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第117章 整个箐华无出其右【万更求订阅】

第117章 整个箐华无出其右【万更求订阅】

第117章 整个箐华无出其右【万更求订阅】

“看来临时抱佛脚还是有用的,这次期末考试达成了无一门挂科的记录,我这个舍长也算是没给大家丢脸。”

2005年2月25日,周五,箐华大学紫荆公寓。

男生宿舍楼内李振亚指着电脑上的成绩,神清气爽的同寝室内几人说到,从脸上堆出的自信笑容来看心情应该是非常不错。

站在旁边的王海涛也接话道:“不用补考就是爽。”

“这次的期末考试题难度不高。”刘洋蹲在床上整理着被子随口蹦出一句。

大家约好了今天一起返校,这会整理被褥打扫寝室卫生嘴上却没闲着,连隔壁都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李振亚和王海涛对刘洋的话并不在意,反正只要没挂科就行。

至于考试题难不难没任何影响。

话说到这里,李振亚下秒突然把目光放徐源身上。

看着正在用抹布擦桌子的徐源,特意走过去抬手拍了下肩膀问道:“徐源你毕业答辩的事有消息吗,啥时候开始我们好给你捧场。”能看出他对于这件事确实是比较关心好奇。

通过徐源提前熟悉下毕业答辩流程,倒时候等到他们大四时也能轻松不少。

不过还没等徐源开口回答,耳旁便突然传来了王海涛接话的声音。

“源哥的论文可是投稿了数学年刊,应付一个毕业答辩还不是随手的事,肯定用不着咱们去捧场加油。”

“这倒也是。”李振亚想了下点头表示认可。

而只要是和徐源相关的事,刘洋那肯定不会让话掉到地上。

下秒同样补充道:“这个时候毕业答辩应该就只有源哥自己不会让外人参加的。”

“假期里唐教授说系里安排在了下个月。”徐源倒也没卖关子如实回答:“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答辩形式。”

关于自己的本科毕业答辩,唐时宏在电话里显得神神秘秘的。

仅透露出大致的时间。

像答辩的形式和出席人员都没讲。

让他也不由得有些期待。

但期待归期待,他心里却没有啥紧张的地方。

反正无论什么样的答辩阵容,有蒙日安培方程解的整体光滑性问题证明论文在,无论有多高的标准他相信都能给参加的教授一個非常大的惊喜。

“说真的我是越来越羡慕徐源了,能读博士和咱们这些本科生就完全不同了。”

李振亚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有感而发从口中丢出这句话。

并且还得到了刘洋的认同。

“你以为知识分子说的是咱们本科生啊,现在我也感觉还是要读研究生拿到博士文凭。”

所谓知识分子,说的可不是逐年增多的本科生。

起码也要博士毕业才行。

徐源对此自然也清楚,毕竟在国内知识分子的起点是博士。

同时也是学术科研级别的起点。

院士则属于学术科研级别的终点,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分子了。

正当他想开口时却又忽然被王海涛的问题打断。

“源哥。”

“你读博士后真的还住在咱们寝室吗?”

“听说新建的紫金公寓有博士宿舍,还是单人间,要不徐源你还是住那里吧。”李振亚闻言略作思考发自心底给徐源提建议:“以后有时间常过来串门就行。”

话音刚落。

顿时得到王海涛和刘洋的认可。

“是啊源哥。”

“没必要为了我们委屈自己。”

在他们看来单论住宿条件,肯定是单人间的博士生宿舍更好。

如果徐源继续和他们住在一起,心里多少会有些过意不去。

将几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自然也明白大家是特意为了他考虑。

不过他对于睡觉的地方确实要求不高,毕竟平时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图书馆和讨论室,倒也不用担心在寝室里会被其他人影响。

只是为了消除大家心里的芥蒂,他稍微组织下话语才详细解释了这件事。

“你们放心吧。”

“到时候博士宿舍系里也会分配的,我可以两个地方来回住。”

李振亚他们听到徐源这么说,也顿时都放下心来不再担忧什么。

由于刚开学返校,加上明后两天还是周末,所以暂时并不需要点名上课。

吃完晚饭后李振亚和王海涛便提议转转,说不定能够遇到学妹或者学姐要联系方式,属于他们俩人的每周保留小节目。

虽然这么长时间下来,还暂时没有碰到主动向他们要联系方式的女生。

但主打的就是一个坚持。

可惜对此徐源和刘洋都果断选择了拒绝。

“我想去图书馆坐坐,顺便把之前借的书还了。”刘洋率先开口找到理由拒绝。

说完还不忘向徐源询问:“源哥你要去图书馆吗?”

