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瓷器?陶器?长不大的我 > 第38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八)

第38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八)

正月十五过后,我和陶子期计划着返校,我买了比他早两日的返程票。临行前一天,我去找周思蜀,托他把我平日家教的余钱交给刘涓泉,不多,只有2000块,但足以让我安心。

那时候,一想到自己喜欢的人,跟她有了那么亲密的接触,看到都觉得别扭;又想到现在的她,跟另外一个人也有亲密的关系,更觉得难堪,仿佛那个被不同的人剥落内衣女生是自己,实在没有勇气出现在她的婚礼现场,更别提送上贺礼。

静下心来,想到我们曾是同学,在“阿**件”里,她还那样勇敢地责骂莫笑华,是为了我;高中时,我带着陶子期去他们学校找人,她也热情地接待我们;莫笑华去世,电三轮里相遇,她向我询问隐情,被陶子期打断。最后,我们没有成为朋友,但是她有正义感,值得我为她做点什么;又是个可怜人,我必须为她做点什么。

周思蜀陪我走在环海路上,路旁的树上都开满了鲜花,有木兰、白樱等,柳枝纷纷发芽,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回家的路上都是温馨的画面,在海边的小卖铺里和周家舅母聊天,不断有游客给我们拍照,不知道置身事外的人怎么看我们,或说看着我们会有怎样的联想。

去看周爷爷,他乡音无改,年逾古稀、白发苍苍,与轮椅为伴多年,是一位阔别家乡近半个世纪的游子。给他的慰问品,他一样也没收下,说他都有,叫我带回去给陶叔,连他自己的还给了我一些,表达着对后生的疼爱。我再次将眼泪洒在了那块让自己又爱又恨的红土地。红土地,促我飞翔也让我彷徨,一只风筝,飞得再远,也不能断了线、离了根。

当天,踩着高跟鞋走回家,陶叔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说:“穿高跟鞋爬坡很舒服。”

我问:“他怎么知道?”

他说:“年轻时我也踩过高跷去砍柴。”

我说:“那个‘高跷’应该就跟高跟鞋差不多,难怪网上说,高跟鞋原本是男人穿的”

陶子期说:“这你就外行了!我爸说的应该是‘谢公屐’,山水诗人的鼻祖谢灵运发明的登山鞋……”

陶叔说:“就你懂!你姐还没有你懂诗人吗?”

陶子期说:“是、是,她懂!她出门都不看天气预报,让人担心呢!”

的确,我让他帮我约了周思蜀,说谈点事情,却很久没回家,陶子期来电话:“你现在在哪儿?快回来了吗?听说一会儿有雷阵雨,是要打春雷了!不管怎样都别着急啊!今天我在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姐弟俩,弟弟身高刚到姐姐的耳朵,很像我们小时候。”眼泪又忍不住淌下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再故作成熟与坚强,也许真的太累了。

次日离家,本以为还会像曾经一样无所谓,从家门口到我一开始上学时的岔路口,十四年来的沧桑变化,许多人的生与另一些人的死,一起涌上心头。我童年时辛酸的往事、少年时爱恋的无奈、青年时由近而远地奔波,都在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内浓缩了,这浓缩了的历史画面,给我的刺激太深太深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是欢乐还是悲伤,是游子归来的淡淡悲凉,或者是感慨、是兴奋、是胜利者离去的喜悦?杂乱无章的情感冲得我鼻子发酸。

一路与陶叔同行,他去看病,我去***,陶子期在家替他放一天羊。忽然好内疚,“百善孝为先”,自己应该是很不孝的了。正在心里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的时候,一辆小客车从后边开过来,陶叔下意识地伸手去拦,嘴上说着“带我们几步啊”,声音近乎哀求,没想到被人无视了。倒是后面一辆摩托车停了下来,陶叔一路小跑坐了上去,我没想到他虚弱到不到一千米的路也走不动了,是真的老了吗?

曾经陶叔带我去卖东西,赶着骡子,平路、山路,来回二十多公里,他牵着骡子,我骑在骡子上听着他给我讲故事,至今还记得他偶尔回过头来的样子:满面红光,那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声音始终很洪亮。坚毅、果敢、乐观,是他一直给我的印象。

而今,他不得不依赖别人的帮助了,而他遇到的偏偏又是即将远离先民美好品质的一群。于是,我明白了我需要怎样做,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必须坚强,背井离乡又怎样?留下来只会让自己失望吧?陶子期说:“哪里有亲人,哪里才是根,我们总是要回里面去的!”我那时没想到后来的局面。

这次回云南,带着一点点的不甘、一丝丝的轻狂,还有更多的不服气,想跟全世界斗个你死我活才解气,直到看见久违的家乡的春天,那些浮躁之气便淡然无存了。繁华与寂寞、阳光和雨露、快乐与悲伤,乃至生与死都那么自然而和谐,我竟嘲笑起自己的无聊来。

西宁与大理,空间距离其实不远,但是绿皮火车却要转三次,累计车程近56个小时,开三天两夜。到达时已是西宁的夜,杜慈瀚来接车,本来在兰州他就已在火车站,不能想象那对于等待的人,该是多么漫长!

在人群中我一眼就看见了他,他就这样,在哪儿都那么耀眼。在回城的公交车上,他给我塞了一个很大的苹果,车里没有灯,只有路灯光透偶尔透进来,我悄悄地流泪,还没有忘记发出常有的笑声,眼泪滴在苹果上,我若无其事地啃着。

再回青海西宁,与杜慈瀚同行,忘记了跟陶叔分别时的种种感慨,心情很好。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最后得意地对他说:“我们也开始有共同的经历了呢!”,他轻轻地笑了,我也笑了。

这个细腻的男孩,为我做的一切,是我曾为一个自认为值得的人做过的。越来越觉得生命中再也不能舍掉这个人,哪怕一分一秒也不愿意。于是,轻轻地把头靠在他的肩上,他转过头:“你应该很累了,好好眯一会儿吧!到学校叫你!”说完还“呵呵”地笑着,那么温和,弥补了莫笑华的粗鲁,那么随性,不同于陶子期的严肃。如果注定要带一个人回放马场,那他是最合适不过啦!

第二天面试家教,杜慈瀚陪我早起,陪我找到面试地点,陪我一起走路,一起坐公交,原本陌生的城,因为有他而有了暖意,西宁的早晨,有雪,格外可爱。中午被他带着见过他的学长朋友,在他们住的地方做午饭,他们单位的同事来蹭饭,觉得那么心安,那么踏实,看着别人的日子,遐想我们的未来。

听着“领导”的谈吐,想起陶叔说过“有家产的爆发户并不一定有家教”,也许是他们先坏了规矩,又反过来责备我们年轻人不按常理出牌。一大桌子人,男男女女,已婚未婚,大谈生几个娃好,本来是很生活化的场景,却让我这个未满二十岁的姑娘,很难堪。

下午回学校休息,就那样安静地睡了一下午。又被他邀请着去朋友的住处做饭,说是中午招待不周,很失礼,给他们个献殷勤的机会。全程电话联系,学长抢过杜慈瀚的电话:“弟妹,你一定要来啊!”,我抵挡不住一声“弟妹”,又答应了。朋友在打牌,我俩在厨房忙碌,他替我围上围裙,有夕阳照耀,忽然希望那画面可以定格。

那时候,因为除夕的一条QQ信息:今晚有些想你!我天真的以为有些事情可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然而,他似乎并不需要和某个人恋爱,却可以得到每个人的喜爱,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