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暗恋·橘生淮南 > 第103章 番外之二:当时的月亮(1)

第103章 番外之二:当时的月亮(1)

第103章 番外之二:当时的月亮(1)

新校区有许多树。自打建校划地时就保留了下来,横枝蔓叶,毫无章法,和校区里的大量新派雕塑相得益彰。

树木自然得蓬勃肆意,雕塑人造得随心所欲,相互冷对着,站定各自的地盘。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会这样互看几十年。

丁水婧躲避着正午毒辣的日头,在树荫下蹦蹦跳跳,踩着影子走。已经九月中旬了,天气仍然没有转凉的势头。头发随着她的跳跃扫在脖颈上,痒痒的,有点儿闷热。

她到底没能把头发留长。每每到这个长度,发梢就会在脖子附近翘得乱七八糟,整个头看上去像一个倒过来的菠萝,她瞧着烦,就会去理发店剪掉一点点。这样循环往复,头发依旧半长不短,仓皇地挂在肩头。

丁水婧一边走一边随手将碎发盘在脑后,整个人清爽了不少。蝉鸣不休,吵得她心烦意乱,不知道是不是宿醉的关系,她胸口惴惴的,手心一片湿滑,汗都是冷的。

手机振动了一下,是短信。她并没敢立刻打开看。

可能是那个熟悉的黑车司机告诉她,车马上就到了。

也可能是洛阳告诉她,你不必来了。

丁水婧木木地解锁,看到“李师傅”三个字时,胸口一阵轻松,心从高位回落到半空中,但也没有踏实到底。

洛阳没有说“你不必来了”。

可他也从没有说过“你来吧”。

丁水婧坐在校门口的大石头上,静静地等着车。盛夏时节,树荫下的石头也暖暖的,甚至有些烫。

她想起高中时语文课上学的沈从文的《边城》。

傍晚时分,祖父不让翠翠坐在被强烈阳光晒了一天的大石头上,担心余热会让人生癍疮,但自己用手摸摸,也一起坐到了石头上。祖孙两人一起看着月光下的清溪,美得不像话。

丁水婧对文学没什么爱好,也曾经附和着叶展颜她们一起抱怨这些语文课文“狗屁倒灶都在说些什么废话”,但是对于《边城》这一篇,她总是记忆犹新。

文字间藏着一幅幅画面:薄雾的清晨,山间的清溪,两岸婉转的歌声间流淌的爱慕心思;缓慢的生活,不慌不忙的时代,没有结果的等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简单的线,也许蜿蜒,但连贯而清晰。

总不会像她自己:口是心非,自以为是,纠结成一团麻。

她并不是上高中时就喜欢这篇文章的,只是后来认识了洛阳,在西湖边散步,月亮照在湖面上,他忽然讲起了笑话。

“甲问:‘你学过沈从文的《边城》吗?’乙回答:‘没有,我们学的是C 。’”

因为这个笑话实在很难让人捧场,所以丁水婧没有笑。

倒是讲完笑话后,两人之间尴尬的沉默让他们一起大笑出声。他笑弯了眼,她翘起唇角,笑了很久都没法儿停下来,实在不明白是为什么。

为他犯傻,为她使坏,或者就为了这湖边月色下五秒钟暧昧的不作声。

《边城》,丁水婧搜肠刮肚,也只能记起关于带着余热的石头不能坐的片段,于是问洛阳知不知道什么是癍疮。

“屁股上长的火疖子吧?”洛阳挠头,“我上哪儿知道去。那篇文章好长,我只记得他们那里的民俗很有趣,喜欢隔着江对唱山歌。”

“你记成刘三姐了,”丁水婧笑道,“边城里,男孩在夜里给女孩唱山歌,好远好远都能听见。”

他拉着她走向湖边的长椅,两个人并肩坐下。夜风微凉,十月的杭州是最好的时候,金不换。

“后来呢?”他问道,“好像是个悲剧?”

