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86章 孔家还有贤能之士否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86章 孔家还有贤能之士否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86章 孔家还有贤能之士否

第286章 孔家还有贤能之士否

崇祯皇帝看到左懋第一脸懵逼的表情,他的心中很是舒畅,便对他说道:“左卿只要明白,朕有太祖皇帝、成祖皇帝,还有天师帮助,那卿所见一切奇怪的东西,便都不奇怪了。”

说着话时,他看到左懋第看向他,便又微笑着补充说道:“等回头,你慢慢便会都了解天师赐下东西的神奇了。”

左懋第听了,正想说话时,却听到有声音传来:“禀告将军,已经抓到那两个狗官了!完毕。”

他闻声看去,发现还是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中传出来的。

崇祯皇帝自然也听到了,便从赵大牛手中要过了对讲机说道:“很好,押回来吧。完毕。”

“收到,完毕。”

左懋第听到这个对话,便疑惑地问道:“为何他们称陛下为将军?”

崇祯皇帝一听,便给他解释道:“这是太祖皇帝老人家的意思,眼下这处境,暂时还不能公开身份。因此,暂时以将军称之!今后打算,回去朕和卿再细说。”

这个乱世,就算崇祯皇帝公开身份,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立刻相信,要派人核实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

因此,虽然在山寨中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崇祯皇帝的身份,却也不会有多少问题。等到在山东站稳脚跟之后,就不怕打出旗号了!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往聚义堂走去。

左懋第跟在他后面,又好奇地问道:“陛下……将军,刚才那东西听着,怎么好像是和抓捕他们的人说话的?”

“没错,那個叫做短波对讲机,有多只的话,互相之间说话就能听到。听天师说,只要天气允许,最远可达上千里之多!”

左懋第一听,顿时吃惊地睁大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结结巴巴地说道:“上……上千里?”

“没错,前提是天气要好,如果下雨,特别是打雷闪电之类的,就不可能那么远了,但是几十里地应该是没问题的。还没试过到底能有多远,但是天师的话,肯定是可以信的。”

左懋第听到这话,顿时狂喜,当即激动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此乃神器也!再造大明,把握便多了三分。”

他在韩城当县令的时候,有带兵上山剿匪过,更是在一波又一波的流寇攻城战中守住了城池,对于这个短波对讲机能在战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绝对是很了解的。

因此,这一听之下,他激动地又忘记要称呼皇帝为将军,而是用了习惯的“陛下”称呼了。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微微一笑道:“那是当然,这个短波对讲机非常有用。另外,那个无人机也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比这短波对讲机还要有用的多!”

左懋第听了,立刻确认道:“就是可以从天上看到地上情况么?”

问出话之后,他稍微犹豫片刻,还是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道:“以微臣之见,还是那短波对讲机更为有用一些。”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个话,便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走向聚义堂,同时给他说道:“这个无人机,可以飞到几十里外从空中查看地上情况,敌人的动静便能一览无遗。我军不会再中埋伏,也能提前知道敌人的情况。特别是攻城和守城战中,更是能对敌人了如指掌……”

听到这话,左懋第听了,不由得点点头,想要说“如果这样的话,那和短波对讲机不分伯仲,确实都非常有用。”

但是,他这个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崇祯皇帝继续对他说道:“……还有那个大伴手中的大型无人机,更是能在空中对敌攻击。不知道你之前有没有听说过一段童谣……”

听到这话,左懋第立刻确认道:“陛下所指,是天落石,太平兴,皇帝来了天下定?如果是的话,这童谣已经传开了,微臣也有所耳闻。”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便对左懋第说道:“没错,就是这个童谣。第一句,天落石,指的就是那大型无人机可以携带上百斤的石头飞到空中丢下,砸死敌人。只要飞得够高,地上的敌人根本看不清,因此,无法防备天上掉下砸死他们的石头。”

左懋第一听,顿时愣住了,脑海中想到那个场面,立刻就能了解那些人的恐惧了。

“对了,这个大型无人机飞个二十里远是没问题的。这一点,大伴已经试过了。”

左懋第的表情,立刻冻住了。他都能想象,以后敌人来袭的时候,都还远着呢,结果就天上掉石头下来,军心士气绝对会遭受很大的打击。

真的是难怪了,为什么周边的人都不敢来这块地方!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走到聚义堂里面坐下,然后看向左懋第,微笑着说道:“天师的意思,等到我们有了根据地之后,他会多传送几架大型无人机过来,说是要组建我们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支空军。说真的,朕都无比期待。”

左懋第真的有点难以想象了,如果太平军真的有这种空军的话,那绝对是比那短波对讲机更有用了。也难怪了,皇帝对于再造大明是那样的有信心。

想到这,他不由得兴奋了起来,便连忙又问道:“陛下,何为根据地?”

