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第237章 新的证明思路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37章 新的证明思路

作者:千越南秋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2:01

第237章 新的证明思路

第237章 新的证明思路

相比较村祠堂祭拜仪式的热闹程度,两天后徐源给闺女举办的满月酒参加人数更多,就连市里的领导都在王建安的陪同下来了一趟,尽管只是送上礼金祝福并没有留下来吃饭。

而紧接着便是中秋节。

想到自己已经有很久没在老家过中秋节,便想着晚几天再返回燕京。

2013年9月19日,周四,中秋佳节。

晚上。

因为天气缘故,抬头并不能看到皎白月光。

徐源简单吃了点月饼,在家人坐在客厅闲聊时,他起身走进楼上书房。

老家的房子居住的不多,书房里只摆了一个书桌和靠墙的实木书架。

上面放置的书籍加一起都没二十本。

不过在书桌上面,却散落着大量的草稿纸。

仔细观察的话,能看到各种复杂的公式符号,并且不仅仅数学公式。

还包括物理方面的。

“想要找到适合的思路果然不容易啊,真不愧是最抽象的世界数学难题。”

徐源坐在椅子上,动手整理起这些手稿。

自顾自嘀咕着。

在家里的这几天,晚上有时间,他还是会到书房里坐坐。

顺手论证下自己想到的新方法。

看能否推动霍奇猜想的证明进度,碰撞出灵感。

可惜并没有什么收获。

自从完成高超音速导弹的外形设计方案,参与导弹的轨道计算后,他借助数学分析等数学分支方法,成功让面板进度条达到百分之五十。

从某方面来说,他对霍奇猜想的证明,已经完成了一半进度。

原本按照这种节奏,是有把握在明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前,彻底证明霍奇猜想这道世界数学难题的。

结果却再次遇到了瓶颈。

这就好比做题的时候做到一半,却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公式。

只有想起这个公式,才能接着往下解题。

但现在他面临的问题,不是想起此公式,而是要创造出这个公式。

并且还要保证符合逻辑。

毕竟每项世界数学难题宣布证明后,全球数学家都会进行长时间的论证,哪怕找到任何一点漏洞,都会被数学界认定为证明不成功。

当然他并不需要担心这個问题。

只要保证进度条达到百分之百,那么便说明他彻底证明了霍奇猜想。

不惧任何人的论证。

先前他想到自己曾经在研究蒙日安培方程,证明最优传输理论的时候,使用了物理的方法去推动数学。

最终取得显著成果。

眼下为证明霍奇猜想,他已经尝试了很多数学分支方法。

奈何论证结果都不成立。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借助物理方法能有效果,毕竟物理数学不分家。

很多物理公式都能应用在数学中。

比如学习微积分时,可以用物理方式理解。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也不再浪费时间,当即拿起笔接着先前的思路继续往下推导。

很快整个人便沉浸其中,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

外界的一切声音都仿佛都隔绝开,思维像是驰骋上了高速公路。

不会被周围因素影响。

就连时间流逝都似乎感觉不到。

这个时候徐源完全在自己的世界中,脑海中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不断碰撞。

只为找到能解决霍奇猜想的那个临界点。

“对态射和对象取和,借助交换范畴来实现同调代数的基本框架。”

“阿贝尔范畴到是可以试试。”

“必须要找出,能够确保一个形状,在经过拓扑变换后能够被多项式描述的条件。”

“只有找到这个条件,拓扑学和代数几何就可以被连接起来。”

“彻底打开数学研究的新大陆。”

……

伴随大量的念头在脑海中不断碰撞,最终徐源把注意力放在了阿贝尔范畴上。

试着通过物理量子领域中的阿贝尔规范场论等相关概念进行延伸。

希望找到连接拓扑学和代数几何的条件。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徐源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认真。

甚至偶尔也会浮现出些许惊喜。

不知过去多久。

就在他握着笔在草稿纸上再次写出一个公式时,下秒手上动作却猛然停了下来。

整个手臂悬在草稿纸的上空。

像是有了什么发现。

而这时他的目光已经不在草稿纸上,反倒是注视着面板上面的进度条。

——

任务:霍奇猜想证明

学科:数学

进度:52%结果:未完成“进度居然增加了!”伴随内容信息映入眼球,下意识低喃出声来。霍奇猜想的证明进度卡在百分之五十,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

