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69章 方针政策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69章 方针政策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69章 方针政策

第269章 方针政策

朱海军虽然可以通过切换模式看到更多,但是也只能是以崇祯皇帝为中心的一个范围而已。还有更多的地方,以及各建筑里面,他是不可能看到的,只能通过崇祯皇帝走动来观看。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要求,并没有拒绝,甚至立刻放下碗筷,也不吃了,就四处走动起来。因为他知道,朱海军应该是要知道了全部的情况之后才会给他建议。

中通和申通两个和尚看到崇祯皇帝出门,他们两人便也立刻放下碗筷跟了上去。他们两人的职责不是打仗,只是护卫崇祯皇帝安全。

看到崇祯皇帝出现,那些手下便纷纷见礼。

这让崇祯皇帝很是受用,微笑致意,让他们各干各事,各吃各饭。

朱海军一直在注意观察,他发现,大部分人都在大口吃饭,菜也有荤有素。和上山之前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原本山寨里的人,有男有女,全部被关在几個大房子里面,门口有人守着。

仓库里的物资有不少,最多的当然是粮食了。

在住宅区之外,是一片片的田地,都有种着东西。

山谷很大,田地也很多。

不得不说,这个山谷有点像世外桃源的意思。

崇祯皇帝绕了一圈之后,便回到他的房子里,也就是原本山贼头目的房子里,是这山谷中条件最好的房子。

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房间里面除了坤兴公主之外,也就只有王承恩在了。中通和申通两个和尚见崇祯皇帝回到主房之后,便退了下去,他们两人是住在边上的厢房内。

此时,朱海军才开口问崇祯皇帝道:“你接下来是什么打算?”

崇祯皇帝一听,便兴奋的回答道:“当然是和计划一样,有了这里的粮草物资补充,我们就可以深入山东,在那边重新开始打天下。”

坤兴公主和王承恩听到皇帝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话,便知道天师在和皇帝说话,便都好奇的看着崇祯皇帝。

朱海军这边,听了他的话之后,并不马上表态,而是再问道:“那那些俘虏怎么办?”

崇祯皇帝听了,想也没想,便回答道:“肯归顺的就带走,不肯归顺的只能是杀了,山贼能是什么好人?”

“我看到里面好像有不少女人,那你准备怎么处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稍微犹豫了下,然后便回答道:“她们就……放任她们离去吧,带着是累赘,还耗粮食。”

“好,那我再问你,那些俘虏中原本就作恶多端的人,他们肯归顺你,你就带他们走,而那些俘虏中老实巴交的,没有作恶的人,他们不愿意跟你走,你就把他们都杀了,是这样吗?”

崇祯皇帝又不傻,听到这话就知道不能肯定回答。他犹豫片刻之后,便反问朱海军道:“如果是好人的话,为啥不跟朕走?朕可是大明皇帝!”

朱海军一听这话便忍不住笑了,带着一点讽刺反问他道:“你觉得伱这个皇帝就是正义的化身?你把天下治理成如此大乱,害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种痛苦你应该也已经尝到过有多痛苦,你觉得天下人还会有多少人服你,认你这个皇帝?”

他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脸色一变,变得有点难看起来,便不等他回答,又马上接着问道:“你把天下大乱归咎于贪官污吏,可是这个贪官污吏的官,是谁给的?还不是你!你要是能像你祖宗一样英明神武,这天下还能乱成这样?”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脸色更是难看了,原本想开口说话的他,也闭上了嘴巴。因为他实在找不到理由来反驳这句话,说被臣子蒙蔽?那也是他无能的原因。

“之前那么多民壮,最终只有一半人跟了你,那剩下的一半,他们没吃没喝的,却也不肯跟着你,为什么?你想过没有!”

“还有,如果不是有我的帮助,有我给你传送东西,让他们以为你是有真的天师在帮你,就只凭你自己的话,你觉得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你?”

“……”

朱海军每说一句话,就沉重的打击了一下崇祯皇帝,越说到后面,崇祯皇帝的自信心就越加没了,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而坤兴公主和王承恩听不到朱海军的话,但是看到崇祯皇帝说了一会之后,脸色就越来越难看,两人便一下担心了起来,感觉出天师似乎是在和皇帝争吵什么,而且还是皇帝理亏,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两人也有点紧张了起来,因为他们心中很清楚天师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他们不能没有天师,只是他们不知道天师和皇帝在说什么,因此没法插嘴,就只能在边上担心的看着。

朱海军等了一会儿,看到崇祯皇帝皇帝低着头不说话,便对他说道:“所以你不要高估你自己的声望,事实上,此时大部分人其实不会鸟你这个皇帝。相信这一点,你自己也有体会,你在京师城破撞钟召集文武百官的时候,可有人来?”