“我等下要去讨论室。”徐源摇摇头说。

随即几人便各自分开,李振亚和王海涛一马当先兴致勃勃的前往操场。

徐源独自走在校园道路上,没多久便来到了系里给他分配的那间讨论室门外。

从口袋里掏出掩饰打开门进去,简单擦拭下桌子椅子上面落的灰尘,便径直走到电脑旁坐下熟练开机。

“先看看数学年刊那边有没有动静吧……”

心里想着这些的同时,电脑也成功被点亮浮现出熟悉的桌面背景。

假期的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关注这件事,想着以数学年刊的审稿流程不会那么快有结果,所以直到开学返校才想着查看下邮箱。

主要这次他是自己进行的投稿,编委会那边的回复也要自己盯着。

虽说以他的论文质量被接受是正常的事情,但什么时候回复关系到何时正式登上期刊发行。

很快登录上自己的邮箱后,徐源顿时便看到上面共有两个新邮件的提示。

移动鼠标点进去赫然发现邮件来自普林斯顿。

“难道是论文有消息了?”

或许是没有想到数学年刊的审稿流程那么快,他心里稍微有些意外。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下意识往前挺了下身体,连忙仔细阅读起来。

没多久徐源把两封邮件全部看下来,发现内容确实和他想的一样,他的论文被数学年刊正式接受了。

邮件其中一封正是来自数学年刊编委会,里面主编霍尔特对他的论文给出了较高评价,表示蒙日安培方程解的整体光滑性问题彻底证明,是打破了多年来数学家对偏微分方程的既有认知。

对最优传输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把此定理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领域。

至于最后面则是对他选择数学年刊进行感谢,告知论文会在最新一期期刊进行刊登。

而另外一封邮件则是来自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德利涅教授。

对方在邮件中除了对他极为称赞,更是以数学王子的语句形容,甚至还邀请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读博。

说实话徐源在看完邮件的内容后是意外的,他没有想到德利涅教授会亲自给他写信。

毕竟对方在数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权威,哪怕在国内都有不少人知道。

现在却为了他一个本科生亲自写信,确实是有种出乎意料的感觉。

不过很遗憾对于前往普林斯顿他兴趣不大,所以只能给对方说句抱歉,面对这种情况他当场便写了一封邮件给德利涅回复过去。

虽然在邮件中他委婉拒绝了邀请,但还是表示有机会肯定去普林斯顿大学交流学习。

不多时徐源看着发送成功的邮件状态,思索剩下的时间是研究微分几何,还是先把这个消息告诉唐时宏。

“算了。”

“还是先把消息告诉唐教授吧。”

思维稍微运转打定主意后,他当即掏出手机给唐时宏去了电话。

结果得知唐时宏眼下刚好在办公室,并让他趁着有时间过去一趟说事。

面对这种情况徐源自然不会拒绝,只好又匆匆关上电脑前往唐时宏所在办公室。

……

“你的论文数学年刊已经接受了,德利涅教授还亲自写信邀请伱去普林斯顿?”

