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93章 崇祯皇帝吐血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93章 崇祯皇帝吐血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93章 崇祯皇帝吐血

第293章 崇祯皇帝吐血

不管是大顺军占领京师夺得天下,还是建虏占领京师夺得天下,对于在京师附近的山东,肯定是势在必得的。

要不然的话,山东这边出发,攻打京师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因为北直隶的南方,也就是京师以南,就是华北平原,无险可守。

也是这个原因,大顺军攻占京师之时,就派人前来山东招抚;而后建虏攻占京师之后,又派人前来招抚。

在大顺军攻破京师,有夺取天下的势头,并且在京师追赃助饷。地方上的大顺军,同样是在追赃助饷,为此,大明朝的官员,那是人人恐惧。

消息传到山东这边,崇祯朝所派的官员,基本上不是出家就是逃走。不得不说,大顺军的追赃助饷,真的有点吓人。

这么一来,青州做主的是守备李士元,而登州府这边,只是一个国子监的监生,被南京那边封为副总兵来负责。

正常的情况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在这明末乱世,却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左懋第不但是登州府本地人,而且他还是崇祯朝的部堂高官,漕运总督,又是南京弘光朝的部堂高官,名声显赫,因此,他一到登州府之后,立刻就控制了登州府。

接到崇祯皇帝之后,一行人便立刻在招远县城议事。

这次的会议,没有外人,但是对于太平军这边来说,也是一次扩大会议,只要是总旗以上级别的,包括坤兴公主在内,都有份参加。

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怎么真正控制登州府。因为左懋第控制登州府,只是让原本的衙门机构听他话而已,没有实际掌控力。而崇祯皇帝的控制,就是要贯彻他的新政,真正控制登州府。

不过他就那么一点人马,但是登州府很大,下面管辖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文登县这八个州县,另外还有威海卫、成山卫、大嵩卫等卫所。

要是光凭崇祯皇帝他们自己的话,估计会有一头包。但是,崇祯皇帝是有朱海军和朱元璋他们在帮着的。

因此,崇祯皇帝来之前,其实就有腹稿了。召开会议之时,他就通过左懋第先了解了几个卫所的情况。

然后,崇祯皇帝由左懋第陪着,领八百太平军将士直奔最大的威海卫所在。

威海卫的面积,有五個香港那么大,下面辖四个千户所。如果按照大明洪武年间所设的话,威海卫得有四五千军队。

但是,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军卒,有的,就只是军官的兵奴而已。

以左懋第的名义召集威海卫自指挥使以下,百户以上军官.

如果正规来说,卫所是军事单位,只受都指挥使司管辖,而都指挥使司则受五军都督府管辖。

但是,等到了明末时候,这种制度早就被破坏,五军都督府压根就没权力,其权力从明朝中期开始就转到了兵部去了。

而文官又受都察院的御史监察,刚好左懋第不管是崇祯朝还是弘光朝,都在都察院任职。

因此,他领兵过来,要求威海卫的军官集结,这些军官也没多想,纷纷赶去集合。

一路上,他们发现卫指挥使衙门全都站满了流贼一样的军队,就有点疑惑了。

什么是流贼一样的军队?很好判断,就是他们的军服是否统一。

当然了,到明末这个时候,流贼一样的军队,其实一点都不稀罕了。像手握重兵的那些朝廷总兵,他们的手下,也压根不全是真正的朝廷官军,朝廷也压根发不起军服,穿得五花八门,也是在所难免了。

这些卫所军官感觉到左懋第似乎有点来者不善,竟然带了那么多的人马。一个个心中盘算着左懋第来意,在大堂内等候之时,窃窃私语。

一般文官到卫所,就只有一个目的。他们正想着给点钱打发时,却见从后堂转出的人中,为首坐到主位上去那人,并不是左懋第,而是另有其人,这就让他们又意外了。

崇祯皇帝一坐到主位,便直接喝问道:“威海卫有战兵几何,囤兵几何,屯田多少,一年所得多少?”

卫所这些军官一听,顿时有点傻眼,这些个问题,其实算是最基本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放在这时候,又是没法答的!

