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群雄之大齐帝国 > 第八章 货币改革与科举

群雄之大齐帝国 第八章 货币改革与科举

作者:轩辕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8:47

第八章 货币改革与科举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大齐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建活动,在各大村落之间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以大齐村为中心,最先修建了通向其它三个村子的道路,但局限于各种原因(修建限制),只建造了一些土路,要等到小镇阶段才能修建石制马路。

另外,在大齐村的学校和酒馆也初步落定。学校非常简陋,只有三座普通的平房而且由于大齐村人民的读书兴趣普遍不高,第一批只有二十多名学生并且没有什么好的教书的教材,但幸好只是要教授读书写字写字,也用不上什么好的教材,还勉强应付的了。酒馆也建成了,李尚还特地去品尝了一下,于成龙就近招募了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分别转职成了酒店小二和厨师,李尚还专门用侦察协术侦察了下。并没有特殊的加成,只是分别获得了个服务或是一个做饭的技能。酒馆也只是两间普雨的平房,第一间摆了几张桌椅,作为饭厅,第二间有一个大的炉灶和几个园桌作为厨房 ,只有几种当地的小菜,于成龙把每种菜都制订成了一枚铜板的价格。到也算是物美价廉了。但是在酒馆里,来吃饭的人却很少。李尚有点不明白:“来这里吃饭的人为什么这么少?”于成龙说:“本地铜矿则刚被建设开采,开采出来的锅矿很少,造出来的铜板也很少。现在确实要进行货币改革,但步子不能迈的太大。铜板发行的少了,自然用铜币来吃饭的人也会少。”李尚点点头。“你好好干,这件事交给你我放心。”听了这话,于成龙非常感动,倒头便拜“我于成龙今生誓死铺佐主公,永不背叛。”

李尚先把于成龙扶了起来:“于先生,我相信你。”于成龙白感动的不知所措。李尚摇了摇手“于先生,货币改革进行的怎么样了。”于成龙听到李尚询问,急忙拿出一张方案。“我认为要把铜币制度推行下法,首先要把铜币与粮食的转换量确定,我有初步把转化率定为5枚铜币可以兑换一斤粮食,并且在商业区建了粮行。储备了1000斤的政府保证粮,百姓可以自由那铜币去兑换粮食,不够了还可以从仓库中调集。由此确保了铜币有政府担保。”李尚点了点头,说实话,李尚并没有多少的金融知识。于成龙这样制定货币制度,李尚也只好听着。

于成龙接着说:“我认为在保证货币兑换有效的基础上,还应该由政府主导进行货币铺及,先确保政府的俸绿以铜币进行结算,这样有利于货币先从政府人员开始普及。我先简单的计算了的一下,一个人一天大约需要食用三斤的粮食麦人,一天至少花费15个铜币,三十天一结算,一共便是450个铜板,再加上其余的用度,至少要600个铜板。基于这些数据,因此我初步进行了一个工资标准的方案,村长每月俸绿1200个铜板,副村长和团练每月是800个铜板中,普通士兵是800个铜板,其余的另作安排,按照具体情况实时。”李尚点点头“千的不错,就按照这个实行吧。”于成龙应了一声便告辞了。

李尚还在思考着,商业改革虽然进展很缓慢,但基本框架也都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科教建设,大齐村虽然学校已经建出来了,但人才选拔机制还不完善,文官武将大会也只做了初期的宣传,具体的内容还没有制定。就在这个时候,田丰风尘仆仆的赶来了“小子小子我有新想法了。”李尚正好站起身来:“是吗,先生,一起走走啊。边走便说。”两人便并肩走路,田丰先打开了话匣子。“小子我仔细想了一下我们怎么选拔人才,然后,我就有了个完整的想法,我们可以让手底下的人给我们推荐人才,具体怎么推推荐、推荐什么样的人才交给他们。我们不一共控制着四个村庄吗?每个村庄每三个月要给我们推荐一个人才,只要我们看中了,就加以重用,看不上眼,就让他们返回各自的村庄。小子,你看这个方案怎么样?”李尚听了这话,先是呆了一下,随后就爆了句粗口:“这他喵的,察举制?”这种选举制度不就是在李尚那个的世界里汉朝所实行的察举制度吗?李尚是学历史,深知察举制的利弊,察举制虽然的确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府选拔人才,但只凭借地方人员的举荐人才极容易造成政府内部的分化和党派问题,而且天下之大,贤才众多,并不可能只凭借地方的推荐便能招揽到的,所以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李尚把自己的担忧和想法跟田丰说了,田丰不由得大为赞叹。“可以啊。小子,你还有这种见解。”“先生过誉了了。”李尚谦虚的说。“先生,我有一种想法,却不知道先生觉的如何。”