办公室内徐源把情况告诉唐时宏后,面对追问他当即点头再次确认。

“我刚看到的邮件。”

“能让德利涅教授亲自写信,看来你在数学上的天赋已经被数学界认可了,数学王子可是一个非常有含金量的称号啊。”唐时宏此时很是激动的说着,万万没有想到刚开学徐源就丢过来这么大惊喜。

尤其得知连德利涅都如此看重徐源,他心里更是充满自豪骄傲。

谁让这么优秀的数学天才是他的学生。

随即暂时平复了一下情绪,才脸上堆着笑容和徐源接着往下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完本科专业课程,还拥有着两篇数学年刊论文,这种成绩哪怕是放眼整个箐华大学也是无出其右啊。”

“幸好你的毕业答辩我特意准备了下,希望能给你留下一个比较深的印象。”

提到毕业答辩的事,唐时宏又突然神秘起来,选择暂时卖了个关子。

徐源听到这话则没什么反应,更未详细追问毕业答辩的具体安排。

谁让他足够胸有成竹,根本不需要担心。

接下来的时间因为唐时宏要回家,徐源便也没有在办公室过多停留,从楼内出来后他懒得再返回讨论室索性就直接往寝室赶。

周末两天徐源也没闲着,依旧研究微分几何的相关内容和资料文献。

转眼进入到三月份。

在其他学生从假期状态成功脱离出来,逐渐步入正轨每日上课学习时,距离徐源的毕业答辩也没剩几天。

——

“老唐你给我交个底,徐源的毕业论文究竟能不能压得住场子?”

箐华大学校内某车道旁,作为数学科学院系主任的廖方义正满脸愁容,目光始终聚集在身旁唐时宏的身上重复追问着事情。

唐时宏明摆着是在卖关子,面对主任的询问当即掷地有声的回答。

“你就放心吧主任。”

“这次徐源的毕业答辩不会让人失望的,我在这里给你保证。”

廖方义尽管确实相信唐时宏,但他毕竟没有看到过徐源的毕业论文,心里面难免仍旧有些担忧。

“我可是听你的把马院士还有很多位各大高校的数学领域学术带头人都请了过来,只单纯为了参加徐源的本科毕业答辩。”

“要是毕业论文拿不出手的话,咱们箐华数学系可就丢人丢大了。”

唐时宏在徐源成功证明蒙日安培方程解的整体光滑性问题后,便特意找到廖方义以系里名义出面,邀请各大高校数学学术带头人前来,共同参加徐源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如此庞大的阵容,那可以说放眼全国都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而其实与其说是参加毕业答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然和学术报告会没区别。

只不过这次范围比较小。

哪怕是箐华这种全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本科学生毕业答辩出席的也都是系里教授讲师,甚至有时候和走个流程差不多。

基本很少出现答辩不过的情况。

像徐源这种一个答辩直接汇聚全国知名数学教授。

完全是个例。

也就是徐源证明了卡迈克尔数间隔问题,并在箐华大学燕京大学以及数学理事会,举办的数论学术会议中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否则就算是箐华数学系主任亲自邀请都肯定不会过来。

但也正因如此才是廖方义担忧的地方。

有那么多国内重点高校的数学领域带头人在,徐源的答辩内容就代表了箐华的脸面。

这要是在答辩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许论文质量拿不出手可就丢人丢大了。

毕竟是他们主动发出的邀请。

唐时宏对此则是信心满满,在他看来这样一篇被数学年刊接受的论文,若答辩的时候只有自家系里几个人坐镇那也太掉价了。

甚至都感觉这种阵容配不上这篇论文。

所以他才找到廖方义好说歹说,总算促成了这场特殊且有唯一性的答辩现场。

正当两人针对此事交谈着的时候,只见一辆学校的接送车突然驶来。

待车辆停稳车门打开后,从中走下来十多位发量不同的中年男子。

廖方义和唐时宏则连忙迎上去打招呼。

“马院士。”

“老胡。”

……

大家不管在哪所高校任职,都属于是数学理事会成员或者理事,彼此之间不存在很陌生的情况,尤其大部分人之前还来参加过数论学术会议。

互相寒暄几句活跃完气氛,大家的话题也就都转移到了正事上面。

“这次能让你们箐华数学系整出这么大动静,想来论文答辩的内容不简单吧?”