望着洛阳殷殷期待的面庞,丁水婧暗暗叫苦。早知道有现在这种状况,当年她就好好看看那篇课文了。

“翠翠的妈妈当初就是和一个军人私订终身,秘密生下她后,两个人一起殉情了。她被外祖父养大,一对船工兄弟同时喜欢上了她,她自己喜欢的是弟弟。”

洛阳挑了挑眉,笑了:“果然,我就知道。”

“这篇课文你明明都学过,装什么福尔摩斯。”她毫不留情地打断他。

洛阳曾经说过,他最喜欢看丁水婧伶牙俐齿戳穿别人的样子。

他说过许多和“喜欢”有关的话,但后面总是接着很长的宾语,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只是连着一个简单的“你”。

丁水婧继续说:“可是,翠翠的外祖父误以为和她有情的是哥哥,就鼓励哥哥表白。哥哥被拒绝后,伤心中出了意外,死了。弟弟因此埋怨上了翠翠的外祖父,于是一个人背井离乡走了。老爷子懊悔不已,去世了。最后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天天等着心上人回来。”

她挑着记忆中还算踏实的部分,磕磕绊绊地讲给他听,没想到他听得那么入神。

“好惨。”他总结道。

丁水婧刚仰头灌下最后一口柠檬茶,差点儿喷出来。

语言功能障碍的呆瓜。她看着他,心中一软。

他总是给她无奈又心软的感觉,人又有趣,让她忍不住想捉弄他;沉默温和不计较,某个瞬间又透露出内心的凉薄,令她心惊,也令她心折。

令她如此想要去征服。

丁水婧脑子里碎碎地出现了一切与洛阳有关的评价,人生中第一次无法拼凑出一幅画面给这个男人——因为最契合的画面,就在眼前。

“是呀,很惨,”她看着他,深深地看进眼睛里,“爱情是很难如意的,如意了就没意思了。”

丁水婧至今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故意那样讲的——谁让他和那位女朋友的爱情是圆满如意的呢?

她偏要说“这样没意思。”

不知道是不是装的,洛阳只是笑了笑,点头说:“是啊,悲剧比较容易让人记住。”但他很快又笑着看向她,说:“丫头片子,别瞎感慨。”

他看她的柠檬茶喝完了,跑去给她买新的。丁水婧独自坐在长椅上,看向远处的湖湾,绵延的路灯连成蜿蜒的珠链,尾端伸向漆黑的夜空,衬得湖面上冉冉升起的那轮满月好像断裂在夜空中的吊坠。

月色很好,湖光很好。她很好,他也很好。

一切才刚刚开始,却不知道会不会有结局。所有暧昧的游走本应是甜蜜的试探,在他们之间,却隔着一道无法突破的城墙。

可丁水婧说不准,那道墙到底是他的女朋友,还是他自己。

她转过头,看到他举着两杯饮料穿过窄窄的马路,朝这边跑过来。

丁水婧内心第一次充盈起真正的忧愁。

她望着他,就像一个贼,贪婪而悲伤地盯着牢牢嵌在铜墙铁壁上的珍宝。

黑车师傅到了马路对面,按了一下喇叭,然后掉头停在了校门口。丁水婧坐上去,车内的闷热让她皱起了鼻子。

“热吧?我开空调。”司机王师傅迅速地关了四扇窗子,将空调开到最大。一股土味儿冲入鼻腔,他不好意思地转头朝丁水婧笑笑,“太长时间不用了,空调有点儿味儿,别急,马上就好了。”

丁水婧笑笑,表示不介意,眼神早就涣散得不知道飘去了哪里。

王师傅也是从外地来此打工的,拖家带口在转塘开了几年黑车,和老婆昼夜倒班,早就对美院的情况摸得很清楚了,连附近的艺考培训班招生和美术用品采买都多少掺和过,大大小小,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你今天去市区有事?”王师傅问。

“啊?”

“没啥,就是看你挺紧张的,以为你去市区有啥大事。”

被看出来了?丁水婧点头又摇头,纷乱的思绪让她的知觉有些迟钝,与真实的世界隔绝开。

“开学就大四了吧?做毕业设计?”

“还没开始呢。”

“以后接着读吗?”

“以后……”丁水婧恍惚,“没想好。可能,出国去吧。”

王师傅朴素地点头评价道:“出国好,出国能学到好东西,但得去好学校。还读雕塑?”

“……不读了吧。可能换别的。”

学艺术类的向来很难出头,王师傅流露出意料之中的理解神情,但是丁水婧反而被刺痛了。他如果知道她当年为了考艺术类而退学耽误了两年,又会怎么想呢?