李尚向田丰详细讲述了简化版的科举之法,直先分力文试和武试,每一年12个月,每6个月举办一次。其实按照李尚最初的想法是每三年一次的。不过看大齐村村最近的发展速度,三年肯定是太长了,因此李尚还是缩短为了每六个月一次,每年春天和秋天各举办一次,选定春秋的原因是因为夏天,冬天一个太冷一个太热,这个世界没有空调。肯定会影响考生们考试中的发挥。文试主要由大齐村的学校出卷,统一考试。至于武试,李尚自前的想法是通过擂台比武。选出武功高强的将领。”田丰仔细听完,不由得拍手称好“小子,有想法。厉害啊,我这就把这个计划推行下去。”田丰说着正要离开,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反了回来。“对了,小子,文官武将大会也已经安排好了,明天就办,别忘了。”李尚点点头:“先生,知道了。”李尚接着又在大齐村内溜达了溜达,此时大齐村的居民已经有了1600多人,距离升到六阶的还是遥遥无期,但随看时间的流逝,这个距离也是越拉越近。

很快到达了第二天,文臣武将大会也是迅速的开了。文试由刚从董家村返回的审配监考,经过众人的商议,文试主考作文,随机的命题作文,题目李尚、田丰、审配、于成龙、周朗五个人各出一题,投到一个碗里,由考生自己抽取题目当场写作,最后由出题人判卷,择优录用。当然,几个人不知道这次考试还有一个考核标准就昆李尚,侦察术所提供的数据,能保证人才绝不会流失。

就在文试的同时,武试也开始了,由于张郃、罗宪需要带兵防守边境,主持武试的工作就交给了高顺和李宝。李尚命人在军营中分别搭建了两座擂台,由高顺和李宝分别看管,三十名参赛者需要在擂台上逐对撕杀,最后逐出一、二、三名,这三人会受到李尚的重用,其余人也不会一无所获, 其余的参赛者也能拿到五十个铜板的奖励。

由于文试的考试的时间统一,众人统一答卷,文试很快就结束了,审配陆续把试卷收了上来,发给各自的出题者判卷。李尚量近正苦恼商业的发展和货币的改革,就以这个为题目考察学生,本来还满怀期望希望可以有一些有深刻见解的文章。结果这些试卷要不语句不通、要不夸夸奇谈,看的李尚一阵头大。就在这个时候审配实然说:“哟,没想到还真有写的不错的。”众人都正判卷判的头大,一听有写的不错的忙都凑了过去,想看看到底怎么样。

“嗯,书写的还算工整。”“语句也还算通顺。”“尤其难得的是语句中还有着自己的见解,可以一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看。“好了好了,都去判卷吧。早判完早收工。”李尚见这些人还聊起来了,就把卷子收了起来了。好让他们各自判各自的。自己却偷偷把卷子上的人名记下来了,我倒要看看是谁引得这些大才赞叹不已。“嗯?这个人?”李尚盯着这张卷子,心里有了画了个问号:“这个人,我从来没听说过啊,他是谁啊?”

便快的,文试的卷子就已经判完了,本来嘛,报文试的人就很少,判作文又很快,一张卷子少则一两分钟,多则五六分钟就判好了。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心里已经有了录用的排名了。毫无疑问当初那张卷子的主人是第一,还有个有些文采,李尚分别点了第二和第三。其余人,命于成龙给他们打发了50个铜师就让他们回家了。

三个被录用的人便快就被周朗带了进来,领头也就是第一名,虽然不是相貌出众,但也看的出来是一个书乡门弟之人。李尚坐在最中间的椅子上,年轻人对着众人行了个礼说:“学生卫恒,见过村长,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