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363章 意外之喜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63章 意外之喜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363章 意外之喜

第363章 意外之喜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的欣喜,连忙问朱海军道:“那天师可有什么办法?”

他当然知道,昨天晚上要是有满清宫廷护卫守在乾清宫里的话,就凭他空降的那二十来个将士,不但身体瘦弱,还不能穿盔甲,估计是打不过满清宫廷护卫的。

也亏了是第一次用这种法子,所以满清那边没有防备,才会被这边得手的。

以后满清有了防备之后,肯定就不会这么容易得手了。

要是国师能从他那个世界传送一些厉害的武器过去,那样的话就算满清宫廷护卫再防备,也能打得过的。

崇祯皇帝正在做着美梦呢,就听朱海军对他说道:“我这边暂时还搞不到武器,但是你可以想办法利用你那个位面现有的东西啊!”

“比如说,小型佛朗机炮,可以单兵携带的那种,两个人搭档,一個人手拎小型佛朗机炮,另外一个人负责携带子铳。遇到比较多的敌人时,就是小型佛朗机炮近距离轰击的最好时候。”

“佛朗机炮的好处,就是子铳可以事先装填好,换装的速度快。距离近没关系,正好用于特种作战。”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是他所想象中那样,心中微微有点失望。但是,他听朱海军的描述,似乎也不错,兴致便又高了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他还是想到了一个缺点,便马上开口说道:“天师怕是不知道,佛朗机炮是火绳引燃,这对空降兵在敌后作战,怕是不稳妥。”

“降落之时,应该就是他们对敌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去打火,就太耽搁时间了。携带火种的话,万一熄灭怎么办?”

“就算改为燧石击发,好像佛朗机炮没法改吧?就算能改,万一哑火,也是耽搁战机,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有点遗憾的总结道:“天师的想法好是好,但是不能用。”

朱海军听到他这话,却是笑了,马上回答他道:“这个简单,我给你传送打火机便是。体积小,传送不需要多少能量,容易携带,一打就着,刚好能满足你那边的要求。”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说道:“如此甚好,那这个小型佛朗机炮就可以搞起来试试了!”

他正高兴着呢,忽然王承恩匆匆入内,脸上带着一丝担忧,当即向崇祯皇帝奏道:“皇爷,李大人发烧了,很烫!”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一惊,连忙说道:“郎中营的人呢,去看了没有?”

“回皇爷,李大人该是昨晚冻到了,本身年纪又大,这半年关在地牢中,身体也不好。我们一路急行军,郎中营那边也没带多少草药,怕是来不及给他退烧。”

朱海军刚才已经听崇祯皇帝说过,和朱慈烺一起救出来的还有李邦华。

这个李邦华,当初他也见过,在文天祥祠的时候。

于是,朱海军就马上开口说道:“他是冻到发高烧是不是?我去买点药给他吃。等下。”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心中稍微一松,不过他还是马上提醒朱海军道:“他身体虚弱,吃不得猛药。”

朱海军听了,回答一声“知道了”,便关了时空通讯。

没过多久,他就买回来了退烧药和治风寒感冒的,先给崇祯皇帝那边传了过去,并告诉了他们怎么吃。

等到王承恩拿着药匆匆走了之后,朱海军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像李邦华这样的,最好再挂个葡萄糖,能快速补充体力。但是,你们那边没人操作过,就比较麻烦!”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便马上又问崇祯皇帝道:“对了,你那边的传送功能还不能用么?”

要是可以用的话,就可以让崇祯皇帝把他们那边郎中营的人传送到现代来学学。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回答道:“还差一点,估计一个月内就能传送了吧。”

听到这话,朱海军感觉和他估计的差不多。

因为他的新位面这边,大概也就十来天左右就能通讯了。目前显示的新时空位面说明是“明朝万历皇x”。

还差最后一个字,皇帝,皇后,皇子,皇妹,皇叔,皇伯……

虽然可能性很多,但是以朱海军的直觉,他感觉会是皇帝。

不管是不是,估计十来天之后见分晓。

朱海军抛开这个念头,对崇祯皇帝说道:“那就先看看李邦华的身体恢复情况再说吧,要是有必要的话,回头给你传视频,让你那边的人学着操作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我再和伱联系一次看看,现在就先挂了,节约点时空通讯能量。”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便看着朱海军断开了通讯。