卫所制度,三分兵备,七分屯田。换句话说,就是十分之三的人是战兵,其余都是囤兵,种田的。

卫所分地给囤兵,然后交田租给卫所,卫所则分配月粮给战兵。

朱元璋这个设计出来的制度不错,但是缺乏监督。于是,囤兵缴纳多少田租,就看卫所军官了,战兵能领到多少月粮,要看卫所军官良心。

除此之外,卫所兵的家属可以免劳役,结果呢,卫所兵却不能免劳役,经常被卫所军官拉出去干私活,等于变相地增加了劳役,又影响了囤兵的耕种。

另外,种田,就有丰年和灾年,灾年的时候,囤兵可能根本不够交田租,于是,囤兵逃亡,分出去的土地荒芜。

这些荒芜的田地,有的被卫所军官纳入私田,有的被地方豪强侵占,使得囤地减少,卫所的收入减少,卫所就把田租加到剩下的囤兵手中,开始恶性循环。

战兵也差不多,被卫所军官可口月粮,活不下去的时候也会逃亡。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崇祯皇帝突然要查账,哪怕崇祯皇帝并没有原始账目,只是要看看卫所这边的账,卫所也是拿不出来的。

于是,威海卫指挥使便回答道:“大人,衙门前几年失火,档案文书都毁于一旦。末将正在重新恢复文书,还需要时间才能恢复。”

这种借口,不要太好用了。反正就打太极,敷衍着便是。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是没有时间走正规流程,和这些卫所军官讲道理。

他早就知道,从这些卫所军官这里得不到想要结果的。因此,在把这些军官集结到卫所衙门来的时候,就已经另外派人去集合所有卫所兵以及军户了。

此时,崇祯皇帝直接把这些卫所军官都晾在大堂内,自己领着左懋第等人去了衙门外的广场上。

卫所兵中,基本都是老弱,并且明显没有规定的兵员数额。

崇祯皇帝拿出朱海军给他的电喇叭,当即就对广场上的人说开了。

一问战兵月粮情况?

二问囤兵耕种交税情况?

三问军户生活情况?

一开始的时候,还没人敢回答,但是崇祯皇帝直接点了那些看着年轻气盛的,稍微一激,有一个开口,其他人便都跟着开口了。

要是开局就让他们控告卫所军官的话,他们估计没人敢。但是,问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却是有人愿意说的。

他们一说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控告卫所军官了。只不过问话的方式不同,让人感受不同而已。

左懋第看着崇祯皇帝一直掌控着局面,不由得有点刮目相看。说真的,这和他以前对皇帝的印象,真的有很大不同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问全部人,只是气氛差不多了,便下令把软禁在他们里面的卫所军官全都绑了出来。

崇祯皇帝把问到的情况稍微一说,便问他们知罪与否!

不用说,他们自然不可能认罪。这个时候,他们也想起来了,大明朝的规定,是都指挥使司才有权力处置他们。

这不,就听卫指挥使挣扎着说道:“你是什么人,凭什么来处置本将?本将不服,本将要上告!”

其实,他这也只是喊喊而已。就这崇祯十七年末,他去哪上告?南京?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便冷笑一声道:“上告?朕便是大明皇帝,还要去哪里上告?”

这些卫所官员听了,自然不可能相信。

但是,他们相信不相信,崇祯皇帝根本不在乎,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有兵。

就听他对卫所兵和军户大声说道:“朕便是大明皇帝,左卿在此可以证明。这些卫所军官贪赃枉法,肆意欺压你们。今日朕带兵过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都说出来,朕给你们做主!”

这些卫所的人听到他的这些话,都是傻眼了。

他说他是大明皇帝,谁相信?虽然边上那个穿大红绯袍的文官没有反对,可这事儿也还是离谱!

但是,他们也看出,这个自称大明皇帝的人,该是饶不了这些卫所军官的。

要是一般年月,可能具于常年的淫威,还不一定有人敢响应。

但是这是崇祯十七年末,天下大乱,常规的秩序早就崩溃了。被卫所军官欺压狠的,便借着这个机会响应了。

杀了这些卫所军官,那是最好,杀不了的,那就逃便是了。

就见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小子跳了出来,用手指着一个千户,咬牙切齿地喊道:“你这狗贼,当初弄死我哥,本来以为没法报仇了。老子今天豁出去了!大人,就是这狗官,就因为我哥身体不好没法出去给他赚钱,被他给活活打死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便对他说道:“放心,把事情说清楚,朕一定给你做主,不过夜!”

一听说报仇不过夜,顿时,这瘦弱小子便立刻冲着那千户喊道:“小人张小敏,我哥张大敏本是战兵领月粮的,就是他克扣月粮,把我娘饿死了。我哥找他要月粮,就被他打伤在床。结果他还下令让我哥去为文登县的牛员外修房子,不去就是怠慢军令,被他给打死了,这个狗贼,老子要和你拼了!”

崇祯皇帝一听,看着那千户冷喝道:“真是该死!”

那千户见此情况,大声喊了起来:“老子不服,你什么人敢假冒皇帝,老子不服……”

崇祯皇帝见他这样,立刻示意站一边的吴二狗,于是,吴二狗上前,“啪啪啪”地打嘴,打得他满嘴是血,不敢再说话.

这时候,崇祯皇帝才接着问道:“还有何人被他欺压了的,都说出来,朕给你们做主!”