“你自己或许还不觉得,但是包括道衍和尚在内,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一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不建议你赶往南京去。因为,没人鸟你!”

他的话,崇祯皇帝或许不明白其中的个别词是什么意思,但是整体的意思,他却是明白的。想起在京师撞钟的那会儿,崇祯皇帝回想起当时的心情,他的情绪顿时低落到了极致。

此时的他,是真正的认识到了,为什么之后有人会认他这个皇帝,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有朱海军的帮助而已。

有点绝望之下,他忍不住抬头,带着极度沮丧问朱海军道:“还请天师指点。”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和缓了点语气,对他说道:“所以在我看来,你第一步就是要重建你的声望,让天下人能服你,能认你这个皇帝,只有这样,你才会是皇帝。”

“当然了,要让天下所有人都认你是皇帝,服你,听你的话,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你那英明神武的祖宗也不可能做到。所以你只要绝大部分人能认你是皇帝,这就够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觉得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该怎么做呢?

他一点头绪都没有,便只好再说道:“恳请天师指点,朕该怎么做,才能赢得天下大部分人的认可?”

坤兴公主和王承恩直到此时,才大概明白了天师和皇帝在争论什么?

皇帝怎么样才能赢得天下大部分人的认可?想着这个问题,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在崇祯皇帝的期待中,朱海军却话锋一转,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知道为什么自古以来,王朝不管多强大,短则几年,几十年,长则也不会超过三百年就会天下大乱,改朝换代。为什么?”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稍微想了一下,然后便疑惑的摇摇头回答道:“朕见识浅薄,还请天师指点。”

这时候的他,态度已经摆得很低了。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提高了一点声音,用带着坚定的语气对他说道:“不说绝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有点听不懂,便疑惑的问道:“土地私有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那隋唐时候的均田制,并不是土地私有制。为何隋唐也不过三百年便亡了呢?”

坤兴公主和王承恩听到这话,脑海中就冒出了一个个的问号,实在猜不透皇帝和天师到底在谈什么了:不是在说怎么样让大部分天下人认可,咋一转眼又说到隋唐为什么亡了?

而朱海军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便马上回答道:“隋唐确实实施了均田制,并不和大明朝一样是土地私有。但是实际上隋唐时候的官宦世家,还是掌握有大量的土地,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土地,从而给了官宦世家吞并他人土地的机会,最终的结果,其实还是转向了土地私有制。”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回答,他其实有点听不明白。对于历史,他真没那么多时间去仔细研究,因此没法反驳朱海军的这些话。但是,他看到朱海军侃侃而谈,就觉得朱海军说的应该是没错的。

朱海军看到他的表情,便继续对他解释道:“为什么土地私有制会有非常大的危害呢?都能决定王朝兴衰!因为私有制,会导致土地兼并,最终土地会慢慢集中到极少部分人,导致大部分人就没有土地,只能仰仗别人求活命。这么一来,只要收成稍微不好,甚至天灾**之下,大部分人没有吃,除了饿死之外就只有造反了。”

“再进一步解释,只要土地私有,那么有特权的那些阶层,也就是你能理解的官宦世家,地主豪强,他们能利用手中的权力,用各种办法去吞并那些普通老百姓的田地。使得他们掌握的田地越来越多,而普通老百姓最终只能去他们手中租种求活。”

“他们用什么办法来吞并那些普通老百姓的田地呢?比如说强买强卖,或者转嫁税收等等,要展开来说的话,根本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你只需要知道。一个王朝经过几百年之后,田地便会集中到少数人身上,大部分农民没有了田地,便成了动乱的根源。”

“农民是占了天下人中绝大部分,一旦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挨饿受冻,那便是天下大乱之时。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敏锐的抓住了什么,便连忙向朱海军问道:“天师的意思,是朕要赢得农民的认可?”

天下人中最多的人便是农民,按照天师之前的说法,可不就是要赢得农民的认可!

