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355章 大第一巴图鲁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355章 大第一巴图鲁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355章 大第一巴图鲁

第355章 大清第一巴图鲁

虽然说,江南地区的识字率是大明朝最高的地区,可具体到城镇的话,毫无疑问,京师肯定是排在最前面的。

天上飘下如同雪花一般的纸张,本就是个稀罕事了。看到纸张上有字,不管是什么人,第一时间,都是好奇地捡起来看是什么。

这些人,有官老爷,也有他们的奴仆随从,还有街上的路人,商铺的掌柜小二,深宅大院里面的丫鬟小姐……

太平军的政策,让他们惊讶,随后便是狂喜。

特别是土地政策,如果换了以前,那京师很多人都可能会有意见,但是满清来了之后,跑马圈地,京师附近的好田好地,都已经成了鞑子的了。

太平军打下京师,那就意味着他们能分到土地。特别是人口占绝大部分的百姓,更是能从中受益。

更不用说,鞑子强迫他们剃发易服,每天头顶一条金钱鼠尾,真是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的。

外加刚刚连家里的门板都没保住,全被鞑子给拆了去了。

因此,这传单一散开,京师的民心所向,便可想而知了。

要是换了以前,那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最多是城外射箭,把传单射入城内。可那样一来,传单最多是掉在城墙附近,很容易就被鞑子没收的。

可如今,是从天上散发传单,飘得到处都是,宣传一下到位,鞑子连收缴的机会都不可能有。

这不,多尔衮就站在大殿外面,看着皇宫守卫正在到处捡飘落的纸张,再看看手中已经看过内容的纸张,他忽然有点失控地愤怒起来,猛撕手中那张纸。

就好像那张纸是明国皇帝一般,一直撕到粉碎,无法再撕,才恶狠狠地扔到了地上。

多尔衮喘着气,盯着皇宫广场上的纸张,他明白过来,此时的他,是坐在了火山口,不知道屁股底下的火山什么时候会爆发!

归根结底起来,还是大清的人口太少了。特别是眼下,能打的兵力,大都派了出去。

本来调集到可以机动的五万人马,又在沧州之战中损失殆尽。过去了这么多天,勒克德浑还没消息,应该是已经凶多吉少了。

京师城里的大清兵力,只有四五万了。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汉人的军队。一旦汉人有了反叛的心思,那后果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他是清楚地记得,那纸张上有写,说明国皇帝有他们的太祖皇帝指点,还有什么天师相助,拿下京师是易如反掌。

归顺了大清的军卒,五品以上官员之外,放下武器不抵抗便可赦免叛国罪;如果打死大清的人,还能立功。

多尔衮实在担心,这会让很多汉人军卒动了异心。

反应过来,他马上狂吼着下旨,让绿营兵那边立刻收缴纸张,凡有私藏的,斩立决。

崇祯皇帝领兵刚到京师,只是出了一招,就让城内鞑子慌成一团了。

这个不是猜的,而是崇祯皇帝通过无人机操作器上的显示屏看到的。

他能看到一队队的鞑子兵,正在街上收缴传单;他还看到,他非常熟悉的紫禁城内,那些鞑子的惊慌失措。当然,更不用说,他还看到了京师城头上用木板做的顶棚。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嗤之以鼻。就这种顶棚,可以用大石头能砸塌,也可以用火油烧,破解之法多了去了。

等到营地扎好之后,崇祯皇帝便召开了军事会议。

首先便是赵大牛,根据无人机侦查的情况,把城内鞑子的兵力虚实,基本上看得清清楚楚,画了图,挂到了中军帐内。

这相当于是开了战争迷雾,把敌人底细都看清楚了。各营参将,比如张文壮,吴二狗,许谨,陶国祚、冯国用、陈光玉等人,便一个个都是踊跃发言,讲述怎么拿下京师。

“陛下,末将以为,鞑子肯定不会料到我们刚到京师就会发起攻击。因此,不如今夜便去偷袭这段鞑子守卫薄弱的地方!”

“陛下,可用火油之法,直接烧了鞑子在城内的军营,引发城内混乱,然后我们再行攻城,便可拿下京师!”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用大型无人机去砸皇宫,砸死那鞑子皇帝和摄政王,城内必定大乱!”

“末将以为,用火油先烧掉那些顶棚,再用石头砸出一段无人的城墙。末将麾下的火枪营上了城墙,保证可以打开城防的缺口!”

“……”

总之,诸多将领,对于攻下京师,都是信心满满。

听着他们在说话,崇祯皇帝并没有说话,而是在认真的思考。

过了一会之后,等到中军帐内的人说得差不多,声音开始没了的时候,崇祯皇帝便看向骑兵营统领,副将苟文雄道:“苟卿何以一言不发?”