丁水婧从来都佩服努力的人,但她更欣赏那些在天分或财富方面无比充盈,即使肆意挥霍也不心疼的人。葡萄美酒夜光杯,兴之所至,也可以照直了往墙上砸。

她曾经以为自己多多少少也算是后者。

从新校区去市中心湖边的老校区要开很长时间的车,穿过荒凉的郊区,路过参差不齐的高矮民房,一块块丑陋的牌匾迅速闪过,连成模糊的一片。右手边是钱塘江,丁水婧远远望见一座造型恐怖的古城突兀地站在江边——人造的假山巨石里,上演着粗制滥造的“大型民间山水史诗歌舞剧”,欺骗大量旅游团到此一游。“古城”白天看上去有些丑得可怜,到了夜里,被惨绿的射灯狰狞地照着,竟展现出几分解构美。

她记得这片惨绿。

昨天夜半时分,他们也是从这条路开回学校的。他们四个人挤进一辆出租车里,醉得刚好可以忽略司机的不悦——市区司机不喜欢往转塘新校区开,因为回来的路上免不了要空驶。但他们还是挤进车里,吵吵嚷嚷地自说自话,谁也没把那个嘟囔的司机放在眼里。

在醉酒的人眼里,一段路途能被拖长到无限,也能短得像一眨眼的工夫。丁水婧坐在后排最里侧,额头抵在左侧玻璃上;刚和同居男友分手的室友在她身边默默流泪,脸上的两道泪痕沾满了睫毛膏,像一个悲伤的小丑;大师兄伏在副驾驶位上,哭得像是被什么附身了一样,把他许多年的厚道矜持、谨小慎微都号出了裂纹。

但一切记忆都像糊上猪油的镜头,看不真切,唯有那一尊惨绿的怪物,巍然伫立,神情怜悯地从丁水婧的脑海里缓缓地走过。

正想着,手机钻进一条新短信。她照例又心慌了一下,还好,是大师兄的消息,很应景。

“昨天失态了,不好意思。”他说。

丁水婧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轻轻合上手机,没有回复。

昨夜的KTV里,同学们唱歌打闹,斗骰子拼酒,结伴去洗手间呕吐。而她就静静地坐在沙发的角落里,捏着手机,一遍遍浏览那条刚刷出来的人人网消息。

洛阳的公司要来西湖边的美术馆做活动了。

心情正如暴风雨海面上的孤船般翻滚飘摇,大师兄忽然坐过来,靠近她,说:“小师妹,来,喝一杯。”

“我知道你想嘱咐我什么,”丁水婧转头看向他,毫无耐心地打断他,“我不会说出去的,对任何人。”

车开入市区后就越走越慢,他们运气不好,几乎每个红灯都赶上,王师傅兀自唉声叹气,用福建话骂些丁水婧完全听不懂的东西。

“师傅,咱们能再快一点儿吗?”她忍不住探身向前,催促道,“我两点半必须赶到。”

“我尽力吧,谁知道这么堵,我也不能飞过去啊!”

丁水婧无奈地跌回座位,神经质地把手机里保存下来的活动通知看了一遍又一遍。

昨天午夜,洛阳公司的官方账号在网上发了一个路演活动的预告。他还在活动页面上和他的同事们互动,彼此打气,说着:“明天杭州见。”

丁水婧的手轻轻抖起来。

之前也有过许多机会。同学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能听说,总能见到。大家都认识她,都喜欢她,听说她忽然退学重考追求梦想,更是平添了传奇色彩。每次她去北京,都会被师兄师姐招呼到各种聚会中,这些聚会里常常也有洛阳。

但她没有。有洛阳的场合她都缺席了,没有哪怕一次放纵自己、装作不经意地出现在KTV里,没有一次心怀不轨。

咄咄逼人地拿着一张伪造的签字去直面陈静,那是十九岁的丁水婧会做的事。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容器,盛着满满的自私与孤勇,属于她的那一份,早就在他们婚礼那天,被快餐店的阳光蒸发殆尽了。

