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370章 吐血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70章 吐血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370章 吐血

第370章 吐血

随后,崇祯皇帝又调了对讲机的频道,然后按下按钮说道:“祖卿,能听到朕说话么,完毕。”

祖大寿是把对讲机当宝贝的,自然是带在身边不会离身的,听到动静,立刻便激动地拿起对讲机,按下按钮回应道:“陛下,末将在,完毕。”

崇祯皇帝听到之后,便立刻开口说道:“之前未曾细聊。刚得太祖皇帝指点,有了时间,才能和祖卿好好聊聊。”

祖大寿听得大为惊讶,与此同时,那些绿营兵将领也刚好在,正在听得,也是听得非常震惊。

不过皇帝没有说完毕两字,因此他们知道皇帝的话还没说完,就继续竖着耳朵听着。

只听对讲机里继续传来崇祯皇帝的声音道:“朕知道你们投降鞑子,也是被迫无奈,一有机会便反正,这便是你们忠于朝廷之举。今日能拿下外城,已经证明了你们的忠心。因此,朕决定设立太平军第六军,祖卿为第六军统领。”

“朕给卿介绍下太平军的情况,如今太平军已有五个军,每个军下辖步兵营,骑兵营,郎中营,火炮营。不过这火炮营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朕决定改其名,为空军营。”

“这次反正的将领中,朕不甚熟悉,可由卿推荐名单给朕。反正的将士有多少,名单也给朕,这关系到他们享有太平军的福利。并要根据兵力多少设置相应数量的步兵营。”

“不过朕丑话说在前头,既加入太平军,便要遵守太平军的军规,朕不希望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为了协助卿整编为太平军第六军,朕会派十名教导队的教官去外城。有不懂的可以问他们,完成整编之后,他们就会回教导队。”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便问祖大寿道:“祖卿要是没问题了,就连夜进行整编,明日一早,便要把名单给朕。完毕。”

祖大寿那边,早已大喜过望了。他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力,顿时激动地回答道:“末将遵旨,完毕。”

这个太平军第六军,各级将领由他推荐,虽然决定权还是在皇帝那里,但是很明显,皇帝不会驳斥他的推荐。就等于说,这第六军就全是他的人了。

并且听这个编制,以后他的军中,也会有那种怪鸟,叫什么空军营,想想这個就很激动了!

说完之后,没听到皇帝再说话,应该是不说话了。于是,他便转头看向房间里的绿营兵将领道:“诸位,陛下的话,可都听到了?”

在场的人又不是聋子,自然是听到了。他们明白各自的前程都在祖大寿手中,于是,便一个个都奉承着祖大寿,希望能争取一个好位置。

祖大寿便和他们商议着名单,还有统计手下有多少兵力时,忽然听到他的对讲机里面传来了一个比较陌生的声音。

但是,祖大寿一听,就听出来了,这是之前和他联系过的,进行空地配合作战的那个人。

他知道,掌握那种怪鸟的人,绝对是皇帝的心腹,便立刻恭敬回应。

“祖大帅,奉陛下旨意去协助你的十名教导队的同袍,很快就到你那院子里了,准备下吧。完毕。”

祖大寿一听,立刻回应了之后,便带着手下去了外面的院子里等候。

很快,十架大型无人机便降落到了院子里,放下了十个人之后又很快飞走了。

整个过程中,十架大型无人机的起降,很是壮观,让围观的这些人又很是羡慕了一阵。

这次过来教导队中为首的那人,便是冒辟疆了。

祖大寿把他们迎进屋里之后,便递上了一份名单,然后又说道:“反正的将士,大概有两万多人,另外还有战死了三千多人。这天黑,底下将士就只是估了个数而已,等明天天亮再说。”

冒辟疆听到这话,当即摇头说道:“鞑子还占了内城和皇城,没时间拖下去,还是连夜核实人数,明日一早才好上报陛下,不至于耽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到祖大寿似乎有点为难,便把手中的东西摆在桌子上说道:“有这个,也方便核实人数的。”

说完之后,他便按下了那东西的按钮。顿时,屋里一下亮如白昼。

没错,他们十个人在过来的时候,早已考虑到天色情况,因此就带了十个太阳能户外灯过来。

祖大寿等人一见,顿时大惊,又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

要是太祖皇帝没显灵,太平军哪来这么多好东西?这么想着,他们就更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也不敢说个“不”字,立刻答应下来,连夜进行核查军卒,并且按照太平军的编制,进行整编。

十个教导队的人,每个人负责一两千人,差不多就能完成核实整编了。

至于战死的那些,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也按太平军战死将士来安置,不过要等明天之后。

城里头在忙碌,而在城外中军大营这里,王承恩则有点担心地提醒崇祯皇帝道:“皇爷,那些城里的绿营兵,就是墙头草啊!”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他又何尝不知道,那些绿营兵,不说全部,大部分人都是墙头草而已。

