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359章 京师又被攻破了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59章 京师又被攻破了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359章 京师又被攻破了

第359章 京师又被攻破了

京师的监狱有很多,县府大牢,刑部大牢,锦衣卫大牢以及东厂大牢。

满清占领京师之后,虽然没有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衙门,但是其监狱还是在的。

其中东厂大牢位于皇城之内,紫禁城的右侧,东上北门街上,内东厂衙门的地下,戒备森严。

在这个大牢里,闲杂人等肯定是没资格被关押在这里。

事实上也是,这整个大牢内,就只有两个人:一老一少。就好像是这座监狱,是他家开的一样。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算是他家开的。

这一老一少正在闭目养神时,忽然听到有人的动静,并且脚步声直奔他们而来,便都睁开了眼睛。

就见几個穿着黄马褂的鞑子,来到了他们的牢房门口,对他们大声吆喝道:“出来吧!”

那少年一见之下,便带着一点忧心,对那年老的说道:“这是要杀我们了吗?”

那年老的却是态度从容,听到少年问话,便看向他说道:“殿下,您的身份决定了,求饶是没用的。有老臣陪着殿下,黄泉路上不会寂寞。”

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崇祯皇帝的大儿子,崇祯朝的太子朱慈烺。

而年老的这人,则是大明左都御史李邦华。

他当初假装归顺李自成,在李自成从山海关败退回京师的时候,见到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

于是,他一门心思要救下这三个皇子。

但是,那时候人心惶惶。大顺军都想着逃跑。混乱之下,他没法顾及三人,最终只好盯着太子殿下,终于找了机会,从大顺军中带着朱慈烺脱离,然后躲在京师城里。

满清占领了京师之后,他也一直带着朱慈烺躲得好好的。

但是没想到,鞑子会强制下令剃发易服。不管是李邦华,还是太子朱慈烺,都不可能剃成金钱鼠尾。因此,他们两人就计划赶紧逃出城去。

类似他们这样想法的人,其实也有很多。

他们本来想着,可以趁着混乱出城。

但是没想到,满清早就候着这些不想剃发易服,试图逃出城去的汉人。

在他们两人想出城的时候,就一起被满清军队给抓了。

满清这边一直没有崇祯皇帝的消息,过去了将近一年时间,多尔衮他们其实早已放弃追查崇祯皇帝的下落,但是追查的命令并没有撤销,只是不再关注而已。

投靠满清的那几个太监,比如王德化他们,就一直还在寻找崇祯皇帝的踪迹。

本来他们也只是在敷衍执行之前的任务,没想着有什么收获的。结果,好巧不巧就被他们撞到了太子朱慈烺。

别人认不出来朱慈烺,但是这几个崇祯朝的大太监,那是最熟悉朱慈烺这个太子了。

于是,就这么的,太子朱慈烺和左都御史李邦华就落到了满清手中。

多尔衮肯定是不想让明朝太子活着的,正当他以为大局已定,准备秘密杀掉朱慈烺的时候,突然之间就传出了崇祯皇帝在山东起兵的消息。

于是,他便把朱慈烺和李邦华继续关押在东厂大牢内。外面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下落。

也是如此,崇祯皇帝派人到京师查他儿子的消息,却始终一无所获,原因就是这。

东厂大牢,隔绝内外,牢卒都是黄马褂,谁也不可能向朱慈烺和李邦华传递消息。因此,他们两人对于外界的消息,那是一无所知。

满清这边一直关着他们,从来不过问。过去了半年之久,突然之间要把他们提出大牢,在他们想来,肯定是满清要杀他们了。

此时,朱慈烺听到李邦华的话,便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担忧之色没了,而是变成了决然之色。

他已经十六岁,马上就十七岁了,自然知道李邦华说得没错。以他大明太子的身份,去求满清不要杀他,那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求满清,丢父皇和大明历代祖宗的脸?那几个黄马褂看到他们两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心中虽然有点佩服,但是也没有说出外面的情况。因为对他们来说,双方毕竟是敌人,为什么要给敌人解释?李邦华陪着朱慈烺走到了大牢外面,就有点好奇,这天还黑着的,就要处决他们,这得有多保密?但是随后,他就立刻发现不对了。

夜幕之下的京师,怎么有那么多的喧哗声,这明显不对啊!他还在愣神,朱慈烺却先反应过来,当即诧异的说道:“这是京师又被攻破了?”

对他来说,这辈子印象最深刻的,绝对是京师城破的那一天。

那一天,他父皇母后流着泪,让他们兄弟三人换上平民衣裳,还叮嘱他们。

他们真的没想到,那一刻,就成了永别。

父皇叮嘱的话,一直刻在他的心中,永世不忘。

“今日你是太子,可皇城一破,你就是小民,你流落在宫外,务必要小心谨慎啊!”