听到这个问话,崇祯皇帝就索性给左懋第说起之后的计划道:“我们还有最后一批粮食还没有收割,等收获了之后,便会全部转移去登州府,然后以登州府为根基,一边经营登州府,一边外扩张,稳扎稳打,如此才能中兴大明朝!”

说到这里,他又问左懋第说道:“左卿是莱州府的人吧,正好你比较熟悉,有卿帮着朕,朕就会轻松不少。”

山东尖角上就是登州府,隔壁是莱州府,再过去是青州府。

如今满清的势力,就已经延伸到了青州府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李自成旧部裨将赵应元很快会和满清打起来,秦尚行也聚众造反,还改元重兴。总之,青州府会变得很乱。

可谁知,左懋第听了之后,便马上回答道:“陛下,微臣是莱阳人,由登州府管辖的。”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尴尬,不过好在左懋第马上就向他奏道:“陛下,为何要放弃这里去登州府呢?不如从这里往登州府打便是,不也一样?”

崇祯皇帝听了,给他解释道:“如果从这里往登州府打去,那建虏很可能从后进攻我们,便会腹背受敌。而我们兵力又少,没法两线作战。”

“而如果先占了登州府发展的话,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有天师的帮助,一边分田地,高产作物种植,粮食就不缺;另外还有钢铁厂,火器局也能开起来,军队就能有真正好的装备,正好火器军的成军速度也快,向外打的话,才能做到稳扎稳打!”

左懋第听到这里,理解了之前问题的同时,又冒出了新的问题,便疑惑地问道:“陛下,何为高产作物,能有多高?”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很有兴趣,便立刻想带着左懋第去看看,满足他另类的炫耀之意。但是,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喧哗声,却是吴二狗他们把逃跑的两个叛官给抓来了。

陈洪范和马绍愉两人的官帽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披头散发的,官服也被树枝之类挂破了几处,非常狼狈。

他们一被押到聚义堂,就立刻“噗通”跪倒在地,向皇帝求饶,狡辩说他们出去散步,结果迷路了,不是想逃走。

崇祯皇帝却不听他们解释,冷笑一声道:“你们两人,早有降建虏之意,本来朕还不好处罚你们,结果你们还想逃,把朕在这里的消息传回去是不是?如此正好,这是你们自己找死!”

说到这里,他便对吴二狗吩咐道:“把他们拉下去砍了!”

吴二狗等人一听,便立刻架起两人就往外拖。

陈洪范和马绍愉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大声求饶,又喊左懋第救他们。

然而,吴二狗等人压根不给他们机会,根本就没装样子,拖了就走,很快就拖出了聚义堂。

左懋第并没有替两人求情,只是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何以知之,他们两人有降建虏之意?”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还说过他去了京师之后,会以死明志,忠于大明的。虽然他确实抱了这样的心思,但是提前被皇帝这么说出来,他也是有疑惑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他的问话,便微笑着说道:“自然是天师告诉朕的。”

听到这话,左懋第开口道:“这……”

说实话,他有点不知道怎么说好了。信,还是不信,好像有点难以取舍!

崇祯皇帝看到他这样子,便知道他心中估计在纠结,便又对他说道:“差不多这个时候了吧,那孔胤植,枉大明朝厚待他们孔家两百七十多年,他却向建虏上《初进表文》,说什么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程,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

说到这里,他恨声说道:“什么衍圣公,一点气节也无,完全是忘恩负义之辈,朕饶不了他。”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恨意。

但是,如今的崇祯皇帝,是经历了家破人亡,又犹如过街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可谓历经人间苦难,因此对于孔胤植这样人,自然是恨得要死!

左懋第一听他这个话,顿时吃了一惊。皇帝连奏表中的内容都能说出来,怕不会是假的了。再想起历史上孔家的表现,他觉得此时改朝换代,孔家向新的王朝表达臣服之意,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左懋第毕竟是读书人,对于圣人之后是有感情的。因此,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或许这是孔胤植一人所为。他日问责孔胤植便是,再在孔家之中另选贤能而尊之,如此妥当一些。”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却是冷笑了起来。很明显,他对左懋第的这番话压根就是非常不赞同的意思。

在笑完之后,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冷声说道:“等到明年之时,建虏会再次强制剃发易服,违者杀。孔胤植听了之后,便立刻和所有族人一起率先剃发易服,而后向建虏上表《剃头奏折》。”

说到这里,他看向左懋第,问道:“卿给朕说说,孔家还有贤能之士否?”

