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136章 活久见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136章 活久见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136章 活久见

第136章 活久见

(国旗改为主角设计,现征集国旗样式,评论区跟帖)

湖广武昌,站在城头上,一眼看去,就见长江上全是船,几乎是铺满了江面一般。

每艘船上,锦旗飘扬,身穿红色鸳鸯战袍的朝廷官军将士,一个个都是站着笔直,虽江风吹拂,却都不见有什么动静。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强军无疑。

没错,这支军队便是收复了云南的朝廷官军,如今在他们的统帅傅友德的统领下,奉旨班师回京。

此时,大部队正途径武昌,顺流而下。

大军先行,民船之类便不得不靠岸停泊,等待大军过去。

几乎每艘靠在江边的船只,都和岸上的人一样,围观这支凯旋之师。

“看到没有,这便是开**队,军威赫赫,感觉到杀气没有?”

“这还用你说,人家可是收复了云南、大理的。”

“看到旗号没有?傅字旗号,那可是开国之后从未败过的常胜将军傅友德将军,手下又岂会有弱兵!”

更不用说,他们兄弟几個还刚刚从京师返回,并且是受了密旨,要好好表现,为将来去海外打下一块封地做准备的。

回过神来之后,他当即黑了脸色问道:“真有此事?”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他接到旨意要回京师,因此在经过武昌的时候,先和楚王交接了兵马,正好赶上了傅友德领军沿江而下,便先等大军过去。

秦王根本没理,直接进了船舱,显然是一肚子郁闷。

为首那人,倒是很年轻,应该是刚成年,不过穿着藩王服饰。其他人等,都以他为首。

不过此时,武昌城头上位置最好的一段,却反而没多少人。因为有军卒警戒,留出的一大块空的城墙,显然是那几个大人物的。

………………

过了一会之后,楚王在城头上看到汤和找到了他二哥,说了下话之后,他二哥还得意地向他挥手了下,然后依旧在那看经过的大军。

在楚王边上的是信国公汤和,他原本在四川整顿兵马,就是要准备给楚王用的。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杭,他还会跟随楚王出征,平定蛮夷之乱。

汤和听了,稍微愣了下,回过神来之后,向秦王一礼说道:“楚王殿下是让末将提醒,陛下有新发旨意,地方上举荐的才智敏捷之士学成之后要回原处任职三年教谕。楚王说,秦王殿下可是想好了这揭下来的三年都当教谕?”

有灭国之功,着实让人羡慕。不过汤和自己却不需要了,因此,他是心甘情愿在藩王底下打仗,这么一来,功劳都是藩王的,同时,皇帝也会赞许这种培养皇子的举动。

耿炳文听了,自然不会让他扫兴,连忙点头称是。

耿炳文原本就对秦王这种强行霸占地方名额,然后一起进京的方式有点意见。此时见到秦王这样子,他心中舒坦,不过表面上却是神色不变,向秦王的背影抱拳说道:“如此,末将就先行回京了。”

听到动静,秦王抬头看看城头上的楚王,见他似乎很开心地样子,至少比刚才开心,就有点纳闷,这个六弟是要干嘛?难不成,他也想要学自己?

“……”

秦王这边,打发走了汤和之后,继续看着经过的军队,还对耿炳文说道:“孤手下的三卫,并不比他们差!”

离京师越来越近时,他一路上听到有关神仙的事情就越多。

他还在练兵,准备出兵平定蛮夷之乱。可谁知,还没等他出兵呢,傅友德大军开拔路过,那些叛乱的蛮夷立刻做鸟兽散。以后会不会作乱不知道,眼下却是没地方找去。

秦王听得有点烦躁,抬头看看楚王,此时他就觉得,楚王那笑容,是在幸灾乐祸,于是,他一转头就回船舱,同时带着恼怒喝道:“回秦地!”

随后,耿炳文便下了秦王的船,他和汤和只是短聊了几句,并没有结伴南下,而是各自回京。

汤和听了,点点头说道:“确有此事,可能是秦王殿下赶路,所以错过了这个消息。”

徐达南下,是和朱棣一样,选择了快马南下,而不是坐船。

因此,楚王只能先等等再看了。

秦王:“……”

他才不信,他二哥是奉旨跑出来的。要不然,他没必要穿便衣。

“真得是让人羡慕,早知道,就弃文从武了!”

类似的议论,在武昌城头上,也是差不多。

不用说,在武昌城里的藩王,不是别人,而是刚从京师返回没多久的楚王了。

“这次收复云南、大理的功劳甚大,估计回京之后会封公爵了!”

这一下,楚王就奇怪了,藩王没有皇帝旨意是不能离开封地的。

要是没看到就算了,看到了他觉得有必要提个醒。他自己去不合适,让信国公带个口信,就算父皇问起,也有人证,他是好心!