“见到做官的人,老者当称呼老爷,幼者可称为公子,若是遇到平民,老者可称为老爹,幼者当称呼为长兄或是老兄,称文人为先生,遇到军士就叫长官。”

“万一有朝一日,你能保全性命来报父母之仇,勿忘父皇今日之诫。”

朱慈烺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自己哀求父皇留下来陪着,但是他父皇回答他道:“父皇当殉国,你就不必了!”

那一夜,他至死不忘!因此,他很清楚,那一夜的情况,就如同眼下这般,虽是深夜,却到处都是喧哗声!

此时,李邦华听到朱慈烺的说话,顿时也愣住了。

站住脚步,转头看看,右侧是高大的紫禁城城墙,看不到什么,但是其他几个方向,却能看得比较远,似乎是有火光。

而且听动静,好像还真有喊杀声。

这一下,他就有点傻眼了。

李邦华清楚地记得,在他被抓之前,一直没有崇祯皇帝的消息,能听到的消息,就只有满清军队又打败了谁谁谁,攻占了什么地方。

到了最后,甚至连南京都被鞑子打下来,弘光帝也被抓了。

完全可以说,鞑子的形势一片大好,基本上没有人怀疑,鞑子会夺得天下!在地牢中待着的这半年来,李邦华甚至都怀疑过,崇祯皇帝可能最终没有逃脱鞑子的追杀,或者逃出城外的时候,又死于流贼之手。

要不然,为何一年过去了都没有一点消息呢?

太祖皇帝显灵,天师相助,或许是有帮到崇祯皇帝,但是崇祯皇帝的处境很险,不管是太祖皇帝,还是天师,也不可能时时关注崇祯皇帝,一个不小心没了,似乎也是正常的事情。

要不然,这一年了,总该有点消息吧?但此时此刻,京师城,大晚上的,竟然火光冲天,还有喊杀声,正如太子殿下所说,和当日京师城破差不多。

这是谁打来了?

满清不是如日中天,京师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这才过去了半年时间而已,他数着日子的,千真万确,应该就只有半年时间而已,满清就连京师都保不住了?

怎么会这样?下意识地,他就想到了崇祯皇帝。

但是,他又马上觉得,这似乎不可能,毕竟半年前,都还没有崇祯皇帝的音讯。就只是半年时间,崇祯皇帝怎么可能打回来?他的兵从哪里来?怎么打败精锐的满清军队……

疑问真的太多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是崇祯皇帝领军杀回来的可能性,绝对非常低,等于不可能的那种。但是,不管有多低,他都希望是崇祯皇帝领军杀回来了!于是,李邦华情不自禁地问黄马褂道:“是我们大明崇祯皇帝打回来了?”

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没指望着这些鞑子会回答。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听有一个鞑子没好气的喝道:“知道还问?”

李邦华一听,顿时就愣住了,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至于他立刻看向那个说话的鞑子,带着激动,再次确认道:“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你说我们大明皇帝打回来了?是不是,到底是不是?”

边上的朱慈烺同样激动了,他也同样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性!李邦华一直安慰他说,太祖皇帝显灵了,他父皇肯定不会有事。总有一天,他父皇会领兵打回来的。

但是,他不相信,他觉得李邦华是在骗小孩子。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了,读过的四书五经,还有其他书都不少了。还从来没听说过,祖宗真会显灵。

要是祖宗真会显灵的话,就不会让他国破家亡;要是祖宗真会显灵的话,就没有人敢做数典忘祖的事情……

他父皇要真的能领兵打回来,那就不可能发生以前的那些事。

总之,朱慈烺是不相信,他父皇还有打回来的一天。

但是,此时那黄马褂的话,让他喜出望外,不过又担心听错了。

因此,他听到李邦华追问,便立刻带着惊喜之色,带着期待,还有惶恐忐忑的心情,看着那个黄马褂,竖着耳朵听他怎么回答。

此时的朱慈烺,是真的好害怕,就怕他刚燃起的期待马上又破灭了!

几个黄马褂看到他们两人那惊喜交加的表情,一个个都很是愤怒。要是有可能,他们真想杀了眼前这两人,至少也要打一顿:让他们高兴!但是,摄政王交代过,是请他们出去,用的是“请”字。

而且他们也知道,这肯定和被明军抓了的皇帝和太后有关,因此他们也不敢对眼前两人动粗。

此时,他们见这两人都不走了,站在那里等回答,其中一个黄马褂便不耐烦地喝道:“伱们皇帝就在城外!好了吧,快走!”

一听这话,李邦华并没有挪动脚步,而是惊喜交加地再确认道:“是那个皇帝,是不是崇祯皇帝,是不是?”

虽然他心中只认崇祯皇帝,但是南方已经立过一个弘光帝,再立一个其他皇帝的可能性,也还是有的。所以,他想要确认,这个大明皇帝,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

朱慈烺听到那黄马褂的话,先是非常高兴,然后立刻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对他来说,他更是只认一个大明皇帝,那就是他父皇!