左懋第听到这话,不由得无言以对:“……”

如果皇帝所说是真的话,孔家就真的没理由去保了!

崇祯皇帝看到他不说话了,便缓和了点语气,对他说道:“按照计划,等到明年建虏强制剃发易服之后,朕再打出旗号,公开身份。在此之前,以默默壮大实力为主。”

天下大乱已久,民心思定,眼看建虏强势,似乎要一统天下。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管你是谁当皇帝,只要天下太平的话就好了。

因此,这种时候大动干戈并不是顺势而为。只有建虏的强制剃发易服之下,百姓对建虏失望,这时候才是顺势而为之时,有事半功倍之效。

左懋第听了,正要说什么时,吴二狗已经领着两个人头进来了,给崇祯皇帝缴旨。

看到已经砍了这两人,崇祯皇帝便站起来,对左懋第说道:“走,给左卿看看,何为高产作物!”

左懋第一听,立刻引发了他的好奇心,便跟着皇帝去了。

这个时候,玉米和土豆都已经收获,崇祯皇帝便是引着左懋第去看这两样收获的。

看到左懋第没见过这两样高产作物,他就又高兴起来,对左懋第说道:“左卿可知这两样高产作物的亩产多少么?”

“多少?”话说出口之后,左懋第有些好奇。

“这玉米的亩产大概是1000斤到2000斤之间,而这个土豆更多,是在2000斤到3000斤之间。”

左懋第一听,顿时又是惊讶万分,忍不住确认道:“这么高?”

他在韩城当县令的时候,最是清楚不过陕西亩产才多少,为了能让治下不饿死人,都不知道费劲了多少心思。

此时听到这两样东西竟然有这么高的亩产,真的是有点傻了的。

崇祯皇帝听了,自豪一笑道:“若不是这么高,何以称之为高产作物。这些朕都打算用作登州府那边的种子用,这样就能有更多的收获。”

说完之后,他又笑着左懋第说道:“走,朕再带伱去看看还在地里的,这个你应该认识。”

左懋第听了有点好奇,便跟着崇祯皇帝去了地里。一看之下他还真认识,便有点疑惑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是番薯?”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回答道:“没错,正是番薯。”

左懋第确认了地里的确实是番薯之后,便有点失望,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据微臣所知,此等番薯的产量并不高,并且个头又小,称之为高产作物怕是不妥吧?”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哈哈大笑了一会儿,然后才回答他道:“此番薯非彼番薯也!”

说完之后,他亲自走到田间地头,看到一株叶子有点发黄了的番薯,用手指着对左懋第说道:“左卿挖下看看?”

听到这话,边上的中通和尚便去拿过一把锄头,递给了左懋第。

看着这一幕,左懋第不由得有点疑惑,他知道这个番薯肯定是有古怪。于是,他也不再说什么,接过锄头之后便去挖了起来。

结果这一挖之下,他脸上的惊讶之色便越来越浓。等到把这一株的番薯全部挖出来之后,他就非常震惊的说道:“陛下,这是为何?这番薯怎么这么多?”

这一株番薯的产量之大,超过了他的想象。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回答他道:“这番薯苗可是天师所赐,自然和你所见之番薯不可同日而语。”

明朝那时候传入的番薯是比较原始的番薯,但是,朱海军传送过去的番薯,却是经过无数大改良之后的,自然是没法比较的了。

左懋第被崇祯皇帝秀了几脸之后,已经明白崇祯皇帝这边,竟然方方面面都有考虑,这绝非一般势力可比。甚至比起南京那边,不要看南京似乎人多势大,但是他敢肯定,南京就是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崇祯皇帝这边有前途。

本来就决定了要为崇祯皇帝效命的,因此,此时的左懋第,干劲更足,便立刻投入到了为崇祯皇帝谋划中。

这不投入不知道,一投入之下,他还发现太平军竟然人人识字,唯一的区别是识字的多少。并且这个识字还很古怪,难怪之前听他们说话有些别扭,原来根本就是另外一套读音和书写方法。

总之,左懋第发现太平军中真的是有太多让他惊奇的了,便全心扑在了太平军中。

另外一边,在现代世界,马皇后留在现代世界的时间,已经刷到四天了;而洪武皇帝则可以留在现代世界两天。

因此,马皇后和洪武皇帝一起到了现代,因为这一次,朱海军和他们说了,安排永乐皇帝过来和他们见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