在东厂。”

从天上盯着地面,可以不时看到有鞑子快马去到东厂,然后又离开。时间久了,自然就察觉出来了。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道:“在东厂?那东厂有什么好的?”

他边上的太子朱慈烺一听,忽然兴奋地猜测道:“父皇,东厂有地牢,鞑子躲在地牢里,便不怕我们从天上砸石头了。”

他可是被鞑子关在东厂地牢半年之久,因此,一提到东厂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地牢。

崇祯皇帝一听儿子的话,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于是,他便很有兴趣地问赵大牛道:“你有什么点子?”

赵大牛听了,说出他的应对之策道:“直接丢大石头,埋了东厂。如果奴酋在里面,那就会埋在里面,就没了指挥。要是奴酋不在里面,也就是大型无人机费了些电而已。”

太平军的火药铅弹和粮草辎重不多了,但是大型无人机的电是手摇式发电机,石头遍地都是,就这些都不缺。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指示道:“行,那就这么办。”

朱慈烺在边上听到,连忙说道:“孤知道地牢入口是在什么地方,孤和你一起去。”

其实,王承恩也熟悉东厂,不过朱慈烺要去,那自然也是没问题的。

很快,大型无人机便又一架架升空,这次装的都是百来斤的石头。先飞高空砸了东厂的建筑,特别是地牢入口附近,更是重点照顾对象。

到了后来,大型无人机便飞抵了一些,投的就更准确了。很快,地牢入口附近那,就全是百来斤的石头堆在那里了。

要是说,之前还不能确认那地牢里面到底有没有奴酋的;在大型无人机实施轰炸之后,通过无人机监控可以发现,鞑子不顾危险,都在忙着搬开那些石头,那就证明,那地牢里面就算不是奴酋,也绝对是重要人物了。要不然,鞑子不会急着去搬开那些石头。

于是,大型无人机这边,毫无犹豫地投了火油罐,直接焚烧地牢入口。

这还不够,在火烧东厂之后,又继续丢百来斤的石头,一直垒到很高,没有鞑子再去搬那些石头为止。

内城城墙上的攻势,还在继续。鞑子抵抗越是越来越弱。

终于,在明军快要攻到北城墙段的时候,有鞑子已经熬不住,带着家人,骑马从北门开始逃了。

以前的时候,给了鞑子逃的机会,但是鞑子没有珍惜,以为来了援军就能改变命运,非要和明军打一仗。

既然如此,崇祯皇帝也不会客气,把手中的到骑兵营都派了出去追杀,还让大型无人机从空中骚扰迟滞鞑子逃跑。

京师内城和皇城之中,已经有鞑子在互相残杀了。准确地说,那些不想死的非建州女真鞑子,在抢建州女真的人头,成为自己的赦免投名状。

内城和皇城的乱象,自然也是在所难免了。这两个地方居住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或者官宦世家,就倒了大霉,很多户都被疯狂的鞑子拉了垫背。

太平军这边,以第六军为主力,在第二天之后,开始下城墙,一个坊一个坊的清理残留的鞑子,接受非建州女真的投降。

等到下午时分,第二军的将士也赶到了京师,便加快了清理京师残敌的行列。

第二军在扩编之后,有将近四万人,大都是宣府大同的军卒,就是大明边军来的,军事素质就高了不少,清理的速度变得更快起来。

三天之后,崇祯皇帝带着儿子女儿终于又回到了紫禁城。

看着残破的紫禁城,看着地上虽然挪走了尸体,却依旧能看到的斑斑血迹,崇祯皇帝并没有开心,而是凝重。

这一场浩劫,定然是要铭记一辈子了。

拿下京师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登记人口,丈量土地,要在开春之时分配下去,不耽搁来年的春耕。

东厂的石头,被全部趴开,地牢中的情况,也报到了崇祯皇帝这里。

鞑子的皇太后,小皇帝,还有那个摄政王多尔衮和什么礼亲王代善等五六十个鞑子,都被蒙死在了里面。

另外几个奴酋,比如阿济格,豪格,济尔哈朗等等,不见踪影,有可能是逃了,也有可能还在城里某个角落缩着。

至于那些投靠满清的官员,有不少死于鞑子临死前的疯狂。

于是,为了京师的安全,搜索残敌和人口登记便同步进行.不管是什么府邸,寺庙、道观或者其他,全部都要进行登记。

这么一查之下,还真得查出了不少躲起来的鞑子,也意外揪出了一个大汉奸,就是洪承畴。

当时洪承畴看到大势已去,便躲去了寺庙,贿赂主持剃发当了和尚。

本来的话,他以为能逃过一劫,以后再看情况行事。

结果太平军的一个原则,就是所有人口都要登记造册,一下给查了出来。

对于洪承畴,崇祯皇帝是真心信任他,松锦之战,以为他是殉国了,就给他做法事祭奠他,结果没想到,他却是投降了满清,以至于崇祯皇帝脸面扫地,树立榜样树成了一个笑话。

“皇爷,那洪承畴说他有下情禀告,投降满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忍辱负重,就是保全自身,折腾就有机会可以再为皇爷效命!”

