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199章 闹起来了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199章 闹起来了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199章 闹起来了

第199章 闹起来了

从始至终,朱标始终和朱海军一样,在旁观永乐朝金銮殿上发生的一切。

当他看到文武百官都是带着哽咽跪下恭送他和他父皇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他便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视频播放结束了。”

朱元璋很遗憾自己不能亲眼看见,就只能问朱标道:“老四如何?”

朱标听了,看着屏幕说道:“他也跪送我们离开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便知道没问题了,当即对朱海军说道:“贤侄,还真多亏了你啊!”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对朱标说道:“爹反正睡不着了,先去处理政务了!”

今天要比以往早起床,闹腾了半天,天也才刚亮而已。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开口说道:“对了,征战草原也最好还是有耳目,真正的无人机我已经下单了,隔几天就到,回头给你们传送过去。”

朱标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对他父皇说了,随后还补充道:“这肯定就不是玩具了,真正的飞机!”

无人机也是飞机,这是毫无疑问的。可以用于查看敌情,等于己方能从空中看地上,绝对非常神奇的。

在朱棣听来,似乎从未有过如此响亮,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于是,他又一次谢过朱海军之后才走了。

其他文武官员见了,他们互相看看,看到站在最前面的方孝孺也跪下去行礼了,便都跪了。

让朱海军有一种感觉,是迫不及待地让朱海军赶紧挂断。

事实上,他当然是非常想要的,只是感觉太让朱海军破费,才会在上次的时候拒绝的。

朱海军醒了这么长时间,虽然困,却感觉睡不着了,就继续靠在床头看热闹。

在他说完之后,李景隆等原本就已经投靠朱棣的官员,便跪下向朱棣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性子急一点的,甚至还在路上呢就已经开始议论了。

方孝孺听到,躬身领旨道:“微臣遵旨!”

等到文武百官出了午门之后,要各自散去时,相熟的官员便各自相邀,都是找地方聚一聚。

而朱棣这边,接着看向方孝孺问道:“今日之事,方卿写诏书公告天下!”

他看到不少人红了眼睛,有的甚至还在擦眼泪时,便大声说道:“父皇的旨意,朕自然是要听的。徐耀祖、练子宁等人,凡朕入了京师之后被抓的,皆放还,且官复原职.黄子澄流放族人,也皆放还,给其家财。”

朝廷有钱没钱他不管,先要借着这波刷好感,彻底巩固他的皇帝座椅才行。

“那两个法宝也不知道是什么法宝,竟然如此奇特,简直闻所未闻啊!”

但是,朱元璋显灵,说齐泰才是奸臣,那朱棣也只能听他父皇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他的决定。

“太祖皇帝真的是仁慈,只定下齐泰一个奸臣。这样就能少死很多人了!”

于是,朱海军便点了朱标的这个分屏,看到右上角就有一个叉,点了下之后,果然断开了和朱标位面的通讯。随后,永乐朝的画面,便占据了全屏。

“……”

再说永乐朝这边,文武百官,包括朱棣在内,都一起跪送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走了之后,朱棣才站起来,走到白布前站定,转身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

他们在金銮殿内不敢交头接耳,但是出了金銮殿之后,还没出午门呢,就有相熟的官员开始小声地交头接耳了。

户部尚书这边,在这时候也不敢说什么。

等到文武百官都起身之后,朱棣再扫视他们,发现站在前面的方孝孺和景清穿着孝服,很是碍眼。

“是啊,谁能想到,原来方博士不是装神弄鬼,而是真的能让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显灵,今天真的是大开眼界了!”

朱标听了,也不和方孝孺那边打招呼,笑呵呵地连忙说道:“挂吧,挂吧。”

从他这话中能听出来,他应该是非常渴望传送真正的无人机过去的。对此,朱海军能理解,便笑着说道:“好的,那我先挂断标哥这边了。”

打了四年仗,其实朝廷国库也没钱了。

因此,他就宣布放假一天了。

朱元璋听到,不由得愣了下,回过神来之后,他也没有坚持不要。

朱棣最恨的两个人,就是齐泰和黄子澄,因为他们是朱允炆削藩的主要帮手。因此,当他攻破南京之后,这两人逃跑被抓,他第一时间就诛杀了他们。

朱标看到他父皇走了,便连忙对朱海军说道:“传送无人机想必非常消耗时空通道能量的,那要不我们先这样。正好,我要给老四的资料也还需要整理,大概还要个两三天时间,也得去忙了!”

事情绝对是有很多事情的,比如说人事变动,藩王改封事宜讨论,建文帝的身后事等等。

朱棣见这头倔牛低头,心中很是高兴,便又大声说道:“今日诸卿皆是辛苦,就都回去休息,明日正常上衙!”

这不,在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完毕之后,他就带着轻松的语气,高兴地说道:“众卿平身!”

