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171章 一锅端就搞笑了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171章 一锅端就搞笑了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171章 一锅端就搞笑了

第171章 一锅端就搞笑了

大明朝有两个蒸汽机车制造厂,也有两个配套的钢铁厂。最初的一个,是在京师这里。打造出了蒸汽机车之后,朱元璋才下旨在江北新建蒸汽机车和钢铁厂的。

因此,京师这边的蒸汽火车进度要比江北那边快不少。指望能在万寿圣节之前能开通蒸汽火车的运行,也就只能指望京师到句容这一段。

也是这个原因,朱标就坐镇在这里,不想马上回宫。

如今已经确定,他父皇下旨操办万寿圣节,要是能及时献上这份蒸汽火车的大礼,那就是他对他父皇最好的贺礼了!

当然了,朱标也没有坐着干等,而是在蒸汽机车厂里巡视.

之前的时候,他就已经下令蒸汽机车这边,也要有流水线作业的思路,如今还在修建各零件作坊,还没正式开始试制。

火车车厢,倒是已经在开工了.相较他看到朱海军那边的火车车厢,那显然就简陋很多了。

钢铁厂的产量还没上来,特别是京师这個钢铁厂,所产出的钢铁要提供给兵仗局打造火器之外,大头都用在铁轨的制作上。因此,火车车厢的制作,车上部分采用了木头制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只有等到以后钢铁产能上来之后,才能换成铁做的车厢。

这个时候,朱标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为什么海军那个时候要以钢铁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

朱标一边巡查,一边心中想着事情,时间不知不觉间就过去,眼看着,就快要到傍晚了。

东宫的属官又一次摧残朱标,道:“殿下,那蒸汽火车毕竟是第一次试跑,肯定有不少问题,再着说了,句容离京师这么远,半天时间往返,实在是很难的事情。这时间也不早了,殿下该回宫了!”

想到这个结果,朱标的脸上便出现了欣喜之色。

“……”

所有人听到这个话,全都大声欢呼了起来。一切的辛劳,在此时此刻都已经值了!

蒸汽火车能试跑成功,神仙的功劳肯定是第一的。要不然,他们做梦都不可能想到,就只是烧水而已,竟然能驱动铁家伙跑那么快。

听到这话,梅殷等人都是大声回应,每个人都因为这次的成功而充满了信心。

至于朱标的说法,他们当然不会有意见。

很快,有人回过神来,当即大喜地说道:“殿下,火车……火车回来了!”

一听这声音,正在劝说的东宫属官立刻闭嘴,所有人全都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他们的马匹,都是一身汗,因为深秋的天气,鼻孔中喷出的雾气,似乎和蒸汽火车相呼应了起来。

于是,朱标便不再逗留,立刻快马回宫。第一件事,便是立刻跑去见他父皇。

这时候,梅殷也是快步冲到朱标的面前,向他见礼,同时激动地说道:“殿下,蒸汽机车试跑完成,就发现几个小毛病,可以用的了!”

朱标一眼就看出,梅殷走的时候是骑一匹枣红马,而此时他的马却是一匹白马,显然是换了坐骑了。

不用他们提醒,朱标已经快步走出,赶往火车起始站点去了。

朱标一听,悬着的心顿时放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在畅快地笑了一会之后,他便大声说道:“这可是按照海军贤弟提供的图纸打造出来的,包括蒸汽机车,还有铁轨都是,少了需要摸索试错的阶段,能一举成功,也不意外,哈哈哈!”

“是啊,殿下,明天有消息了,下管立刻进宫禀告便是。陛下的万寿圣节还有五天,应该是来得及的。”

不过马上,他在开心完了之后,又看向梅殷,还有他身后的所有人,再次说道:“不过,要把图纸完好地打造出来,并且赶在万寿圣节之前完成,你们的功劳也很大,孤为你们请功!”

他们正在说着时,忽然,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传来:“呜……”

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赶到时,就见蒸汽火车正缓缓地停下来。喷出的烟雾和蒸汽,在晚霞照耀下似乎闪着色彩。铁轨的边上,则是梅殷等人正在下马。

此时,朱标看看西边的晚霞,感觉必须要回宫了,便再次大声说道:“你们尽快打造出车厢,按照预估的重量再次进行试跑,争取在万寿圣节之前完成!”

此时,朱元璋刚才处理完了下午的国事,见到他带着兴奋过来,便笑着问道:“怎么了,有好事?”

换句话就是说,他们不是中途折返,而是到了句容才回来的。

朱标立刻带着兴奋,给她父皇禀告了火车的事情,然后说道:“父皇,这个火车可是可以昼夜不停地开,日行千里,真得成为可能了!”