无论他怎么使用之前的方法推导,都无法让进度条增长。

没想到在使用上物理方法后,这么短的时间的居然增加了百分之二。

看似这百分之二似乎很少,但具有的意义是没有办法估量的。

起码说明他眼下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这便代表了希望。

原本他还以为霍奇猜想的证明进度会搁置,可能没办法实现自己先前说的话。

尽管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最多在数学界被拿出来讨论一番。

可现在他的信心却大大提升。

按照这个方向继续研究下去,根据进度条的增长速度很快就能完成证明。

阿贝尔规范场论属于量子力学领域,在数学上最重要的乃是交换范畴。

量子力学的研究,虽然起源非常早,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但国内却是近段时间才开始兴起,投身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加。

认为量子力学有着重大研究价值,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徐源对量子力学虽然不陌生,但却不是他所擅长的学科领域。

想继续研究下去并应用在数学上,单靠自己翻阅资料学习恐怕效率不高。

最好是找相应的人去请教。

这样有助于进度条的增长,也好早日解决这项世界数学难题。

念头停留在心里,他脑海中很快浮现出一个身影。

“看来回去后,要去拜访下杨老了。”

杨老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家,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同时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新方向。

之前他刚在数学界崭露头角时,便见过杨老,且对方还希望他学习物理。

如今主动去请教,想必对方肯定不会拒绝。

刚把后面的行程确定下来,门外响起的喊声突然传进耳中。

“小源。”

听到是母亲梁艳丽的声音,他当即起身走过去,从里面把房门打开。

“刚才喊你我看没人应,有点不放心。”梁艳丽看到徐源出现在眼前,顿时松了口气关心道:“时间不早了还是赶紧回屋休息吧。”

徐源知道自己刚才沉浸在深度学习状态中,加上隔着房门才没听见。

于是开口解释道:

“在研究一道题比较投入,我这就结束。”

既然确定了研究霍奇猜想的新方向,倒也没必要太在意这一小会。

还是等回了燕京请教完问题再说。

说着便顺手关上书房门,迈步朝着卧室走去。

对此梁艳丽则未过多询问什么,毕竟她深知如今自己儿子接触的东西,她就算知道也无法理解。

又何必让儿子费劲解释。

知道儿子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就行。

……

中秋节过完,又加上挂念进度条,徐源便也不再继续耽搁什么。

安排好车辆后便返回燕京。

离村的当天,有很多村民自发出来送他,在徐寨村石牌楼下形成一副温馨的画面。

至于大家送的土特产之类的东西,碍于太过热情徐源只得象征着收了几个。

然后才坐进车内,前往市里的车站。

而就在回到燕京的第二天,早上徐源便来到箐华大学校园内。

不过他要去的并不是自己办公室。

高等研究院坐落在箐华校园内的科学馆,其中二楼正是杨老办公室所在。

尽管杨老已经有着九十岁高龄,但依旧每天坚持去办公室工作。

查阅学术资料,与后辈进行学术交流。

好在对方居住在校园内的大师邸中,和科学馆相距的距离不算远。

很快徐源来到科学馆,刚准备上楼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加入了高等研究院的丘诚桐。

“今天你怎么想起来这了,是有事找我吗?”

丘诚桐注意到徐源的身影,主动朝这边走过来并打起招呼。

闻言徐源则是如实回答:

“有些问题想去找杨老请教下。”

听到徐源的话,丘诚桐神情中则有些疑惑,不知道徐源怎么又对物理感兴趣了。

尽管他很想问问关于证明霍奇猜想的情况,但话到嘴边还是又咽了回去。

担心会平白给徐源带来压力,反而造成影响。

于是最终只是点点头,提了句杨老的情况:“那你快过去吧,人这会刚好在办公室。”

得到丘诚桐的提醒,徐源便也不再耽搁,当即朝着楼上走了过去。

留在一楼的丘诚桐,望着徐源的背影,直到从视野中消失后才收回目光。

摇了摇头轻声感慨道:“在有生之年,真的有机会见证又一道世界数学难题被证明吗?”说这话时他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