作为华科院院士数学理事会理事长的马智明率先向廖方义询问情况。

话语中满是对这次答辩内容的期待。

他从数学冬令营为徐源颁发国奖金牌,再到后面参加徐源的学术报告会,对徐源也可以说是比较熟悉。

为国内新鲜血液中有这种数学天才欣慰高兴。

因此接到箐华数学系的邀请,得知徐源要毕业答辩后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

而随着马智明率先抛出问题,随即也很快彻底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这么短时间就修完本科专业课学分,甚至还完成了毕业论文,如此速度哪怕放现在也是让人羡慕啊。”

“不这样又怎么能被称作天才。”

“说起来当年我可是读了四年本科,和人家一比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徐源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时候,我就看出他天赋强的惊人。”

“普通的本科生答辩都让箐华这么重视,我也突然有点期待明天的答辩了。”

……

如果这时徐源在这里的话,那肯定能够发现现场有着好几位熟悉的人。

除数学会理事长马智明院士外,还有先前担任奥赛领队的金陵大学教授胡智伟,以及刚见过没太长时间的科大教授齐同祥。

另外的也都是重点高校数学教授,先前来参加过数论学术会议。

而相比其他人齐同祥知道的信息无疑更多些。

先前高教社杯举行赛区答辩的时候,他邀请徐源来科大担任评委并讲公开课。

其公开课上讲述的蒙日安培方程,后面证实正是徐源的毕业论文。

不过他虽然知道徐源的天赋,但自身对数学的认知还是告诉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徐源应该证明不了蒙日安培方程解的整体光滑性问题。

毕竟在偏微分方程领域中,已经多年没有新的研究进展出现了。

另外徐源这段时间并没有联系过他,估计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蒙日安培方程。

明天进行的毕业答辩,应该是更换了新的选题后完成的研究成果。

思维快速运转到这里,他便没有主动去提关于蒙日安培方程问题的事,反正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等明天自然就会知道。

就在齐同祥心里想着这些时,作为系主任的廖方义可谓是压力巨大。

他和其他人掌握的信息完全相同,并没有看过徐源的毕业答辩论文,面对众人的询问又如何回答。

好在旁边的唐时宏及时开口解围,才算是暂时把这个话题给揭了过去。

“各位不妨先保留住这份期待感,等明天答辩正式开始自然会知晓论文内容,总之我在这里给大家保证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众人听完这话自然不会继续追问,反正不管论文质量与否对他们又没影响。

真拿不出手丢的也是箐华的脸面。

只是看到唐时宏说这话时脸上表现出来的丝毫没有掩饰的自豪与骄傲,心里顿时不由得涌现出些许酸意要说不羡慕那绝对是假的。

他们作为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自然都有着不少学生。

可把全部名字仔细在脑海里过一遍,愣找不到一位能比得上徐源的。

要知道徐源除了刚入学就证明了无穷多个卡迈克尔数之间的间隔问题外,还帮助王晓云团队破解了MD5密码算法,并在国际密码学会议上报告研究成果现场进行验证MD5密码算法的破解。

这种人生高光时刻,别说他们的那些学生,就连自己都没有经历过几次。

唐时宏自然也能感受到大家对他的眼神,对此他只是默默享受着并未点破。

只能讲把徐源招进箐华数学系,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

说不定以后还能有机会来个师凭学贵,去尝试触摸学术研究的天花板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来的人都已经下榻酒店,今天算是系里举行的小型交流活动。

这才派专车把人接了过来。

毕竟好不容易受邀请过来一趟,仅仅参加一场答辩未免有些浪费资源。

——

突然一群外校院士教授出现在数学系,并且还有系主任和本系教授陪同,自然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并对此表示好奇。

想在学校里短时间知道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去学校论坛。

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当天晚上的时候水木箐华论坛里面已经出现好几个询问帖子。

“有谁知道上午数学科学院为什么来了那么多外校的院士教授?”

“咱们数学系是又有什么交流会议吗,连数学理事会会长都来了,我怎么找不到系里相关的通知消息?”