刚才朱海军去买药的时候,他有问过朱慈烺的身体情况。

幸运的是,应该是朱慈烺年轻,身体抵抗能力强,所以朱慈烺并没有生病,只是太过疲惫,还在休息。

崇祯皇帝自己其实也疲惫,不过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还没法休息。

至少要入城之后,回到紫禁城内,再好好休息一番了。

根据赵大牛那边的消息,鞑子正在准备撤出京师。那他这边,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接收京师了。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赵大牛的声音突然从放在边上的对讲机里传了出来道:“陛下,有一支蒙古部族的骑军,大概五千来骑,正从东面往京师方向靠近,很快就要到了。完毕。”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不用说,这支军队肯定是满清那边的军队。突然来了五千来骑,是不是会对当前的局势产生影响?说真的,他不想节外生枝,就希望鞑子退走,让他能够安稳接收京师,然后双方再决战便是。

但如今鞑子还没有退出京师,鞑子那边就来了援军,指不定就会出什么幺蛾子。

崇祯皇帝有些担心,便立刻拿起对讲机按下按钮回答道:“朕过去看看,注意监视城内鞑子的动静。完毕。”

说完之后,他便赶往火炮营那边。

没过多久,崇祯皇帝便到了火炮营这边。大型无人机都在充电中,此时担任监视任务的,是几架小型无人机。

赵大牛一见皇帝赶到,便立刻引着崇祯皇帝去了一名操纵无人机的将士身边,让他把操纵器给了崇祯皇帝。

就见那显示屏下,确实看到有一支蒙古骑军,正在往京师这边赶,都已经和城外的鞑子接上头了。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一伙的。

此时,崇祯皇帝刚好看到有一名鞑子飞骑往城里赶,而那支蒙古骑军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休息。

崇祯皇帝一见,毫不犹豫地说道:“立刻启动大型无人机,轰炸这支蒙古骑军!这不算毁诺!”

他之前答应的是,鞑子在午时之前撤出京师,他就不攻击鞑子军队,一天半的时间,也就是两天之后再各凭本事。

这支蒙古骑军,是新来的,攻击不攻击,便不受约束。当然,要是这支新来的骑军,是打着鞑子的旗号,都是金钱鼠尾,满清军队的装束,那他就不好攻击。

赵大牛听到这话,稍微有些犹豫道:“陛下,大型无人机都还在充电,现在起飞,怕是用了多久!”

大型无人机一直在用,充电都是抓住间隙补充,一直是不满的状态。本来以为上午没战事,就可以充满电了。没想到,还是要起飞。

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只要能轰炸就行,朕要给这支蒙古军队一个下马威。”

赵大牛一听,便不再犹豫,立刻开始安排人手。

毕竟哪些大型无人机的电量多,哪些大型无人机的电量少,他是最清楚的。

但是大型无人机还没有起飞,就忽然听到崇祯皇帝又说道:“先等等。”赵大牛一听有点好奇,便连忙过去问道:“陛下,怎么了?”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便用手指了一下显示屏,然后对他说道:“这支蒙古骑军散开了,散得很开,这该不会就是针对我们大型无人机轰炸的吧?”

赵大牛听到这话,便连忙看向显示屏,果然看到那只蒙古骑军的军卒,三三两两的分开,分得很开。

这么一来,如果出动无人机轰炸的话,效果就很不好了。

赵大牛看得直皱眉头,带着一点不可思议说道:“该不会鞑子这么快就想出了应对我们大型无人机的法子了吧?”

崇祯皇帝也是皱了眉头,看了一会儿之后说道:“想要应付大型无人机的轰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们晚上总要宿营,总不可能一直这样吧?”

说到这里之后,他便下结论道:“先等等看!”

然后,崇祯皇帝又问道:“城内的情况如何?”

说话的同时,他把手中的操纵器递还给了之前的将士。

赵大牛一听,立刻招呼一个将士,让他把手中的操纵器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接过之后,便立刻看向显示屏,果然看到好多鞑子都振奋了起来。

不可否认,鞑子来了援军,对他们确实是有影响的。

崇祯皇帝看了一会儿之后,便立刻又问赵大牛道:“各处城门,都还在鞑子手里吗?”

赵大牛一听,便连忙回答道:“安定门,永定门那边,鞑子基本上没什么兵力了。如果我们从那边立刻进城的话,不会有多大困难。其他门,暂时都还在鞑子手中。”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领兵急行军赶来京师,是为了救皇陵,免得被鞑子挖了。因此,军队一到京师,便切断了京师和皇陵之间的通道。

崇祯皇帝的太平军,便是驻扎在京师城北德胜门之外。

而安定门和永定门,那都是在京师的那边,外城的城门。太平军要赶去那边城门的话,等于是要绕过京师才行。

此时,赵大牛听崇祯皇帝的意思,大概猜出他想干什么,便立刻问道:“陛下,要不立刻联系骑兵营,让他们先去控制安定门和永定门?”