此时,听到王承恩的提醒,他便微笑着说道:“无妨,只要我们保证强大,他们便不敢反复。明日攻打内城,也还要用到他们。等到战后,朕再对几个军进行重新混合整编就是了。至于眼下,一切以拿下京师,消灭鞑子为主,其他都可以放一放。”

听到这话,王承恩便佩服地说道:“皇爷圣明,奴婢愚钝,白担心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只是笑了笑,然后便拿起电喇叭开始录音,随后便吩咐赵大牛那边,用无人机去全城广播。

很快,绑着电喇叭的大型无人机便飞临内城和皇城的上空,到处都留下了崇祯皇帝的声音。

“朕乃大明皇帝,朝廷官军已在赶来的路上,不日便到。满清已是穷途末日,除建州女真这些叛逆不赦外,其他人反正,杀建州女真者可赦免!”

“……”

听到皇帝的声音,在空中出现。

那些建州女真便是吐口吐沫表达他们的嫌弃。

但是对于其他族,特别是像吴三桂这类投降鞑子还不久的假鞑子,都陷入了沉默中。

要是没有城外一战,他们可能还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但是经历了城外一战,明军强大的火器,远超他们的认知.还有天上的怪鸟,更是让他们无法招架,那场大败,是刚刚发生的。

如今,也是被明军逼的不敢集中兵力,只能散布在民宅内而已。像这样的战事,他们从未打过。

要说他们对未来没有担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上面传下来的军令,是一旦明军进攻内城,城墙失守的话,就逐条街地和明军厮杀,借助房屋的掩护,可以近距离厮杀!

这种打法,从未没有打过,身边就几个同伴,而明军肯定是建制推进。很明显的,这是以少打多的打法。

这战事,能打赢么?

外城的绿营兵已经造反,明国的援军还在赶来,但是,大清的援军呢?

本来大清的兵力就少,如今还能指望的援军,也就是在江南地区的多铎所部。可是,就算派人去求援了,那也是远水难解近渴。

明国皇帝亲口在喊,只要不是建州女真的,那杀建州女真就能得到赦免!换句话说,其实并不是只有以死相拼这么一条路!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相对于这些鞑子的苦恼犹豫,多尔衮等人,则都是脸色铁青。准备和明军巷战,是他迫不得已想出的招数。

虽然说,巷战能快速接近明军,充分发挥出大清善于近战的优势。但是这种作战方式,也让他没法去指挥手下打仗,全靠手下人自觉配合。

要说之前,多尔衮相信,以大清军队的精锐,在他们知道这是破釜沉舟之战的情况下,应该能给予明军非常大的杀伤,说不定反败为胜都有可能。

可是,他听到了明国皇帝在天上的说话声,之前的自信,便荡然无存了。

明军还有没有援军,他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有一支人马,就是沿着运河在向京师进发的,等到那支军队到达京师的话,大清军队的劣势就更为明显了,对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最可恶的是,那明国皇帝竟然宣布只是追着建州女真打,这样就给了其他人退路。

整个大清军队中,建州女真才多少人!一旦真的被孤立,下场可想而知。

然而,多尔衮哪怕想到了其中的厉害之处,他也没法做出应对。因为他的手下就散布在城里各处民宅中,如何传达他的旨意,如何鼓舞士气?

但是,再困难,多尔衮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国皇帝在天上破坏大清军队的团结。

于是,他派出了百多骑,沿着街道大声喊话,就说明国皇帝是骗人的,他肯定会清算,不要相信明国皇帝。

这么做,只能说聊胜于无,能有多大用处,可想而知。

毕竟人家是皇帝,金口玉言,已经在占了优势的情况下说的,并且还是大嗓门,在天上喊话,远比多尔衮派出去的人在街上喊话更清楚。

多尔衮没有一点食欲,虽然非常困,却依旧在强撑着,看怎么渡过这场大清最大的危机。

可在这个时候,手下人又有人来报,说外城那边亮如白昼,那些叛军人头涌动,不知道在干什么?多尔衮一听之下,顿时脑门又疼。亮如白昼,那说明城外的明军有进入外城,和叛军汇合,兵力更甚,这接下来的战事,更加难打了。

他还没想出什么招数呢,忽然,就听到又有信使赶到,向他禀告说,和托所部全军覆没,朝鲜投靠了明国,如今明军领着朝鲜军队,已经杀向建州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多尔衮就感觉胸口一闷,随后一口老血便喷了出来。

老巢没了!