汤和听到这话,然后一看楚王指向的人,他也认出是秦王了。顿时,他是不想掺合皇子之间的事情,但是楚王已经开口,他就没办法,只好照办。

想了下,楚王便对汤和说道:“信国公,你去找底下那人,告诉他别忘记父皇的三年之期!”

说真的,他有点不耐烦,便转身对汤和说道:“你去告诉楚王,上次和他结伴回京师,还被父皇说了。如果他要回京,让他自己回京便是。”

秦王可以当看不见,但是耿炳文却不能,看到汤和过来,便连忙又见礼。

此时,就连是他,都是称赞道:“军纪严明,不愧是能打胜仗的军队!可笑那大理段氏还试图凭借天险而守,结果被一战而下,亡了国!”

说真得,一想到这,他就有点羡慕。不过他也知道,二哥是马皇后亲生,不是他能比的。所以,人家有的待遇,他未必有,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们两人正在说着呢,就见汤和又过来了,这一次,他的脸色有点奇怪。

此时,楚王听了,正想跟着点评时,忽然眼角看到什么,便连忙转头看去。果然,就看到城下有一艘船的甲板上,他那二哥正穿便衣在看大军经过。

于是,楚王就有点好奇,看来二哥是真得奉旨再回京师。这是有什么事情?该不会是和神仙有关吧?

要是他父皇真明旨公告天下的话,说不定他真要去当教谕了!

要他去当三年教谕,这怎么可能!

但凡打尖歇脚时,总能听到有人在谈论有关神仙的事情。

那些人在议论的,已经不只是神仙赐下仙丹或者神画,又解决瘟疫的事情,而是在他看来,越说越玄幻的东西都有了。

说什么神仙赐下了一种法宝,里面有拘着一个魂魄,能读书识字,还能说话。

说真的,徐达刚开始听到时,很想说荒谬,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不过好在他性子稳重,一路上极少开口,更多的是听。

因此,被他听到,说这个法宝是很多人都见识到了。除了皇子皇女肯定有见到之外,还有不少勋贵之后,也被选为陪读,从而见到了这个法宝。

除此之外,宫里还有好几个神仙赐下的法宝。有什么能吸取日月精华的法宝,还有什么类似洞天福地的藏书阁宝贝,小小一巴掌那么大,却能藏无数仙界书籍。

徐达听到他们绘声绘色地说这些事情,甚至离京师更近之后,他都看到有小孩玩耍,都在玩扮演神仙,变变变之类的了。

对此,他很是忧心。

自古以来,就算真有神仙,也从来没见过有如此影响世俗王朝的.

历史上倒是有皇帝信佛,然后全国遍地都搞起佛事,但是国事日坏,等到下一个皇帝之时,便是灭佛,把全国佛寺毁了个干净,对和尚又打又杀,前一个皇帝有多礼遇,下一个皇帝有多悲惨。

说真的,徐达就担心历史在重演。

历史上,那所谓的和尚,肯定是有什么迷惑皇帝的手段,所以才会让皇帝大力崇佛。

洪武朝的神仙,估计也是有特别的手段,要不然不可能掀起如此之大的风浪。

当今皇帝有多精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连这样的皇帝都能迷惑住,不得不说,这个神仙真得神通广大。

徐达心中做出决定,等到回京之后,要找机会寻找那神仙的破绽,找机会劝谏下皇帝才好。

一路回京,徐达越发变得沉默不语。京师这边的局势,远比他想象中要糟糕。

甚至他都听到,有不少人说话都变了,还说是仙界的学问,就应该是这么说的,是他们在国子监有关系,偷听来的。

徐达已经知道,皇帝下旨各地举荐才智敏捷之士,就是要学什么仙界学问。

京师如此,他已经不意外了。

为此,到了京师之后,他立刻赶往午门求见。

不过让他意外的事,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召见他,而是传旨说他一路辛苦,因此让他先回府歇息两日再入朝觐见。

徐达从来没有违背过皇帝的意思,他没有选择坚持觐见,而是先回了魏国公府。

看到他回来,府上的人都很欢喜,但是他们却发现,他们老爷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徐府的气氛,顿时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

徐达把战马丢给手下亲卫,一边大步往里走,一边大声喝道:“允恭呢,让他来见我!”

徐允恭,是他长子的名字,身材高大,性子稳重,和他很像。每次他离开京师去外地领兵之时,家里都交给他长子坐镇,他就很放心。

因此,回府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他就是想找这个他信得过的儿子,商量下京师的局势,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让他失望了,听到他的话之后,就有下人禀告道:“老爷,大公子和二公子都还在国子监学仙界学问,不在府中。”

徐达一听,顿时站住了脚步,很是意外地问道:“什么?”

正在这时,他的夫人谢氏听到动静迎出来了,便正好回答道:“老爷,我们这两个儿子很争气,仙界的学问已经学得七七八八了,比曹国公府上的增枝都要学得好一些。”

徐达听到这话,又很意外,一边继续往大堂走去,一边问自己的夫人道:“京师有哪些人家都去学了?他们家里,我是指曹国公等人,可有什么说法?”