“原来以为今天很可能是血雨腥风的一天,结果却没想到却是风和日丽,真的是没想到啊!”

文武百官恭送皇帝离开,然后便按官职高低依次退出金銮殿,出紫禁城,各回各家。

早上发生的事情,绝对是天大的事情,一人计短,多人商量心中才会有底。

连黄子澄都能赦免,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这就等于给所有建文朝的官员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此时的他,只能是无视这個了,而是又大声宣布道:“这四年来遭受兵灾之地,皆免赋税四年。”

这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坚持的理由。毕竟这是太祖皇帝承认的,谁能反对?

于是,金銮殿上山呼万岁的声音,第一次洪亮大声地响了起来。

此时,朱棣说完之后,他便吩咐方孝孺随驾武英殿议事,然后便散朝了。

但是朱棣的想法是,今天他父皇和大哥刚显灵过,确认了他皇帝的正统性,需要让文武百官消化下,也让他们把消息传出去。另外,他也要和道衍大师好好商量下,还有他那二儿子一直在那气鼓鼓的,都要先处理下。

“是啊,这也是没想到。想洪武朝的时候,四大案杀得人头滚滚,今日却只定齐泰一个奸臣,这让我都有点回不过神来!”

“你这话说得,太祖皇帝当年杀的是谋逆,是贪腐之辈,岂能和我等相提并论?太祖皇帝明言,我等是忠臣!”

“没错,我等置生死于度外,不就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岂能和那些谋逆、贪腐之辈去比?平白辱了我等!”

“对对对,是我说错了,说错了!”

“……”

还有的官员,则为他们的未来忧虑。

“虽然太祖皇帝明言要量才而用,但是新皇上位,肯定是重用之前的从龙之臣。要不,还是趁早告老还乡算了!”

“你要这时候告老还乡,那就是对新皇有看法,回头反而会让新皇对你不满,不妥不妥!”

“那以后该怎么办呢?哎!”

“还记得太祖皇帝说了,以后藩王宗室可都要分封海外建国。这么多的藩王宗室去海外建国,莫如跟着去,当能得到重用吧?”

“有道理,不过海外建国,谈何容易,这等事情,八字都没一撇呢!”

“你忘记了,太祖皇帝说过,回头会让孝康皇帝指点新皇,海外建国,易如反掌!”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建国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你莫忘记了,如今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可都是成仙了的。不是说,还有一位没有露面的国师,那方博士的恩师,可是会驱使巨人为他所用。你想想,有巨人帮我们打疆域的话,是不是会易如反掌?要我说啊,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伱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真要海外建国易如反掌的话,那倒是可以去海外当官,总好过在新皇手下郁郁不得志!”

“……”

随着文武百官的散去,他们的家里人担着心思都放下了。对他们来说,老爷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他们拦不了。而他们的做事原则,就是家人安康。

如今,或者说以后,都不用为这次的改朝换代而提心吊胆,一个个都是给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烧香去了。

由此,他们自发地述说此事,也让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真得在金銮殿上显灵的事情,以空前绝后的速度在京师,并且迅速以京师为圆心扩散。

而在武英殿这边,朱棣坐在龙椅上之后,看到方孝孺身上抱着的两个法宝,眼神中露出一些贪婪,便问道:“方卿,这两样法宝是如何处置?”

方孝孺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此乃恩师所赐,微臣自当小心保管!”

朱棣这边,听到方孝孺的话,还不死心,便又说道:“世人皆知方卿有两样法宝,俗话说得好,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万一要是遗失了这两样法宝,你如何对得起你恩师?“

一听这话,方孝孺有些犹豫了。

他当然听出来,朱棣是很想要这两样法宝,但是这是朱海军所给,而不是太祖皇帝或者孝康皇帝所给,他当然就没有给朱棣的道理。

但是,朱棣所说也不是没道理,就他方府的能耐,要想保住这两样法宝不被偷盗,还真的是有点难。

于是,他便看向朱海军,恳请道:“恩师,万一学生遗失这两样东西,可如何是好?”

方孝孺已经知道,这不是法宝,而是来自后世的东西。但是这东西的珍贵,却是毋庸置疑的。

朱棣一听方孝孺的话,顿时吃了一惊。他没想到,那位国师一直都在么?

不过他仔细看看,还是看不出什么踪迹。

而朱海军听到方孝孺和他说话,便看看朱棣,看着他那眼神冒光,便对方孝孺说道:“回头标哥指导朱棣的话,应该要用到投影仪的。所以你就把投影仪交给朱棣保管吧。等以后你这边有需要,我可以再给你传送。”

方孝孺听到这话,便没有犹豫,作揖了一下之后,才向朱棣说道:“陛下,恩师准了,说孝康皇帝指导陛下时可能会用到。”

朱棣一听,顿时大喜,也不知道看哪里,就只能看着方孝孺这边说道:“如此,朕就多谢国师了!”