那种事她再也不会做了。

陈静不动声色,能忍耐,这都是本事,却不是丁水婧失败的原因。

她败在没有资格。洛阳没有给她任何可以争取的资格。

那些她本来应该出席的聚会,她知道洛阳会去,洛阳也知道她会去。但是最终缺席的是她,洛阳从未爽约。

但这能证明什么呢?十九岁的丁水婧会笃定,他是想见她的,即使照样谈笑风生,望向被她空出来的座位时,他也一定会失落、会难过。

然而二十四岁的丁水婧,什么都无法判断了。她有本事让所有人都喜欢她,和她成为朋友,不曾对任何一个人判断失误,连仇敌、对手都能看明白,只有洛阳让她屡屡瞎眼。

他会一场不落地出现,也许并非想见她,只是因为内心光明磊落,不需要躲着她而已。

一个个夜晚,丁水婧盯着天花板翻来覆去地猜测,猜到泪眼滂沱,再用珍藏好的回忆来温暖凉透的心。

他午夜陪她爬上图书馆的天台,裹着挡风雨披,等待狮子座流星雨。

他被她怂恿,买了烟来陪她尝试。两个人都呛出了鼻涕、眼泪,后来分别学会了,除了彼此无人知晓。

社团里一群人合影时,他们永远故意不站在一起,却总用眼神相互打招呼,目光绕过无数人的肩膀,缠在一起。

丁水婧记得有一首歌,唱着“爱是一种眼神”。她明明没有看错,明明没有。

记忆中所有暧昧的温暖,像冬夜被窝儿里的暖水袋,一不留神,最后都成了心口翻滚的慢性烫伤。

车终于停在美术馆的马路对面,她扔给王师傅六十块钱,拎着包飞速跑下车,像只兔子一样张皇地奔过马路。

这里她来过许多次。室友经常接大师兄安排的私活儿来赚外快,几次布展都拉她作陪。丁水婧从包里翻出二十块钱买了门票,轻车熟路地直奔三楼工作人员休息室。

楼梯上到一半,她就从楼梯间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

头发扎得不牢,因为奔跑颠簸而散下了一半,像个疯子;巴掌大的脸藏在碎发后,因为激动和紧张,红得像发了高烧,唯有一双眼亮得吓人,目光穿过遮挡在面前的碎发,直直地注视着自己。

丁水婧慢慢地停下脚步,把背包扔在脚边,开始对着镜子认认真真地扎起了头发。脸色渐渐淡了下来,眼睛也渐渐暗了下来。

真的闯进去了又会怎么样呢?昨天她鼓起勇气发短信,问他是不是在美术馆办活动,他理都没理。难道现在要她直白地走到他面前说:“一起喝杯咖啡吧,我听说你要离婚了?”

丁水婧怔怔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那年婚礼结束,洛枳回到麦当劳找到她,给她看用手机拍的现场照片。

她求洛枳去拍,看完了后又问洛枳为什么这么残忍。

洛枳没有怪她无理取闹,只是微微垂眼看着她,神情复杂,唯一能被分辨出来的只有怜悯。

“毕竟结婚了,你以后就不要再找他们了,”洛枳说,“你别误会,我知道你退学后再没联络过他们。我这不是提醒或者警告,你别误会。”

“不用这么小心解释,好像我是颗定时炸弹似的,”身旁的落地玻璃微微映照出自己一脸的讥诮,“你哥没那么值得我执着。”

说完这话,她自己都觉得假到令人发指。洛枳坐在对面,善良地低头笑笑,没有戳穿。

丁水婧也觉得没意思,甩甩发尾,把等待途中撕碎的所有炸鸡包装袋都搓成一小堆儿,半晌才郑重地说:“我不会去找他了。我知道结了婚是不一样的。你也不用担心,如果我找他有用,他们这婚也结不成,你得对你哥有信心,是不是?他看不上我,是我自作多情,臭不要脸而已。真的,别担心。”

她说这话的时候难得没有一丁点儿想要掉眼泪的冲动,眼圈干干的,难听的评价都像是在说别人。

洛枳抬起头,慢慢地说:“我不让你找他,就是因为我对他没信心。我觉得,你并不是自作多情。”

竟是这句话,让丁水婧眼泪倾盆。

于是他三年的婚姻,她什么都没有做,维持着道德上的正义,却没有哪怕一刻停止在内心诅咒他的婚姻不幸福。

伺机而动算不算是另一种无耻?等待让她觉得自己卑鄙又卑微。

楼下是前来看展的观众,楼上的门里也许是洛阳。她站在半空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