他注意到了,这個曾经被他叫过苟哥的手下,一直没说话。

此时,苟文雄听到崇祯皇帝问他,便立刻站出来回答道:“末将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太平军攻入城中的话,一旦在城内开打,能不能打败所有鞑子,我们自己的伤亡会怎么样?”

他这个话,和刚才大部分将领的发言,算是唱了反调的。要他不是苟文雄,是最终跟随皇帝的中兴之将,估计肯定有人站出来说他畏敌了。

崇祯皇帝听到苟文雄的话,稍微愣了下,随后便马上点头说道:“苟卿所虑极有道理。我军所擅长的,一个是无人机,一个是对讲机通讯,还有一个便是精良的火枪。”

“要是近距离厮杀的话,鞑子能有今天,绝对不可小觑。而太平军中,大都没有经历过短兵相接。一旦巷战,对我军不利!”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争也最能锻炼人。

苟文雄原本只是大顺军的一个斥候头目而已,如今显然也已经成长了,会思考了。

崇祯皇帝也不例外,以前的时候,他都没带兵过。

但是城破之后,他吃尽了苦头,不但家破人亡,而且东躲西藏,逃难的时候,更是把两只脚走得都是水泡,这辈子也得低头喊着别人“苟哥”……

如此种种,如今的崇祯皇帝,也同样学会了思考,很快就根据苟文雄的提醒分析了当下的局势,而没有被重新打回京师的一幕冲昏了头脑。

此时,崇祯皇帝继续在分析道:“但是,我军要攻占京师,不只是攻上城头,同样还是要打巷战的。可我军又不擅长打巷战,那就只能在怎么打巷战上想办法……”

刚说到这里,他的脑海中就想起了太祖皇帝对他的指点,顿时,他眼睛一亮,当即说道:“可以,先打击城内的军心士气,用大型无人机攻击城内的军营,鞑子兵力聚集的地方。”

“刚散发的传单,已经引发了城内人心动荡,那就继续在此方面下功夫,总之,要让城内鞑子无心恋战,减少我们进行巷战的难度!”

说到这里,他便转头看向王承恩问道:“大伴,我们的粮草物资能支持多久?”

王承恩一听,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只能坚持五日,要是五日还拿不下京师,就必须撤军和第一军去汇合了。”

说到这里,他又连忙补充说道:“要是能在京师城外征集到粮草,那就另算。”

崇祯皇帝听到这情况,断然说道:“五天时间已经足够了!”

于是,他转头对赵大牛说道:“今晚就开始,大型无人机先轰炸真鞑子的营地。”

满清入关之后,把投降过去的明军改变为绿营兵,标志便是这些军队的旗帜是绿色旗帜,因此称为绿营兵。

无人机已经在空中看得明白,鞑子的营地,哪些是真鞑子,哪些是假鞑子。

虽然京师城里的鞑子都有营房,但是只要砸下的石头够大,一样能砸穿营房的。崇祯皇帝手中的大型无人机,已经有三十一架,这已经是一支足够庞大的空军力量了。

赵大牛听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便立刻恭敬回应道:“末将遵旨!”

随后,崇祯皇帝又准备继续吩咐其他事情,结果这时候,就听到外面有动静传来,随后申通和尚入内,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火炮营将士来报,无人机侦查到京师城内鞑子在集结军队。”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回过神来后道:“该不会鞑子想偷营吧?”

说完,他便立刻吩咐道:“火炮营那边,严密监视城内鞑子动静。”

………………

洪承畴终于忙完了事情之后,便回去补觉,结果还没睡够,就被他的鞑子婆娘给摇醒了:“睡睡睡,都什么时候了还睡?”

他刚投降满清的时候,皇太极就赏了他两个女真婆娘。说是婆娘,其实就是监视他的。洪承畴知道,对这两个婆娘,那是犹如祖宗一样供着。

此时,极度困乏中的洪承畴被他的婆娘摇醒,却也不敢发火,只能起床。

本来他还是有点睡意朦胧的,但是当他的婆娘递给他一张传单时,他只是稍微一看,顿时就吓了一大跳。

玩弄人心,本是文官的拿手本事。

洪承畴只是一看这传单,就知道这传单对京师的民心士气影响会有多大!顿时,他所有的睡意立刻不翼而飞,甚至脸上带着一点惊慌问道:“这纸从哪里来的?”

“天上飘下来的,飘得到处都是!”

洪承畴一听,立刻大惊失色,连忙去了外头看情况,然后又匆匆跑去城头,看太平军的情况。

看完之后,洪承畴竟然松了口气。虽然看到天色已经近黄昏,宫门怕是要落锁了,但是他还是急忙跑去求见多尔衮,说有破敌之策。

多尔衮一听,自然二话不说就召见他了。

他一见洪承畴,就见洪承畴的脸上竟然带着欣喜之色,他便知道,洪承畴说不定真有什么好办法,不由得也多了一份期待。

就见洪承畴匆忙跪下,带着激动向多尔衮奏道:“主子,奴才刚去城头上看了明军的营地,发现明军远道赶路,都很疲乏,都在自顾着扎营,根本没多少戒备。”

说到这里,他用那种断然的语气下结论道:“以奴才之见,今晚要是偷营,必能成功!”

