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操刀 > 第314章 反正乱了,那就更乱一点

操刀 第314章 反正乱了,那就更乱一点

作者:枪手1号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4:13

第314章 反正乱了,那就更乱一点

第314章 反正乱了,那就更乱一点

(这段时间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写,先更一章,还有一章欠着,等忙过这一阵子再还帐!)

洛阳损失有多大,死了多少人,这些并不在李泰的考虑范围之内。

只要何足道被驱逐出了洛阳,洛阳仍然掌控在自己手中,这便足够了。

洛阳的地理位置就摆在这里,

再大的损失,只要时间足够,便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

当然,李泰也更在乎自己被俘的事情有没有传出去。

一国之储君,大秦未来的皇帝,要是有了这样的经历,那可就是一辈子的污点,甚至会影响到他能不能坐上那个位置。

在这一点上,张全义做得很好。

一切都被瞒得死死的,连何足道那边都没有传出来半点风声。

可见张全义思虑之周祥,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必然也是极大。

但是跟自己的名声比起来,些许钱财算得了什么呢!

何足道麾下大将冯从文的脑袋被砍了下来,现在正挂在五凤楼的最高处,也就是前些日子挂寇仲脑袋的地方。

天下人只知冯从文自河东之战后便归附了何足道,自然不知在洛阳城中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朝廷大军也是毫不客气地将冯从文之死作为了自己的功劳。

击毙了国之大盗冯从文。

同时,李泰还下令将死在洛阳城的弘农杨坚的遗体收敛之后,大张旗鼓地送往弘农。

这是一种羞辱,更是一种警告。

不管弘农杨氏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口气,他们都不得不咽下去。

接下来太子李泰在洛阳的一系列举措,倒也是符合一个老牌官僚应该有的从容和得体,损失惨重的洛阳,也从惊魂未定之中慢慢地恢复了些许生机。

不管怎么说,张全义还是保全了北城陶光园一带没有受到劫掠,而在战事后期,稍微有一点门路的,也向着这里逃亡。

这一片安全区的存在,使得洛阳总算是保留了一些复苏的种子,不至于一穷二白,一无所有。

李泰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下令募集青壮,重组军队,张贴纳贤榜,大举招募官员充实官府,洛阳遭此一劫,官员奇缺,不是被何足道的人杀了,便是被张全义的人杀了。如此良机,太子和张全义自然都不会放过,大量的自己人被安插了进去,倒是对洛阳实施了彻底的掌控。

虽说洛阳经过此役之后,实力大减,但对于李泰和张全义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现在才算是真正的掌控了洛阳。

以前可并不是这样。

即便有寇大尹压着,洛阳仍然有大半被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豪门权贵手中。

现在,这些人都嘎了。

真要算起细帐来,张全义他们的实力,反而增强了。

所以李泰也好,张全义也好,在人前都是端庄肃穆,一脸沉痛,私底之下,却是兴奋之极。

完全属于自己的,那才是最好的。

只不过这样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来自洛阳的一封密信,便像是一盆凉水兜头将两人浇了一个透心凉。

皇帝死了。

这个消息,让李泰懵了,也让张全义懵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李泰必须马上回去。

否则时日一长,天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

密信是吴德动用了黑冰台最高级别的通道送过来的。

要知道李安民可不止李泰一個儿子。

更重要的是,除了李泰之外,剩下的那几个,要么是还没有成年,要么便是庸庸碌碌,一无是处。

可这样的皇位继承者,是不是更加地符合卫政道这位首辅的心思呢?

李泰拿不准。

“张将军,你得陪我回长安!”李泰道。“洛阳这边,由小张将军把守,应当无虞!”

洛阳再重要,又岂能重要得过长安?

“殿下,现在最重要的,是时间!”相比起李泰,张全义却显得冷静许多,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考虑的问题也比李泰要多出来不少。“您必须要以最短的时间返回长安,如果由大军护送,那速度就绝对快不起来,而且亦更引人注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您马上轻车简从,第一时间赶回长安,方是正理。”

“长安那边,尽是首辅心腹,我孤身而回,万一首辅有其它念想,我岂不是羊入虎口?”

“殿下多虑了!”张全义摇头道:“只要您公然出现在长安,首辅就没有机会做出别的什么事情来,您为太子可是多年了,而且陛下驾崩得太离奇,太突然,说出去都只怕没人信,这个时候,他更需要您出来为其背书,要是在这个时候,他敢行废立之事,立马就会坐实他对陛下行了不忍言之事,殿下,如此一来,卫氏可就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人可诛之辈,卫相老谋深算之辈,岂会行此下策?”