并且每个帖子下面的回复同样不少,尤其数学系的学生最为关注。

“没听说有交流活动啊。”

“好像都是其他高校的数学领域学术带头人,没想到全来我们这了。”

“上次看到这种大场面,还是联合举办数论学术会议的时候。”

“上午我路过好像听见是参加毕业答辩。”

“不可能吧,哪个博士的毕业答辩能有这么多教授。”

“这真要是毕业答辩,单想想都感觉压力好大。”

……

张俊东下半年就要正式步入大四,因为已经决定继续读研究生倒不用为工作担心,不过毕业论文却成了他最急需解决的事。

关键他压根没有任何思路,甚至都确定不了哪方面内容适合当他的选题。

过完年开学后越临近大四心里就越焦虑,迫切想要先把选题定下来。

这样有了目标也好专心往里面填充内容。

“毕业论文果然不好搞啊,怪不得连徐神都在图书馆考虑那么久。”

晚上他坐在寝室电脑旁,想到自己现在的情况便忍不住唉声叹气,和周围正在打游戏的几位舍友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他的舍友属于另外一种心态,想着毕业论文是大四的事情那就到时候再说。

不能因为这点让大三都变得不快乐了。

奈何张俊东的性格使然,不把心里的问题解决想轻松下来绝无可能。

“算了。”

“还是去论坛上找找攻略吧。”

这时他想到论坛上有不少学长发过论文心得,便嘀咕着学习下经验,说不定能帮助他尽快确定适合自己的论文选题内容。

双手放在键盘上快速登录论坛后,他的目光却突然被几个热帖吸引。

停住视线看着上面的内容,脸上浮现出些许古怪。

“数学理事会会长……”

“重点高校数学领域学术带头人……”

“来参加毕业答辩?”

在他的认知中还从没听说过谁的毕业答辩是这种听着就压力爆表的阵容。

可就在他嘴里低喃着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鬼使神差浮现出一个名字。

“难道是徐神?”

去年在图书馆的时候他遇到徐源,便知道对方正在撰写毕业论文,从这个时间跨度上看确实比较符合。

况且之前徐源证明无穷多个卡迈克尔数间隔问题在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时,前来参加的数学教授可比眼下多的太多了,甚至还有不少海外名校的数学学者不远万里赶过来。

尤其想到徐源给他讲题时的场景,就更加上坚信只有徐源才有面对众多教授的实力。

尽管帖子下面很多人都猜测是博士毕业答辩,但他总觉得和徐源有关。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略作迟疑还是敲击键盘把自己的猜测回复上去。

“上学期徐源就在撰写毕业论文,可能这些教授是来参加徐源的毕业答辩。”

在箐华大学特别是数学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或许不认识某个教授,但徐源的名字却只能那么熟悉。

突然看到有人提到徐源,跟帖的速度都顿时变得快了很多。

其他系的人刚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徐源才刚大二不可能这么快就毕业答辩,顶着数学系三字班备注的学生便进行了认证。

“徐源还是大二学生呢,怎么可能现在这时候就进行毕业答辩了。”

“那么多数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这肯定是博士生毕业答辩啊,估计还是很多博士一起进行的活动。”

“看样子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啊,徐神已经修完学分本科提前毕业了,今年新学期就直接攻读博士,最近确实要进行毕业答辩。”

“居然直博了,好羡慕。”

“这速度也快了吧,岂不是没两年就要博士毕业。”

“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水平的毕业论文,能让这么多学术带头人过来参加?”

……

对于学校论坛上面引起的讨论,徐源直到翌日早上准备去报告厅进行毕业答辩时,才听到寝室里的李振亚王海涛他们讨论。

“那么多教授还有院士在现场,这要是一人一个问题怕是都遭不住。”

“反正要是我就别指望答辩能过了。”

“也就源哥的论文能压得住,这种阵容换成博士来那都不行。”寝室内王海涛接过李振亚的话有感而发。

徐源此时则站在寝室里的镜子面前,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和头发。

毕竟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进行毕业答辩也算是比较特殊的经历,他当然要以最佳的姿态出席。