黄马褂看他们两人还没走,而且他们也看出,看这两人激动地,如果不搞清楚的话,估计不会走。

于是,为首的黄马褂便立刻开口说道:“是崇祯皇帝!”

说完之后,不等李邦华或者朱慈烺说话,就立刻又补充说道:“赶紧走,边走边问!”

朱慈烺一听他的话,没想到真的是他父皇领军打回来了,顿时,眼泪便夺眶而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更不用说,朱慈烺小小年纪,经历了多少胆战心惊,饱尝人间冷暖,无时无刻不思念他的亲人。

对他来说,这辈子就只有亲人,没有朋友,因此,亲人就更是可贵!突然之间,本以为死了的父皇,竟然领兵杀回来了,他又怎么可能还忍得住激动!李邦华在得到确认之后,同样是激动万分,真的是没想到,崇祯皇帝果然是领兵杀回来了!太祖皇帝,真的是显灵保佑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比朱慈烺要经历过很多。只是激动了一下之后,他就立刻回过神来,马上想到了什么。

于是,他立刻上前,扶着朱慈烺,然后一边走,一边交代朱慈烺道:“殿下,鞑子肯定是要拿您去要挟陛下了。该如何做,您要心中有数啊!”

听到他的话,几个黄马褂都看了他一眼,然后懒得理他,就想着赶紧带这两人去复命。

朱慈烺一边走,一边神情坚定地说道:“放心,孤是大明太子,以江山社稷为重,孤知道的!”

父皇领兵打回来,给了他无比的勇气!

他虽然不想死,但是鞑子要用他来威胁父皇退兵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京师,是大明的京师,鞑子,本是大明的叛贼,父皇领兵剿灭他们,光复京师,中兴大明,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要是自己贪生怕死而妨碍父皇中兴大明的话,父皇也不会再喜欢自己,自己死了,也没脸去见母后,还有大明列祖列宗!

大明朝的皇帝,还有太子,没有一个是怕死的!李邦华借助鞑子的灯笼光亮,看到太子殿下的表情,心中便放心了不少。

他自己是一把老骨头了,本来在京师城破之日以死殉国的,被崇祯皇帝救下,已算是多活了一些日子,回头要是死的话,也不会有犹豫。

但是,太子毕竟年少,就怕会贪生怕死,坏了陛下的大事。但是如今看来,太子还是胜过很多贪生怕死之辈!

如此,便好!此时,李邦华看到几个鞑子带着他们两人过东华门进紫禁城,并且能看到,到处都是举着火把的鞑子,在匆匆往紫禁城里汇聚,他就有些疑惑。

深更半夜的,紫禁城的宫门没锁,鞑子到处乱跑,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他正在想着呢,就见又有几个鞑子往他们这边跑来,一看到他们,便立刻喝道:“快点,明军又砸石头了,主子都等急了!”

李邦华和朱慈烺听得莫名其妙,但是几个黄马褂却知道是什么意思,确实也急了,转头看看李邦华和朱慈烺,忽然开口说道:“一人一个,扛了跑!”

说完之后,他自己先扛起朱慈烺,然后飞奔而走。

另外一个健壮的黄马褂见了,便也上前,不由分说,扛起李邦华就跑。

朱慈烺和李邦华被搞懵了,不过他们懵也没用,根本没法挣扎。

…………

再说乾清宫的大门口这边,至少集结了上千的鞑子兵,很多人都想攻进乾清宫。

但是,里面有宫女被放出来,向多尔衮禀告说,明军让她说的,只要满清这边敢攻打乾清宫,明军就在里面杀人。

这一下,就让多尔衮投鼠忌器了。

他从宫女的口中知道,里面的明军大概就二十多个人时,便和豪格等人商量,怎么解救里面最重要的三人。

毕竟乾清宫很大,只是二十来个明军的话,根本防不过来的。如果能直接救出来,那他的底牌就依旧可以留到撤退的时候用。

可谁知,多尔衮还正在商量呢,天上就又开始掉石头,直接砸向聚集在乾清宫外的他们。

不用说,这是明军通过空中支援乾清宫里面的同袍了。

多尔衮一见天上又掉石头,顿时吓到了,连忙让人往乾清宫里大声喊话。

“不要砸石头了,你们崇祯朝太子在外面,不要砸死了!”

多尔衮就怕里面的明军听不到,便让人一起大喊。

在乾清宫里面的明军将士听到这个喊话,顿时大吃一惊。

不管太子在不在外面,石头都不能立刻砸了的。

于是,为首的将士,名叫钱大,便立刻用对讲机联系道:“鞑子说太子殿下在外面,不要砸石头了,完毕。”

赵大牛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大声喊话操作大型无人机的手下道:“不要砸石头了,等候命令。”

然后,他立刻换了个频道,马上联系崇祯皇帝那边道:“陛下,宫里传来消息,说太子在宫里的鞑子手中。完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