这个问题,他甚至都不需要朱海军来回答,自己就能确认了,因此他就马上又补上一句道:“所以朕要废除土地私有制,但又不是隋唐时候的均田制,那是什么呢?保证每个农民都有田可以耕,并且不会被兼并?”

事实上,他其实有提出过耕者有其田,但是到底怎么样才能耕者有其田,他却是从没想过的。而如今,他和朱海军就讨论到这点上了。

崇祯皇帝其实并不笨,他只是缺乏正确的指导。这不,朱海军并没有说出他的真实意图,但是崇祯皇帝已经大概明白了。

朱海军听到他的问话之后,便才说出他的设想道:“土地公有,也就是说土地归国家所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要是大明百姓都能分到田地。另外,还要实施分地轮换,而不是耕种一辈子。五年或者几年就重新分一次,并且要求不能再分到原有的田地。”

说到这里,不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就又强调道:“这里的土地是指所有土地,而不是像隋唐时候一样,只是指无主的荒地。并且不能有人豁免土地税收,这样就能保证国家收到应该收的钱,不至于穷死。”

崇祯皇帝一听“穷死”两字,便脸色一红,他知道朱海军肯定是指他。

不过很快,他就沉浸在朱海军的建议中,想了一下就对朱海军说道:“像隋唐时候无主荒地可以收归朝廷分配,这个没问题:但是,有主的地又如何能收归朝廷所有,那些田地的主人不会答应的啊!”

他的这个问话,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隋唐之所以实施那样的均田制,就是官宦世家的势力很大,就算是英明神武能打的李世民,也不可能去和所有官宦世家作对。

但是如今是什么时候,明末乱世!

这不,朱海军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要那些田地的主人答应干什么?他们当然不会答应!”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

朱海军看着他,给他解说道:“你这个时候,天下的土地已经到了极少数的人手里,自耕农,还有多少普通农民有土地的,还能有多少?绝大部分农民,都已经是没有田地的了。”

“你要赢得农民的认可,你就要给农民分田地。又不是要那些极少数的地主认可你。所以我之前就说,不可能赢得天下所有人的认可,但是只要你赢得天下大部分人的认可,他们拥护你当皇帝,你这皇帝才当的稳。你说是不是?”

崇祯皇帝听到这句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仔细考虑了一会之后,才认真的点点头说道:“朕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但是道理明白归明白,具体到眼下,崇祯皇帝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便只好再接着问道:“那如今朕该怎么做呢?”

边上的坤兴公主和王承恩听到他的这些话,心中都松了口气。还好皇帝不是和天师吵架,而只是天师在指导皇帝做事情。

朱海军听到这话,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当然是要把你的理念传播开来,能让农民知道,这样他们才会跟着你干,跟着你打天下。”

“知道李自成为什么被朝廷官军打得只剩下十三骑,但是最终却能卷土重来,甚至差点夺了天下?因为他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所以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联系朱海军之前所说的内容,顿时就恍然大悟,不由得大为感慨道:“原来是这样!”

朱海军看到崇祯皇帝上道,便马上对他说道:“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不要急着走,而是先整顿你的队伍,并且在合适的时机,你再出山。”

“我看了一下,这个山寨其实挺适合种田的。你可以在这里囤积粮食,训练人马,统一思想。这方面我会帮你,高产作物的种子,我都可以给你。”

“要不然的话,你就算带着这些山寨的粮食走了,遇到大的困难,估计你也难以抵挡。只有整合上下一心,才会无往不利。等以后出去之后,你也可以以此为架构,扩展你的军队。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乱世中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崇祯皇帝听得不由得大喜,不过他也有疑问,便问朱海军道:“这里毕竟就这么一点人,而且天师以前说过建虏很快会南下,平定山东这边的抵抗。如之奈何?”

朱海军听到这话,摇摇头说道:“不急,建虏很快会要求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个时候,才是全天下都抵抗建虏的时候,天下的百姓才会怀念起明朝的好。等到那个时候,你再出山,就容易事半功倍。”

建虏的剃发易服令,前后两次,一次是1644年,也就是今年;因为反对人太多,就说是自愿了。第二次是1645年,也就是明年,就开始强制推行,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朱海军的话之后,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平头。

戴假发时又没得洗澡洗头,时间久了后实在太过难受。因此崇祯皇帝自曝身份之后就没有再戴假发,其他几个人也把假发去掉了。

此时的他,感觉自己的平头还能接受,但是像建虏那样的金钱鼠尾,那就是死也不能接受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