谢氏听了,带着一点自豪给他介绍道:“蒙陛下恩典,我们府上是两小子都去了,曹国公家只是去了一个,还有韩国公府上……”

巴拉巴拉地数了一堆之后,道:“……你看,就我们府上是两个。到了后来,其他府上都去陛下那边恼,所以才多了一些子弟去学。”

说到这里之后,她又有点遗憾地说道:“不过再到后来,换到了国子监这边,就是一些普通人家,只要够聪明的,也都能被选去学了。”

徐达听得眉头都皱了起来,他感觉这局势好像完全一边倒,就没人对那神仙提出质疑过么?

好在他性子沉稳,哪怕在自己夫人面前,也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

到了大堂,下人送上茶水,徐达一边慢条斯理地喝茶,一边听着自己的夫人继续在那眉飞色舞地说话。

“老爷,我们的添福很有天赋,在国子监里面被选为第一批学高深的仙界学问,前几天的时候还回来说,他们已经把一门叫数学中不懂的内容,全都上交太子殿下那了,说是回头,神仙会亲自教他们那些不懂的学问。”

徐达听了,不动声色,当即问道:“这个神仙可有人见过?”

谢氏听了,摇摇头遗憾地说道:“没有,只有太子殿下能看到,就连陛下都见不到!”

“既然如此,为何你们就认定那是神仙呢?“

谢氏听了一愣,随后反问道:“难道不是神仙?”

“陛下可有亲口说过是神仙?”

谢氏听了,又是一愣,回过神来后摇摇头道:“那就不知道了,但是所有人都认为是神仙,陛下也没反对啊!要不是神仙而称为神仙的话,陛下估计早就下旨缉拿造谣之人了吧?”

说到这里,她已经感觉到徐达的态度,便连忙说道:“老爷是没见过,回头你问问那你两个儿子好了,他们可是亲眼见过神仙赐下的法宝,甚至都还摸过的,岂能有假!”

之前的时候,传旨天使说过神画,如今他夫人又说这些,连儿子都摸过那法宝。

一时之间,徐达有些犹豫了。

本来的话,他一开始的时候是不信,然后是将信将疑,但是等到回来的路上,看到神仙的影响力竟然如此之大时,他又开始变得不信起来,感觉这中间有什么很大的阴谋。

可是,听到自己夫人的这些话之后,徐达又难以想象,有什么样的骗局,能骗得如此彻底?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听到手下有来禀告道:“老爷,夫人,燕王殿下来访。”

一听这话,徐达稍微一愣。没想到他前脚才到家,这个女婿就收到消息了?

要是朱标死之后,藩王和武将私下交往,哪怕是女婿丈人的关系也不行。冯胜就因为这,被朱元璋治罪。

但是这个时候,朱标还活得好好的,马皇后也没死,朱元璋的要求,也就没有苛刻。

徐达当即站起来,赶紧迎了出去。

在前厅会客厅,朱棣其实也刚坐下,就见到徐达出来了。

于是,他便连忙站起来说道:“岳父!”

在没外人的情况下,朱棣坚持是女婿岳父的关系。徐达已经习惯了,此时看到他,便笑着说道:“我也是刚到,没想你就来了。北平那边,一切安好,不用挂念!”

朱棣被朱元璋叫回来之后,就派去福建公干,一直没能返回封地。因此,徐达这一见面,就先安下女婿的心。

朱棣听了,也是解释道:“我刚好经过,听说岳父回来,就过来拜访下。”

双方寒暄一番之后,分别就座,徐达自然就问起自己的女婿了:“我一路过来,最为震惊地是,京师这边全是神仙一说。离京之前,可是半点风声都没有,这变化之大,有些不敢相信啊!”

听到这话,朱棣笑了下说道:“是啊,变化确实挺大。也亏了有神仙相助,要不然我就见不到母后了。”

徐达挑起了话头,便开始从侧面打听起来,并且试探朱棣的看法。

结果,没有意外,朱棣虽然没见过神仙,但是却非常肯定说,神仙是真的。

等到他送走朱棣,又见到两个儿子回府之后,又是被巴拉巴拉地一顿说,他就彻底迷茫了。

难不成,这世上真有神仙,活久见?

相对他来说,傅友德虽然同样在外,但是他却是看过神画的,因此没有徐达那么有疑惑,甚至还想着,到了京师之后,不知道是否有缘,能见到别人见不到的神仙?

就在徐达到达京师的第二天,傅友德所部大军沿着长江而下,到达了京师。

大军凯旋,洪武皇帝很是高兴,封傅友德为颍国公。蓝玉则加俸禄五百石,并将蓝玉之女册封为蜀王朱椿妃。

随后,汤和,耿炳文等人也赶到京师。

短短几天内,大明开国名将陆续都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