王承恩说到这里,看看崇祯皇帝的脸色,然后补充说道:“他想面见皇爷禀告。”

崇祯皇帝一开始听得非常愤怒,但是,等王承恩说完之后,表面上已经看不出愤怒之色了,只是冷声说道:“亏他还有脸想来见朕。过几日祭奠甲申国难之忠臣良将之时,把他,还有吴三桂、尚可喜等人,活剐了!”

祖大寿派去找的人,压根没有找到吴三桂,而吴三桂自己躲在民宅内,也缺少对外的消息,没想到太平军攻势那么快,以至于他都没有来得及获取投名状就被太平军给抓了。因此,他便依旧按鞑子算。

尚可喜没想着杀建州女真获取投名状,而是一心想逃跑,在跑出京师之后,被大型无人机丢下的石头砸到了战马,从而被骑兵营的将士追上而俘虏了。

此时,王承恩见崇祯皇帝意思很明确,便没有再说,当即领旨出去了。

大概半个月之后,京师的统计人口便出来了。

原本的百万之城,如今只剩下了六十多万,差不多少了一半人口。

崇祯皇帝举行了盛大的祭奠仪式,祭奠那些甲申国难中殉国的人,从皇后到宫女,从文官到武将以及他们的家人,有有名字的,也有没有名字的。

洪承畴、尚可喜、王德化、王之心等大明文武官员和宦官,叛国投敌的,都被活剐祭奠新国的亡魂,并且立碑书写事迹,正反两面,忠奸之分,就树在午门之前,每个上朝官员都会见到。

另外,崇祯皇帝还宣布,慈善寺为大明朝国寺,享太平军家属待遇.至于其他寺庙、道观等等,就和普通百姓一样。基本国策之下,不要说什么方外之人,就是皇室也不例外,都是按人头来。

在这个过程中,朱海军自然也有和崇祯皇帝进行时空通讯,知道他这边的情况。

李邦华的身体,经过调养之后,还是恢复了,因此,就没必要传葡萄糖过去冒险打吊针。

虽然光复了京师,但是崇祯皇帝依旧很忙。

他重新整编了第二军和第六军,差不多是把这两支军队打乱后重新分。然后派第二军前去收复山西、陕西,而他自己,则亲领第一军,第六军,南下中原,再去光复南京。

京师这边,太子朱慈烺监国。坤兴公主因为要去朱海军那边装假手,并且同时也是第一军郎中营的统领,就继续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南下。

朱海军这边,看到第四个位面的最后一个字已经出现了大半,已经可以确认,是明朝万历皇帝。

基于朱元璋对万历皇帝的态度,他就把这事告诉了永乐皇帝。

永乐皇帝一听,从道衍和尚那知道了有关万历皇帝的事情之后,便决定好好教训下这个子孙。

要是在万历皇帝前期,那还好,只要别让他碰到那个女人就成。

要是已经碰到那个女人,被那个女人迷上了开始摆烂,那就一定要好好教训下他,让他杀了那个女人。

要是时空通讯在万历皇帝后期了,那就更要杀那女人,然后培养大明下一代皇帝更好。

对于永乐皇帝的这个想法,朱海军其实并不是特别赞同。万历皇帝摆烂,和那女人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事情应该是从那女人生了儿子,万历皇帝爱屋及乌,就像违背祖宗法制,立那女人的儿子为大明皇帝,从而和他的文官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

万历皇帝发出去的旨意,经常被内阁或者六科驳回,国本之争,演变成了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最终,万历皇帝开始摆烂.官职空缺,那就空着,不上朝,有事就内阁自己看着办,没钱了派宦官去搜罗,甚至连祭拜太庙,各种皇帝亲自主持的活动,也都不参加。

如此等等,作为一个皇帝,真得是挺失职的。

不过对于这些,朱海军其实并不是很关心,他关心的是,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抗倭援朝之战。

那倭寇头子丰臣秀吉统一了倭国,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没把明朝放在眼里,将明朝轻视为“处女”,而日本是尚武的“弓箭之国”,必能战胜大明这种文弱的“长袖之国”,又说“汉土专文书保世,和国以弓箭治国”。

他先后给琉球、印度果阿、“高山国”、吕宋(西属菲律宾)等都发送了要求臣服入贡的国书,在这些国书中无不宣称倭国是神国、夸耀自己统一倭国的功绩,并且毫不掩饰自己要征服明朝的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