于是,郑和这边,就立刻走到方孝孺这边,小心接过了投影仪和太阳能充电宝,转呈到了御前。

朱海军看着这一幕,倒也没什么想法。对于今天的事情,说实话,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要说永乐朝的一个遗憾是什么?

就是这削藩引发的一系列内耗,并且因为朱棣的得位不正,也深刻影响了他当了皇帝之后的国策。

有说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又有说法是为了宣扬他朱棣干得非常好,万国来朝!

不管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并没有给普通百姓和朝廷带来实惠,总体来说,算是一种亏本的买卖。也是这个原因,朱棣死后,下西洋的阻力就越来越大,最后更是在郑和死后就完全停了。

当时郑和下西洋,可是直达非洲的。如果能给大明朝带来真正的利益,使得大明朝的大航海能持续下去,就欧洲那些国家的航海规模,就压根没法和大明朝的航海相比,直接碾压的那种。

如果那样,或许世界格局都会变了。

如今,朱海军这边能和永乐位面通讯,第一时间通过洪武位面的朱元璋和朱标,已经影响改变了永乐朝的历史,内耗到朱棣攻下南京之后就基本结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接下来,朱标会教导朱棣,也不用朱海军太过费心,他只需要大部分时间看戏,偶尔帮忙一下。如果有他不满意的时候,洪武位面和永乐位面都要经过他来联系,也完全可以掌控局势。

想着这个,朱海军忽然想起来,永乐朝可是有好几个非常有名的才子,方孝孺是一个,谢晋也是一个,回头就让他们也写一些公众号文章,反正这个是不用露脸的,无所谓多一些人写。

他在想着时,忽然被手机里的吵闹声唤回了神,定睛看去时,却见是一个年轻人在和朱棣争吵,似乎还有点无理那种。

这让朱海军有点惊讶,便不再多想,又开始看戏了。

这一听,他就立刻听出来了,这个人,应该是历史上曾试图争夺太子位置的朱棣二儿子。

一明白这个情况,朱海军就又立刻想起来,永乐朝的一个破事之一,就是朱棣对他儿子的安排有问题,也导致出了不少问题。

就是朱棣不喜欢他的大儿子,也就是燕王世子,喜欢跟他非常像,喜欢带兵打仗,并且在这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二儿子。据说有好几次,朱棣都亏了有二儿子救命,因此他曾暗示过,会准备立二儿子为太子。

可如今,朱元璋显灵,明确说了,朱棣登基是特例,以后还是嫡长子继承帝位制,并且藩王宗室要全部安排海外建国.

朱棣在文武百官面前答应下来,就等于是绝了他二儿子对皇位的觊觎。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时候,只有方孝孺一个外臣在,他二儿子已经忍不住,向他父皇争吵了起来。

朱海军想着这些事情,便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就是床头边没有瓜子之类的,少了点气氛。

“儿臣这几年来随父皇舍生忘死地厮杀战场,几次差点死于非命,说句不客气的话,父皇能当上皇帝,有儿臣的一份功劳。父皇也答应过儿臣,说大哥体弱多病,这位置迟早是儿臣的。为何如今却不顾及儿臣,连商量一下都没有,就把儿臣打落深渊?”

朱棣看着自己这个二儿子,见他满脸通红,带着气愤在说话。说真的,他觉得有点愧疚,感觉对不起二儿子。但是……

他看了看方孝孺,这可是能和父皇和大哥对话的人.在方孝孺面前,可不能乱说话。

于是,他就开口说道:“父皇做事,还有请教儿子的道理?再说了,你没听你皇爷爷说么,海外繁华富有之地多的是,你去海外当王不也是很好的事情么?”

他二儿子朱高煦听了,立刻大声反驳道:“父皇,你自己凭良心说,你听说什么地方有比我大明朝还富有繁华的?你说,你说啊!”

他的声势,有点咄咄逼人。

但是,朱棣却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因为他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地方是富有繁华的?

朝鲜?倭国?交址还是其他什么地方?那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啊!

朱高煦见他父皇说不出来,就越说越激动了,大声再问道:“还有,儿臣又不是三岁小孩,岂会不知道海外建国的难度,易如反掌?父皇,你自己凭良心说,真得是易如反掌么?”

朱棣被他二儿子两次都要凭良心说,还真说不出来!一时之间,也有点急了。

不过他正急着呢,忽然就看到方孝孺站那,就马上想起了什么。

于是,朱棣连忙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用手指了下方孝孺,然后对他儿子说道:“当然易如反掌了,国师会驱使巨人为我大明朝开疆拓土,对不对?”

他这后面的问话,是向方孝孺问的。

朱高煦一听,立刻看向方孝孺,不等方孝孺回答,就马上追问道:“方博士,敢问你的恩师,驱使的巨人有多高?是否力大无穷?有多少个巨人可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