唐时宏居然邀请了那么多外面的教授院士担任他的毕业答辩评委,这点确实让他有些意外,怪不得提到这件事唐时宏便神神秘秘的。

不过却并没有任何紧张,相反他不怕评委提问论文相关的问题就怕不提问。

“兄弟们那我就先过去了,等我凯旋归来。”

这时徐源整理好头发,转过身笑着同寝室里的几人喊了这么一句,然后便作势准备推门离开。

闻言李振亚王海涛刘洋他们则纷纷鼓励支持。

“加油源哥。”

“给那些外校的教授一点箐华震撼。”

“早点结束中午等你吃饭。”

徐源闻言点点头,随即离开寝室前往进行毕业答辩的地方。

因为这次加上院里的教授,担任毕业答辩的评委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多位,用普通的讨论室教室肯定显得不太合适。

于是院里便特意安排了一间小报告厅。

上午九点。

徐源准时到达报告厅,放眼望去他也终于见到了此次答辩的评委。

足足二十多位评委中,有几位都是熟悉身影。

齐同祥和胡智伟他们受邀参加不奇怪,但他还看到了王晓云教授的身影,这点可以说是着实没有想到。

但很快想到王晓云本来就是从数学转到密码学便不再有疑问。

“这次的毕业答辩虽然比较特殊,但也不用有什么可紧张的,你就当做之前在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就行。”

廖方义此刻依旧没法彻底放心,答辩正式开始前还不忘提醒徐源。

“好的主任。”徐源闻言点头回答。

而这时大家也都迫不及待,其中华科院院士马智明主动和徐源说:“要是准备好的话那就开始吧,我们这些人可都是非常想要知道能让箐华搞这么大排场进行的毕业答辩,其论文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能看出他确实是相当的期待。

徐源今天讲的内容正是他对蒙日安培方程解的整体光滑性的证明,所有过程公式全部都在他的脑海中,根本不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耽搁时间,随即便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标题。

与此同时。

台下众多教授的神情也不尽相同。

最自信高兴的非唐时宏莫属,齐同祥既抱有希望又不太敢相信自己念头,只是目光牢牢盯着徐源。

其他人神情则开始认真起来,眼神中也并没有什么轻视色彩。

主要徐源早就证明过自己的数学天赋,加上只是本科答辩就能让箐华这么重视,说明论文的质量起码还是能有保障的。

单凭这点便有资格让他们认真,通过代入别人的思路和方法丰富自己。

很快徐源便把论文的标题写了上去。

“蒙日安培方程自然边界条件下整体光滑性证明”

随着众人看到这个标题,心里不由得涌现出些许意外和惊讶。

没想到徐源会选择偏微分方程研究。

只有齐同祥猛然瞪大了眼睛,脑海中顿时蹦出一个几乎可以确定的念头。

“什么!?”

“徐源难道真的证明了这个问题。”

先前他还以为徐源早就放弃了这个问题,此次毕业答辩是重新选题,结果竟然发现有着这样一个惊喜。

既然徐源的毕业论文选题没有改变,这时候仍旧拿出来用于毕业答辩。

那就只说明一个问题。

徐源成功完成了此问题的彻底证明。

齐同祥想清楚这件事暂时压制着心里的激动,没有打扰徐源的节奏。

不过却忍不住暗自笑骂了一句:“这小子证明了也不知道告诉我一声。”

徐源并没有去关注台下这些教授想什么,正式开始后便按照自己的节奏讲述起来。

从论文最初的选题到中间证明,尤其是巧妙使用物理方法来证明数学问题,每到精彩之处台下教授都恨不得立马鼓掌。

但有担心影响徐源的思路,只好强忍着压下来。

如果说刚开始大家还只是认真听讲,那在看到徐源列出证明过程后,便纷纷拿起草稿纸在台下进行验证。

脸上可以说写满了吃惊和兴奋,并且丝毫没有要掩饰的意思。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总算明白,为什么箐华数学科学院这边愿意为一个本科生搞出这么大排场,毕竟这篇论文可是打破了学界对偏微分方程多年的认知,完全是属于能发顶刊的论文。