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皱着眉头在思考。

一会之后,他才开口说道:“还是之前的顾虑,如果我们进城的话,就有可能会和鞑子打巷战。在干掉鞑子主力之前,我们和鞑子打巷战是吃亏的。”

“虽然说,城里的绿营兵都已经和鞑子反目,但也没有被我军节制,人心如何,更是难说,万一他们又背叛的话,就更会让我们陷入困境。”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便决定道:“还是先看城内鞑子的反应,他们要战,那我们在城外等着他们。反正我们不急,监视他们主力会驻扎在那里,晚上出动大型无人机轰炸。”

赵大牛听到这话有些担心,便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我们的粮草坚持不了几天的。”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头疼,粮草问题,确实是太平军的隐忧。

想了一下,他便开口说道:“先等等再看吧,鞑子就算来了五千援军又如何,要朕是那鞑子摄政王的话,不会改变主意的。”

五千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除非鞑子摄政王觉得能打败他,要不然,他是承受不起鞑子战败的结果,那样,鞑子就没了!崇祯皇帝预料得没错,当济尔哈朗领着敖汉部族的五千骑军到达城外的消息,传到城内之后,所有的鞑子,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一下就兴奋了起来。

对于大多数鞑子来说,他们实在是不甘心把已经占下来的京师再让出去。

毕竟京师的繁华,远非辽东可比!

只是因为明军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不按常理出招,就让他们觉得很憋屈。要是明军堂堂正正的和他们打一仗,把他们打败了,那他们才不会如此不甘心。

如今援军已经到了,很多鞑子就觉得可以重新和明军打一仗。只要赢了,他们就可以继续占了京师,说不定整个天下也还是他们的了。

总体来说,想走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鞑子是坚持和明军开战。

而多尔衮就是小部分人里面的一个,也是份量最重的一个。

但是,此时的他,经过一系列的失败之后,已经没有像当初刚拿下南京时候的一言九鼎。

因此,他不得不恼怒的费尽心思,劝说其他人继续撤出京师,按照预定计划行事。

在他看来,五千骑军改变不了什么。一到晚上,明国的那怪鸟,便是防不胜防。

城中已经叛变的绿营兵,也是巨大的变数。

或许是多尔衮的威望已经很高,又或者是他的理由更充分,总之,到了后来,多尔衮最终把那些想和明军开战的人,都压了下去,还是按照计划行事。

然而,让多尔衮没想到的是,快到午时,全军已经要开始撤出京师的时候,忽然又有快马赶来。

多尔衮一听,顿时惊喜交加,有点不敢相信地确认道:“英亲王的军队到了?”

他给阿济格的旨意是,当崇祯皇帝领兵从扬州府出发之后,阿济格所部就抄崇祯皇帝的后路,拿下扬州府等地。

因此,在他想来,阿济格肯定是还在江南,最多是在攻打山东,不可能到北直隶来的。

就是这个原因,当他听到阿济格所部马上就到京师时,就非常意外。

信使很快就给他做了详细禀告,终于让多尔衮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阿济格在攻打扬州府受挫之后,便要求多铎提供粮草。但是,多铎短时间内没法提供足够的粮草。

于是,阿济格就起了另外的心思了。

他其实并不怎么服多尔衮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追杀李自成了之后,感觉自己立下了大功,事情已经完成,就压根不等多尔衮的旨意,自己领军回京师去了。

这事把多尔衮给气了,便开始算起阿济格的总账,除了不候诏班师外,还有谎报李自成死亡、在午门张盖坐、胁迫宣府巡抚李鉴释放被逮捕问罪的赤城道朱寿鍪,擅取鄂尔多斯和土默特之马以及称顺治帝为“孺子”等,贬阿济格为英郡王。

虽然说,蝴蝶效应之下,这段历史已经改变。但是阿济格的脾气,却是没有变的。

他本来就想回京师了,结果要他去抄明国皇帝的后路。他为了大局,确实是去了,但是粮草被烧,多铎一时半会又凑不齐他要的粮草。

于是,他就领军北上,去凤阳府征集粮草。还听说徐州那边的明军是刚成立的军队,为首那人,之前更是只有江阴典史这么芝麻大的官。

对阿济格来说,抄哪个后路不是抄,他就想去攻打徐州府了。

正在这时,沧州兵败的消息传到了阿济格这里,让阿济格进一步认识到明军那神奇的手段有多厉害。

在知道明国皇帝领军北上之后,他就顾不得其他了,担心京师有问题,便立刻领兵从满清控制的河南入北直隶,直奔京师而来。

沧州一战,大清军队全军覆没,京师还有多少兵力,阿济格很清楚。因此,他担心京师有问题,他的家人,还有他手下的家属,可都是在京师的。

为了赶路,他抛下了左梦庚所领的杂牌军,就只是带着他原先出征的三万满、蒙、汉精锐,同样一路急行军。

京师之战,终于被他赶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