明军要是打下了京师,那他不但会没命,更会声名狼藉,遗臭万年。因此,他比其他人更想打败明军。

因此,当他看到有打败明军的希望时,自然就很激动了。

多尔衮听到他的话,先是一喜,但是还没说话,他的眉头又是一皱,当即问道:“那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明军故意露出来的破绽,就是想引诱大清军队出城偷营?”

一般来说,守城的一方,肯定是凭借城墙消耗敌军,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攻城的一方,要想攻下城池,最好的办法也是先消耗城内的守军。要消耗城内守军的话,引守军出城便是其中一种手段。

因此,多尔衮便有这个顾虑。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多尔衮还是比较谨慎的。

可谁知洪承畴听到多尔衮的问题之后,却是表情比较坚定的摇摇头,马上接着奏道:“主子,奴才带兵十几年,一眼就能看出军队精锐与否。”

“就城外的明军,虽然他们的士气不错,但是从他们的扎营安排上,做事上,还有哨探安排上,奴才都能看出,这支明军其实并不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奴才在城头上用西夷传教士的望远镜看过,从他们的做事方式上看出,明军军卒一个个都是很疲惫。这一点,从他们赶路的路程上也能推算出来。”

“因此,奴才敢断言,明军今晚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出城偷营。”

多尔衮听到这话,有点心动了。但是他又怕其中有诈,便还在犹豫。

正在这时,就听到他身后传来一个大嗓门说道:“末将愿领军偷营,把明国狗皇帝的首级献给摄政王陛下。”

听到这声音,多尔衮都不用转头去看,就知道是正黄旗的皇宫护卫统领鳌拜。

皇太极还在世的时候,曾封鳌拜为大清第一巴图鲁,并引以为心腹。

因此,这鳌拜是福临小皇帝的坚定拥护者,一直反对多尔衮当皇帝。如今虽然绝大部分朝臣都直接称呼多尔衮为“陛下”,而多尔衮也自称“朕”,但是鳌拜还是坚持称他为“摄政王陛下”。

多尔衮对这个鳌拜,也是没办法,因为鳌拜不但勇猛善战,而且在大清各旗中,声望都很高,更掌握了禁卫统领一职。

此时,他听到鳌拜请战,倒是心中一动。

想当年,大清攻打皮岛的时候,皮岛上的明军自然在岸边抵御大清军队登陆。

但是,就是这个鳌拜,第一个登上皮岛,直接杀出一条血路,把明军的防线杀崩溃了。因此,大清才终于拔掉了皮岛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不得不说,鳌拜的勇力确实很强。如果由他领兵去偷营的话,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时,鳌拜说了之后,不见多尔衮说话,便又大声说道:“我大清所向无敌,岂能被明军堵在城里不敢出战,此乃从未有过之耻辱。末将不才,不管明军今晚有无防备,定然杀他们个人仰马翻。”

多尔衮一听到这话,顿时也想起来了。

对啊,大清和明军交战,一直是有野战优势的。只要是野战,都是大清胜,明军败,因此到了后来,明军只有躲到城里的份!

之前沧州之战的惨败,根据洪承畴和事后逃回来的人所报,那是因为晚上被天落石砸崩溃了,所以明军才会取得胜利。

要是趁着夜色出城偷营的话,明军就算能施展“天落石”的妖术,那也不敢用了,万一砸到他们自己人呢?

一想到这,多尔衮结合洪承畴所观察到的情况,他便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抽调城中精锐,由鳌拜领军,于后半夜偷营。

于是,旨意传下,鳌拜便去抽调人马了。

他是皇宫禁军统领,但是不可能领禁军出战的。因此,禁军中,他只是抽调了一小部分,然后从城中各营中抽调军队,一共集结了三千人马,集结在一起,先休息,等到后半夜之后就准备出城偷营。

多尔衮相信洪承畴的眼光,洪承畴也相信自己的判断。

事实上,他们都没错,洪承畴的眼光确实也很毒,一下看出明军中很多都是新兵,并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们在扎营地的时候,也确实不是很规范,对于城内的敌人,也没多少防备。

但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有缘故的。要不然,虽然这第一军中有很多新兵,但是老兵也是有的。至少各营统领都是有领军打仗经验的,又岂会松懈。

太平军这边依赖的,就是天上的眼睛。

但凡敌人有什么动静,天上的无人机都能看得清楚。

虽然入夜之后,小型无人机就没法升空了。但是大型无人机是能夜飞的,装备有夜视镜头的。

所以,城内的鞑子军队以为可以偷营,却没想到,他们对军队调动的异常情况,早被天上的眼睛给盯上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