听着张全义的分析,李泰方才略略放下心思。

“而且殿下,我去长安,便只能沦为卫相的附庸,再也没有了自主之权,随着寇大尹一死,卫相实际上是已经一家独大了,我在洛阳,还能为殿下羽翼,去了长安,就再也无能为力了,是以,当前之计,是我仍留在洛阳为殿下后手,而殿下则以最快的速度入长安,身登大宝,有了名位之后,再谋以后。”

李泰伸手握住张全义,“张将军,你的忠心我自然是知道的,只要我顺利登上了皇位,必不会亏待你!”

张全义躬身道:“殿下,张全义愿永为殿下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让全礼陪您去长安,不但可以一路之上卫护您的安全,即便是殿下身登大宝之后,也可以为您坐镇宫室。”

“好,好!”李泰连连点头。

大秦朝廷历经数年,炼成的新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便是太子李泰,但实际上掌握在卫义与张全义手中,两人一个是卫氏嫡子,一个是寇仲心腹。

两者相比较,李泰其实要更信任张全义一些。

与卫义不同,张全义虽然背后靠山是寇仲,但其本身却出身孤苦,小时候可是吃足了苦头的。

而现在寇仲一死,张全义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最大的靠山,那么太子就成了他最好抱的一条大腿了,只要太子上位,张全义大权在握,那是肯定的。

所以李泰的第一反应,便是要张全义陪他去长安。

但经张全义一说,李泰也反应了过来,回到了长安,张全义在卫政道面前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反倒是拥兵在外,说的话更有力道。

如果自己不想成为卫氏的附庸和傀儡的话,让张全义在洛阳为自己奥援,反而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年轻的李泰与他的父亲不一样,他还想振作一番。

大争之世,天下大乱,是危机,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机遇。

相比起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他李泰至少在大义上,在起点之上,要比他们高出不少。

而且不希望大秦倒的势力也不少,比方说卫氏,比方说张全义。

而在乡间野里,大秦数百年的统治,自然也有为数众多的支持者,运作得好了,不见得就不能再造乾坤,重塑辉煌。

李安民一命呜呼,李泰倒也没有多少悲哀,这些年里,父皇痴迷于炼丹,嗑药,不理朝政,李泰听到的看到的,皆是对父皇怒其不争,像寇仲这些人更是经常口出恶言,以致于李泰也缺乏对父亲的爱戴,下意识地认为大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父皇有脱不开的干系。

而自己,怎么也会比父皇更强一些。

只要自己上位。

所以现在父皇驾崩,他的内心深处,反而有一种隐隐的期待。

终于到了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只带了百余名侍卫,李泰匆匆地踏上了归程。

洛阳城头,张全义看着李泰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内。

在李泰面前,他显得信心十足,可现在,却是满脸忧虑之色。

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大秦朝廷,皇帝这一死,等于又给予了摇摇欲坠的帝国致命一击。

年轻的太子即便回到长安上位,想要有所作为也不大可能。

想想此时,汉川朱氏,陈郡齐氏的兵马,正打着援助洛阳,诛灭何足道的旗号往洛阳而来。

如果说他们这些兵马,张全义还不在乎的话,那自河东方向而来的令狐野,就真正让人有些胆寒了。

令狐野的胃口可是大得很。

自河东之地直接便是兵分两路,一路由令狐野亲自率领,出运城,兵锋却是直指长安,另一路由李国华率领,目的地便是洛阳。

此人,竟然是想一举拿下这两处国之重地。

回望洛阳,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只怕过不了多少天,便又要重燃战火了。

这天下,当真还有救吗?

长安,李大锤笑嘻嘻地看着面前的张轻云以及吴德两人,道:“这天下,已经够乱了,所以,我们便让他再乱一点吧。卫政道现在的名声还不错,但皇帝是怎么死的一传出去,他的名声就要臭一半,轻云,这件事你来做,反正咱们也没有撒谎,皇帝的确是他杀的不是?”

张轻云微笑点头:“这个简单。”

张轻云现在主持着一些茶会、诗会、花会什么的,手中多得是人脉,散布这样的消息轻而易举,而且很容易让人相信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至于李泰,就不必再回长安了,我去送他上路!当然最后也要着落在卫政道他们身上,吴德,这栽赃之事,便由你来安排!”

“明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