“按照海军贤弟的说法,这个蒸汽火车可以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车厢载有四百五十名乘客和一千八百石粮食,也能以五十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

“今天蒸汽机车试跑成功,儿臣已经下令让他们按照海军贤弟说得运载量进行准备试验。到时候,就可以请父皇前往检阅了。”

朱元璋其实早就知道他去干嘛了,不过听到结果,他也是非常开心地,满面笑容地说道:“好啊,这可是我们大明朝第一个真正能有翻天覆地变化得成就啊!”

朱元璋最关心的是后勤能力,如果按照以往,一辆马车在官道上运输,大概也就只能装七八石粮食而已;最多不会超过十石粮食;并且一路上得歇歇停停,人吃马嚼之下,路上消耗都不知道要多少。

而如今,这个蒸汽火车一出来,除了运人之外,粮食一次性都能运一千八百石,往小里估算,都能抵得上一百八十辆普通马车的运粮能力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火车还不需要像马一样消耗粮食。不但如此,还很快!这里面的差距,用天翻地覆来形容,绝对是不过分的。

而之所以说是第一个,主要也是因为别的没有这么大的变化。

水泥确实是早已烧制出来了,水泥路也已经有了,但是对于交通的提升,那是绝对没有火车大的。马车在水泥路上运送粮食为例,最多也是把马车的运粮量达到十石就差不多了,其他和原本就差不过。

这个运输能力的极大提高,会让大明朝京师对各地的控制能力将得到极大地增强。如此,就算再开疆拓土,也不会因为太远而鞭长莫及。

华夏的疆域,之所以几千年来没什么变化,就是因为交通没有改变过。历朝历代的帝王,就算再喜欢开疆拓土,也只能是那样了。

原本明朝的历史上,朱棣派兵打下了安南,但是被后面的皇帝放弃,就是因为京师换在了北平,离开安南实在是太远了。当然了,这是原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原因是很重要的。

此时,朱标听到他父皇的感慨,便马上进言道:“父皇,如今钢铁产量是个瓶颈,需要再多开几个钢铁厂才好!”

朱元璋听了,认真地想了想说道:“我们江南这边是没法新增了。但是北方那边,有煤矿,也有铁矿,却是可以新增钢铁产量。不过北方人口太少,这挖矿可是要不少人的……”

听到这话,朱标想也不想,便立刻提醒道:“海军贤弟说了,倭人矮小,又和我们有仇,正好抓了他们挖矿!”

朱元璋一听,笑着说道:“打倭国还早呢,根据锦衣卫消息,高丽和辽东鞑子有勾搭,等到明年灭了辽东鞑子之后,还要对高丽用兵,最后才能借道高丽去打倭国。”

说到这里时,他不得不有点感慨。之前的时候,海军就强烈建议锦衣卫要监察他国。他考虑再三之后,才吩咐毛骧去做这事。

结果还真没想到,高丽那边果然传来了消息。

由此看来,既然还准备对倭国用兵,也要事先往倭国那边加大锦衣卫的力量才好!

他在想着这事呢,朱标那边却已经在兴奋地对他又说道:“我们的蒸汽机很快就能流水线生产.儿臣会根据海军贤弟的提示,让他们把蒸汽机装到船上去,变成蒸汽轮船,正好回头可以用来攻打倭国。“

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道:“就是可惜了,要是能像海军那边一样打造出巨大的铁船,那根本就不需要打什么海战,横冲直撞就能把倭寇的船都撞沉!”

说完之后,他又兴奋了起来,给朱元璋说道:“父皇,您是不知道,海军那边的铁船,那叫一个大,说是庞然大物都是往小里说了……”

朱标想起他看那个跨海大桥的时候看到的铁船,至今想起来还是非常震撼!

朱元璋听他在哪说话,没有说话,只是心中想着,看看我得儿,又在夸张了!真不是一般迷海军那个时候啊!

不过他刚想完这个,忽然想起那太阳能灯,之前不也是自己想不到会那么亮!

换句话说,海军那个时候,真能有那么大的船,还是铁做的?

一时之间,朱元璋想到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结论,他不由得惊了!

回过神来,他看向自己的儿子,为自己儿子能联系到未来的海军,能看到未来的东西,感到很是庆幸。

不管如何,有一点是非常可以肯定的,他儿子的眼界,绝对要比他强!

想到这里,朱元璋忽然又有点羡慕起来。羡慕朱标能看到六百多年后的东西,如果自己也能像儿子一样能看到未来的话,那就不会老是觉得不可能了!

此时,朱标已经兴致勃勃地说了一大堆,最后发现,他父皇好像在发呆,便不再继续往下说,而是提高了一点声音,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我们大明朝还缺少大海之上航行的大船,有必要先打造起来才好!”

“万一我们很快就征服高丽,就应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倭国,不让他们有应对的时候!“

朱元璋听到这话,想了下之后,点点头说道:”未雨绸缪,确实是需要的。”

朱标听了,当即欣喜地说道:“我们扩建造船厂,那要招募更多的工匠,就可以给更多的人发工钱,按照海军贤弟所说,那就是提高了就业率,便会有更多的老百姓有钱了!”