被拿来当毕业论文都属于高射炮打蚊子,实打实的大材小用。

如果是他们学校的学生撰写出这种水平论文,只怕场面会搞的比箐华还大。

起码也要喊来新闻记者好好宣传。

至于系主任廖方义这时脸上也找不到愁容,堆出的喜色和刚才简直判若两人。

同时则还有点埋怨唐时宏,这么好的事情应该提前告诉他才对嘛。

也省得白担心半天。

很快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徐源终于完成了论文全部的报告内容,因为太过专注外加屋里有暖气的缘故额头都有了些汗珠。

“引理可得蒙日安培方程理论在自然边界条件下整体光滑。”

在写下最后一个符号重新面向众人后,他给出结论便沉默下来,等待后面评委针对论文内容的提问环节。

而台下的教授早就被徐源的证明过程吸引,这时候哪里还能按耐住情绪。

下秒顿时纷纷站起身热烈鼓掌欢呼,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

“太厉害了。”

“用物理去证明数学,这个方法实在精妙。”

“这篇论文彻底去除掉了蒙日安培方程解的光滑性的两个必要条件,让最优传输理论迎来了新的研究。”

“真是一场精彩的报告。”

……

可几分钟过去了,当报告厅内重新恢复安静却愣是没有人提问题。

对此马智明等人也略显尴尬。

主要徐源的证明方法和过程都非常精妙,让人根本挑不出毛病。

另外丝毫不夸张的讲,徐源对于蒙日安培方程的理解恐怕比他们在场所有人还要深,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好意思去提问题。

说不定这问题讲出来,徐源还要给他们上课。

想到这些他们对箐华此举也忍不住吐槽,心想这种级别的论文还要搞毕业答辩,直接举办场正式的学术会议不就行了。

明摆着是故意想要炫耀。

关键学校里有这种数学天才,他们不羡慕还不行。

约摸又顿了大半分钟,才听马智明干咳了两声用委婉的方式和徐源说。

“你的这篇论文已经达到了顶刊水平,所以提问环节就不用了。”

话音刚落又把目光投向廖方义:“廖主任你以为呢?”

“马院士您说的有道理,那就宣布徐源同学的毕业论文答辩通过。”

廖方义丝毫没有掩饰自己脸上的笑容,当即同所有评委的面宣布这个消息。

徐源站在台上听到这句话还有些后知后觉,心想自己的毕业答辩就这样通过了。

正想着时台下顿时又传来马智明的声音:“你的这篇论文对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投稿到数学领域顶刊上发表。”由衷为徐源提着这个建议。

徐源闻言自然没有隐瞒,立刻如实告知对方论文被数学年刊接受的事。

“谢谢马院士提醒。”

“这篇论文已经投稿给了数学年刊,应该最新期就能看到刊登。”

“好啊。”

马智明听到这个回答先是一怔,接着脸上堆满喜悦心情非常激动。

“能看到我们还有这么优秀的数学天才,是华国数学界的幸事。”

接着其他人也纷纷开口称赞,看向徐源的眼神简直就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

同样满脸笑容的齐同祥则直接走到徐源身旁,故作埋怨的开口说:“没想到你小子真解决了这个难题,就是不知道给我来个电话。”

徐源将齐同祥的话听进耳中,对此心里也不免有些尴尬。

之前从科大回学校后,他便埋头想方法去除那两个必要条件,以至于完成证明忘记了告诉齐同祥。

后面记起来便想着等论文刊登后再说,刚好给对方来个意外惊喜。

想到这里他连忙解释:“那个齐教授,我是想等论文发表后再告诉您。”

“行了。”

“我又不会因这种小事生你气。”齐同祥闻声立刻抬手打断道:“能看到你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且成功完成证明我高兴还来不及。”

就这样接下来的时间众人又根据论文证明方法进行了交流讨论。

期间徐源几乎成了香饽饽,所有人都想和他交谈甚至邀请他去高校讲课。

而就在毕业答辩结束的当天,箐华数学科学院正式发布了公告,向大家宣布这场特殊答辩的成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