看到这一幕,这些卫所兵和军户压根就不再犹豫,纷纷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一个个上前诉说了起来。

为什么公审很好用?就是因为别人说的时候能感染其他被欺压的人,让他们想起自己的遭遇,从而情绪上来,一起发泄出来。

这些卫所军官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被他们认为刀板上的鱼肉群起而攻之,简直是目瞪口呆。

而崇祯皇帝看到原本软弱,畏畏缩缩的一群人,按照这个法子做了之后,发现这群人都爆发出十分愤怒,心中便很是感慨,感觉天师这法子真是好用!

只是类似后世公审一样的操作,到了后来之后,根本就不需要崇祯皇帝再说什么,吐沫都快把这些卫所军官给淹了。

到了最后,崇祯皇帝直接下令太平军将士让开,把五花大绑的这些卫所军官留给了那些愤怒的军户,意思很明显。

那叫张小敏的瘦弱小子,见此情况,第一个冲了过去,一边骂一边打。

其他人见此,纷纷报仇,拳打脚踢之下,人群很快就淹没了这些卫所军官。

这些卫所军官当然不是孤家寡人,是有家丁的。平日里,也是靠着家丁和身份,才能欺压别人,为所欲为。

但是,如今太平军控制了这里,包括这些军官的家丁,也同样被抓了的。

在卫所军官被打死之后,崇祯皇帝又把那些家丁押上去,有仇报仇,结果又把这些家丁给打死了。

崇祯皇帝接着便是抄了这些人的家,把抄家所得粮食都堆到广场上,然后才用电喇叭对眼前的这些军户以及家属说道:“朕宣布废除原有卫所制,伱们以后全都属于民籍,卫所的土地,按照人头进行分配,朕只收你们四成田租。五年之后,按照人头重新再分,但不能再分到已经分到过的田地。如果有人参加太平军的话,其家属只收两成田租.此田租便当赋税。如此做法,你们愿意么?”

这时候的田租,要能对半分,那都是非常良心了。崇祯皇帝只收四成,那老百姓手中就能留下大半粮食,谁会不喜欢?

甚至可以说,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们都还没法接受这事,感觉崇祯皇帝是不是骗他们!

那张小敏带着好奇问崇祯皇帝道:“大人,你们是闯王的军队么?”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差点吐血。

不过他看到张小敏脸上那表情,他也明白过来,为什么当初李自成会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成就百万大军!

定了定神,崇祯皇帝只好强调道:“朕是大明皇帝!只要在朕的治下,便执行此策。”

张小敏等人听到这个回答,其实没多少人相信。甚至怀疑,这是一个自称大明皇帝的造反队伍。

不过对他们来说,也无所谓,只要能兑现承诺就好了。

于是,他们便一个个都喊了起来,意思就一个,这个制度好,他们喜欢!

等他们喊了一阵之后,崇祯皇帝便又用大喇叭,盖过了他们的声音,大声说道:“有参加朕的太平军,立给一石粮食,家属田租只收两成,天师所赐高产种子优先购买,军人退伍之后,安排衙门做事领俸禄!”

这条件一开出来,哪怕有的条件他们听不明白,比如说,天师所赐高产种子,那是什么意思?

但是,就只是其他条件,就让很多人的眼睛亮起来了。

那张小敏第一个喊了起来:“大人,我要加入太平军!”

崇祯皇帝一见,其实有点嫌弃,太瘦弱了。但是,就数他最积极,就本着千金市马的意思,崇祯皇帝便用手一指说道:“可以,给粮,登记造册!”

粮食,也是借花献佛而已,都是抄家自那些卫所军官的。

其他人看着张小敏去领粮食,顿时就眼热了。

如今已经是深秋,眼看着要过冬。这年头,一个冬天都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有粮食可以领,那还管其他!

于是,一个个都跟在张小敏的后面,喊着要加入太平军了。

只要不是弱不禁风,或者年纪太大,崇祯皇帝全都要了。

很快,太平军书记官这边,就排起了长队。

到傍晚时分,崇祯皇帝在威海卫这边,一共收了六百五十来个新兵。

崇祯皇帝正在高兴呢,就听到有一个清脆的声音问道:“大人,你们收女兵么?”

崇祯皇帝闻声看去,就见两个小姑娘,灰不溜秋的,身上打满了补丁,稍微有些胆怯地问话。

在看到崇祯皇帝看过去之后,其中一个小姑娘用手指了下那几个正在忙碌的书记官道:“她们可都是女的。”

太平军这边,实在是没人手,因此学习能力强,能写会算的,就当军中书记官在用。

另外,明末这个时候,其实女兵女将也常见。最为有名的,就是秦良玉了,为大明朝南征北战,成为正史上唯一有记录的女将。

另外她的儿媳张凤仪,同样是领兵征战的女将,不过此时已经战死殉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