朱元璋:“……“

他一听这话就想起来了,那海军说要是百姓没钱花,那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问题!

朱标没注意到他父皇的表情,还在继续说道:“对了,或许还可以问问海军贤弟,那个铁做得大船是怎么打造的,或许我们大明朝也能打造出来!”

朱元璋没听他说什么,而是还在想刚才的问题。

以前的时候,朝廷做事,大都是以征召的方式,可如今,不管是铺设铁路,还是修水泥路,那都是付钱的,大明宝钞确实花出去了很多,不过从民间看,大明宝钞也没有贬值。

或许该让锦衣卫注意下为朝廷干活的那些人,在民间是个什么情况。至少按常理想想,应该是不错了吧?

或许这种做法之下,就不怕大干特干,越多的人干活,就会有越多的人有钱,百姓都能赚钱,日子就会好过了……

“父皇,父皇……”

朱元璋回过神来,看到儿子好像有点不满的样子,便哈哈一笑道:“刚才爹在想海军的话,如今好些话都能联系起来,感觉说得很有道理!”

朱标一听,脸上不满之色立刻便没了,带着一点理所当然,马上说道:“那可不,按照海军贤弟的话说,这可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我们就按照海军贤弟所说得做,绝对没错!”

朱元璋听到这话,便问他道:“养殖场的事情,安排地如何了?海军那边活物还无法传送,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养猪这个事情,饲料方面还没理顺的话,养鸡的事情可以先做起来。”

相比较养猪而已,养鸡的成本就会小多了。并且母鸡能生蛋,公鸡能吃肉。就看鸡蛋的孵化和成活率如何了。

朱标一听,连忙回答道:“都还在修建,估计要等万寿圣节之后了!”

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两人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第二天,朱标便又往蒸汽机车厂那边跑,这是他在万寿圣节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了。

当朱海军联系朱标的时候,就看到了他不在宫殿里面。

朱标一见朱海军出现,便立刻兴奋地说道:“贤弟,你来看看,我们大明朝的蒸汽火车,很快就有了!”

说完之后,他连忙往蒸汽机车那走去。

边上的人一听他这话,就知道神仙来了。毫无例外,他们全都睁大了眼睛偷偷观察起来。

朱海军看到自己给得古董蒸汽火车,果然停靠在铁轨上,说实话,他也很开心,有一种玩养成游戏的快感。

大明朝开国之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的东西,在他的干涉之下,就呈现在面前了。

这个蒸汽火车,在西方叫旅行车者号,还要四百多年才会出现的。

想到这,他便笑着问朱标道:“标哥,这第一台蒸汽火车很有纪念意义,必然也会被历史所记载,你有想好取什么名字么?”

朱标一听这话,倒是愣了下,随后便回答道:“还没想过,真要取什么名字,肯定也要父皇来取。”

说到这里,他便又兴奋地介绍道:“贤弟你看,为兄这样安排怎么样?这个蒸汽机车在昨天已经试跑过了,没问题。如今车厢都在日夜赶制,肯定能在万寿圣节完工。然后在万寿圣节那一天,由父皇带着皇亲勋贵,还有文武百官一起来坐这车到句容,然后再返回。这场面够大吧,历史上肯定就能留下浓重的一笔了!”

朱海军听到这话,心想要是火车出了事故,把这个火车的人一网打尽的话,那才绝对是浓重的一笔呢!

不过,就这个火车速度,真要出事故,那也不可能会死什么人,顶多是受伤。

想归想,朱海军还是很兴奋,当即点头道:“你也要在,这样我就能看到这个盛况了!”

朱标一听,想也不想,便立刻说道:“没问题,到时候留够能量,那可是要一天的,回头父皇还要赐宴,每个大臣都能赏赐贤弟给得辣椒酱,为兄相信,贤弟应该也很想见见那一幕吧?”

朱海军一听,脑海中立刻想了下那个场面,顿时很是兴奋,毫不犹豫地说道:“没错,这个场面绝对非常有趣,我是一定要看的。嘿嘿,视频记录下来,心情不高兴的时候都能拿出来看看!”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对朱标说道:“我给你父皇的礼物也已经准备差不多了,伱记得把投影仪先准备下。”

之前的时候,他和朱标通气过,因此,朱标听了,立刻答应下来,说真的,他自己都很期待看看海军会给他们播放什么视频。

随后,两人说了一会之后,便早早结束了对话。

朱海军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了朱元璋的生辰,也就是大明朝的万寿圣节。

这一天,他给他爸妈说要出去一天,就不想他爸妈打扰,便早早就联系了朱标,开启吃瓜看戏的模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