听到这消息之后,多尔衮觉得,好歹还有退路。京师之战,实在打不下去了,可以出关回辽东,也可以南下和多铎汇合。

这两种选择来说,南下和多铎汇合的风险太大,至少非战斗人员,都退回老巢去会比较稳妥。

但是,派了一万军队去追杀烧了盛京的明军,不是只有三四千人的么?为何还打不过?多尔衮压根不管身边的黄马褂乱成一团,替他擦血,指着朝鲜的方向,狰狞着脸,厉声大喝道:“养不熟的白眼狼,朕定要把他们屠光,都难泄朕心头之恨!”

在他看来,那三四千明军已经渡海作战了几个月,他派去一万军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打不过的。肯定是这个时候,朝鲜人突然反水,才坑了大清军队一把。

一直以来,多尔衮认为,大清对朝鲜一直是不错的。虽然知道他们暗地里和明国眉来眼去,但是只要不做出实际的事情,那就假装看不到。

只要大清能夺取天下,朝鲜最终就是不想认大清为宗主国都不行。

如今,在这关键时刻,朝鲜竟然背后捅刀子,真的是他难以容忍的。

不过等他回过神来之后,多尔衮立刻下旨,这个事情,谁也不能向外说,一切都等到当前战事打完之后。

多尔衮又传旨,让济尔哈朗前来议事。如今这些亲王贝勒里面,他依旧只能去找和他同为辅政大臣的济尔哈朗议事了。

毕竟如今这局势实在太过严峻,已经不是大清内部争权夺利的时候了。要说信任,阿济格其实也可以,但是他没脑子,所以多尔衮把他忽略了。

多尔衮刚看着手下出去传旨,忽然之间,就听到“嘭嘭嘭”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他急忙抬头看去时,就见有不少东西掉落下来,差点就砸到他了。屋顶破了个大洞,能看到外面依旧是天黑的。

这又是明军从天上丢石头了!

多尔衮吓得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飞一般窜出了大殿,就仿佛他压根没有吐血过一般。

他实在想不到,明军竟然连皇宫内的武英殿也敢砸了,这是一定要砸死他么?

这么看来,皇宫也不安全了!

逃出宫殿之后,多尔衮抬头看天,却没看到那神出鬼没的怪鸟,不知道天上还有没有,是不是还在往地上丢石头?他不敢停留,当即离武英殿远远地,还下令身边的人都不要围着他,才算是松了口气。

看着远处被砸了的武英殿,多尔衮有些发呆了。那明国皇帝,真的是越来越狠了!“主子,今晚那些怪鸟就没消停过,已经砸了不少处地方了!”

听到手下亲卫的话,多尔衮转头四顾,隐隐间,他确实听到有些地方的喧哗声。

一时之间,多尔衮不知道自己躲哪里去才比较安全?或许是猜出了他心中想什么,他的亲卫便给他提议了:“主子,东厂的地牢最是安全,明军就算砸东厂,也肯定砸不到地牢里!就是去地牢,会有点晦气!”

多尔衮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就去东厂地牢,让人尽快打扫下,还有皇太后,皇帝和朕女儿,全都带去地牢!”

这种担心天上随时掉石头的经历,他是真不想再过了。就算是地牢又怎么样,至少不用这样担心了!于是,他转身准备走之前,忽然回过神来,又对他远处的护卫说道:“你们结伴先去文华殿,然后一个个出殿来东厂!”

多尔衮怀疑,要是他的手下簇拥着他直接去东厂的话,有可能会被怪鸟发现,跟着去东厂,虽然砸不到地牢里的他,那也是非常恶心的事情。

几天几夜没有怎么休息,又吐了一口血,他的精神实在有些萎靡,就想好好休息一下。

但是,眼前的局势,真得没法休息,就只能强撑着。

和多尔衮相反,崇祯皇帝在布置完了之后,这几天没有好好休息,终于睡了个好觉。

凌晨的时候,他的生物钟,便自觉醒来了,这是他多年如一日处理朝政养成的习惯.这时候,天刚蒙蒙亮,也就是早朝的时间。太平军第六军的名单,已经由教导队的人带了回去,崇祯皇帝看了一下。

第六军一共两万一千三百五十六人,暂时都整编成了四个步兵营。人员名单,说真的,崇祯皇帝就只认识祖大寿而已。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拿到名单之后,他便立刻联系了祖大寿,告诉他认同这份名单,各军职都是暂代。

接下来的战事,他会在空中观战,表现好,便成为正式将领。

他给祖大寿的旨意,是让第六军分为两部分,分别从外城的西便门和东便门向内城城墙发起进攻,夺取内城分隔开内外城的这段城墙。

外城城墙和内城城墙是连着的,就是在靠近这两个门的地方.从这两个地方进攻,不需要仰攻,会轻松不少。

并且,崇祯皇帝还告诉祖大寿,他会派空军和火枪兵前去助阵。

按照太祖皇帝的意思,等拿下这个城墙之后,下一步便争夺主要街道,把鞑子分隔在各个坊里面,形成局部多打少的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